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石山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及推广策略

2022-11-22李永发韩京玺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积石山油菜农业

李永发,韩京玺

(甘肃省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积石山 7317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农业生产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引进新的种植理念及种植技术,在生产模式以及生产内容上作出创新和改进,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现代种植业的需求。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及种植人员,应清楚地认识到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尽快转变传统的种植理念,加大对新栽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更好地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甘肃省积石山县是典型的农业县,种植业为其支柱性产业。该地区地形分布状况为东北部低且为高寒干旱区,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区,中部为二阴区,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海拔高度1 735~4 309 m,全县年均降水量660.2 mm,年平均气温5.2℃,年日照时数2 323.4 h,无霜期最长时间为168 d。耕地面积为3.04 万hm2,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小麦、油菜、玉米等。其中,油菜作为积石山县的主要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多。为了提高油菜的种植产量,在油菜种植生产中应用了膜侧栽培技术,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0.4 万hm2,年产油料1.26 万t。根据积石山县所处区域气候条件,结合该县发展格局以及农业发展实况,需要大力推广油菜膜侧机械化种植技术,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积石山县自然条件极为适宜油菜种植,且当地群众在油菜种植上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尤其是近几年来,引进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使得油菜的适应力和生长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加之膜侧栽培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不仅使当地油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还使油菜单产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让更多的种植人员了解和掌握,现将油菜膜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积石山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

根据积石山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栽培要点可以分为7 个方面,分别为品种选择、整体施肥、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

1.1 品种选择

品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应加以重视。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并结合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以确保获得预期的种植收益。从积石山县的自然条件来看,可选择青杂2号、青杂5 号,不仅抗逆性强,且丰产性好。

1.2 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土壤条件也是影响油菜产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播种之前种植人员应做好整地工作,并进行施肥。种植地切勿选择瘠薄地、陡坡地等,应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力良好的地块。前茬作物最好是马铃薯、小麦、豆类等,有利于土壤中肥力的积攒。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尽快深耕晒垡,对于适合机械化种植的地块可采用机耕,并在封冻之前耙耱整平[1]。春播前浅耕翻,同时施优质农家肥45.0~60.0 t/hm2、磷酸钙375.0~425.0 kg/hm2、尿素195.0~262.5 kg/hm2、硼肥30.0 kg/hm2。另外,还需选用50%辛硫磷乳油3 750 ml/hm2兑水15.0~30.0 kg,拌入300.0~375.0 kg 细土配制成毒土在田间撒施,可对地下的越冬虫卵及害虫进行有效防杀,耕后耙耱整平。

1.3 种子处理

播种之前晾晒油菜种子2~3 d,以便使种子内部物质充分转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发芽率。或者在油菜种子上喷施0.3 kg/hm2大民钾王原液;或播种前3 d 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3 g/kg 拌种,晾干之后便可进行播种作业。通过以上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种子的适应力和抗病能力。

1.4 适时播种

根据积石山县的自然条件,播种时间最好选择在3 月下旬到4 月上旬,并按照6.0~7.5 kg/hm2的播种量进行播种。要想保证播种效果良好,种植人员应在下雨后抢墒覆膜播种,以便种子能够在适宜的温度、水分条件下更好地生根、发芽、成长[2]。

在起垄覆膜作业中,可采用2BM-1′2 型膜侧机进行播种、覆膜,以提升工作效率,节省用工时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选用幅宽40 cm 的地膜,按垄高10 cm、垄宽25 cm、垄距25 cm 的标准进行起垄覆膜,油菜种植于地膜的两侧。在播种准备阶段,应将种子与细沙或炒熟的谷子按照体积1∶10~1∶15的比例搅拌,搅拌均匀之后在田间直接播种,播深应控制在3~4 cm,株距控制在12~15 cm。种植人员一定要注意播种深度以及株距,会直接影响到油菜后期生长效果[3]。

1.5 田间管理

1.5.1 间苗、定苗 通常情况下,在播种后5~7 d就能顺利出苗。当幼苗长出2~3 片真叶时,应开展间苗除草工作;当长出4~5 片真叶时应进行定苗,密度控制在27 万~30 万株/hm2,并留足一定的基本苗[4]。间苗时应遵循“保大不保小、保强不保弱、间杂苗留纯苗”的原则。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土壤过湿或下雨天气最好不要间苗,当田间出现断垄或缺苗的情况时,应及时补种或补苗。

