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及中国化进程

2022-11-24跃,王

关键词:马克思主体群众

王 跃,王 萍

(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学懂弄通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脉络和核心内涵,深入掌握百年来党的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演进,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伟大实践,用历史经验启迪智慧,对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新征程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意气风发地推进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脉络

1.浪漫色彩的“自由意识”转向对“物质利益”的关注

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人民奋斗,其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发展存在一条清晰的主线。马克思最早在中学和博士论文时期显露出人民主体思想萌芽,他曾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为共同目标、为大多数人工作的人”是“最伟大最幸福的人”,用一种富含浪漫色彩的口吻表达出“为人类而工作”的崇高理想,这一少年时期闪现的思想火花在他的毕生经历中得到全面发展并成为马克思一生的卓越贡献。青年黑格尔派时期,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对比研究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自然哲学,阐述“自我意识的自由”和坚定的无神论观点,对“自由意志”和“思想解放”的初步涉猎,足以体现出他关于人民主体思想的深刻见地。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关注贫苦人民和黑暗社会现实,直接投入到现实斗争实践中,他态度鲜明地坚持“报刊人民性、为平民发声、做人民喉舌”的原则,发表多篇政论文章要求新闻出版自由、建立人民代表制等,他维护人民利益和民主权利,探讨社会主义问题,把批判矛头直接指向普鲁士的封建专制制度。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促使马克思转向对具体领域——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他的思想开始向经济学转变、向唯物主义转变,这为他之后提出立于实践和人民立场的哲学奠定了前期思想准备。

2.对“人的本质”“人的解放”问题的持续探索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多篇文章表明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从“人的本质”出发驳斥鲍威尔的错误宗教观点,从宗教解放问题探讨到政治解放问题,最后再回到人类解放问题,在揭示资产阶级虚伪性、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根源的基础上指出了“人的解放”的途径。将“现实的人”作为思考现实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标志着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初步形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异化劳动”理论,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人类异化劳动的必然前提和结果,从而揭露出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不可调和性以及这种内生矛盾必然导致工人阶级的悲惨遭遇,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论证工人阶级承担着进行共产主义行动、消除劳动异化、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的历史使命。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唯心史观进行无情批判并论证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处于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实践作为理解人和人类社会本质的关键,强调革命实践在社会变革、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对“人的本质”“人的解放”问题的持续探索促进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3.在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中深化人民主体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现实的人”出发进一步考察社会现实,通过论述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进而强调在建立新社会的历史过程中,无产阶级肩负着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的历史重任,对唯物史观的首次系统阐述表明人民主体思想走向成熟。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辩证分析资产阶级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必然”,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方向,在论述“两个彻底决裂”中明确强调无产阶级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革命的阶级,他们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人民主体的实现指明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经历社会动荡革命检验的同时得到快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亲身参与工人运动并及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坚决斗争,并明确提出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确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工农联盟以巩固无产阶级领导权、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等重要观点,进一步充实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和策略,正是这些新观点的提出使人民主体思想在更高程度、更宽领域得到深化发展。

二、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深刻内涵

1.从事实践的“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起点

在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越发感受到黑格尔哲学对于实现人民主体问题的无能为力,转而更加关注费尔巴哈哲学中关于人本主义的思想,同时开始深入反思以往的全部哲学。马克思首先批判宗教神学,认为宗教产生于特定历史阶段下人的社会活动,却反过来成为束缚人类的枷锁,人应该从宗教中解脱并把目光回归人自身。无论是黑格尔主张的“观念”“绝对精神”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还是费尔巴哈只承认“感性对象的直观性”的半截子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都予以批判。他从“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三个层面构建科学实践观,认为从事社会实践的“现实的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马克思破除了传统思辨哲学对人的主体性的压制,提出人的实践类本质,逐渐建构起以科学实践的“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的人民主体思想。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以往占统治地位的英雄史观的过程中找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创立了全新的唯物史观。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物质生产活动是居于首位的历史活动,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物质生产活动,这决定了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无产阶级为主体力量的人民群众在追求自身目的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造物质世界和创造社会历史,同时成为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但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在尊重客观历史规律和条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超越现实,不断创造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历史的接续发展,并且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将不断扩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的解放”问题的持续探索下找到了答案,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在这个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下,“人类解放”将得到实现,同时作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价值目标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将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私有制,成为没有阶级压迫的人人平等的社会,在这里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发挥自由、才能和个性,从而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关系,实现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对于如何真正实现“联合体”的问题,马克思认为首先需要消除罪恶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受剥削最重、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承担着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立新社会的历史重任,无产阶级的解放是全人类解放的前提,在实现自身解放的同时将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三、党的十八大以前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紧紧依靠人民战胜重重艰难险阻,经受住无数磨难考验,在峥嵘岁月的奋斗征程中党的人民主体思想实现了继承、创新和发展,内涵愈加丰富。

