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市林下养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2-11-22郎洪权

贵州畜牧兽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养鸡家禽屠宰

郎洪权

(贵阳市草地站,贵州贵阳550081)

林下养鸡是利用林地、果园、草场、荒山荒坡等自然生态资源,实行舍养和天然放养相结合,实现适度规模化、标准化的养鸡模式[1]。据2020年统计资料,贵阳市现有林地面积36.92万hm2,其中灌木林地10.63万hm2、有林地25.51万hm2、疏林地 60 hm2、未成林地953.33 hm2、无立木林地4 160 hm2、宜林地2 227 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100 hm2,具有发展林下养鸡的丰富林地资源。林下养鸡具有生产设施投入简单、固定资产投资较少、鸡肉品质和市场行情较好等优点,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从事林下养鸡的企业和饲养规模逐年攀升,并逐渐成为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现将贵阳市林下养鸡产业的发展情况介绍如下,与同行探讨。

1 贵阳市林下养鸡产业发展现状

经调查统计,2021年全市林下养鸡产业主要分布于观山湖、白云、乌当、清镇、开阳、息烽、修文、花溪8个县(市、区)。养殖品种主要有瑶山鸡、黑羽乌骨鸡、“882”肉鸡、绿壳蛋鸡及其他本地土鸡。从事林下养鸡的企业、合作社及养殖农户约60家,年出栏林下生态肉鸡近60万羽,占全市年出栏肉鸡(3 200万羽)的1.88%。林下养鸡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类型的“带动型”,以及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独立开展林下养鸡的“独立型”2种模式。经营模式主要有“种鸡选育-鸡苗繁育-育雏-商品鸡林下养殖-活鸡和鸡蛋销售”及“鸡苗进购-育雏-商品鸡林下养殖-活鸡和鸡蛋销售”2种模式。饲养模式主要有“林下放养型”和“林下小棚圈养型”2种类型。“林下放养型”为鸡群在林下放牧养殖,又分为“全天候放养”“定时放养”“全程放养”“阶段放养”4种方式。其中:“全天候放养”是鸡群在林下全天候自由活动,自由出入鸡棚;“定时放养”是鸡群在林下棚内圈养,每天定时放牧2~4小时;“全程放养”是鸡苗脱温后到出栏全程实行全天候放养或定时放牧;“阶段放养”是鸡苗在舍内饲养到出栏前1个月左右,达到150日龄产蛋后开始全天候放养或定时放牧。“林下小棚圈养型”是在林下修建养鸡小棚,每群饲养50~100只,全天候棚内关养。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繁体系建设配套不足,产业发展模式需进一步优化贵阳市种禽、育雏养殖企业禽苗总供应量约4 000万羽/年,在满足本市产业发展需求之余,还向全省其他地区输出禽苗、育雏鸡近1 000万羽。尽管近年来全市养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选育、扩繁、推广”一体化机制不够完善,种源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设备配套不足,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生态家禽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贵阳市做表率,走前列”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原有的“公司+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中,农户均为小规模生产群体,小、散、弱的弊端已逐渐凸显,如何盘活利用有限资源,形成区域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业模式还需进一步优化。

2.2 标准化体系尚未形成,养殖技术有待提高林下养鸡的圈舍建设、饲养密度、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等技术均有相关标准,但各企业(合作社)的养殖技术标准难统一,鸡苗供应商、饲料供应商为农户提供的一些养鸡实用技术并不适合林下鸡养殖,而不少农户的饲养管理较为原始粗放,饲养设施简陋,鸡舍建筑五花八门,距科学化、标准化要求相差甚远,养殖技术有待提高[2]。

2.3 加工滞后,成为制约产业壮大的主要短板目前贵阳市肉禽屠宰加工主要依托修文县丁关数字化禽蛋批发市场白条鸡生产线的屠宰加工,年屠宰加工能力不足1 000万羽;“黔五福”“刘老四”“贵州龙”等几家肉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均无较为完整的专业的家禽加工生产线,且加工量较小,与生态家禽产能难以匹配。缺乏高水平、专业化、规模化的家禽产业加工体系已成为制约我市生态家禽产业做强做大,形成“产、加、销”全产业链发展的短板。