1.5.2 追肥 油菜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且耐肥力也较强,特别是磷、氮、硼肥较为敏感。追肥以叶面肥为主,在初花期、蕾薹期选用磷酸二氢钾水剂750 g/hm2、20.5%速乐硼水剂450~750 g/hm2以及适量叶面肥混匀后进行喷施,以避免有花无果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油菜产量[5]。

1.5.3 除草 为确保幼苗营养充足,应进行必要的除草工作。可采用300%毕克草乳油750 g/hm2,或10.8%高效盖草能乳油450 g/hm2,或30%油草除乳油240 g/hm2,加适量叶面肥混合后兑水进行喷施,对大部分阔叶类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进行防治[6]。

1.5.4 防倒伏 生长到中后期的油菜植株较高,由于根系不深,很容易出现倒伏的情况。在4~5 叶期选用适量叶面肥与多效唑600 g/hm2混合,兑水后喷雾,能够有效控制植株的高度。在使用此方法后,分枝部位会下降3~4 cm,同时根部较发达,分枝增多,叶片增厚,茎部加粗,叶色变绿,果粒增多,油菜可得到更好的生长[7]。

1.6 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油菜跳甲、露尾甲开始危害油菜的叶子。防治方法:除了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之外,出苗后还应选用20%灵丹粉剂15~30 kg/hm2在田间防治。生长后期还有一些病虫害,如菜青虫、蚜虫等会频繁出现,影响种苗的生长。防治方法:菜青虫可选用20%灭扫利乳油1 000 倍液进行喷雾处理;蚜虫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田间喷施等。在用药次数上,应每隔7~10 天喷施1 次,连喷2~3 次,可取得不错的防治效果。

1.7 适时收获

在田间有2/3 的植株角果成为黄色,分支中部角果内种子为红褐色,分枝上部有部分绿色角果,便到了收获的最佳时节。在收割过程中,割下的油菜不宜在田间久留,应及时送往停放的地方。收获后将其码垛,并进行一段时间的堆放,以确保其全部熟透。在晴天脱粒,并充分晾晒,等到籽粒含水率在8%时,便可入库贮藏。

2 积石山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的推广策略

积石山县油菜产业已经从传统的人工栽培模式转变为机械化栽培模式,为了推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当地政府应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编制完善的推广方案,引导广大种植户树立正确的观念。

2.1 树立正确的观念

为满足当前积石山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发展需求,相关部门要结合区域实况对该技术大力推广,此外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结合积石山县油菜膜侧栽培情况以及种植特点、需求等,引导广大种植户树立正确的观念,通过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后续推广奠定基础;二是在油菜膜侧栽培技术实际推广期间,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现场培训以及技术宣传的方式,引导种植户切身体会技术优势,促使人民群众能够认识到油菜膜侧栽培技术的种植优势,进而积极引进新理念与新技术,自觉使用机械种植油菜。

2.2 建设高素质人员队伍

要促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得以有效推广,需要建设高素质人员队伍。在此过程中,要选择专业素质高且具有油菜膜侧栽培技术推广经验的人员,使其直接参与到油菜种植活动中进行指导,辅助该农业活动顺利开展。另外,要对农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培训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引进现代化机械技术,为油菜膜侧栽培活动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加大油菜膜侧栽培技术宣传力度

结合当前积石山县油菜种植情况,加大宣传力度,保障油菜膜侧栽培技术高效应用,推动油菜种植活动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视台、广播等媒体渠道进行宣传,使种植户认识到油菜膜侧栽培技术的优点,进而保障该种植活动有序开展。

2.4 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在建设油菜膜侧栽培基地过程中,要积极引进现代化机械技术,结合油菜生产特点以及需求,合理建设生产基地。选择种植范围大、辐射区域广的地方。根据农技体系改革情况,对基地建设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通过基地示范带动农户,不断拓展油菜膜侧栽培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渠道,提高种植效果,激发农户种植兴趣,满足现代化油菜种植发展需求。

3 结束语

油菜膜侧栽培技术的应用,对于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善、油菜生产效率与品质的提高以及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和重视人员,应加大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引导广大种植户树立正确的栽培观念,建设高素质人员队伍。此外,还需加大油菜膜侧栽培技术的宣传力度,加强生产基地建设等,积极推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为积石山县油菜种植活动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积石山油菜农业
琅琅读书声
二次相遇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