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浙江省档案馆)整体智治策略与路径研究

2022-11-22莫剑彪俞桂忠赵咪咪浙江省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22年7期
关键词:整体中心区域

莫剑彪 俞桂忠 赵咪咪/浙江省档案馆

2019年1月,国家档案局正式批复浙江省档案馆建设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区保中心”)。近年来,浙江省档案馆秉持“服务华东、示范全国”的目标定位[1],边建设、边摸索、边实践,坚持高位推动、规范带动、区域联动、创新驱动、攻坚促动,区保中心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建设管理科学有序,服务效能持续增强,业务工作增量推进,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对区保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档案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委全面部署、全方位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随着浙江省档案数据共享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区保中心在国家档案局的指导下,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为契机,结合本区域特色,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在建设、运行管理中对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各要素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构建[2]。“十四五”时期也是区保中心建立后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区保中心将结合实现“整体智治”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理念,抢抓数字化改革先机,对整体智治边研究边实践,努力推动档案技术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在带动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进入数字化改革发展新阶段,促进全国档案保护技术事业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区保中心整体智治的总体目标和路径

1.1 总体要求

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以数智赋能为手段,对区保中心体制机制、业务流程等进行制度重塑、多跨协同、流程再造,实现变革性、跨越式发展。

1.2 实现路径

运用系统观念、系统思维,构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建立档案保护整体智治平台,推动区保中心档案保护业务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流程协同;通过业务流程数字化或进行流程数字化改造,推进档案消毒、仿真、去酸、修复、电子档案数转模(模转数)等业务工作数字化,并利用大数据开展分析研究;推进设备管理数字化,将部分设施设备管理纳入浙江省档案数据共享中心,建立设施设备数据档案,制订操作规范,自动记录使用情况,实时掌控工作全过程,及时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提炼整体智治经验,在区域内共享档案技术保护整体智治的建设成果。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运用系统观念构建整体智治新格局,对区域内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既要把握全局、进行整体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又要统筹兼顾,将区域间的资源整合进行体系重塑、系统集成、功能优化,发挥整体智治的最大效力。要以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认知,将数字化技术与体制机制进行深度融合;要以主动变革改进完善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方式方法,对区保中心业务全流程进行系统性、集成式改革;要探索形成档案技术保护全业务范围内的数字治理体系,提升区保中心整体治理效能。

二要以创新引领变革。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对区保中心体制机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进行系统性重塑,推动区保中心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而实现区域内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在档案保护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开发模式、人才培养、成果推广等方面重点规划、创新变革;完善档案科技创新与发展路径,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监管,提高档案保护科研工作质量;力争在档案保护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攻关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档案保护新技术、档案保护科研创新成果广泛推广应用。

三要推动共建共享。在区保中心服务辐射范围内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区域内档案技术保护数据资源共享;推进数字资源战略转型,数字档案系统提质增效,数字治理取得实效;建成10大基地(中心),即国家重点档案数字化副本数据华东备份基地、纸质档案抢救与保护基地、多媒体档案抢救与保护基地、口述历史档案采集研究基地、国家重点档案研究开发基地、档案保护技术科研基地、档案保护技术与研究开发人才培训基地、电子档案数据保全基地、档案价值评估中心、档案保护技术咨询服务与档案宣教中心,实现区保中心建设“两高两强”,即把区保中心建设成高水平档案抢救保护服务机构、高水平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机构,加强档案保护技术人才培养和储备、加强档案保护技术成果推广和应用,以及服务华东、示范全国的目标[3],区域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区域联动成为常态,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2 区保中心整体智治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2.1 创新搭建区保中心整体智治的体制机制

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对传统档案技术保护工作运行理念、机制、工具、手段、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整体性重构,重塑区保中心体制机制,打造区域体制机制新高地。这些机制包括协同机制、融合机制、创新机制、共享合作机制、“晾晒比拼”机制、闭环管理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将整体智治理念融入档案技术保护全业务流程,通过打破固有组织架构、全面整合内外资源等,实现多渠道、全方位融合。主动提升创新变革能力,应对新时代背景新发展理念带来的挑战,适应新时代档案技术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建立协同机制,实现局馆协同、区域内各级档案馆协同,强化区保中心职责使命,争取各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为实现可持续运营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完善与华东地区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在档案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业务引导作用;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机制,以档案系统内循环为主,引入外系统循环,健全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在科学评估运行效果、调整完善工作流程、优化提升整体功能等方面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开放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区域内档案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档案专业人才培养与储备等方面发挥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2.2 健全完善区保中心整体智治制度规范体系

区保中心要以档案工作“三个走向”为根本遵循,在深化依法治档、推动档案保护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构建完善档案技术保护制度规范体系,重点规划档案保护制度规范建设工程,持续建立健全档案技术保护管理规章制度与档案技术保护标准规范。

