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区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学理逻辑、实践瓶颈与突破路径
——基于传承红色基因的视角

2022-11-22黄建雄兰翠玲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老区专业课程要素

黄建雄,兰翠玲

(百色学院,广西百色 53309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学生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而老区高校拥有传承红色基因的资源优势。在这一背景下,探讨老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实施课程思政的学理逻辑、实践瓶颈和突破路向,很有必要。

一、学理逻辑

探讨老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实施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有助于理解其价值意义、理论基础和内在要求,有助于把握其基本规律、实践原则和推进策略,有助于提升实践的自觉性、方向性和实效性。

(一)高等教育政治论

根据布鲁贝克的观点,高等教育有认识论和政治论两大哲学基础,前者强调知识生产、学术客观、价值自由,后者则强调政治目标和服务国家。在规模很小的象牙塔时代,认识论主导着高等教育发展,但随着大学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并成为国家重器以及随着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政治论哲学基础逐渐发挥重要乃至主导作用。对接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普遍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中国大学应主动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主动承担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代代传下去”的责任和使命。当前,面对世界“大变局”和西方文化思想渗透,中国大学更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初心。从知识类型来看,红色基因亦属于人文社会知识范畴,研究红色基因的内涵、形态和传播规律等,也是认识论的体现。因此,研究和传承红色基因、研究和实施课程思政是在高等教育政治论主导下,政治论和认识论相互结合的逻辑体现。

(二)资源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逊理论(Heckscher-Ohlin-Samuelson Theory,简称H-O-S理论)。虽该理论产生于经济学领域,但随着文化资源概念的出现,同样可用于社会文化领域。此外,虽该理论最早用于解释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和价格要素变化趋势现象,并成为资源优势理论的重要分支,但由于一国之内的不同地区也存在要素禀赋差异和区域市场贸易差异,同样可用之解释一国尤其地理范围广、区域差异大的国家内不同地区的竞争优势和价格要素变化趋势现象。该理论认为,由于不同自然和社会要素的长期积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丰裕度和密集度不同,生产要素丰裕度和密集度高的国家或地区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大力发展较多使用高丰裕度和高密集度要素的产业并大量出口此类商品,可形成自身优势。与此同时,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又可实现该商品的“价格要素均等化”,促进不同区域消费主体分享。

从要素禀赋论视角看,由于老区高校诞生和成长于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特色红色文化资源,师生对于红色文化有更深切的理解体悟,部分师生来自红军村乃至系红色后代,红色基因已成为老区大学文化基因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老区高校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具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和特色优势,这有利于老区高校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高地并向外辐射,并由此促进高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另外,文化资源要素明显有别于自然资源要素,前者具有明显本土性,它跟某一特定的自然和社会要素紧密镶嵌融合,离开了某一特定本土环境,文化资源就容易失去原生态。因此,老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有着其他高校难以复制的资源优势,应充分发挥。

(三)课程文化内嵌论

任何文化的存在和流动都需要某种载体,红色基因作为一种知识和文化,其传承也需要一定的载体。而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最佳载体是课程。根据课程理论,任何课程都是某种文化的形式和载体,都是一种公开的或隐蔽的某种文化价值的承载物。总之课程的所有方面都反映着文化。[1]22或者说,文化造就了课程,课程又选择、精炼、形成、呈现着文化。[2]课程不仅是文化传承工具,其自身还具有文化主体性,可以结合自身需要选择、内化、构建自己独特的课程文化,即课程来源于现实文化,又超越并重构着现实文化。[3]甚至有学者认为,课程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主要手段。[2]课程和文化的这一血肉关系为专业课程融入红色文化、实施课程思政、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学理依据。高校可通过课程的文化功能,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再生产。当然,这里的课程包括广义的各类课程。总之,知识的教育性、教学的教育性、教师的示范性和课程文化性相互结合叠加,使得课程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导向功能愈加凸显。因此,传承红色基因,实施思政教育,就要抓住课程这一根本载体。

(四)课程载体关键论

在教育过程中,课程是把教师和学生联结起来的关键载体,因此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载体。所谓课程思政,就是以课程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红色基因是思政育人的重要内容。在任何教育活动中,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是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行为和习惯的总和,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课程标准和教材。[4]51而课程标准和教材就是课程的核心资源,可以说,课程是连接教育者和学习者,体现着教育的方向、深度和目标等,决定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关乎着学生将学到什么、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等教育根本问题,是除了人之外影响教育目标实现与否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因此,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实施思政教育,就要依靠课程、建好课程。

二、实践瓶颈

实施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5]当前,老区高校在传承红色基因、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两个瓶颈。

(一)课程资源建设有待完善

根据课程文化内嵌论和课程载体关键论,实施课程思政,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相互结合,是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而要实施课程思政,传承红色基因,课程资源建设尤为重要,就是要对传统专业课程进行合理性改造,合理融入育人要素,精选合理内容、优化内容结构、丰富育人素材,建设丰富多样的有特色、高水平的“红色+专业”课程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施着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三分天下”的课程管理模式,相应的,三大教师队伍之间缺乏相互学习和合作,不少专业课程尤其是自然科学类课程在教育目标上存在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而忽视价值目标的倾向[6],加上培训不足、训练不足等原因,教师课程思政的课程资源建设能力偏低,红色基因融入型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相对滞后,校本“红色+专业”金课还比较稀缺,很多老师秉承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简单沿用原有的教材,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挖掘、拓展、转化和融入思政要素以建成新形态的本专业课程资源。总之,高水平的红色课程资源供给不足是课程思政改革的一大瓶颈。

