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家族制民营企业

2022-11-24张嘉祺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5期
关键词:家族式族人民营企业

张嘉祺

一、前言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家族制民营企业发展的先天优势,但是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要重视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以家族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作为研究主题,可以将财务管理相关理论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从而丰富和完善家族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学术研究;利用财务管理理论来分析家族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有利于指出当前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还能为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促进家族制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相关概述

(一)家族制民营企业的概念

本文研究的家族企业主要是指在资本的投入和股份的拥有方面占有主导地位,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决策权都掌握在家族手里,并且由家族成员出任企业的主要领导岗位的企业。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在创立的时候,条件基本是都是很艰苦的,不仅缺乏启动资本,同时在企业日常管理、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资源都是极度匮乏,但是,家族内部的资源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之处,从而也为家族成员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创造了条件。家族内部成员的参与,不仅弥补了资源的不足,还进行了资源整合,进而降低了成本,又因血缘关系使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成为了家族企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家族成员为了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达成良好合作。

(二)家族制民营企业的类型

当前,家族制民营企业主要存在三种类型:

(1)纯粹的家族式企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上到企业老板,下至几层员工,都是由家族内部人员构成,这种家族式企业一般规模非常小,也可以被称为作坊。

(2)传统的家族式企业,即企业的控制权主要由家族的族长来掌管,企业的关键岗位和高层岗位由家族内部人员构成,对外招聘人员仅限于普通岗位。

(3)现代的家族式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归家族所有,企业的经营权等交由具有能力的家庭成员或者是职业经理人。这是现代化家族企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众多大型家族企业选择的发展道路,而现代的家族式企业的关键点就是要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剥离。

(三)家族制民营企业的特征

1.承继祖业代代相传。家族企业在创立之处,由于原始资本、技术、人员、信息等资源相当匮乏,为了能够使得企业顺利经营,往往是通过整合家族内部资源来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家族内部成员也因此形成了“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共识。一般都是一代接一代的传承,将家族企业的财产牢牢掌握在自己族人手里。在家族企业传承方面,企业所有权仍然归家族所有,但是经营权可以是自己家族内部成员掌握,同时也可以是授权于职业经理人,这也符合现代化家族企业发展的需要。

2.人员聘用任人唯亲。人才是企业发展和创新的源动力,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逐渐由最初的资本、技术、信息的竞争逐渐转向以人力资源寻求竞争优势的经营方针。常规企业的人员招聘主要是因岗设人,是以扩张业务或者弥补岗位空缺实施人才招聘计划,强调招聘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着重的是个人能力和岗位的匹配度[1]。而家族制民营企业却是不遵循人力资源原理原则,在人员招聘方面不再是因岗设人,而是因人设岗,是根据家族成员的需要,进行需要的补充和调整,对于招聘工作该有的评估因素等一概置之不理,因此对于岗位在职人员的水平无从评估,工作当中也不讲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家族制民营企业管理当中不是一视同仁,在人员提升方面,宁愿选择能力低下的族人,也不愿提拔能力出众的外人,不能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管理效果。

3.重要岗位族人担任。家族制民营企业在重要岗位人选方面非常谨慎,尤其是涉及到企业核心机密的岗位,例如财务部,一般都是由家族内部成员担任,甚至是一人身兼数职,也不愿意让外人涉入其中。由于家族成员之间存在天生的血缘关系,以及彼此之间共同达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识,因此家族制民营企业内部重要岗位由族人担任,可以让人百分之百信任,不会担心由于用人不当造成企业内部核心机密泄露。相反,重要岗位有族人担任,还能让族人为了共同利益而奋斗,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将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决策权以及经营权掌握在族人手里,更利于企业内部管理。

4.凝聚力与离心力并存。家族制民营企业前期创业初期,是通过整合家族内部资源的形式,从而弥补了初期企业经营资本、人员、技术、信息等方面资源不知道的缺陷,有因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共识,让企业内部族人之间会为了共同的利益和风险积极奋斗,企业盈利就是自己盈利。但是,同样也存在分崩离析的潜在风险,个人都有私心,如果家族制企业内部没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族人之间同样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争斗,来工作中难免也会勾心斗角,从而不利于企业发展。

5.家族利益高于一切。家族制民营企业是在整合家族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所有权归族人共同所有,可以说是由族人共同出资建立,族人与家族制民营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族人都十分清楚,家族利益属于大家共同所有,家族成员的利益必须服从家族利益,只有在家族利益得到保障的时候,家族成员才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家族成员应该更加努力奋斗,为这个家族努力拼搏,也就是为自身利益而努力拼搏,最终才能达到个人利益与家族利益共同发展。

(四)家族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对家族制民营企业的监管方面,政府部门除了对所涉及的行业准入审批以外,同时重点在于对于家族制民营企业税收的缴纳,因此家族制民营企业开始重视财务管理工作[2]。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机密,同时也可以直接反应企业经营的好坏,除此之外,还与缴纳税收多少息息相关,因此,为了防止财务管理工作的纰漏,在人员委派方面仍然以族人为主。

选择家族制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因为“不信任”,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因此,市场信用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我国每年因为市场经济的信用欠缺引发的经济问题较多,造成损失的数额较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度发生,当前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采用的都是家族制的财务管理模式[3]。这种管理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彼此之间具有信任感和责任感,并且与家族成员的利益完全相同,从而缩减了监管成本,这种管理模式相对有效。

