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树栽培技术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

2022-11-24吴丽杰

江西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果农技术人员果树

吴丽杰

(平阴县自然资源局,山东 平阴 2504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品质要求不断上升,而改良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果实品质,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能提高果农经济收入,保障果树栽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对水果果实生长成熟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梳理,对现存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

1 栽培工作中果实品质的影响因素

1.1 树种影响

树种是影响果实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气候较为多元化,各地各季节所适合栽培的树种也各不相同。因此,果农与栽培技术人员应当对栽培选址地的气候状况、水文状况以及土壤状况等等进行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进行栽培,保障果树实现健康成长,促进果实品质不断提升。另外,在树种筛选时,栽培技术人员还应当对树种质量进行分析,将产生病害、枝苗弱小的树种进行剔除,使果树栽培工作顺利开展。

1.2 病虫害影响

除果树品种外,病虫害问题同样也对果树果实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一旦果园中出现了大规模病虫害现象,不仅会影响果实的质量,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减产或绝收,使果农的经济效益受到极大打击[1]。因此,果农与果树栽培技术人员应当强化对病虫害影响的重视程度,综合利用各种病虫害防治手段,将防治病虫害与环境保护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同时也保障果农果树栽培技术的有效提升。

1.3 栽培技术影响

在果树生长过程当中,对果树进行技术管理也是提升果实品质的重要手段。果树栽培技术包括对水肥的有效施用、对土壤肥力的有效提升、进行辅助授粉、对果树苗木进行修剪等等。技术人员应当对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使果实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养分,使果实品质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

2 现阶段果树栽培工作当中的问题

2.1 栽培方式较为粗放

在很多地区的果树栽培工作当中,果农并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栽培技术训练,对果树的栽培工作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导致栽培技术较为粗放,栽培质量受到限制。例如存在在栽培区域和树种的选择上较为失当、树苗栽培间隔分配不均、对病虫害处理不到位等问题。首先,栽培区位的选择对果树的成长与果实的成熟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果农在进行果树栽培工作之前,并未对栽培区位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导致果树栽培和生长受到周围工业、生活污染的影响,降低了果实质量。此外,区位内的阳光、水热资源同样在果树栽培工作当中起到重要作用。一些果农选择的栽培位置受阳光照射时间短,水热条件差,不利于果实的成熟[2]。其次,树苗之间的间距过密会导致果树之间形成竞争关系,相互争抢水肥资源,对光热资源也形成了遮挡。而栽培间距过于稀疏则会降低果树数量,使果树果实带来的经济效益降低。最后,很多果农对病虫害处理不专业,对果树病害的传染性和危害性也没有足够的认知,导致病虫害处理工作陷入困境,使果树果实质量受到影响。

2.2 管理方式较为陈旧

在进行果园管理和果树栽培工作当中,果农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对果实质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但很多果农对果园的栽培管理思路较为陈旧,不符合现代科学对果树栽培管理的需求,使果树结出的果实相较于科学管理模式下结出的果实来说质量偏低、外观较差、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不利于果农经济效益的提升。另外,陈旧的果园管理模式对人工和经济资源的依赖度较高,果农的果树栽培成本较高,同样不利于果树栽培工作的持续发展。很多果农没有在果树栽培工作当中引入机械化和信息化设备,导致栽培工作技术含量较低,栽培难度较大,对果树栽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 农药化肥使用不规范

农药化肥的科学合理使用是降低果树受病虫害影响程度、提高果实品质、促进果树正常生长的重要手段。然而很多果农在果树栽培工作当中,并没有对农药化肥的施用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一方面不利于对果树栽培工作的不断优化处理,另一方面还可能发生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导致化肥农药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在果树果实当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形成食品安全风险[3]。在果树果实当中残留的化肥农药除对人们身体健康具有不良影响外,还很有可能会对果树种植地的水文水系、土壤环境和植被造成伤害,使整个果园附近的生态系统紊乱,不利于果树栽培领域的健康发展。

