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种植技术及落花落荚的防治研究

2022-11-24马永华

江西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结荚落花开花

马永华

(内蒙古兴安盟索伦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兴安盟 137709)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营养价值高,需求量较大。大豆产品畅销全国,创造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内蒙古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较广,规模较大,是当地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提高大豆产量意味着给农民带来更加丰厚的收入,同时满足市场对大豆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大豆产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在种植工作中必须要优化大豆种植技术,结合不同条件下大豆生长特性,对落花落荚问题加以防范,以促进大豆的优质和高产。

1 大豆花、荚的生长规律简述

大豆的花序着生于叶腋及茎顶端,为总状花序。花朵通常是簇生的,称为花簇。通常大豆花由叶、花、花冠和花蕾四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大豆花的重心顺序称为花轴,它的长度和花轴上的花数会因品种、气候等而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其花序长度将它们分为长、中、短系列,大豆的数量随花序长短而变化。一般说来,中长系列的花轴长度介于3~10 cm之间,超过10 cm的系列称为长系列,小于3 cm的系列称为短系列。开花结荚期做好大豆的种植管理可谓至关重要,应该将灌溉、施肥、病虫害等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大豆能够顺利结荚,这样大豆产量也会得到一定的保证。

2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

2.1 生物特性

大豆的开花结荚期处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大豆植株不仅要进行茎叶等营养体的生长,还要进行花荚的生殖生长,如果生殖生长受到抑制,就会发生花荚脱落现象。

2.2 品种特性

有些大豆品种抗逆性较差、适应性不强,出现极端天气,外部环境变化大时,易发生落花落荚现象。

2.3 种植密度过大

大豆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控制得不合理,密度过大时,植株生长过于茂盛,会导致大豆田间光照不足、通风不好,植株下部叶片光合作用降低,从而引起植株徒长,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造成植株茎叶与花荚争夺养分,当养分积累减少不能满足花荚生长的需要时,落花落荚增多。

2.4 养分供应不均衡

大豆开花结荚期是营养需求的旺盛期,如果营养供应不足,或者营养供应不均衡,特别是磷钾肥施用少,氮肥施用太多,会抑制根瘤的固氮作用,导致大豆植株徒长,生殖生长受阻,大豆落花落荚现象增多。

2.5 水分管理不协调

大豆苗期如果浇水太多,会导致土壤温度下降,植株根部腐烂,影响根瘤菌的活性,引起大豆植株生长不良;大豆开花初期如果浇水太多,会导致植株过度生长。而高温干旱或供水不足都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光合作用,不利于授粉受精;大豆结荚期如果浇水太多,会抑制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动和植物同化物质的运输,阻碍幼胚的养分供给,造成更多的落荚或秕荚增多。

3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3.1 强化选种育种

大豆种子的选择对于提高大豆产量至关重要。选择优质种子不仅能有效提高大豆产量,还能对大豆病虫害产生一定的预防作用。在种子选择时,应根据区域气候、地理位置、土壤等条件选择优质豆种,以确保种子的健康生长。确定种子的类别以后,需要运用包衣技术对种子进行处理,这样药剂会随着大豆种子的发芽和植株的生长缓慢释放,起到防寒抗旱的作用,即使是在气温较低的内蒙古地区,种子也能顺利发芽。做好育种工作会促使大豆种子发芽率大幅提高,还能减轻后期养护管理的工作量,节约大豆种植成本,是大豆种植工作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2 合理耕作施肥

在种植大豆时,农民必须充分考虑到区域内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便选择合理的耕作方式,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同时确保大豆能在更好的环境中生长。在播种之前进行整地、施肥。施肥的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选择农家肥时要尽量使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基肥每公顷施有机肥15 t以上,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化肥施用,做到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每公顷施46%尿素 50 kg,64%磷酸二铵125 kg,50%硫酸钾75 kg,20%黄腐酸钾40~60 kg或微生物菌剂颗粒8 kg为宜。

