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柬埔寨中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22-11-24

大理大学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华文柬埔寨汉语

张 欢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州 510610)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与国际社会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作为沿线重要支点国家,“一带一路”给柬埔寨带来了共赢的机会,中柬交流愈加密切,两国合作提升到历史新高度。“‘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1〕,语言相通是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条件。中柬共建“一带一路”,“语言的重要功能愈加凸显”〔2〕,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柬埔寨中文教育迎来了最佳发展机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而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发展陷入困境。

一、柬埔寨中文教育之现状

中文教育遍布柬埔寨全域,以首都金边为中心辐射开来,东北至桔井省,西北至卜迭棉芷省,西南至西哈努克市,东南至柴桢省,中文学习者人数与日俱增。从教学分支来看,柬埔寨中文教育主要由华文教育与国际中文教学两部分构成:前者面向华裔子弟,教学工作由华文学校承担,纵向传承,旨在世代承继华人族裔身份认同并保持语言使用;后者面向柬埔寨社会的主流人士,教学任务由孔子学院、“RUPP-DHY汉语中心”①由中国云南大理大学、红河学院、玉溪师范学院(合称DHY)和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简称RUPP)合办的“RUPP-DHY汉语中心”2007年12月12日揭牌成立。等承接,横向传播,重在不断扩大中文的使用范围、使用人数及语言影响力,二者“一体两翼”〔3〕,相辅相成,关系非常紧密。

(一)柬埔寨华文教育

柬埔寨华文教育已有百余年历史,大致经历了“开端—繁荣—衰退—复兴”四个阶段。1914年,潮州籍华人建立了柬埔寨第一所华文学校——端华学校,拉开了柬埔寨华文教育的序幕。20世纪30年代初,民生学校、广肇学校、集成学校、崇正学校等一批形式不一、规模各异的华文学校相继成立,标志着柬埔寨华文教育全面兴起。1958年7月19日,柬埔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了华文教育的迅速发展,华校数量一度达200所,中小学生人数增加至5万,单首都金边,就有华校50所。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柬埔寨华文教育规模空前,进入相对繁荣期。70年代以后,柬埔寨不断发生政变,政府实施高压政策,“全面禁止华文华语”〔4〕,许多华校被摧毁,学生数量急剧下降,华文教育遭到重创,进入了黑暗的衰退期。直至90年代,“柬埔寨政府推行经济开发、文化多元政策”〔5〕后,形势有所好转,华文教育才得以逐渐恢复。1990年12月26日,代表华人华侨的全国性机构——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以下称“柬华理事总会”)成立,促进了全柬华文教育的进一步恢复。1991年9月,磅湛省棉末启华复校,标志着华文教育进入了全面复兴阶段。自此,柬埔寨华文教育重新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

截至2020年,柬华理事总会下属华校58所①数据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cn(2020-03-16).,在校学生5万余人,15所华校设有中学部,2所设有专修部,1所设有速成班,规模最大的是金边端华学校,有主校、分校两个校区,学生人数近2万,教职工300余人,是“全球最大的海外华文学校”〔6〕。

(二)柬埔寨国际中文教学

目前,柬埔寨共有两所孔子学院。全柬第一所孔子学院——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成立于2009年12月22日,由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与柬埔寨副首相索安共同揭牌,江西省九江学院承办。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本部设于金边,截至目前,共建立27个汉语教学点,包括3个孔子课堂、2个中文系、1个空中电台课堂,涵盖金边、暹粒省、西哈努克港等在内的12个省市,覆盖面广、层次鲜明、影响力较大,已成为柬埔寨中文教育的知名品牌。自成立以来,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致力于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积极推动中柬交流,贡献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孔子学院”。国立马德望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9年12月26日,由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目前,该孔院各项工作仍在积极筹备中,中文教师招募、招生工作、课程设置等有序进行。

RUPP-DHY汉语中心成立于2007年12月12日,由中国云南大理大学等与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联合创办。该中心开设了中文本科专业与汉语培训课程,前者为4年制本科学历教育,毕业后获得柬埔寨教育部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后者为非学历教育。中文本科专业课程涵盖汉语基础知识、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等,并提供“2+2”“3+1”“4+0”联合培养模式供学生选择,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汉语能力。汉语培训课程分为初、中、高三级,主要设置听、说、读、写等技能课及综合课,旨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者汉语水平。自挂牌成立以来,RUPP-DHY汉语中心培养了2 000余名汉语学习者,在推广中文教育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今,中文已成为皇家大学的热门专业,备受青睐。

