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食品类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路径初探
——以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为例

2022-11-24卢百胜

关键词:食品类食品质量专业课程

张 晟,卢百胜

(绥化学院 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2020年9月,习近平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明确提出课程思政是在专业教育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积极引导的重要基础,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能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学的有机融合,在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施合理化的训练,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系统地提升。在此背景下,按照食品类行业发展需求,在高校积极推进食品类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重点,有效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措施,确保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伴随着“大思政”教育思想的发展提出的新型思政教育工作理念,基本内涵在于促进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促进的课程教学作用,在育人工作中,不仅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还关注学生政治立场的强化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引领。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能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创新提供良好的支持。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中关注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到食品营销、食品健康以及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推进,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理念,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高职业技术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食品行业接班人,为食品生产规范化、安全化和高质量化推进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在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客观审视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并把握课程思政的教育内涵,在教育改革方面做出多元化的探索,为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多元化的力量支撑。

二、食品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的理念

在食品类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思想的合理化渗透,以课程思政作为重要的切入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措施,有意识地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将课程思政教育思想与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多元融合,对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发挥思政教育的辅助作用,促进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多元化开展,为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细化分析食品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发展理念,在实际促进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思想。

其一,思政理论课程内容丰富,在促进食品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多元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拓展教学内容的范围,对与食品类专业教学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多元化筛选,重点从提高学生个人职业素养的角度对思政课程内容进行开发,将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主要思政教学目标之一,构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特色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1]。

其二,在促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特殊性,重点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设计理念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且在教学组织规划方面要根据课程思政的教学需求突出侧重点,系统开发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中食品检测技术、食品标准、法律法规以及食品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安全管理意识,确保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得到合理化培养,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全面优化,从而彰显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

其三,要注意开发食品类专业实训课程,探索课程思政在实训教育中的合理化渗透,使学生在对食品类专业实训课程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能对其中涉及到的典型思政元素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实事求是的价值理念以及食品安全精神信仰等进行细化分析,反思自身行为,从而引导学生在对食品类相关专业实践课程进行学习实践的前提下,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和职业素养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有效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实训的多元共赢,从而优化创新教学组织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实践路径

1.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思政站位

思想引导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思政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时期,在实际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向,把握十九大精神的引导作用,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贯彻落实,从而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在实际教学中,要坚定“四个自信”[2],主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进行系统分析,从思想层面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向教育改革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延伸,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的渗透,使学习教育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相关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多元融合,切实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效果[3]。

2.完善教学大纲,明确教育方向

完善的教学大纲能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按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需求,在全面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规划,在教学大纲中不仅关注学生食品类相关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还要有意识地推进素质教育思想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理念的渗透,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活动中有效应用德育学科的思维模式,提炼专业课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信息,从而在对课程教学活动中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的基础上,保障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能促进课程思政的合理化渗透,优化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在对教学大纲的编写或完善的过程中,要将人才品格培养,将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等融入到教育大纲体系中,从而保障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得到高效化的培养,为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懂法守法、具备较强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高素质食品类专业人才提供教育保障。

3.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能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新时期,在全面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按照课程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应用,构建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根据课程思政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筛选,从而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例如,学校在积极探索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有机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对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文件以及国家食品安全、食品质量方面的发展规划进行解析,组织学生对涉及到的食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举措等进行细化解读,从而启发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思考[4]。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结合信息时代的影响,积极探索信息化资源体系的构建,有效整合国际食品安全网方面的资源内容,拓展食品安全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并积极探索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的融合应用,对食品安全涉及到的相关政策法规等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确保能加深学生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政策法规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程思政学习和探索。依托我国食品行业科学家、企业家的发展动向对学生实施丰富的资源支持引导,激活学生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意识,促进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因势利导地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的优化创新,使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在丰富资源的支持下能取得良好的发展效能,真正优化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政课程教学的融合发展作用,构建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从而在丰富教学内容的支撑下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整体水平,确保能为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我国食品类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多元渗透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有效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和思政引导的前提条件,只有按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需求的变化和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具体需求,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发展的措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指导,才能逐步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使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展现其价值和意义,为食品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强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实际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从多角度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课程思政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系统思考。下面就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其一,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促进爱国理念的渗透。在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把握信息时代的影响,高校教师可以根据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体系,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线下探究和线上答疑等教学活动中,使教师可以生动活泼地促进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施针对性训练[5]。例如,在食品加工与保藏、食品理化检验等方面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法,在对线上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导入我国在植物开发方面遇到失败的案例,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和探索食品加工方面失败的原因,在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能对食品加工安全形成深层次解读,从而激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切实优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发展成效。

其二,项目教学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价值理念进行训练,就可以尝试导入创业项目竞赛类型的教学方法,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的多元融合提供良好的支持,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进行培养,使精神鼓励逐渐转变为行动能力,优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如在讲解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检测方面课程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入项目教学法,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对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思政教育相关的项目进行开发,在项目教学中对学生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技能训练,有意识地促进家国情怀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合理化渗透,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为人才全面发展助力[6]。

5.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反馈指导

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在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思政进行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为了能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措施进行优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对教学资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进行调整,促进完善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较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按照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促进专家评价小组的构建,使课程思政能在有效的评价和反复修改中提高整体效果,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例如,可以尝试构建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建设实践中按照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情况,能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完成质量、项目实践质量以及学生思政素养培养质量等作为指标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确保在教学评价的作用下能对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学习做出积极的引导,使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突出专业特色,借助评价结果反作用于课程思政建设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的创新开发,切实优化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从而确保新时代在完善评价体系的支撑下能对反馈指导进行系统的优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影响力,切实展现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实践应用价值[7]。

综上所述,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和我国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新时期,高校在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对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视,并从多角度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发挥食品类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综合效果,在提高专业技能训练质量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从而提高教育的综合效果,使高校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为人才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支持。

猜你喜欢

食品类食品质量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中的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和发展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现状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高职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探究
工科食品类专业不同性别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