切实贯彻新修订《档案法》,依法建立健全档案保护工作制度和技术标准,实施档案技术保护责任制,全面开展档案技术保护制度规范及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促进档案技术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通过区保中心制度规范化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以数据可视化达到管理和治理精细化的目的;不断完善与健全运行管理、人员管理、专业设备应用、专项技术研发、专用场所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提升区保中心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档案保护标准规范,加快档案保护与开发管理、档案保护技术实施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供给,及时修订、清理与当前要求不相适应的制度规范;制定实施能够引领档案技术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方案,加大各业务流程的专业标准供给,重点推进档案去酸、档案消毒、档案纸张理化实验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标准规范成果。

2.3 坚持数字化理念引领区保中心整体智治

一是构建高效协同、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梳理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整体智治框架和业务流程,将区保中心重点建设任务、核心业务指标、设备运行数据、档案安全状况等全面纳入浙江省档案数据共享中心建设平台,为实现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整体智治提速赋能;建成档案技术保护数据驾驶舱,对接浙江省党政机关整体智治门户网站,通过可视化场景推进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指数化精细化管理[4]。

二是重点打造档案技术保护数字驾驶舱。档案技术保护数字驾驶舱作为浙江省档案数据共享中心的核心组成,可实时展示各条业务跑道数据,既是实现档案技术保护整体智治的重要工具,也是决策支持和决策执行的大脑中枢,在档案技术保护整体智治中发挥重要的数字赋能作用,是区保中心全域范围内实现高效、精准治理的重要抓手。随着数字化改革不断深化,业务流、数据流和执行链进一步贯通,在持续探索区域内数据资源共享新路径,实现档案技术保护核心业务协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数字化应用场景,对区保中心各跑道运行情况整体实现一屏掌控、一键智达。

三是全力建好档案技术保护业务跑道。跑道建设是浙江省档案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各级档案馆各项业务建设的战略性抓手。目前,浙江省省内的档案抢救保护业务跑道已建成运行。浙江省档案馆已通过跑道数据初步掌握全省面上情况,对基层业务指导服务、扶持和补助更具针对性。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区保中心业务跑道的规划与流程梳理,实现区域内基础资源整合,将大数据融入档案技术保护创新应用,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提升档案技术保护工作全领域全流程智慧化水平;要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管理手段的融合创新,积极寻求突破口,探索创新数字治理应用场景,提升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数字化治理的深度和广度。

四是加快档案资源数字转型。做好数字档案资源的管理规划,逐步建立以档案数字资源为主导的档案资源体系,发挥区保中心档案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大力推进“增量电子化”,促进各类电子文件应归尽归、电子档案应收尽收;继续做好“存量数字化”,馆藏传统载体档案实现电子目录全覆盖,传统载体档案基本实现数字化;持续开展馆藏历史档案文件级目录著录和采集,建设一批档案专题数据库;参与建设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数字备份中心(数据保全中心),完善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4 坚持重点业务驱动区保中心整体智治

围绕国家档案局中心工作任务和区域内重大核心业务,以《“十四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实施方案》为指导,合理制定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计划;加快推进区域内重点档案保护工作,以重大业务需求及当前存在问题为导向,做好区域内重点业务的调研摸底及总体规划工作,确保重点业务有序开展,带动其他业务工作全方位开展。

一是着力打造档案技术保护高地。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优先建设若干重要档案技术保护基地,努力建成国家重点档案数字化副本数据华东备份和保全基地、纸质档案抢救与保护基地、档案缩微技术保护基地、多媒体以及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基地、国家重点档案研究科研开发基地、档案保护技术与研究开发人才培训基地等。

二是全力保障区域内国家重点档案和重要档案抢救保护与开发任务。围绕中心大局,统筹推进华东区域内国家重点档案的保护开发工作,加大“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开发工作推进的力度。既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的牵引作用,将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又要制定本省“十四五”时期重点特色档案抢救保护规划,优先完成国家级、省级档案文献遗产以及濒危档案的抢救保护工作,实现分级保护[5]。

三是创新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和应用。聚焦档案保护技术前沿和实际工作需求,建立相关实验室,提升档案保护科研攻关能力;支持和鼓励区域内档案馆参与先进、前沿档案保护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档案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完善档案科技创新与发展路径,提高档案保护科研工作质量;围绕档案保护重大课题及档案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积极申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技项目和档案行业标准项目;为区域内各级档案馆提供技术、设备支持与共享,促进成熟经验与高效工作模式的复制与推广。

四是加强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率先开展大批量电子档案转缩微胶片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数字复制件异地备份工作机制研究,厘清政策制度,明确技术手段和措施;落实档案馆结对备份制度,加快实现馆藏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

2.5 坚持区域联动促进区保中心整体智治

区保中心坚持区域联动,创新区域协同共建共享模式。以中心推动、馆际联动、规范带动促进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示范性,注重突出特点和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

