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

2022-11-21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中学政史地 2022年24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张 蕊

初中地理学科的主要内容是地理环境中的人文和自然现象,与初中其他课程比较而言,初中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更为繁杂琐碎,由此导致学生对初中地理的重难点较难把握。基于初中地理学科的这些特点,将翻转课堂引进初中地理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在课前或课外,学生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等。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翻转课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提升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切实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具体策略

1.教师做好前期把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性改革,虽然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但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撒手不管。为了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初中地理教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和把控,立足课本,适度拓展和整合教学资源,使视频更具吸引力,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其中,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时,教师可以在制作视频时恰当引入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从春运的角度,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展示中国交通的巨大变化;还可以链接关于我国高铁的发展的最新报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使其更好地掌握交通运输的相关知识。另外,有些学生对西半球的国家更好奇、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在制作教学视频或者PPT的时候,将这些国家的相关地理知识和民俗风情处理得更加细化,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教师做好习惯把控,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化。

采用翻转课堂的初衷是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消除学生学习上对老师的过分依赖。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养。基于上述认识,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角色,通过磨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化。例如,在介绍东北三省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总结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成为课堂的主人。

3.教师加强问题把控,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化。

在初中地理翻转课堂,学生的学习必须是自主的、投入的,有自己的主动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提出非常真实的、符合学生认知的、具有生命力的问题。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很尖锐,会与教师的教学设想有一定的出入和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回避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要尊重学生的思考结果,尽快调动知识内存,与学生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时,课本中提到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但有些学生就提出了“英国5G开发比较落后,基础建设比较老旧”等问题。此时,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思考和见解,然后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认真分析,得出结论:英国的低附加值产业已经转移到其他国家,目前着力发展的是金融业,所以会在基建方面有所滞后。学生通过自学和分析,更好地理解了课本内容,也激发了研究的兴趣。

综上所述,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通过自学提出的问题可能多而且杂乱分散,教师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加强对问题的把控,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真正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地理知识,形成地理学科思维,并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全面提升知识素养。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