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背景下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2022-11-24唐丽琳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5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政府

唐丽琳

一、前言

数字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突破人工形式的各种局限,进而提升乡村各个领域发展的实际成效,但从目前来看,数字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依然面临一定的局限,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入探究。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

(一)低碳生活

当前关于低碳生活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城市层面,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涉及大量的能源消耗,但乡村受到长期采用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着碳排放量较高的问题。乡村大多采用秸秆作为其烧水做饭的主要原料,但在当前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可以促使其向有机肥料以及气化站原料等方面转化。相对于城市生活来说,乡村生活更加简单,这使得节能减排理念的融入也更为顺畅,乡村居民开始使用各种新能源作为其生活和生产的原料,具体包括节能灯、出行使用的电动车、生活做饭的沼气以及洗澡洗衣的太阳能等,真正实现了低碳生活的目标。

(二)经济集约化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各种新兴技术的应用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其经济集约化的水平,具体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层面,当前部分地区已经在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的发展层面取得了诸多成效,通过为农民提供统一的技术和管理服务,优化固有的高碳排放量的生产形式,促进农民经济收益的提升。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乡村治理主体的转变

在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能够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起到促进乡村治理主体转变的作用,使得其能够由固有的单一主体转变成多元协同,进而形成多方全面联合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从本质上来看,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进程,其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的发展战略应当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为切入点,并始终遵循着目标导向,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多承担着极大的压力,所以未来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思想观念进行更新升级,进而为市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充分发挥出多元治理主体的实质性作用,促进我国社会整体持续平稳发展。积极针对当前社会中的各种力量和资源展开强有力的整合工作,强化推动政府施政目标的高效达成。结合过往的相关经验来看,在传统的政府治理工作中常常会受到各种技术条件的制约,难以实现对多种非政府组织的有效控制,促使其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政府治理的各项实践当中。但现阶段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较之以往已经实现了进一步的更新和升级,这为乡村治理方面的多元协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进而从技术层面着手为各个主体之间的深入交流和联合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在这一背景下,公民及各种社会组织开始进一步在乡村治理以及参政议政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作用,进而加速实现政府单一治理向多方联合、协调共治的形式进行转变,最终作用到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其各项工作开展效能进一步提高[1]。

(二)推动乡村决策的科学转变

数字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转变以往乡村决策的方式和路径,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演变。从本质上来看,乡村振兴有着较高的复杂性,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面临一定的阻碍。若想真正高效落实乡村振兴,则势必要保障其决策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以往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是结合以往的案例和经验从中探索经过时间和历史验证的解决方案处理各种问题,但这种方式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和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持,也并未采用更加有效的工具针对问题的实际情况展开量化分析。这种经验决策方式的使用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整体呈现出精确度不高以及过于粗放的特点,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时常会导致其最终的结果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强化对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发挥出技术本身的实际作用,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进而针对各种数据资料展开更加深层次的挖掘以及分析工作。通过对于各种先进算法和公式的合理应用,在混乱中重新构筑秩序,继而在繁杂的问题之中深入探索各个问题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联,明确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以便更加高效地探索出化解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路径,真正从决策层面着手为乡村振兴目标的达成提供支持。

(三)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成效

数字化技术的使用能够对传统的乡村公共服务方式进行更新升级,有效发挥出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价值,尽可能减少固有公共服务方式下的人工数量,此举能够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降低在这一过程中所进行的成本投入。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乡村在开展数字化建设时都面临着相对较多的欠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乡发展之间的差异性,难以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而切实展现出数字化技术的实质性作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乡村公共服务现有成效的进一步提升,并提高其工作质量效率,对现有的城乡之间的差异进行缩小,不断推动乡村治理朝着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充分促进乡村公共服务同多样化数字技术的融合,能够强化对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结合现实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要求重新打造相应的公共服务流程,这样便能够有效突破以往在办事方面所面临的阻碍,对其中的各种不必要环节进行精简,进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具体来看,数字化技术的灵活使用可以加速实现现有各部门相关资源的高质量整合,进而提升各项信息资源的共享效果,解决以往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将各种数据有机结合起来,将人力资源放在更有价值和更加创新的工作岗位上,切实保障乡村公共服务方式的使用能够同当前时代发展的相关要求相适应[2]。

(四)完善乡村治理内容

充分结合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融入各种数字化技术能够对以往乡村治理的具体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过往的乡村治理内容大多呈现出相对模糊的特点,这一现象的出现难以起到引导后续实际工作开展的作用,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能够进一步提升内容的精准性,使其能够呈现出可预测以及可计算等特点。合理使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针对当前工作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高效解决,与此同时,数据的共享和传输可以为政府上下级之间就问题展开高效探讨和互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相关新媒体社交平台或者是乡村数据治理平台的基础上为村民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高质量的服务,并在此过程中深层次开展对于村民潜在需求的分析以及预测工作,真正掌控乡村居民当前发展的现状,以保障其决策的精确度和有效性。在乡村治理中,村级单位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监督管理的渠道,进而促使其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村级事务的管理当中,并在该平台上获取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与此同时,此举还能够帮助政府对当前村集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全面的掌握,进而从村集体的具体需求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