一是实现区保中心资源共建共享。在档案修复、档案消毒、纸质档案去酸、数字高仿真复制、历史档案高效著录、智能语音录入、口述历史语音采集、档案缩微异质转换、灾害档案应急救援处理、档案数据异地异质备份保全等业务工作中提供技术支持、技术会诊、设备调用、专家指导、交流学习等服务,加强技术支持与设备、专家委员会咨询与指导等资源共享。

二是协同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加强区域合作,联合区域内各级档案馆,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制定突发灾害档案受损抢救保护工作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及时向受灾档案部门提供档案救援服务;积极实施华东地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加强馆际联合项目储备等。

三是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区保中心专家委员会、长三角档案工作一体化[6]、档案学会、档案服务业的优势,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跨行业合作交流,联合组建项目组开展重要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积极推进档案保护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推动区保中心及科研力量较强的省级档案馆与科研力量较为薄弱的档案馆的合作,提高区域内档案保护整体实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四是积极探索跨行业联合开展相关业务。加强与图书、文博等有关行业部门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在科研资源共享、人才培养、联合开展学术研究等方面,进一步突破行业和部门局限,主动融入档案、图书、文博行业共建共享的大保护格局。

2.6 坚持专业队伍建设带动区保中心整体智治

实现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智治,打破传统封闭的人才培养及人才队伍建设方式,建设变革型组织、提高塑造变革能力,以开放共享的模式扩大区域内档案技术保护专家学者及工匠型专业人才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以人才赋能带动区域内档案技术保护工作的整体提升。

第一,推动档案技术保护智库建设。组建档案技术保护专家委员会,为区保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定向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不断充实浙江省档案保护行业专家库;发挥区保中心特聘专家(智库)作用,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在创新研究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争创重大标志性成果;依托高水平创新和研究平台,持续扩大档案保护技术专家委员会规模和影响力。

第二,完善档案保护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区保中心队伍建设,完善责任制、师徒制和AB岗等制度,以实践锻炼、项目锤炼、总结提炼为主要手段,打造好“工匠课堂”,即由从事专业岗位的同志定期授课,共同提高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实操技能的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业务素质过硬、创新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技术档案保护团队;建立一支由高学历、多学科背景的保护科技人员与修复技师组成的专业队伍;注重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及时更新档案保护人员知识结构。

第三,加大档案技术保护人才培养力度。在国家档案局的支持下,完善用人机制,采取全职引进、短期外聘、交流合作等形式,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建立档案技术保护专家资源;与相关高等院校联合培养档案技术保护专业人才,开展业务与科研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及研究生工作站、就业实习基地等;建设专业人员培训中心,加快档案技术保护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建立区域内重点技术、重点设备跟班学习制度,定期组织人员交流学习;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技能相促进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高技能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激发技术骨干创新活力;整合区域范围内档案技术保护优秀资源,推出精品课程,针对不同群体分层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

3 正确处理区保中心整体智治进程中的五对关系

3.1 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要以国家档案局对全国档案技术保护工作的整体规划、重点业务及区域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中心发展带动华东区域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整体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档案技术保护事业贡献经验;要在整体工作规划中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兼顾华东区域档案技术保护工作,带动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整体跃升;要将区域内档案技术保护工作各部分系统整体集成,将内外资源有序整合,确保区域内统筹协同发展和区保中心整体功能的最大程度发挥,实现省域内和华东区域内的整体最优。

3.2 正确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

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既是传统的业务工作,也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工作。区保中心的传统业务和传统技术,要发展好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要积极探索实践,大胆创新变革。尤其要不断强化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认知,将数字化理念和技术融入全过程管理和全业务流程中,促进档案保护技术传承性发展与创新性发展并驾齐驱,最终达到新旧融合的目的。

3.3 正确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

实现区域内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既要注重配齐配好档案技术保护专业设施设备等硬件,又要高度重视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和管理体系。要注重制定完善操作规范、业务流程、安全管理等配套制度等软件,从区保中心到各省级档案馆,通过出台相应的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各级档案馆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当地工作实际的制度规范,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最终达到软硬兼施的目的。

3.4 正确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根据前期调研摸底结果,区域范围内目前批量开展的比如档案修裱、档案去酸、档案异质备份等工作,各级档案馆由于专业人员力量不足,购买外包服务的较多。在项目实施开展过程中,既要做好外包公司的考察选择、项目管控和质量监管,更要注重自身人员工作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持续精进和提高,最终达到内外共进的目的。

3.5 正确处理好急与缓的关系

对于国家重点档案要制定分级标准,规划实施分级保护,并将开展全域内档案抢救保护情况调研摸底作为近期的重点任务。针对区域内时有发现的濒危档案、急需消毒的档案、酸化程度高的档案要“急”,尽早干预,尽快开展抢救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延长档案的寿命。针对特别重要、特别珍贵的档案要“缓”,避免“保护性破坏”。在启动抢救保护前,要开展详尽的调查,制定周全的方案,体现“工匠精神”,最终达到缓急相宜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整体中心区域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既要靠近制造中心,也要靠近科研中心 人工智能如何“聪明”地行进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先定中心后搭配
区域发展篇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