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思考及建议

2022-11-24杨雅轩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8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社会化职业技能

文/杨雅轩

成都彭州市人社局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在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取证积极性不强。一方面技能等级评价的渠道扁平化分散,劳动者参加技能等级认定的便利程度降低。另一方面社会化评价机构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尚待加强,企业和劳动者对社会化评价机构在技能人员水平评价改革中的作用认知不足,导致技能人员参与技能等级评价积极性降低,社会化技能等级认定的技能人才在新增技能人才总量中占比较低。2021年,彭州市新增技能人才7931人,其中601人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占比仅8%,相较于2020年2682人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取证人数下降比例达77%。

评价资源不足。受区位因素、产业分布等影响,彭州市具备资质的社会化评价资源相对薄弱,目前入选备案的省属用人单位、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仅4家,涉及136个职业(工种),难以满足本地区技能人才评价需求。大中型企业存在技能评价标准、题库资源、设备设施不够完善和职业工种覆盖面不广等问题,社会化第三方评价机构也缺乏鉴定考核考评工作经验。同时受资金和场地的限制,中小微企业不具备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资质与实力,加大了企业职工参加技能鉴定的成本。

市场认可度不高。企业职工、社会劳动者对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技能等级认定接受度较低。社会评价机构组织考核考评的质量可能出现考试难度降低、鉴定过程“掺水”等现象,社会化技能等级认定的“含金量”易受到质疑。企业自主评价的等级证书只有本企业认可,短期内还未实现行业内通行通认,难以得到市场完全认可。

监管难度升级。社会化第三方技能等级评价机构涉及到企业、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组织等多个主体,组织实施社会化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监管不严、认定权力滥用等问题,全面进行质量督导监管难度加大。社会化技能等级认定的管理人员、考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与经验积累,容易出现政策落实不到位、质量督导把关不严等现象。

对策及建议

加大政策宣传推广力度。做好由“政府认定”转变为“社会化等级认定”的过渡工作,加强对职业资格目录、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技能人才评价等有关政策的宣传和政策解读。支持企业、社会化评价组织对标经济发展中市场短缺和急需的职业(工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快形成技能评价标准,积极参与遴选备案。鼓励具备技能等级评价资质的用人单位乘势而上,发挥培养技能人才主体作用,大力培养技能人才。

优化技能等级评价体系。扩大社会化技能等级认定试点范围,持续加强具备条件的企业自主评价鉴定的推广工作,并针对社会劳动者和不具备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加大公开遴选第三方评价机构力度,推动中小微企业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合作,制定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技能等级培训课程。倡导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鼓励行业、企业自主选择过程考核、结果鉴定、业绩评审、技能竞赛、校企合作等多种评价方式。推动原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向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转型,整合原职业技能鉴定单位的技能鉴定资源,促进其过渡为社会评价组织。

提高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做好思想引导,逐步提升用人单位、劳动者对社会化技能等级认定的接受度。积极探索社会评价组织与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制度,形成相互监督机制,提高社会化评价鉴定结果的可靠性、权威性。探索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的有效衔接,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有机融合,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公信力。

强化技能评价质量管理。加大社会化评价监管力度,从严遴选评价机构,细化监管流程,指导督促企业、机构建立评价前备案、评价中监管、评价后“回头看”的监管体系。加强技能等级评价人员队伍建设,指导评价机构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评价业务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技能等级证书管理服务,规范评价流程,保证评价质量,提升社会化技能等级评价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社会化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1+X”证书企业需求与认可度调研分析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第三方高考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