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推广研究

2022-11-24卢舒

江西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灌溉农药

卢舒

(广东省揭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揭阳 522000)

针对蔬菜种植产业,需要重视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使用,针对蔬菜的品质要求,应根据蔬菜的自然生长规律,展开具体的种植活动,充分发挥出技术的使用优势,保证蔬菜的安全性,以此来稳定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

1 无公害蔬菜的特点

无公害蔬菜使用无公害种植的方式进行种植,通过相关技术的使用,实现无公害、无污染,符合国家安全食用的标准,从而稳定蔬菜质量。此类蔬菜受种植因素的影响,整体的价格较高,因此,需要控制生产过程和运输环节,减少蔬菜的损耗,保证种植的经济收益[1]。

2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

2.1 选地

为保证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质量,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蔬菜生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来进行种植,挑选气候温度适宜、土壤营养成分和水分充足的环境,以此来提高蔬菜的抗病虫害能力,稳定其成长[2]。注意将种植环境选择在远离工厂、医院等地方,并且其周围有良好的水源条件便于进行灌溉作业,保证蔬菜的生长。

2.2 整地

通过整地的方式,使土层变得深厚松软,利于稳定土壤的肥力,保障土质的质量。所以,在确定种植区域后,要对土地进行翻整、晾晒,对种植土壤进行清洁,为蔬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翻整土地的深度在30cm左右,效果最佳,以此保证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2.3 种子处理

在购买蔬菜种子时,需要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的特点进行挑选,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规格。选好种子后要注意对种子进行处理,利用技术手段来为种子处理工作提供便利。首先,将挑选出来的符合要求的蔬菜种子进行晾晒,时间在2天半左右,通过阳光的持续照射,将种子的病原进行去除;然后,将蔬菜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水的温度在49℃左右,由于蔬菜种类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水温对其进行浸润;最后,将种子清洗干净再进行催芽。种子的处理,可以促进种子抗病能力的提升,保证整体的种植产量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种子的出苗率,在种子催芽前需要使用药剂对其进行浸泡,浸泡的药剂比较常用的有磷酸三钠溶液,使用效果较好,将种子浸泡在药剂中静置25分钟,能够减少种子的病菌,有效降低细菌滋生的概率,提高种子的出苗率,稳定蔬菜的生长进程。

2.4 合理施肥

在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时,合理使用施肥技术来为蔬菜提供充足的肥料供应,保证其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在此过程中,需要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并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其需要肥料的肥料种类,并根据国家规定的施肥标准来明确最终的使用剂量,以此来提高施肥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使用高效率的施肥方式来进行施肥,减少施肥过程中肥料的浪费和整体的资金投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在施肥前要为种植人员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以提高其施肥操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保证土壤的肥力,实现肥料的合理利用。

在具体的施肥过程中,根据肥料的使用性能,保证土壤的肥力供应,注意在选择化肥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稳定化肥的使用质量和效果。要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其他因素对蔬菜的损坏,降低对土壤的污染。针对氮肥的使用,要严格控制其使用剂量,需要使用基肥深施的方式施入。针对磷肥的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要能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

2.5 灌溉技术

种植人员要提高自身对灌溉技术的掌握和认知,从而通过该技术的使用,稳定蔬菜的生长。在展开具体的灌溉工作时,要设立专人对种植区域进行查看并记录,根据结果展开分析,结合具体情况,明确灌溉技术的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计算具体的需水量,确定合适的灌溉时间,有针对性地为蔬菜补充水分,保证其生产,提高灌溉作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灌溉时,需要控制好蔬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种植人员要查看蔬菜的需水情况,针对不同的蔬菜,为其提供适当的水分,提高技术使用的准确性,促进蔬菜价值的提升。针对灌溉水源的选择,需要对水质进行采样、试验和检测,根据结果查看水质的具体情况,确保水源的供应符合标准。同时,要增加经济资金的投入,完善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保证蔬菜的生长,提高种植人员的收入。

2.6 农药处理

种植人员在使用农药时,要开展相关的处理工作,以此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农药的使用要选择生物型农药,根据蔬菜种植的要求,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病虫害出现的同时,保证蔬菜的品质,提升其食用安全性。还要使用农药处理技术,控制农药和农业抗生素的使用,根据蔬菜的具体生长情况,选择多种农药来配合使用,以此来提高其使用效果,提升农药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7 病虫害处理技术

针对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问题,根据其出现的原因和具体情况,选择科学的防治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保证蔬菜的质量。对于化学防治方面,需要控制农药的用量,尽量减少该方式的使用次数,降低整体的经济投入,并避免出现农药大量残留的情况对蔬菜产生不良影响,而要尽量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方式解决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问题,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

3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措施

3.1 增加经济投入

蔬菜的食用安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使用和应用,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为技术研究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通过对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技术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蔬菜种植工作提供有利条件。针对技术使用方面的要求,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以此来保证其工作水平,提升其专业性,充分发挥出技术的使用效果。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相关政府要加大财政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技术应用面积的扩大,保证技术应用的实效性[3]。针对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需将其作为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确保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创建示范基地

在开展技术推广工作时,推广人员要注意结合蔬菜种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方面的讲解,因此,创建示范基地可以更直观地促进种植人员对技术的理解,促使其认识到技术使用的重要性和作用,加强对技术应用的认可度。示范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并可以使种植人员根据技术操纵的规定内容进行,保证蔬菜的生产水平。

3.3 重视人才培养

在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为种植人员提供免费的培训,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的方式,针对蔬菜种植过程中的技术使用问题,为种植人员进行详细的讲解,并教授处理方式,提高技术的实用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提升种植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加强其对技术使用的认识,并加深掌握程度。还可以组织开展技术使用的推广交流活动,通过相关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加技术使用的经验,并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保证技术使用和应用效率,促进技术的稳定发展。

针对人才的培养,要完善相关的培训机制,明确工作的内容,以此来减少整体的经济成本。针对工作的内容,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知识和技术内容,提高知识、技术的丰富性。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注意为相关人员提供实践的场所和时间,促进其能力水平的提升。根据推广工作的特点,在具体授课时,注意转变种植人员对无公害蔬菜种植不科学的认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完成培训后,展开相关的考核工作,并根据考核的结果给予奖励等方式,促进人员素质的提升。

3.4 建立高效产业链

在种植技术推广方面,通过建立高效率的产业链来提高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发挥创新思维,减少整体的资金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具体工作中,创建产业基地,并控制种植的规模,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形成较好的种植优势,保证技术的应用效果。种植多种蔬菜品种,并建立多条销售渠道,通过产业链的建立,满足市场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

3.5 采用科学推广模式

在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时,需要使用高效率的推广模式,结合多种推广方式展开具体的工作,创建多种宣传渠道,提高宣传的范围,保证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针对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推广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满足推广工作的需求。

3.6 建立健全技术应用体系

政府为保证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推广应用体系,根据技术推广工作的需求,对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在此基础上,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推广工作的开展,并将工作的内容进行细化,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保证推广工作的成效。

4 结束语

在开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工作时,针对蔬菜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确保技术的使用和应用,稳定无公害蔬菜的生长进程,提高其种植质量和产量,以此来促进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灌溉农药
纳米比亚着力发展农业灌溉
近期农药登记概况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近期农药登记概况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Life in 2060
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研究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十八届全国农药信息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