二、柬埔寨中文教育之困境

新时期,中柬两国外交局势向好,政策比较宽松,中文教育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然而,现阶段,柬埔寨中文教育却面临脱离国民教育体系、顶层设计不完善、中文教育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教材不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发展处于瓶颈期。可见,推动柬埔寨中文教育高质量、高效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中文未纳入柬埔寨国民教育体系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柬两国间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中资企业在柬发展,中国公民赴柬学习、调研、旅游等因素加大了柬埔寨对中文人才的需求量,尤其是对精通旅游、基建、物流等专业汉语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然而,面对潜力较大的中文市场,柬政府仍未考虑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导致中文教育发展捉襟见肘。一是政策保障及扶持力度不够,使得柬埔寨中文教育在面临教育转型、教学改革、课程拓展等重大变革时底气不足。二是柬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尤其华文教育办学资金严重短缺,虽有中国政府及旅柬华人、华侨热心捐助,但仍旧难以改善办公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特别是乡村华文学校,设施陈旧、学舍简陋,发展举步维艰。三是柬埔寨华文教育历史虽然已有百余年,总体发展较好,但其毕业证书却只能作为结业凭证,证明学生语言水平,而无法作为柬校升学依据,不具备学历效力,故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因此,中文教育长期游走于柬埔寨主流教育之外,而对于其融入主流教育体系也缺少适切点。

(二)柬埔寨中文教育缺乏顶层设计

从现行中文教育发展模式看,柬埔寨并未设立专职机构统筹全柬中文教育,也未颁布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实际工作,各教学点各行其道,处于“独自摸索”“各自为政”阶段,弊端十分明显。一是各省市自定中文教育方案,大纲不同,进度各异,导致同一个学段的学生中文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统一的考评标准。二是华文教育与国际中文教学之间交流甚少,“优势资源整合较少”〔7〕,两分支缺乏必要且高效的协同与配合。三是柬埔寨高校中文学科建设起步晚。2010年4月,在RUPP-DHY汉语中心协助下,金边皇家大学才成立了柬埔寨教育部承认的第一个中文系,主要开设中文基础课,中国文、史、哲等课程,应用型课程数量很少。因此,中文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配置存在不合理性。在接下来的10余年中,柬埔寨高校中文系开发速度缓慢,仅亚欧大学、柬埔寨大学增设了中文系,数量十分有限。另外,在建设层面,中文系存在专业中文课程开发程度偏低、师资队伍不健全、教材选用欠妥当、生源受众有限等诸多问题。总体而言,柬埔寨中文教育顶层设计不完善,中文学科建设、教育体系的构建等十分滞后。

客观地讲,柬埔寨中文教育发展主要依赖华文教育,从而使得中文教育整体发展层次低。目前,柬埔寨华文教育覆盖面广,从幼儿园到专修,但仅有崇正、端华两所华文学校成立专修班(相当于中专),开设中柬翻译、会计、历史、电脑、应用等科目,学制两年。此外,由于柬埔寨高校中文专业及其配套课程与中文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故生源受众面较小,未能实现中文语言服务与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有效衔接,导致中高端中文人才严重稀缺。

(三)柬埔寨中文教材存在不适应性

总体而言,柬埔寨中文教材比较匮乏,各教育分支所选教材不尽相同,其中,华文教育普遍使用由柬华理事总会与暨南大学联合编写的《华文》《中文》系列教材;国际中文教学则优先选用国内专家编写的汉语教材,如《发展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阶梯汉语》、《快乐汉语》(柬语版)、《跟我学汉语》(柬语版)等。上述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内容略显陈旧、枯燥,脱离实际,与学习者生活环境差距大,实用性、趣味性较低,教材“柬埔寨化”亟待解决;第二,教材类目非常有限,选择性小,尤其是教辅资料与课外读物严重“供不应求”,给师生带来诸多不便。另外,部分中文教师在自主选择教材时存在盲目性与随意性,从而加剧了教材的不适应性,影响教学效果。

(四)柬埔寨中文师资流动性大且实力薄弱

中柬共建“一带一路”,带动了柬埔寨中文学习者人数不断增加,然而,本地中文教师数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文学习需求,因此,许多学校向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以下称“语合中心”“国侨办”)申请中国外派教师支援柬埔寨中文教学。然而,“输入型”中文教师任期受限,基本1~4年,流动性非常大,导致教学延续性差,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持久性。此外,本土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内化中文知识系统性、逻辑性不强,并且欠缺先进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率低,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中文教学工作无法稳步、高效进行,面临巨大挑战。

三、柬埔寨中文教育之出路

“一带一路”持续推进,中柬两国正走向“五通”〔8〕,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因势而为应对变化”〔9〕,中文教育理当有所应变,即积极联合各界力量,全面推动柬埔寨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中文教育融入柬埔寨国民教育体系

第一,优化并完善顶层设计,找准契机推进中文纳入东盟官方语言,增加柬埔寨政府对中文在柬发展规划的必要需求。此外,积极推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障中文教育有序进行,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搭建广阔平台,以“战略思维”谋求中文教育在柬稳步发展,加快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程。

