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型的实践探索

2022-11-22史品南

江苏教育 2022年58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育人学科

史品南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教育对象是有生命的个体。这意味着,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并非工业流水线上工人与零件的关系,而是有灵魂的、成熟的大生命对另一个有灵魂的、不断生长的青涩的小生命之间的关系。而这种青涩生命的成长,既要施教者为其引导规定的方向,也需为其保留独特的自由。没有什么能比目睹一群生命的共同成长更能令人欢欣雀跃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要使每一个生命寻找到自己独特的成长方式。

一、育人方式转型的现实要求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炼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工作的重要成果。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这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施方略的新发展,要求教育者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时代学校育人方式转型的战略布局和基本方略。202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强调要坚持正确方向、育人规律,深化改革、以评促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

综上 所述,“新 课标”“新 教材”“新 高考”的统筹推进是当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基本图景,凸显了高中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和有效实施的必要性。为此,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致力于办学形态和育人方式转型,着力把课程建设与教学变革作为关键要素,尝试以系统理念重构学校课程,打破学科壁垒和管理壁垒,超越单项探索,超越知识点教学,统筹考虑课程、学习与环境的整体融合,进而满足学生充分主动而有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育人方式转型变革。

二、育人方式转型的实践探索

为回应当下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学校在传统办学形态的基础上,对新型育人方式进行实践探索,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变革和综合评价创新三个方面。

1.课程体系建设:从“课程统整”走向“课程融合”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从“课程统整”走向“课程融合”。“课程统整”是从学生的修习方式和课程功能入手,统整学校课程框架,形成基础类、综合类、特色类三大课程系列。

而“课程融合”则打破学科界限和三级课程界限,以学习者为中心,聚焦学科融合和跨学科融合,促发各学科知识之间有意义的关联,透过学科间的互动、影响和渗透,构建一个基于学科课程,又超越学科课程的“大课程”系统。“大课程”系统由“必修课程”和“研修课程”构成。其中,“研修课程”主要包括以学科为基点的学科内融合课程、跨学科融合课程、超越学科的主题融合课程。如德育主题融合课程等,重塑了学校课程的整体形态,为全体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2.教育教学变革:从“学科育才”走向“全科育人”

在育人方面,学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凸显品格提升工程、劳动教育、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艺术教育等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以课程融合的思路,统筹各学科和各项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各门学科、各类实践活动蕴含的德育因素,构建校本化的综合课程,进而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目标。

在教学方面,学校以“批判性思维教学”为统领,在语文、政治、物理、英语等学科开展了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改革,培育学生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构建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批判性思维逻辑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把“聚焦关键能力、推进深度学习、尊重生命成长”作为课堂变革的主旨,以此为抓手推进从“知识课堂”到“智慧课堂”再到“生命课堂”的升级。

3.综合评价创新:从“知识本位”走向“生命成长”

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积极探索学业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学分制管理、项目制量化、制度化支持(如导师制、学长制、合作制、免修制、自管制)、特色化活动(如生涯规划展评、杰出学生评选、社团考评制、校长面对面、义工活动等),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引导自由、自主、活泼地展现自我,着力构建一个指向全人发展,面向学生全体、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机制,发现与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支撑其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实现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生命”、从“关注学科”到“关注育人”的价值转型,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

菁菁校园,是生命勃发的园地,是精神生长的家园。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厚植生命成长沃土,让学生在丰富体验中自然生长,努力将校园建设成全人教育的实验田、个性发展的大舞台。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