(二)教学方法改革有待深化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相对滞后是制约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传承红色基因的另一大瓶颈。要保证课程思政成效,教学方法既要适应专业知识技能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又要适应思政育人特点以及教学“新基建”特点,还要符合老区学生的特点和老区红色资源的特点,但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在一些高校调研发现,不少老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仍采用照本宣科、单向灌输等沉闷单调的教学方式,在思政育人时采用牵强附会、口号宣誓等生搬硬套的教育方法,总体效果不高。存在上述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教师缺少系统的思考和训练,教学中限于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7],特别是很多专业课程的青年教师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还没有掌握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更没有掌握思政育人的基本方法,因而对于“专业+思政”的教学方法,他们更感生疏。二是自然学科教师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价值无涉,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的文化性、教学的教育性,缺乏教学方法改革的针对性。三是长期以来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分设分离现象,专业课程教师没有明确的思政育人责任,存在重教书轻育人倾向,缺乏思政育人方法改革的主动性。四是一些教师因形成了自己固化的教学行为习惯,要改变原有模式面临着改革惰性和思维定式问题。

三、突破路径

老区高校要突破上述两个实践瓶颈,需要在协调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基础上,着力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和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一)建设专业启智和红色育人相融合的课程资源

要加快构建全覆盖的红色课程育人体系,建设丰富多样和高质量的红色课程资源,其中课程内容是核心,即“内容为王”。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相结合的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教学与专业育人相结合的学理内涵,创新以理施教和以情优教相结合的话语体系。[8]通过红色文化要素的挖掘、转化和融入,建成专业启智和红色育人相融合的课程教学资源。

首先,在课程资源体系中融入红色要素。一是在课程目标中明确红色育人目标。二是在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设定红色育人的基本要求。三是每一章节要合理融入红色育人的内容素材。四是充分挖掘每一个课时、每一个专业主题的红色育人要素,或把地方特色红色育人素材合理融入每一个课时、每一个专题的专业学习。五是在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中充分考量红色育人内容的衔接安排等问题。六是在专业知识教学的预习题、讨论题、作业题、考核命题等资源合理挖掘或融入老区红色要素,做到所有课程资源都合理内嵌育人思想,转播红色能量,激发爱国情怀,激励奋进向上,实现专业启智和红色育人同向同行。

其次,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尝试采用如下方法。一是挖掘阐释式,即从专业知识本身或专业知识和社会互动关系中的真、善、美角度挖掘和发挥专业知识素材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待开发、具有独特价值的思政元素,都暗含有启迪人们智慧、激发爱国热情、拥有社会正义感、负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文化自信、充满人文精神等价值范式的思政元素。[9]但要有足够的育人敏锐力,才可挖掘到其蕴含的思政价值,通过价值阐发充实课程资源。比如,结合特定课程内容实际,从与之相关的治国理念、国家战略、典型人物(学术大师、大国工匠、革命先烈、时代楷模等)、典型案例、发展成就等进行合理性价值阐发。[10]二是导入融合式,即对于实证性强、客观性高的自然科学类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特点,导入和融入某一思政教育内容和价值,比如导入某一国家政策或某一专家对课程相关问题的价值性评价,形成新的课程资源。三是拓展触发式,即通过对专业课程资源的拓展式处理,比如拓展学习素材、拓展分析视野、拓展实践领域等,使专业知识和育人价值对接,触发思政要素链接,形成新的课程资源。四是转换引申式,即通过对专业课程资源的合理加工转换,比如转换观察、思考的视角或话语体系,合理引申到相应的思政内容和育人思想,形成新的课程资源。五是开放创生式,即克服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保持课程开放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情况以及课程教学过程的师生思想展示情况,即时加入新素材、生成新资源,实现思政育人资源的情景式创生。

(二)创新专业目标和思政目标双达成的教学方法

提升育人效果就要增强育人说服力,而方法说服力是育人说服力的重要内容。[11]无论有多优化的课程体系和多优质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最终要落到每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而课堂教学是一项讲究方法、技巧乃至艺术的活动,因而需要持续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和创新,以提升课程育人的方法说服力。

根据教学育人规律、专业知识实际和思政要素特点,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一是正反对比法。即结合具体专业知识特点,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情况、社会影响进行中外或今昔对比,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美丑、进退、优劣,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二是问题讨论法。即结合具体专业知识,围绕其应用情况和社会影响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过程中理解和认同正确理念,达到育人目的。三是案例分析法。即精选专业知识发展应用或社会影响的案例,包括国内外典型案例或学生身边案例,挖掘其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崇美驱恶。四是故事陶冶法。即精选和课程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故事,并讲好革命故事、老区故事等中国故事,以情节、情感引导学生认同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五是实践体验法。即通过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专业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专业知识内含链接的社会性和价值性,引导学生树立以专业知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抱负。总之,正所谓教既有法又教无定法,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提升课程思政改革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老区专业课程要素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延安,老区的希望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革命老区展新姿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