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鼠害的监测及治理对策

2022-11-21郭正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6期
关键词:木垒鼠类鼠害

郭正财

(昌吉州木垒县蝗虫鼠害测报防治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木垒 831900)

根据调查,昌吉州木垒和奇台两县有害啮齿动物种类有32 种。其中:北部沙漠主要优势种害鼠为大沙鼠(R.opimus)、子午沙鼠(M. meridianus),常见鼠种有红尾沙鼠(M.erythrourus)、柽柳沙鼠(M. tamariscinus)、三趾跳鼠(D. sagitta)、五趾跳鼠(A. sibirica);戈壁荒漠草原优势种害鼠有草原兔尾鼠(L. lagurus)、黄兔尾鼠(L.luteus);山区草原优势种害鼠为鼹形田鼠(E. talpinus)、根田鼠(M. oeconomus)、社田鼠(M.socialis);农区及农牧结合区有褐家鼠(R.norvegicus)、灰仓鼠(C.migratorius)、小家鼠(M.musculus)等[1],其他地区还有不足以造成危害的少有鼠种。木垒县和奇台县的沙漠草原是两县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广阔、生态脆弱,是牧民的主要冬牧场之一。但是,由于沙漠中以大沙鼠和子午沙鼠占据优势的害鼠群在沙漠中成片挖掘洞道、大量啃食沙漠植被,加剧了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及沙丘移动侵噬草地、农田的不利局面,给整个草原生态系统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摸清沙漠害鼠的为害程度和面积、掌握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了解害鼠的生物学特性、研究鼠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积累准确的短期、中期、长期的预测数据。木垒蝗虫鼠害测报站从20 世纪80年代起对沙漠害鼠开展定位调查监测,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经验。

1 监测目的及意义

1.1 监测背景

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奇台两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东部,两县拥有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2 010 266.6 hm2,具有发展经济和发展草地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同时,两县也是昌吉州草原生物灾害频发地区,尤其是草原鼠害发生频繁、为害严重,直接制约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沙漠害鼠调查监测区设在“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区内,示范区建设面积384 666.6 hm2(木垒县235 333.3 hm2,奇台县149 333.3 hm2)。地点为两县中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端(南以沙漠前缘为界,北至将军戈壁,西部到奇台、吉木萨县交界,东部到木垒县喀依纳尔),占木垒、奇台两县沙漠总面积的82%,海拨600~1 113 m,年降水量70~120 mm,土壤为风沙土,草地类型以平原沙质荒漠为主。主要植物为白梭梭、梭梭、沙蒿、驼绒黎、长翅猪毛菜、膜果麻黄、多枝柽柳。植被盖度15%~40%,高度10~250 cm,是两县主要的冬牧场之一。优势种害鼠为大沙鼠、子午沙鼠,常见种类为柽柳沙鼠、红尾沙鼠及各类跳鼠。

1.2 监测目的

多年来,通过对沙漠害鼠采用化学药物防治和生物控制等手段,达到了降低鼠害密度、减少农林牧损失的目的。但是长期使用的不同灭鼠毒药,在灭鼠的同时一方面毒死了害鼠天敌鹰、狐、蛇、鼬等捕食动物,破坏了沙漠草地生态平衡,使害鼠种群数量失去了天敌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毒药的不断残留,污染了沙漠生态环境,造成了鼠害压力逐年增加,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为了进一步有效控制沙漠草地日益严重的鼠害,逐步恢复草地植被,扼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及沙丘移动侵噬草地、农田的不利局面,切实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在“无鼠害示范区”内设置定点监测样方,每年春秋两季开展调查,记录相关数据,探索出更好长期控制鼠害的治理对策。

1.3 监测意义

通过建设“无鼠害示范区”前后对沙漠鼠害的不断治理,以及建成后多年来自身发挥的作用,示范区内害鼠密度得到有效控制、沙漠植被得以很好地恢复、整个沙漠地区生态也有所好转。在此基础之上,每年根据害鼠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春秋两季的不间断调查监测,获得了害鼠种群数量变动的大量数据指标。同时,多年来对木垒、奇台两县境内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定点监测点内的大沙鼠和子午沙鼠,进行连续堵洞调查,调查记录相关数据。并在监测点外设置相同数量的样方,不堵洞直接调查活动洞口数,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可能引起害鼠种群动态变化的相关因素。

2 监测技术

2.1 样地设置

定点样地设置在木垒、奇台两县沙漠通往准东芨芨湖工业园区老公路两侧。公路以东为木垒县沙漠,公路以西为奇台县沙漠,东西各设置10 个直线定点调查样点,共20 个调查样点。考虑到技术人员只能徒步深入沙漠监测,样点之间的距离为1 000 m,10个样点距离共10 000 m。在吉木萨尔县北部沙漠五彩湾以南和阜康市北部沙漠额河渠道两侧设置的直线样点间距为3 000 m,10 个样点距离共30 000 m,在样点路边做好标记,汽车路码表计程。由于每次调查人数有限,为了便于技术人员准确调查计数,尽量做到堵洞或数洞不遗漏,样点设置面积为0.25 hm2的圆形。随机抽样的样点,根据沙漠的地形地貌和生境,可以设置为0.25 hm2的圆形,也可以设置为50 m×50 m的长方形。