第二,柬埔寨教育部语言管理司应统筹规划,整合一切可利用、能利用的资源,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引导华文教育与国际中文教学之间协同配合,互相借鉴,建立中文教育各分支之间的长效沟通与合作机制,促进中文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制定柬埔寨普适型中文教学大纲及标准体系,包括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考评标准、能力标准,建构“五位一体”的中文标准体系,积极落实教学改革与评估、教育转型与升级等相关事宜,引导中文教育高效、长效发展。

第四,积极推动柬埔寨华文教育向学历教育过渡,逐步引导柬政府及其民众全面认识中文的多重功能,将中文教育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往来有机结合,增强中文作为语言的服务性,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带动中文纳入柬埔寨国民教育体系。

第五,充分发挥柬华理事总会、中华商会、中资企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团结社会积极力量,吸引资金注入,为柬埔寨国际中文教育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二)积极构建柬埔寨“中文+”教育体系

“一带一路”建设加大了柬埔寨对中文人才的需求量,而“复合型人才成为解决这一语言人才需求的关键”〔10〕。“复合型人才”,又称“中文+”人才,指精通中文且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基于现实需求,柬埔寨构建“中文+”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第一,打造“中文+”教育品牌。一是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RUPP-DHY汉语中心等中文推广基地建立“中文+”教学示范区,开设“中文+”课程,定期反馈教学效果,及时补充教学内容,保持正确的教学方向。二是积极宣传“中文+”课程,免费开放试听课,邀请本地民众参与,介绍“中文+”课程的潜在经济效应,提升“中文+”课程影响力。三是以“点”带“面”,推动金边端华、崇正、民生、广肇、暹粒中山、西港港华等大型华校及国际学校设立“中文+”教学班,拓宽“中文+”教育范围,吸引更多的中文学习者加入。

第二,搭建“中文+”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推动了“中文+”教育的产生,故其发展也须依托“一带一路”。一是鼓励孔子学院、RUPP-DHY汉语中心、华校与在柬中资企业合作,企业派专员进驻学校,讲授专业知识,企业、学校互相助力,共同培养专业型中文人才。二是推动中资企业与国内职业院校合作,借助高等职校平台培养专业型中文人才,并支持职校主动承担“中文+”培养任务,“开发‘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11〕,定时输送汉语专业人才。三是组织专业中文学习者进入中资企业实习,参与社会建设,将所学、所知应用到具体工作中。

第三,完善“中文+”培养模式。近年来,中柬两国高校间双向交流日渐频繁,顺势而为,应积极促成两国高校合作。一是建立“2+2”或“3+1”高校联合培养模式,学习语言、职业知识相结合,培养“语言+职业”双重技能,为“一带一路”输送专业高端人才。二是建立开放式“中文+”教育资源库,利用技术手段汇集中文资源,通过筛选、整合、分类,建立基础中文、职业中文、中文专家、中文资料等多类子库,供专项学习与交流。

第四,研发“中文+”系列教材。“中文+”教材直接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柬埔寨中文教学,因此,中柬两国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成立跨国专家团队,编撰针对性、应用性强的中文教材。一是应明确专业型教材的编写目的、编写原则、编写理念等,做好前期分析及顶层设计。二是开展实地调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缺口、对口教材,扩充“中文+”教材库。三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既须设置通用型汉语内容,也须涵盖专用型职业内容,如基建、中医、物流等中文知识。四是结合柬埔寨国情、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等情况,“构建全方位的本土化国际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体系”〔12〕,因地制宜,开发柬埔寨式“中文+”教材,刺激教材本土化、落地化发展。

第五,培养“中文+”师资团队。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了国际中文教育的信息化,科技赋能,须加快培养新型教师团队。一是构建政府、华校、孔院“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短期指导与长期培训相结合,引导教师建构完善的中文体系,注重知识的内化与输出,尤其加大对柬埔寨本土中文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二是建设职业中文师资团队。相较于普通中文,职业中文的专业性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兼具中文教学能力与职业汉语知识。对此,“语合中心”“国侨办”应与高等职业院校建立长效合作模式,选拔职业教师并培养汉语教学能力,推动职业院校“走出去”,逐步成立跨领域中文教学团队,直接服务于职业中文教学。三是适当引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精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与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引导中文教师掌握多元教育技术手段,培养“线上+线下”双轨教学能力,推动中文教学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及专业化。

目前,“一带一路”走势向好,柬埔寨中文教育正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成为国际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一种外语若想实现“落地生根”,唯一出路便是融入所在国主流教育。因此,加入国民教育体系将成为柬埔寨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此外,为了应对新时势,也当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推动柬埔寨中文教育发展,加速构建“中文+”教育体系,同时注意“供”“求”关系,在保持“供求平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推力”,加速中文纳入柬埔寨主流教育体系的进程,但切忌“助力过猛”而失衡。只有平稳助力、循序渐进,不刻意、不强求,才能推进动柬埔寨中文教育的可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华文柬埔寨汉语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学汉语
柬埔寨·贡布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柬埔寨·金边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柬埔寨日报》因欠税宣布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