3 优化果树栽培技术的措施

3.1 强化地点选择

要优化果树栽培技术,提升果实产量和质量,首要的就是要强化对果树栽培地点的选择。果农和栽培技术人员在进行果树栽培工作开展之前,应当对本地的地理特征、环境参数等进行系统调查和考量,对果树栽培地点进行细致选择。在选择过程当中,栽培技术人员与果农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是远离污染原则。果农与栽培技术人员应当对果园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工业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尽量远离城区、工业聚集地以及居民区,避免果树栽培工作受到工业生产或居民生活的污染,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其次是环境需求原则。果农与栽培技术人员在进行果园地点选择时,还应当对果树的环境需求进行分析,对果园建设地点的水文环境、光照环境和土地状况进行研究,使其能够满足果树种植的需要,促进果实品质的有效提升。最后是温度适宜原则。果园区位选择应当满足日常温度适宜、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使栽培果实的含糖量与品质得到有效保障,促进果树栽培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3.2 优化栽培环境

栽培环境是保障果树生长、提升果实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进行果树栽培之前,果农与栽培技术人员应当对果树品种进行有效筛选和研究,对其生长过程当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并制订出较为系统的果树栽培方案,保障栽培工作的顺利进行。果农应针对果树树苗的生长状态对果园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分配,一方面保障果树栽培的密度适宜,避免果树之间形成水肥竞争关系和光照遮蔽关系,另一方面果树的栽培数量要合适,使土地利用率不断提升,果农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在栽培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果农和栽培技术人员还应当对果园土壤成分进行有效分析,对其肥力进行研究,并根据经验核算出果园土地肥力是否适合果树的栽培与种植,按照土地肥力的实际情况进行基肥的施加,保障果园土地资源满足果树栽培工作的需求,促进果实品质和产量得到有效提升[4]。

3.3 进行完善的栽培管理

果农应当重视果树的栽培管理工作,避免由于管理失当导致果实品质受到影响。首先,在果树栽培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果农与栽培技术人员应当对果园土地进行处理,利用耙地、深耕、镇压等形式对果园土壤进行平整工作,有效提升果园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为果树的栽培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选苗过程当中,应当结合果树生长过程当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进行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带病树苗与弱势树苗进行剔除,保障树苗的健康成长,并根据先前制订的果树树苗栽培方案对栽培密度和栽培深度进行有效选择,保障果树栽培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在栽培之前,还应当对果园土地当中存在的杂草、杂树等进行有效处理,保障果园内土壤的纯净。另外,果农与栽培技术人员还应当对果树出芽后的旁枝进行修剪,使果树能够将土壤内的营养全部供给到果实当中,保障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促进果树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果农还应结合果树生长的实际情况对肥水进行有效施加,一旦果园当地发生干旱,果农应当提升灌溉效率,使果树生长具备充足的水资源,而当雨季来临时,果农应当减少灌溉频率,避免过多水导致果树树根腐烂乃至死亡。在果树果实成熟之前,为了保障果实的质量,提升果实的风味和大小,果农可以采取套袋技术对果树栽培进行优化,既能够降低农药化肥在果实表皮上的残留,还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果实的影响。果农与栽培人员应当科学选择纸袋,保证纸袋质量,避免纸袋破碎或粘附在果实上的情况发生。

3.4 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

病虫害是影响果实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果农应当提高对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综合利用灭虫灯、黄蓝粘虫板等工具,采用生物灭虫、化学灭虫等方式对果园当中肆虐的害虫进行有效杀灭,避免虫害对果树生长和果实成熟造成影响。此外,对于病害来说,果农与栽培人员应当提高对果树栽培环境的敏感程度,对果树栽培环境进行有效保持,杜绝病害发生。一旦发现受到感染的果树,应立刻进行处理,避免病害传染到整个果园当中影响果树的生长与果实的成熟,以保障果实品质。

3.5 科学选择采摘时间

选择正确合理的采摘时间不仅能够保障果实的品质,还能延长果实的储存时间,有效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果农应当根据果实成熟的实际情况与果树栽培经验对采摘时间进行科学选择,避免由于采摘时间过早导致果实不熟,也能够避免采摘时间过晚导致果实腐烂。一般应选择在果实成熟时的晴朗天气的上午进行采摘。另外,在果农进行采摘的过程当中,还应当对果实进行筛选,剔除畸形、早落、虫蛀的果实,保障果实质量,促进果农经济效益的提升。

4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果树栽培工作来说,树种影响、病虫害影响以及栽培技术都可能会使果实品质产生波动。因此在进行果树种植工作当中,果农和技术人员应当对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地点选择、栽培环境、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方式以及采摘时间进行不断优化,促进果树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果农技术人员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樱桃大棚赤松茸 果农致富好途径
长治市植保站组织技术人员调研指导病虫防控工作
果树夏剪有诀窍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林小丫 助力果农“杨梅”吐气
偷摘葡萄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