2.2 样点定位

用28.2 m 的测绳作为半径走一圈,拉一个面积0.25 hm2的圆形监测样点,梭梭林茂盛的四周用红色布条拴在梭梭枝条上作为标记,植被稀疏的样点四周用铁锹堆起沙堆作为边界,样点中心GPS 定位,样点设置后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作为长期调查监测点。木垒、奇台两县的沙漠鼠害监测点自2003年《草地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建成后,位置至今未变,以确保数据的连续性。长方形样点四人一字排开,沿直线走一个宽10 m、长250 m的方框。

2.3 调查监测

2.3.1 定点样方调查

定点样方调查是为了累计多年数据,保证数据的连续性。根据两县的气候变化和沙漠鼠类的生物学特性,春季调查为每年3月下旬开始,秋季10月初开始。技术人员对两个县共20 个定点样方内的0.25 hm2圆形样点所有害鼠洞口,进行堵或对活动洞口进行计数,设夹捕鼠,计算样方内有效洞口密度、鼠密度。并调查记录植被种类、植被盖度、地形地貌、土壤类型、草原类型、天气等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计算分析。

2.3.2 随机取样调查

随机取样是为了实时监测,为开展鼠害防控提供数据。秋季调查基本可以确定来年发生趋势,春季补充调查可以提供防治参考。主要调查发生危害区域、面积、种类、数量、繁殖情况,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常取0.25 hm2圆形样方或50 m×50 m 的长方形样方,每个县做10 个样方,共20 个样方。若人员和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多做样方,数据更加精准。

2.3.3 数据采集计算

沙漠害鼠调查监测主要计算以下重要的数量指标:有效洞口数、面积、捕鼠数、洞口数,计算出有效洞口密度和鼠密度。有效洞口密度(个/ hm²)=有效洞口数(个)/面积(hm²),鼠密度(只/ hm²)=有效洞口数×捕鼠数/洞口数。同时通过害鼠种比性比和年龄结构,计算雌雄鼠繁殖强度[2],还要进行环境生态因子和其他相关数据的采集,包括草原类型、植被盖度(%)、草群高度(cm)、产草量(kg/hm²)、放牧强度,检查有无流行病致死的害鼠个体、天敌作用下的食核等。

2.3.4 新技术的探索应用

近年来,3S 技术在鼠害调查监测中开始探索应用,所谓3S技术指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各地已应用多年,到目前为止,鼠害监测已开始探索利用无人机技术建立卫星遥感—低空遥感—地面监测的一体化“空、天、地”监测和信息管理模式,与卫星遥感、传统地面测量相配合,为鼠害监测精准化、信息化管理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3 监测分析探讨

通过对沙漠害鼠一系列的调查监测,数据累计,究竟能否进行准确预测预报。比如说沙漠害鼠秋季调查基本可以确定来年发生趋势,春季补充调查可以提供防治参考,这种情况来看,笔者认为肯定做到了对沙漠鼠害的预测预报。但,经过多年的数据积累是否能像天气预报一样,可以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准确预测,有关专家曾经提出过质疑。就木垒县大石头乡三大队,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几次黄兔尾鼠大暴发,到2000年后绝迹,找不到曾经黄兔尾鼠活动痕迹,截至目前,历时40多年时间,前后两代专业技术工作者均未监测出科学的规律。木垒县新沟戈壁草原兔尾鼠,2005年以前0.25 hm2鼠密度>100 只,到2021年仅16年时间,鼠密度降至0.25 hm2<6只,亦没有开拓性论证。

由此可见,笔者认为对沙漠害鼠的种群动态(数量动态和空间动态)的预测预报,在进行大量监测数据资料积累的基础上,由基层提供监测数据,科研院所主导,联合开展种群动态的大量研究。包括环境、气候、人为等多种因素的积累探索,科学建立关联性的分析模型,探索出鼠害暴发低谷期、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的科学规律。最终掌握害鼠种群发生动态,为科学有效控制鼠害提供依据[3]。

4 鼠害治理对策及建议

无论是调查监测还是预测预报,最终是为了掌控沙漠鼠类的实时动态和暴发规律,实现长效稳控。草原鼠类作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重要环节。鼠类占哺乳动物多样性的40%,是最大的初级消费者类群,是维持食物链网远转的核心环节。当鼠类种群数量超出环境容纳量时,就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我们把这种危害称之为鼠害。生态系统中所有动物植物相互作用产生一个临界平衡点,称为生态阈值,当鼠类造成的损失超出生态阈值,打破生态平衡,造成危害时,就应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鼠类种群数量没有超出生态阈值,没有造成灾害,鼠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防治,否则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而且,国家有关鼠类研究专家明确指出,对于发展农业和防疫需求的鼠害要及时防治,并且尽可能灭尽。但作为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中森林和草原的鼠类即便是防治也不宜灭尽,不提倡除恶务尽的做法,尽量采取适宜的综合措施,将鼠害控制在阈值以内[4],保障生态系统的协调平衡。

监测要以鼠类生态阈值研究和相关标准制定为导向,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全方位监测、实现长期化定时监测、实现智能化监测。同时,以生态优先为指导的鼠害可持续治理是大势所趋,无论是沙漠草原的鼠害治理,还是其他草原的鼠害治理,亦是如此。

猜你喜欢

木垒鼠类鼠害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生命的源起,种子
防治鼠害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浅论吉木乃县草原鼠害发生与治理对策
浅谈人工营林措施防治森林鼠害技术
浅谈户内变电站防鼠安全工作
木垒美地
此心安处是吾乡(外二则)
你好,木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