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绘本与教材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三上Unit 2 I’m Liu Tao的复习教学为例

2022-11-24张爱芳

江苏教育 2022年73期
关键词:小蝌蚪句型绘本

张爱芳 周 雪

选择合适的英语绘本并将其与教材进行融合,不仅可以实现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阅读素养,发展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下文,笔者以译林版《英语》三上Unit 2I’m Liu Tao的复习教学为例,谈谈将绘本与教材进行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一、深度解读文本,创设融合条件

1.教材分析

Unit 2I’m Liu Tao的主题属于“人与自我”范畴,教学活动围绕“确认对方姓名”这一主题展开。对学生来说,掌握句型“Are you...?”及其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是有一定难度的。但通过前三个课时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熟练运用“I’m...”句型进行自我介绍,并能使用“Are you...?”来询问别人的姓名,用“Yes,I am./No,I’m not.”来回答。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喜爱活动、善于模仿和表达,形象思维和可塑性都很强,但他们的词汇量比较匮乏,如果选择的绘本难度过大,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在选择绘本时,除了要考虑绘本语言与教材的单元主题语言“Are you...?”相契合外,绘本的难度也要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相符。教师可以选择有音频或视频的、知识点重复率较高的趣味英语绘本,进而通过语言的操练,实现学生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并培养其乐于学习、善于交流的品质。

3.绘本分析

综合以上因素,教师选定了奇卡奇卡英语分级剧本四上绘本Are You My Mommy?,绘本主要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先遇到了小鱼,然后遇到了猴子、乌龟,最后找到了青蛙。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青蛙。这个绘本和学生熟知的汉语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非常相似,且句子“Are you my mommy?No,I’m not.Yes,I am.”重复率高,跟教材主题、语境、句型都非常契合,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容易。

二、创设鲜活语境,搭建融合平台

为避免“炒冷饭”式的复习教学,教师站在儿童的视角,用游戏、歌谣等串联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课前,教师以My hobbies 为主线,自编一个图文并茂、欢快的chant进行热身互动。chant如下:

Hello,everybody!I am Summer./I say hi,and you say Summer.(twice)/I like singing,I like playing./What about you? Do you like playing?/I have friends,I like reading./What about you?Do you like reading?/This is me.Do you like me?

在chant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回想一下刚才chant 中所提到的教师的兴趣爱好有哪些。当学生说到交朋友时,教师说:“Yes,you’re very clever. I like making friends. 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这时教师与学生一一握手,边握边用“Hi,I am Summer.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等与学生问好,再让学生分组PK,30秒内互相介绍、找朋友,这样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可以复习本单元重点句型“Hi./Hello./Good morning,I am...”。为了复习本单元的难点句型“Are you...?”及其答句,教师先设计了一个大小声提示游戏——找卧底,接着,运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找出更多的卧底。学生在感知、体验和参与等系列活动中,自然地过渡到绘本的阅读、学习。

T:I like reading books.Do you like reading?Let’s read a book together.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

T:Yes,little tadpoles.

T:Can you guess the name of the book?

教师没有直接呈现绘本名称,而是让学生观察封面进行预测,这能培养学生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此外,还能引导学生从精彩的图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培养其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活用绘本教材,凸显融合之道

绘本Are You My Mommy?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教师借助故事地图的方式,让学生基于故事要素对故事内容进行梳理和输出。故事地图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将知识点串联成一个个分析思路。这些分析思路就形成了一个概念图,概念图能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点。故事地图将阅读材料的内容结构化,有利于帮助读者了解材料、组织故事。

在本节课中,教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Who does the little tadpole meet on his way to look for mommy?”观看绘本视频,并在黑板上贴出小蝌蚪遇到的动物的图片,进而整体感知故事情节。然后,教师播放绘本录音,让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将遇到的小动物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在训练学生听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接着,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动物问:“Why does the little tadpole call these animals mommy?”,学生组内讨论,得出结论:因为他们有共同点。教师接着追问:“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学生观察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小蝌蚪和小鱼都have a tail,小蝌蚪和小猴have two legs,小蝌蚪和乌龟have four legs。学生一边说一边将变化的小蝌蚪图片贴到对应的动物旁边。教师顺势将这些图片用箭头进行标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What is it?”,学生得出答案:“This is the life circle of a frog.”最后,教师播放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英语视频,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奇。以上教学每一步都紧紧围绕青蛙的life circle 这一要素展开,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故事地图(见图1),将故事结构化,从而为接下来的深度阅读和表演输出做了铺垫。

(图1)

四、落实学科育人,彰显融合之美

绘本教学不能停留于语言知识和技能层面,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绘本所蕴含的主题意义,进而实现绘本育人、学科育人。

Are You My Mommy?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蕴藏在它找妈妈的过程中。教完这个绘本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深挖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故事背后蕴藏的道理,并让学生联系个人实际发表观点、感悟等。下面是师生的一段对话:

T:What can you get from this story?

S1:遇事主动探索,不要轻易放弃。

S2:不是长一样的都是妈妈,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也不能从某一个特点看问题,而是要全面地去分析和处理一件事,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们年龄虽小,但思维非常活跃,看问题的视角也很开阔。这就既关注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思维品质培养,也注意了文化意识培养和学科育人。

猜你喜欢

小蝌蚪句型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典型句型大聚会
小金鱼和小蝌蚪
小蝌蚪
小蝌蚪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