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李尔王》的悲剧性及其人文主义内涵

2022-11-2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李尔王二女儿小女儿

唐 景 春

(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成都 611130)

一、引言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和诗人。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几乎无人与之比肩。莎士比亚在其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悲喜剧、小说和诗歌,这些作品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传承至今,历久不衰。生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目睹了封建王朝的黑暗,他用手中的笔,剑指腐朽的封建王朝,在其作品中处处洋溢着他的反封建、反压迫和提倡人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思想。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一部,就情节而言,充满着背叛和杀戮的悲剧色彩,让人读后唏嘘感叹,对剧中人物充满怜悯。在学者们的研究中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因而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无论怎样的研究,它像一面镜子一直是文学作品创作的力量和警醒世人的忠言。

二、悲剧理论

黑格尔认为“真正的悲剧应当是精神实体(伦理性、神性)在现实的外化过程中必然带来的冲突造成的。外化就是具体化。整体性的伦理外化为不同的对立力量,每一种都有它存在的可辩护理由,也有其特性和片面性。每一种力量对自身的坚持就意味着对对方的否定,它们相互冲突。而代表不同伦理力量的人(悲剧主人)在冲突中必有受害的一方,这就导致罪过。所以悲剧源于两种同样有理由但却矛盾的伦理力量的冲突。”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于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宣泄”,同时,“在悲剧中,情节、性格、言语、思想都是基本要素,事件的组合是最重要的”。

三、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也称人本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种理论思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思想核心”。人文主义思想就概念来讲是指:“以人为本,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神权,以个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性全面发展为理想”。莎士比亚生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其时,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被禁锢,人性被压抑和扭曲,先进的思潮被扼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莎士比亚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来倡导其人文主义思想。例如: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就是因为家族的世仇不能在一起,双双自杀身亡,反映了封建家族对年轻人的压迫,也反映了年轻人对封建家庭的反抗。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的社会已经鲜有发生,但是像莎士比亚这样的伟大作家对社会和人文思想的进步发展所做贡献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四、解读《李尔王》的悲剧色彩和其人文主义内涵

在《李尔王》中,悲剧是通过矛盾和冲突来体现的,这种冲突是道德伦理上的冲突、思想意识形态的冲突,也体现在故事情节的激烈冲突,因此,事件的组合能引发读者的强烈的怜悯和恐惧的情感,充满着悲剧的色彩,在其中始终贯彻着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李尔王》的悲剧色彩

在《李尔王》中矛盾和冲突一直贯穿始终,莎士比亚正是利用这种矛盾冲突来体现其中的悲剧色彩。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事件的组合是悲剧中的首要因素。在该小说中,事件安排通过矛盾和冲突突显了其悲剧性,事件的安排和设计并非是顺利和平淡的,而是充满着突变、矛盾和激烈的冲突,作者以此来展现悲剧性。大不列颠国王李尔王在故事的一开始就打算退位,把自己的国土平分给三个女儿。按照喜剧或正剧的安排,故事的三个女儿应该是听话而孝顺的,也可以得到国王的土地,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会幸福地生活下去。但是在《李尔王》的故事情节中,大女儿和二女儿通过欺骗父亲得到了父亲统治的国土,而小女儿因为诚实,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嫁给法兰西王远走他乡。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大家都各得其所,也各有其命运。但是,作者并不这样安排,让故事中的人物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为了突显悲剧性,作者安排了一系列激烈冲突而非平淡、和顺的情节来体现悲剧性。于是,原打算和大女儿二女儿轮流住在一起的李尔王在作者笔下被两个女儿撵走,只得去找小女儿求助,而小女儿为父报仇,起兵攻打两个姐姐,在正剧和喜剧的描写中,应该是可以成功地夺回父亲的国土的,而父亲李尔王也会有善终。但在悲剧的安排下,小女儿起兵失败,甚至更为悲惨的是小女儿最后死在了父亲的怀中,而父亲李尔王也最终悲惨地死去。通过这样的情节组合,作者成功的唤起了读者的怜悯和同情之心,唤起了读者的愤怒和恐惧的情感,怜悯李尔王的悲惨命运,恐惧李尔王因为错误判断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同时对大女儿二女儿的愤怒的情感也会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作品的悲剧性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其次是女儿们命运的冲突和对立,大女儿和二女儿因为欺骗父亲得到了李尔王曾经统治的国土,在财富和地位上都远远胜过没有分到一点国土和财产的小女儿。小女儿没有得到父亲的资助和财产一切都得靠自己,虽然后嫁给法国国王为妻,但毕竟在父亲的财产分配中没有分得一杯羹,因此在命运的天平上,小女儿和姐姐们就产生了冲突和不同。大女儿二女儿奸猾邪恶,命运却青睐于她们,小女儿如此善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命运却如此悲惨,在这样的情节安排下,读者就能逐渐体会到小女儿的悲剧命运并产生怜悯之情。在后面的情节中,女儿的命运因父亲始,也因父亲终,没有分到国土和父亲的财产,小女儿不生气不计较,但是当父亲被欺凌、侮辱和欺骗而落入悲惨境地的时候,小女儿就不能置之不理了。小女儿因为父亲沦为乞丐而决心给父亲讨回公道,因为她一向视父亲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小女儿带兵打回国内,但是在法国和英国的战争中,小女儿战败了,不仅战败甚至在父亲怀中死去。而姐姐们呢,显然没有被小女儿的复仇利剑惩罚。这样莎士比亚就把姐姐们和小女儿的截然不同的命运展现给读者,读者哀叹命运的不公,体会到小女儿和李尔王的悲剧命运。