2.4 企业化和品牌化不足,带动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弱目前全市从事林下生态养鸡的市场经营主体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资金和市场带动能力有限,也未形成统一品牌,产业集群化程度低,“各自经营、相互竞争、打价格战、以次充好、优质不优价”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带动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弱,致使我市林下生态肉鸡拓展省外市场的能力依然有限。

3 对策建议

3.1 建立和健全良种鸡品种繁育体系良种鸡繁育体系是推广和普及良种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林下鸡良种化的重要保障。(1)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自筹、政府扶持、政策性基金和银行贷款投贷相结合等方式,加快清镇市温氏原种场、融鑫园扩繁场、乌当区绿源公司扩繁场改扩建设力度,通过新建基础设施、购置设备、引进种苗、加强品种选育,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市良种鸡品种繁育体系。(2)依托德康公司在息烽县建立的基因库品种资源优势,围绕优势特色家禽品种,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开发力度,建立完善“选育、扩繁、推广”一体化机制,确立4~5个优质品种加以推广,有效解决我市林下鸡养殖品种梯次问题,逐步建成面向全市、服务全省的生态家禽种源基地。

3.2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组织开展生产性试验研究,切实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各县(市、区)畜牧兽医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养殖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紧密结合林下鸡养殖生产实际,扎实开展好“种鸡选育-鸡苗繁育-育雏”等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林下鸡养殖密度试验、林下鸡养殖疫病防控诊断、林下鸡养殖综合效益分析,以及标准化养殖圈舍设计、布局等工作。结合贵州省家禽养殖工作专班制订的《贵州生态鸡放养技术手册》指导养殖企业按相关标准开展林下鸡养殖,逐步规范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3.3 构建“产、加、销”一体化体系,推动林下养禽经济快速发展有关部门应立足生态家禽产业发展的长远实际和现实需求,紧紧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屠宰和精深加工能力薄弱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快推动修文县扎佐镇数字化禽蛋批发市场二期屠宰生产线建设,温氏、德康等龙头企业肉禽生产线建设等屠宰加工项目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精深加工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和开展以肉禽为原料的菜品、熟食品、休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引进和集成配套1批中央厨房、冷链保鲜、屠宰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补齐我市肉禽全产业链短板。坚持省内省外并举、活体白条兼顾、线上线下协同的经营发展模式,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盒马鲜生、沃尔玛等大型超市的对接合作,建立产销联盟,通过铺设直销专营店、专销区,开展林下生态肉鸡“进社区、进超市、进机关、进学校、进饭店、进企业”活动等形式,打通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渠道,不断扩大林下生态肉鸡产品市场份额。

3.4 大力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养殖骨干企业,加强品牌培育养殖专业合作社是林下肉鸡养殖的主要载体,是促进生态家禽产业发展壮大的主力军和带头人。因此,应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合模式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帮扶这类企业建立“鸡种选育-鸡苗扩繁-饲料配制与加工+商品鸡林下养殖技术集成应用-屠宰加工-产品营销”全产业链,重点支持企业的种鸡场、屠宰加工厂、产品营销(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产品对接营销)体系建设。在发展林下鸡养殖的重点县(市、区)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提倡和积极组织推动,通过合理的组织模式带动有条件的农户发展林下养鸡,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扶持效应。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扶持壮大1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有资金、市场竞争力强的养殖骨干企业,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解决企业创建初期的困难,充分发挥其在发展贵州林下养鸡产业、市场营销、产品加工、助农增收,以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过程中的带动作用,通过大力实施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培育打造1批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

猜你喜欢

养鸡家禽屠宰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河北平乡:会养鸡变“慧”养鸡
养鸡趣事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市场信息更新
浅谈如何提高家禽的防疫意识和管理措施
浅析家禽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家禽养殖中疾病预防的综合措施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