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承德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对策研究

2022-11-24马彦芳刘亚森杨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灌篮 2022年13期
关键词:毕业生农村大学生

马彦芳 刘亚森 杨红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成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践行者。近年来,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就业创业,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平台展现才能,又可以促进农村事业的发展。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可以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所以,积极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对大学生自身发展以及乡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优势

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很难直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往往都是先就业再择业。因此,大部分大学生走出校园初入职场,很难找到一份既稳定、工资水平又高的工作。那么,面临高昂的房租及每月生活必需品支出,使得大学毕业生活压力巨大。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大城市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首选城市,这些大城市在每年人才大量流入的同时,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在众多的人才经营中,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处于竞争劣势,很难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大学毕业生选择返乡创业就业,会有更多的选择与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学毕业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知识与掌握的职业技能有效地融入乡村企业,在职业生涯中展现自己才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积极进取的态度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二、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面临的困境

(一)就业创业平台较少,国家政策有待完善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劳动保障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文件,但是针对于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法律明显不足。各地方政府只是执行国家制定的“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等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地方性法规较少。此外,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部门,虽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管理机构,但是手续繁杂、过程烦琐、市场准入门槛高,极大程度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创业积极性。因此,国家关于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还有待完善,要细化政策,切实为大学毕业生服务。此外,地方政府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应该注重精简办事流程,加强部门联动,提高办事效率。

(二)就业创业经验不足,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在学校接受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具备求职的基本知识,但是走出校园初入职场,会面临着就业经验缺乏、创业能力薄弱等问题。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过程中,虽然部分大学生看好我国农村基层这一广阔天地,但是创业项目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综合竞争力不强。例如承德市作为一所旅游城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康养休闲生态旅游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正蓬勃发展。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业,致力于“温泉山庄”“草莓公社”“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但是目前土地政策较为严格,农村土地控制得更为紧迫,用地指标减少,土地租用成本高,导致大学生返乡创业困难重重。

此外,农村产业大多数规模较小,且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为例,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民宿、餐饮、休闲、娱乐、文创产品等配套企业基本都是零星式存在,这些都导致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将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无从谈起。

(三)学生本人排斥农村,就业心态需要转变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虽然国家努力发展农村经济,极力缩小城乡差距,改善贫富不均状况,但是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有些农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在逐渐脱离父辈、走上独立的校园生活中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体验到大城市的繁华与便利,想要通过毕业求职的渠道改变自己再次回到农村的命运,所以从心理上排斥毕业后返回乡村就业创业。

农通过调查得知大学生拒绝回乡发展的原因绝大部分来自个人观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及舆论对他们的压力(见表1、表 2)。

表1 选择回家乡发展的原因调查结果 单位:%

表2 拒绝返乡发展的原因调查结果 单位:%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承德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策略

(一)加强服务系统建设,优化返乡政策

良好的就业政策可以吸引大学生选择毕业返乡创业就业,政府作为制定政策的主导者,应该以支持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为出发点,制定完整、完善的返乡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从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实际创业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解决返乡大学生最直接、最急迫的问题,为大学生返乡提供政策指引。激发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的热情,引导广大毕业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

首先,建立健全就业创业保障机制。国家可以在宏观层面上出台相关法律政策着手,通过制定实施具体法律文件使各级各类政府部门提高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行为的重视,并在政策咨询、手续办理、项目推广等方面加以扶持,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广大农村作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基地,乡镇政府更应该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减免场地租金、加强宣传推广等方式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支持。

其次,通过加大对农村经济、政策的扶持,尽可能地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从而实现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最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资金支持上,政府的财政支持是主要资金来源渠道,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当地企业及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适度降低融资贷款门槛,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资本支持。

(二)改善就业环境,营造创业就业氛围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离不开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承德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为了营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可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降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为返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平台。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可以结合地方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地方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的聚拢效应。

(三)加强就业指导,接受返乡就业创业

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优秀大学生的摇篮,应该不断更新完善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的实习实训条件,利用专业的创新创业以及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可以利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同时,要加强创业教师团队建设,在原有的创新创业教研室基础上,成立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专职教师团队,保证创业指导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并加强技术指导、业务咨询等,从而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此外,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真正将高职院校与地方乡村产业结合起来,高校应特别注重毕业生毕业前的职业培训,有针对性地补充返乡就业创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理性看待返乡,增强乡村发展信心

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其父辈希望子女通过上学从而走出大山留在城市,因此把“返乡创业就业”看作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父母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的热情。父母是大学生的依靠,应该让父母树立起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的信心,意识到返乡就业创业对于大学生个人乃至国家的重要意义,从而理性看待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让返乡大学生“轻装上阵”,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强化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社交技能。大学毕业生要学会与各个社会群体保持良好关系,只有多与社会各界群体交往,才能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返乡就业创业提供人脉支持。

其次,返乡大学生应充分学习外出打工者、经商农民、当地企业家等群体所具有的优点,吸取这些群体成功的经验,借助榜样的力量,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地区的丰富资源,以饱满的激情和热情开展自己的创业活动。

最后,要借力转变思想观念,坚决抵制“城市好,农村破”的错误思想。在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应开展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宣传教育,改变农村居民“为城市好”的错误观念,让更多家庭认识到“工作不分贵贱,地点不分好坏”的道理。作为父母更应该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壮举给予理解和支持。

(五)多方筹措资金,为返乡创业就业提供财政支持

目前,部分发达城市已经设立了大学生返乡创业专项资金,为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但是这一政策还没有全国普及。针对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政府部门应该降低门槛、减轻税收,号召各地方企业吸纳并接受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地方金融机构应改革信贷体系,提供大学生返乡创业专项贷款,免除贷款利息或者降利息降至最低,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基金协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活动筹集资金,形成政府、企业、基金、协会等多渠道融资链条,切实解决大学生返乡创业融资困难的实际问题。

四、结语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既可以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好事。当前,我国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还存在着政策不够完善、返乡大学生缺乏就业创业经验、乡村就业创业环境复杂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优化返乡政策,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就业环境,营造创业就业氛围;加强就业指导,接受返乡就业创业;理性看待返乡,增强乡村发展信心;多方筹措资金,为返乡创业就业提供财政支持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扫除障碍,激发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热情,鼓励更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自愿投身到我国乡村建设中,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毕业生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