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探析

2022-11-22孔令璇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谱系共产党人革命

孔令璇,王 强

(西北大学,陕西西安 710127)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发展脉络简述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395-396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所萃取的珍贵精神宝藏,是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圆心,以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的百年发展为轴线,呈现出以圆心辐射圆周的整体图谱,构成了党的精神品格与时代风貌,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传家宝”。

(一)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华民族面临亘古未有的存亡危机。在民族危亡、国运衰微之际,1921年,董必武、何叔衡、李达、毛泽东等13名党员在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和浙江嘉兴湖畔召开中共一大,将满腔热血印刻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凝聚成伟大的建党精神。其中,红船精神作为建党精神的内核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伟大篇章。自此,中国共产党便将革命精神内涵渗透在精神谱系的历史长河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中,艰苦斗争和生存挑战磨砺了共产党人持续奋斗、开展革命的意志,生发出以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等为主要代表的伟大精神,凝结着共产党人“不怕吃苦、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信念,记载着共产党人“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奋斗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培育发展起来的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的凝聚,也是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

(二)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践主题转变为建设新生国家。这一时期,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也找不到可以借鉴的方法,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着“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定信念,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锻造出一系列呈现社会主义实践属性的伟大精神,无不彰显着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面对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和核讹诈,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科研工作者发奋图强、艰苦奋斗,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培育了“两弹一星”精神;在河南兰考,以焦裕禄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扬谦虚谨慎、执政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焦裕禄精神”;等等。精神谱系不断释放出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新的精神伟力,这一时期生发出以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为主要代表的精神谱系,描绘出共产党人迈向新征程的光辉历程,尽管这些精神内涵和呈现各有侧重,但其迸发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使党和人民团结奋进,将生死置身事外,这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闪耀着无限光辉。

(三)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开启了新时期的伟大长征路。这一长征路,事关重大、不得马虎。这一转型时期,没有一劳永逸的经验图谱可以借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涤荡和市场经济熔炉的锤炼中,共产党人在变局中开新局,建树续写精神谱系,升华出崭新的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2]。这一系列伟大精神成果是在攻坚克难、胼手胝足的艰苦奋斗中取得的。1978年,小岗村18户村民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创造了“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共产党人生发出以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为主要代表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深刻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奋斗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延展与现实写照。

(四)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伟大精神始终散发着永恒魅力,随着时代更替被赋予鲜活的时代色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创造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形成了以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为主要代表的伟大精神。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梦想。为消除绝对贫困,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创造了又一个人间奇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稳定发展提出严峻考验,即刻,党中央立即部署、全员出动,开启了抗击疫情的艰苦斗争,创造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将以“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理念体现在抗击疫情的每个细节里,呈现出社会主义崇高的道德力量,是对精神谱系的又一次丰富,为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完善应对公关危机的能力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共产党创造出接续连贯的精神谱系,充分磨砺了共产党人的思维能力、实践控制能力和实践行为准则,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公而忘私的道德情操,体现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作风。精神谱系在新的时代潮流推动下,还将传承开新,成为激励亿万国人奋力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持续精神宣言。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基本特征

伟大的实践孕育出伟大的精神,精神谱系是长期实践中积淀而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3]。同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所以能够赓续延绵、不断充盈,根源在于它具有跨越时空的精神品质、连贯相通的思想内核以及极为深厚的实践属性。

一是人民性。忠诚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核心因子。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又或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人民休戚与共,秉承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忘我精神,把人民刻在党的旗帜上。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这份铁肩担道义的担当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鲜明底色和基本元素。勇立潮头敢为先,“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永恒动力。

二是时代性。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中点缀着具有独特时空背景和历史境遇的鲜活具体形态,在时代更替中完善发展,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红船精神到新时代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传承性和动态发展性。战争年代,革命斗争、远大理想是时代主题;建设年代,艰苦奋斗、积极创业是时代号角;改革年代,实践创新、锐意进取是时代呼声;新时代,新起点,革命精神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激发新的活力,才能历久弥新永葆生机。久经磨难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缔造了光辉灿烂的伟大精神,串联起饱含时代底蕴的精神链条,跨越时空、跨越地域,代代传承、代代广大。精神谱系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赓续不绝、绵延相传的光荣传统,描绘出中国共产党人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的精神图谱。置身于历史岁月的长河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跨越时空、赓续绵延。