(一)健全完善多元协同机制

首先,政府应当着眼于全局,针对未来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布局工作,积极开展顶层设计工作,在当前各个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推动低碳经济的进一步融入,进而提升当地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与此同时还应当立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和预期成果对碳排放量的标准进行构建,以便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导向性作用,对乡村低碳经济发展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正确的指导。在此过程中应当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信息共享,进而达到协调合作的效果,以提升各个主体部门之间的凝聚力,共同为乡村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其次,政府应当结合现有情况的变化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持续结合未来发展要求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从乡村振兴所涉及的土地、人才、金融以及财政等多个层面着手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这样便能够更好地加速实现相关平台建设以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及相关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到低碳工程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当中。最后,政府需要结合当前信息化发展中的各种信息技术成果,积极搭建起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基层党组织管理成效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提升党务、政务朝着公开化和透明化的方向发展,真正体现出党组织本身的服务职能,灵活使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全面搜集当前乡村中困难、外出务工人员等各类群体的各方面基本信息以及实际需求,使其能够以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方便集中统一开展治理工作[3]。

(二)大力落实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应当强化落实对于数字文化平台的建设工作,在乡村建立起数字影院、实体书馆、文化馆等,并基于此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对于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的合理应用搭建起线上线下相融合以及多种功能有效集合的新型服务渠道。其次,政府应当加大对于公共文化资源的建设力度,促使其能够始终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对现有的公共文化数据库进行优化完善,展现当前乡村民众的具体需求以及乡村整体的特色和亮点,向民众传送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而民众则可以通过手机、电视以及报纸等媒介接收信息,此举能够充分将乡村文化同现代化发展中所形成的各种成果结合起来,在提升农民现代化意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建立起文化自信。最后各地政府应当针对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数字化技术层面着手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连通,进而构建起各个层级协同发展的数字联动体系,为城乡之间在物流、商流以及信息流等方面的高质量连通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进而使得城市中的公共服务资源能够尽可能覆盖到乡村中,以加速推动城乡的均衡发展,切实满足农民在各个层面的实际需求。

(三)强化开展文化资源保护

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可以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落实,基于此,政府应当加强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新媒体的基础上促进各种优秀文化资源的更新升级。例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以及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力度开展乡村精神以及优秀作品的宣传工作,以达到培育乡村文明、提升文化自信的目的。

(四)积极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针对乡村振兴而言,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其根本动力,基于此,政府应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采取措施,加速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在政府需要保障其开展的工作能够同当地的各方面实际情况相适应,充分结合乡村的实际特点以及其在信息化发展方面所呈现出的规律,若是村庄本身便有着完备的信息设施以及充足的地方特色资源,政府便可以通过对于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针对当地的各种特色文化资源展开更加深层次的挖掘工作,继而发挥出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完成现代化特色旅游乡村建设工作。部分乡村在信息建设方面相对发达,并且整体有着优质的产业基础,针对该类村庄,政府应当将数字化发展的重点放在数字化治理以及数字化农业等层面[4]。其次,政府需要在当前乡村振兴各项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新业态的培养工作,使得同低碳经济有关的企业能够深入乡村当中,进而加深数字技术在乡村中的融入力度,真正做到使其生产生活当中减少碳排放。最后,政府应当基于新兴技术积极开展对于乡村特色产业的扶持工作,促使其加速实现运营管理手段的升级,不断扩大在该领域中的科技投入,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技术支撑,推动乡村产业化发展进程。

(五)不断培养新型数字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对于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而数字化技术则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出人力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应当不断对新型数字人才进行培养,从意识层面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基于此,各地政府应当加强对于本土人才的重视出台各项政策,使得人才能够留在本地投入乡村振兴的工作当中。具体来看,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向高校优秀毕业生进行倾斜,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在资金支持、制度保障以及自我价值实现方面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尽可能留在当地、回到当地,将各种新型的农业技术带到乡村当中,为乡村建设提供智力、人员和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高素质人才开展农村创业实践,对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式和渠道进行拓展,促使其工作实现由线下向线上的转移,这样便可以提升乡村发展的数字化水平,为乡村创业注入一股全新的动力。在此过程中,政府还应当面向农村人才、经营主体以及乡村干部等开展培训教育等工作,使其能够充分掌握当前各种新型的数字化技能和要点,并将其有效应用到生产发展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大力推动产业迅速发展[5]。除此以外,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吸引各地优秀人才,推出一系列政策,采取多种方式使得现代化复合型人才深入到农村当中,其本身在数字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极大的帮助[6]。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同当下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相符合,进而作用到乡村建设的各个领域中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未来应当在实践中加速推动数字经济的更新升级,进而为乡村发展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引用

[1]王小毅.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化农业,2021(12):44-46.

[2]郑军南,刘亚辉.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基于临安区山核桃产业数字化转型案例的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21,22(2):100-109.

[3] 董志勇,李成明,程胜.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J].农村金融研究,2021(11):38-43.

[4]徐春光.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户可持续脱贫的数字化治理研究[J].领导科学,2021(6):90-92.

[5]毛怡萱.乡村振兴战略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农产品电商的困境与路径[J].农业经济,2021(11):112-114.

[6]刘晓庆,左亚红.数字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的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243-245,252.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政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答数字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