分层施肥。将施肥量的30%~40%做种肥,施在种子下面5 cm处为宜;将施肥量的60%~70%做底肥,施在种下10~15 cm之间为宜。根际追肥。在大豆生长较弱时,在二遍地铲的后趟前追施氮肥,每公顷追施尿素 45~75 kg,追肥后立即培土。叶面追肥。在大豆初花期或者在大豆前期长势较弱的时期,每公顷用尿素5~7.5 kg磷酸二氢钾1.5 kg再添加乐得叶面营养剂0.5 kg溶于500 kg水中喷施。

除了合理耕作施肥,还需要对大豆生长的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农民必须及时改善土壤条件、湿度,清除影响大豆生长的因素,如寄生虫或杂草,以便更好地确保大豆生长,实现增加大豆产量的目标。

3.3 精量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时间的选择要结合气候条件,有效利用积温,适时播种,争取一次播种保全苗,在合适的时间播种能确保大豆正常成熟,当土壤温度达到5℃以上即可播种。播种的方式为采用播种机精良播种。还要合理安排种植密度,要结合大豆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以及栽培方式来确定。常规垄作的栽培方式,每亩保苗2万株左右;窄行密植的栽培方式,亩保苗2.3万株左右。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要提前算好播种量,机械垄上等距穴播,穴距一般在18~20 cm,每穴3~4 株;采用双行精量播种,双行间小行距10~12 cm,播种和镇压连续作业。

4 防止大豆落花落荚的建议

4.1 科学控制水分

大豆不耐涝,灌溉量过大会导致根系腐烂,植株死亡,但是在大豆的开花结荚期对于水分的需求较多,灌溉量不足会引起落花落荚。缺水是种植过程中大豆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农民应注意灌溉次数,干旱时及时灌水,当自然降雨量较大时,及时排涝。

4.2 科学调整种植密度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如果密度大,会影响到光照,导致大豆植株相互争夺养分,也会制约大豆的正常生长,落花落荚现象会加重。通过科学调整大豆种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和光照条件,在保证光照充足的前提下适当缩小种植密度,大豆的亩产量可以显著提高,土地资源也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可以为农户增产创收。

4.3 合理轮作

大豆收获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会大量流失,肥力下降,同时大豆根瘤分泌的毒素还会在土壤中残存,土壤中的病菌数量较多,给后茬大豆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大豆病虫害也是导致大豆落花落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大豆开花结荚期时应该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运用多种防治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维护大豆植株生长的安全性。因此,种植大豆应轮作倒茬,避免重茬迎茬种植,降低病虫害对大豆植株的威胁,从而达到控制落花落荚的目的。

4.4 适当使用调节剂

在大豆的开花结荚时期,植株根系吸收的养分并不一定会充足供应给生殖系统,可能会传输给植株的生长系统,用于维持大豆的基本生长需求,真正输送到生殖系统的肥料量远远不能满足于大豆开花结荚的实际所需,最终影响到大豆的产量。所以,必要时可以运用适量的调节剂,主要用于调节大豆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保证绝大部分营养物质都能迅速传输到生殖系统,促进开花结荚的顺利进行,这样单位面积内大豆的产量必然会有所增长,农户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4.5 化学防控

除了上述管理措施外,还可以使用化学试剂来预防落花落荚。在大豆初花和盛花期,用浓度分别为100 mL和200 mL的三碘苯甲酸溶液各喷1次,每亩每次喷洒50 kg。这种方法可控制植物高度,促进叶片生长,优化大豆田间空气流通,促进营养平衡,降低落花落荚率。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豆种植期间应该加强选种育种,合理进行耕作和施肥,强化技术方面的控制,为大豆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对于大豆的落花落荚问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应该加大大豆开花结荚期的灌溉和施肥量,合理调整种植密度,避免重茬种植,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调节剂,以满足大豆生长对光照、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基本需求,从而培育优良品质的大豆,提高大豆产量及品质。

猜你喜欢

结荚落花开花
《一棵开花的树》
雨开花
榆阳区大豆大田种植优质品种观察推选
渔舟绕落花
落花人独立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一片落花一瓣殇
中熟优质长豇豆——鄂豇豆12
黑豆新品种“泗豆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