第三是李尔王对女儿们态度上的冲突和矛盾体现了悲剧色彩,首先他对女儿们的不同态度,当然这是因为他自己对女儿们不同的看法和错误判断所造成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李尔王自己命运的悲剧就产生了。在李尔王决定退休退位,让位给女儿们时,他的想法是根据女儿们对他的爱来分配他的国土,因此他坚持要女儿们告诉他有多爱他,依大女儿二女儿的性格,说出甜言蜜语是简单和容易的,但小女儿却觉得难以启齿,她希望用行动来证明对父亲的爱。李尔王为甜言蜜语所蛊惑,误判了女儿们对他的爱,他认为小女儿不爱他,因此对其态度恶劣,不仅什么也不给她,还把她赶走了,而对大女儿二女儿,他就相信了她们,因此把自己的国家交给了她们,李尔王这样的不同态度造成了女儿们的不同命运以及自己的悲剧命运。在后来,小女儿回来拯救他时,他当然醒悟了过来,他对小女儿的态度也就发生了改变,但是剧本的情节并没有按理想中那样去发展,小女儿尽管代表着正义的一方,却遭受了战争的失败,姐姐们尽管邪恶不堪,却在这个时候处处获胜。小女儿终于因为父亲对女儿们的不同态度而离家,也因为父亲而死亡。故事发展到这里,姐妹之间的爱一钱不值,父亲和女儿之间的生死别离也历历在目,《李尔王》中的悲剧色彩通过矛盾和冲突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二)人文主义思想在《李尔王》中的体现

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在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伦理冲突上展现了人物的真善美,以及真善美对应下的假恶丑,这两类人物在小说中都有栩栩如生的描述。

《李尔王》中人性善的一方是小女儿,恶的一方是大女儿和二女儿,李尔王自己是一个王权的象征,他的老迈昏聩体现了日益衰亡的封建王朝,他的悲剧命运体现了封建王权的覆灭,这正是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所推崇的。三个女儿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而具有不同的伦理道德色彩,大女儿和二女儿可以说是具有相似的性格,也具有相似的伦理道德观。她们虚伪而自私,为了利益不顾一切,在她们眼里,父亲除了可以利用什么都不是,因此父亲可以被伤害、欺骗而不感到一点内疚,好像李尔王不是他们的父亲而是一个坏人、敌人一般。而小女儿则与她的姐姐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伦理道德观。小女儿真诚、善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她不欺骗父亲,甚至觉得对父亲说一点甜言蜜语都是虚伪的,在她看来对父亲的爱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体现而不是用言语来体现。小女儿体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大女儿二女儿体现了人性中的假恶丑。而李尔王自己,恰似一个快要灭亡的封建王朝,垂垂老矣而又昏庸不堪,不能辨别是与非,而用一些非常错误的标准来评价女儿。因此在他的眼中,大女儿二女儿是最爱他的,小女儿一点也不爱他,他也因为大女儿和二女儿的甜言蜜语而高兴并将他的国土平分给这两个女儿,而小女儿太诚实没有讲好听的话,不仅没有得到国土的继承权而且被驱逐远走他乡。但是李尔王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曾经的国王被女儿驱逐,变成一无所有的乞丐。李尔王的悲剧是没有一双慧眼去分析人性的善与恶,没有看清楚真正爱他的人是他的小女儿,欺骗他的是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其悲剧性格是必然也是偶然的。作者通过悲剧人物李尔王的塑造,正是要告诉人们人文主义的内涵,即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追求人性的解放,以人性代替神性。

五、结语

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通过人物的语言、思想、行为和故事情节,讴歌了人性美好的一面,鞭笞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但是因为是悲剧,所以在小说最后并没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其目的是通过悲剧所营造的氛围,唤起读者的怜悯和恐惧的情绪。而通过悲惨结局的描写,作者也想给读者一些警示,那就是悲剧往往是由人性上的缺陷造成的,人应该全面发展,对善与恶有辨别能力,还应该赏善罚恶,避免悲剧的发生,让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

猜你喜欢

李尔王二女儿小女儿
古人写书能赚钱吗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李尔王》
离开李尔王的荒野
家有小松鼠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The Challenge to Samuel Johnson’s Literary Theory
此路不通,另辟蹊径
希拉里“二女儿”影响大选?
马医生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