三是民族性。每一个精神都吸收和内化了各个时代的精神禀赋,有着独特的时空背景和历史境遇,但都积淀着相同的精神元素:爱国主义。伟大精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达,祖国至上是精神谱系中最跃动的主旋律,支撑着中华民族在历经波折中不断突破重围。回望来时路,中国共产党始自成立伊始,就将业已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渗透到伟大实践中。革命战争年代,在爱国主义的指引下,共产党人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得到空前增强,爆发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爱国主义是共产党人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时期,爱国主义是共产党人勇攀高峰、挺立潮头的精神之源,新时代,爱国主义是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使命的精神支撑。总而言之,爱国主义是共产党人在惊涛骇浪的考验面前,饱经风霜却又一次次奋起拼搏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共同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是实践性。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中创造了自身的精神谱系。“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4]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由中国共产党人风雨兼程、胼手胝足的伟大革命实践汇集而成,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长征精神背后呈现的是红军血战湘江、爬雪山、过草地等革命历程;焦裕禄精神背后呈现的是勤勤恳恳、真抓实干的人民公仆形象;抗疫精神背后呈现的是生命至上、命运与共的使命和担当。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体现出无比深厚的实践指引价值。

从一叶红船到巍峨巨轮,从贫穷落后到富裕文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斗,与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熔铸了伟大的精神谱系。“伟大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发挥历久弥新的作用,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意义。”[5]伟大精神指引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正是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进的精神支撑,正是指引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探索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共生特质,可以看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一脉相承、绵延赓续的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由嘉兴的一艘“红船”,迅速集结起一大批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勇往直前,不断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正是党的共产主义理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也是理想信念的超越性和实践理性的现实性的统一。

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苦难中,成长于苦难中,历经多重磨难而后玉汝于成,走向辉煌。精神谱系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精神基因和文化品质,是在实践中产生、在时代中发展与延绵的思想结晶,因此,中国共产党“既要重温精神史诗、知晓走过的来时之路,也要积蓄精神力量、直面未来的壮志山河”[6]。中国共产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那样:“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是在传承和创新中接续精神谱系。创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其赓续延绵的关键。“继承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并不是对历史和传统的简单回顾,而是从历史中透视未来,将革命精神与当代精神对接”[7],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萃取、继承和对红色革命文化的提炼、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饱含“厚德载物、笃行弘毅”优秀品质、“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的道德情操以及“地势坤、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意识,是传承与创新精神谱系的活水源头。党在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征程中创造的精神谱系,成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始终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血脉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精神基因凝聚中华民族强大的战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是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赓续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产生与赓续,要归功于人民群众。“党的坚强领导与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的不变性,成为新时期传承革命精神的主体性因素。”[8]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的一切工作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利益展开,围绕精神谱系的发展,依靠人民、指导人民的理念推进。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9]899人民群众是精神谱系创新创造的主体,也是精神谱系赓续发展的力量之源。党和人民始终是血肉联系的,党和人民的实践共同创造了恢宏的精神谱系。无论何种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奋斗实践的真实写照;都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敢于奋斗、勇于前进、朝气蓬勃的精神品格,也体现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践行精神谱系,是精神谱系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是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内在相通性,二者之间具有承前启后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10]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伟大精神的共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的话语逻辑凝练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同时以新的层次架构汇聚精神力量。要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11]这些在苦难和磨砺中铸就的一系列精神,连贯相通、一以贯之,成为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和不懈的精神动力;成为中国共产党赓续不绝、永续发展的精神武器;成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持久动力。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必将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上绽放更为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谱系共产党人革命
神族谱系
中国美术评论话语多元谱系和当代重构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谱系与基因
中国的出行革命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