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膏摩联合耳穴贴压缓解1例乳腺增生症疼痛的护理

2022-11-21耿志颖贾瑞晶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耳穴药膏肿块

耿志颖,何 静,贾瑞晶,仲 爽,唐 玲,陈 宏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外二乳腺科,北京,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78)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外科多发疾病之一,尤以20~50岁女性多见,以乳房疼痛和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危害了女性身心健康。本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1]。乳癖的发生与肝气郁滞、脾胃功能失常有关,肝藏血,肝气郁结则气血凝滞,脾主运化,脾伤则痰浊内生,痰瘀互结,经络阻塞,结滞乳中而成乳癖结块,不通则痛则出现乳房疼痛不适[2]。乳癖治疗以中药内服为主,但是中药煎煮不便,且口服给药可能发生肝脏首过效应,以及胃肠道消化液对药物的灭活作用,降低了药物疗效。外治法则通过中药调和外敷于乳腺,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通过皮肤的贮库效应,帮助其维持较长时间血药浓度[3],发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散结作用。外治法具有迅速、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减少患者痛苦、弥补内治不足等优点,是防病治病的传统医学疗法。《理瀹骈文》中记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及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是对中医外治法的精辟概括。本文总结1例缓解乳腺增生症疼痛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7岁,于2021年5月27日就诊于东方医院乳腺科门诊,其主诉两侧乳房胀痛伴有包块半年余。经详细询问后得知患者2020年事业变故,待业在家,半年前因生活琐事生气后开始出现右侧乳腺外侧部疼痛与发胀等不适症状,时常困倦,且每月来月经和生气后会加重疼痛。自行口服乳癖消片,3次/d,3片/次,但服药并不规律,有时会忘记服用。患者主诉:“症状最初吃药时有所缓解,过几日后便时好时坏。”目前两侧乳房均出现胀痛、包块,遂来院就诊。接诊医生开具检查,乳腺B超示该患者双乳腺增生,中医辨证后诊断为“乳癖病(肝郁痰凝症)”,建议患者在乳腺门诊行特色中医绿色调护技术。患者同意,在外治室接受中药膏摩联合耳穴贴压技术,经3个疗程治疗后,患者VAS评分由原来的6分降为1分,肿块质地评分由2分降为1分,胸肋胀痛评分由2分降为1分,B超结果显示:乳腺腺体厚度减薄,患者诉疼痛缓解。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 疼痛评估: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用0~10 cm的刻度尺,量化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VAS指数0代表无痛,10代表无法忍受的剧痛。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该患者疼痛评分为6分,属中度疼痛。

2.1.2 乳房肿块:①质地:1分为质软如正常腺体,2分为质韧如鼻尖,3分质硬如额。该患者质地评分为2分;②大小(最大肿块长径):0分为肿块消失,1分为肿块大小≤2 cm,2分为肿块大小2.1~5.0 cm,3分为肿块大小>5 cm。该患者肿块≤2 cm,评分为1分;③范围:0分为肿块消失,1分为局限在1个象限,2分为局限在2个象限,3分为局限在3个象限,4分为范围达4个象限。该患者肿块范围局限在1个象限,评分为1分。

2.1.3 中医症状评估:胸胁胀痛、胸闷不舒、善郁易怒、纳呆、身重倦怠、经行腹痛按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分[5]。双乳腺外侧部触之疼痛,自感发胀。胸肋胀痛为2分。

2.1.4 患者一般状况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望诊两侧乳房大小不等,触诊肿块成结节状,刺痛不移,且质稍硬,但表面光滑,推之可动、与周围其他组织不粘连,为弥漫性增厚,暂无橘皮样改变。查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询问患者身高和体质量,经计算BMI值28.5,属肥胖。平素饮食偏好辛辣,性情急躁、易怒,身重倦怠,无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患者月经规律,但经行腹痛,行经时间短,量少,色暗红,伴血块。已婚晚育,育有二子,诉生产时困难,头胎为剖腹产,哺乳时均困难,发生过乳汁淤积情况。患者存在乳腺癌家族史。

2.2 护理措施

2.2.1 护理常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每隔2~3个月来院定期复查或自查,该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故应密切随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指导患者穿着合适内衣,遵医嘱服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和维生素类药物联合治疗。

2.2.2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较单一护理措施效果更佳。中医护理更注重情志调畅与饮食护理。护士予患者五音疗法,向患者普及中医理念,指导其放松心情,改善精神状态。饮食上宜清淡、低脂肪、低蛋白、易消化,忌食咖啡、可可等黄嘌呤食物及雌激素、催乳素含量高的食物。告知患者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雌激素分泌异常,引起乳腺增生[6]。可选用佛手3~5 g泡水代茶饮,或用干玫瑰花瓣6~10 g泡水代茶饮,可经常含服金橘饼、九制陈皮。该症病因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故推荐患者遵医嘱应用中药调理,如口服中药逍遥散3~9 g,每日3次。