三、家族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度集权独裁专制

家族制民营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就是将企业自身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统一,企业现行项目和即将开展的项目,都不需要进行民主决策,甚至对于项目的可行性毫无评估,任凭企业的掌权者一意孤行,可能会因为投资决策而产生较大的损失。简而言之,虽然专门设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日常资金管理、账务管理以及金融风险控制,目的是通过财务管理,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由于民营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身份保持高度统一,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在决策中的参考价值较小,一般都是领导者拥有一票否决权和是一票决定权。

(二)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内部职工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准则和标准。家族制民营企业在建立之初,也会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企业管理制度,用来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但是,规章制度即便在不断完善,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摆设,甚至是形同虚设。家族制民营企业内部人员构成方面,一般都是由自己家族人员担任重要岗位的任职,尤其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规模不大,相应的人员就比较少。

(三)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财务管理不等同于会计工作,会计工作在于对企业账目等方面的记录,财务管理则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从企业性质和长远发展着眼,利用会计信息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4]。家族制民营企业由于权利的高度集中,尤其是管理者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和运用方法,自然就形成了越俎代庖、职责部分的现象,不仅会束缚会计人员的工作,同时还会致使财务管理混乱。同时,家族制民营企业坚持任人唯亲,财务岗位一般由家庭成员组成,导致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只能进行简单的记账工作,对于会计信息缺乏综合分析能力,自然无法为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财务管理的只能和功效也就无法凸显。

(四)企业融资渠道狭小

家族制民营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是以内部融资为主,外部融资主要依靠银行信贷,很少能成功通过股票和债券市场获得资金。但是因为企业规模小,资信低,管理水平低下,不少家族制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的不良行为,银行会认为其抗风险能力弱,信用低,因此贷款额度较小或不予审批通过。除此之外,家族制民营企业整体贷款额度较小、周期短,又因为家族制企业本身信息不透明,银行办理贷款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企业资产进行调查和评估,从而导致了贷款成本的增加。

四、解决家族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引入专业职业经理人

家族制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需要一个具有能力的创始人,但是在管理过程当中,更加需要一个有能力的领导,协调企业管理中的人事关系,从而提高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家族制企业所有群和经营权的高度集中,造就了“一言堂”的局面,使得企业管理缺乏民主性,在决策方面又缺乏客观性。除此之外,由于家族制企业当中,内部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在亲情与理性之间难以决策,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人,负责企业全面的经营管理,不仅能够在企业的经营决策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企业提供财产保值和增值服务[5],同时还能规范内部的人员管理。

(二)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

企业规章制度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工作秩序,家族制企业虽然在建立之初就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但是实施过程当中由于碍于各种情面,致使规章制度成立一种摆设,甚至是形同虚设。古人云“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家族制企业中,如果家族成员违反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应当一视同仁进行相应处罚,做到不偏袒、不枉法,一切以企业章程为准,从而保障了企业规章制度的威信力,使得企业的管理有法可依。规章制度不是一尘不变,需要要随着时代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

财务管理不等同于会计工作,他不只是简单的做帐工作,也不仅仅能是企业成产管理和营销管理的附属只能,财务和会计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两者相辅相成,会计主要用于核算,辅助财务管理对于企业运营作出进一步发展计划,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要充分利用财务管理的职能,前提就是要提高企业经营者和财会人员的财务认知水平,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才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

(四)拓宽企业融资的渠道

融资是影响家族制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制约家族制民营企业的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6]。要解决家族制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一方面家族制民营企业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来分析企业的信用程度,然后根据金融机构资信评估标准,建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尤其是要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严禁财务信息造假以及偷税漏税情况发生,从而提升企业自身价值。另一方面要鼓励商业银行推出扶持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扩大信贷范围,成为这些家族制企业的资金支持者,根据家族制企业自身情况,制定适合家族制企业融资的条件,例如缩短资信评估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以及降低融资成本。总之,拓宽家族制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应该从家族制企业、金融结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着手,从而为家族制民营企业的融资创造条件。

五、总结与启示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如今,家族制民营企业正面对着国内的竞争以及国外的挑战,所以,要把家族制民营企业做好做大就更难。家族制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通过整合家族内部资源弥补了原本资本、技术、信息、人员等资源匮乏的缺陷,从而实现了内部资源整合成本最小化,又因为先天血缘关系,使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成为了家族企业发展的先天优势,除此之外,还能有效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风险因素。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家族制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经济的转型升级,家族制企业“先天性”的缺陷也逐渐展露无遗,其中家族制企业权利高度集中、财务水平较低、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融资渠道狭小只是从财务方面流露出来的问题,人才是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也是家族制民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条途径。未来家族制企业要想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仍然需要企业经营者呕心沥血为止努力,家族制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

引用:

[1]乔瑞中,衣志翔.家族式企业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4(14):162-163.

[2]蒲泳莉.我国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2):128-129.

[3]冯旭东.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6):258-258.

[4]庄鑫.我国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2):112-113.

[5]田爱国.我国家族式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会计,2017(8):42-43.

[6]刘忠晓.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9):97-97.

猜你喜欢

家族式族人民营企业
(21)新航线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家族式纺织服装企业的融资模式研究
浅析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
浅析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浅议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重建了506次的大索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