1.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在革命与战争并重的动荡年代,在“三座大山”多重重压、国内民不聊生和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勇担民族重任,在领导民族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风格的人民主体思想。第一,丰富“人民”范畴。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辩证分析“人民”的不同范畴以争取和团结真正的朋友,人民概念从革命时期的革命推动力量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人民”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最稳定的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广大劳动人民,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第二,人民实践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党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革命战争实践,坚持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在充分彰显人民的实践主体性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民的价值主体性,党在苏区建设和发展经济,重视生产以改善人民生活,从而广泛调动了人民长期支持战争的积极性。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汇聚力量,革命才取得胜利。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长期的革命中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最终得以确立,并指引党不断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趋势,顺从人民大众的企望,针对中国当时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化解各种矛盾,正确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领导人民解放西藏,实现大陆和平统一;抗美援朝,捍卫新中国主权;完成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财经工作,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汇聚人民的磅礴之力,战胜了一系列严峻挑战。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4],党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激发了广大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立足于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和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人民主体实践成果更为丰硕,人民主体思想内涵更为丰富,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再到“以人为本”的思想,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同时深刻反映其一脉相承的理论特质。

20世纪80年代,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并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精确判断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新的转变,将目光和精力聚焦于国内经济建设发展。党深刻理解“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民”的新划分中建立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双重标准,最大限度最宽领域建立爱国统一战线,极大地丰富了人民内涵,全面激发了人民的改革斗志从而铸造了最广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力量。对改革开放初期国情进行综合分析,党站在时代要求、国家发展、人民期待的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从包产到户到成立特区,从开放发展浦东到探索市场经济等都是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邓小平进一步创新发展群众利益观,指出,要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让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可操作性,为党的人民主体思想注入新的活力,指引我国人民主体实践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根据经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中心任务这一事实,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将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行列,丰富了“人民”范畴,为二十世纪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积聚了深厚的人民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6],党深刻把握权力源于人民,用之于民,坚持以发展促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注重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人民共同富裕进程,切实以满腔热情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实际问题。21世纪初,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在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实现了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将党的人民主体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度,为新世纪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提供了源源动力。

在长期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针下,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得到了新的发展。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根据社会发展现实、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需求的改变,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发展为谁、发展靠谁、怎样发展的问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民主体思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的本质所在,在强调人民实践主体的同时充分重视人民的价值主体性,把人民群众置于一切工作的核心,围绕人的根本利益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内在地包含经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所追求的是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四位一体”的和谐健康发展,其内在的中国传统哲学意蕴使人民主体思想更具科学性。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主体思想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秉持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内涵,在继承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为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根本遵循,同时也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动力。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展为了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7]。面对国际环境动荡不安、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党始终坚持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于人民,把发展的大文章做在人民上,正是这种崇高的人民情怀、坚实的人民立场、真切的人民基调激励中国共产党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下,党从历史和全局出发,在战略高度坚持人民中心,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站稳人民立场,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党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尊重广大人民的切实利益,坚持短期发展目标和宏观发展目标相结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建设;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活动,强化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扩大人民参与政治渠道,发展全过程民主,让人民切实感受到是国家的主人;坚持民生问题大于天,扎实推进“六保六稳”工作,稳抓国民教育、就业质量、粮食安全、健康中国、社保体系、疫情防控等重大民生问题,守好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好共同富裕道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心人民生态环境需求,健全污染防治政策体制,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坚持人民导向,贯彻人民理念,保障人民利益,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与“发展思想”的有机结合。

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依靠人民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7]。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主体地位愈加明显,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下得以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开展,亿万人民汇聚成“中国力量”,创造出“中国奇迹”,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

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和国内疫情反复波动的影响下,国内供给需求受到双重冲击,经济预期严重减弱,党发挥人民群众原动力作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求进;引导人民参与法治中国建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让老百姓真实可靠参与民主,保证全面依法治国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归于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进程中的创造性作用,从严治党与人民监督相结合,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同时,由外向内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有效推进文化“双创”工作,以人民为创作导向实现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凝聚亿万人民磅礴力量战胜贫困,创造人类历史上的脱贫奇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依靠人民推进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贯彻“两山”发展理念,依靠人民建设美丽中国,汇聚众智巩固生态保护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持久战役尽显人们英雄本色,社会各界联合行动,全民积极配合防疫政策,无数“逆行者”铸成道道坚实防线。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凝心聚力,正是我们党和国家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信心来源。

3.“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8],表达了人民是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同时将人民价值主体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指明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思想的逻辑根源和实践路径。

“共享”发展理念的确立解答了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性问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有共享性和普惠性,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众最迫切关心的教育、就业、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大社会问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拥有平等政治权利;文化发展注重文化资源、文化创作和文化成果的共享,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推行全民教育,完善社保体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和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全面消除贫困,共享小康社会成果;生态建设遵循惠民、为民、利民原则,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的需求。充分保障群众各方面的利益,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取感和安全感。在中华民族“民本”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更具世界视野,胸怀世界人民,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命运与共,承担起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责任。“一带一路”从提出倡议到有效推进,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乘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快车,推动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惠及了亿万人民;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时,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向世界各国进行物资、人才援助,挽救了无数生命,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许。

结语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入研究党的百年恢弘奋斗历程,总结党取得重大成就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将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推向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纵观百年风雨历程,党的人民主体思想与时俱进,其话语表达各有特色,但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始终没有动摇,归于其中的“人民至上”的重要经验始终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和力量源泉。新时代新征程党继续把握历史成功密钥,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满足人民利益,胸怀天下,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意气风发推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体群众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论碳审计主体
多让群众咧嘴笑
何谓“主体间性”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