2.3 中医特色护理

2.3.1 乳腺中药膏摩的应用:中药膏摩由檀香30 g、香附15 g、紫苏叶15 g、吴茱萸20 g、白芷20 g、丹参20 g、陈皮30 g、丁香20 g等中药研成细末,以温水(40℃)调膏备用。操作前评估该患者全身情况,询问患者过敏史,慢性史,是否对温度耐受,是否在妊娠期及月经期,检查胸部皮肤,有无破溃、红肿、斑疹等情况;开穴,即选取膻中、乳中、乳根、期门等穴位,将调好的中药膏摩先点涂于选取的穴位之上,施以点、按、揉等按摩手法,按摩2~3 min,加快药物的渗透和吸收,发挥按摩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7]。中药膏摩以皮肤微红为度,按摩可以加快部分毛细血管扩张速度,增加血管通透性[8],达到宽胸理气,散结化滞,调经气之功效[9];药膜调制软硬适中,均匀敷于胸部,以2 mm的厚度为宜,手法轻重适中,完整覆盖整个胸部。如患者腋下有副乳,指导患者抬起双臂,暴露腋下,将药物覆盖于副乳上。石膏需覆盖包裹住药膜,石膏有保温塑性,收敛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生石灰遇水会放热,起到加热的作用。治疗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使其放松心情以提高治疗效果;红外线灯照射20 min,温度以不灼伤皮肤为佳,红外线照射能持续加热促进乳房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单纯外敷药膏出现干、裂的情况[10]。中药膏摩一次治疗时间为20 min,10次为1个疗程,经期停止治疗。

2.3.2 耳穴贴压的应用:该操作起辅助作用,操作前评估患者耳部皮肤,有无过敏史,尤其是胶布过敏史。采用75%的酒精对耳部皮肤进行消毒,循环按摩大周天和小周天,调动耳部气血。重点按摩乳腺相关区域。耳穴贴压选穴:乳腺、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共5个穴位,其中乳腺为该病特效穴。穴位选择完毕后采用75%的乙醇溶液对耳部进行消毒,在穴位上利用胶布贴压王不留行籽,贴压完毕后,嘱患者利用食指和拇指对穴位进行压按,注意手法要轻柔并逐渐加重,以患者耐受为宜。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乳腺增生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难题[11]。“乳癖”最早见于华佗所著《中藏经》,至明清时期论述渐详,《外科正宗》中指出“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垂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气血瘀结而生”。乳癖治疗以循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散结原则。中药膏摩、耳穴贴压技术均为外治,能够有效减少内服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药性反应,体现了中医绿色调护技术的特色。中药膏摩粉末中药材以檀香、紫苏、白芷、陈皮为君药,性温,归脾、胃经,前三者理气开郁,行气温中,宽胸畅膈,化痰散结,后者治中焦气滞,胃失和降;辅香附针对行经起调经止痛作用;同时配以吴英、丁香温肾助阳散结;佐以丹参活血温经通络。诸药辛温芳香走窜,集疏肝理气,散结通络于一体,可直达病所,缓解患者症状。药物经过透皮吸收,提升治疗有效率,展现了良好的治疗前景。耳穴贴压通过王不留行籽贴压耳部穴位以达疗效补充作用,皮质下、内分泌穴位能够调节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神门穴有镇静安神止痛的作用。刺激神门、内分泌、皮质下等耳穴能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可逐步调节内分泌紊乱,消除内分泌紊乱导致的乳腺疼痛[12],配以耳穴肝以疏肝理气止痛。诸穴合用,通过“协脏腑,调乳络”而达到疏肝理气、通络止痛的目的。中药膏摩、耳穴贴压联合有效缓解乳腺增生症所带来的疼痛症状,期间通过疗效观察与对患者的长期随访判断短、长期治疗效果,以帮助临床调整用药的增减与耳穴穴位的选择。

综上所述,中药膏摩具有作用迅速、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减少患者痛苦、弥补内治不足等优势,遂患者在乳腺增生急性发作期,可以通过中药膏摩联合耳穴贴压相结合的方法来缓解疼痛。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目前临床上对于中药膏摩治疗乳癖的研究文献中多为个人的治疗经验总结,对照的样本病历有限。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临床上应更充分的利用资源,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工作,注重长期疗效的观察,遇问题及时处理诊治,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满意度,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及优势,推动中医绿色调护技术的长远发展。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耳穴药膏肿块
研究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价值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药膏要按不要涂
耳穴压豆的方法与功效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抹药膏分5步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