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2022-11-21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第一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中考知识点素养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第一中学 刘 云

新中考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要拓展,教学手段要创新。于是,历史教学一改往日沉闷死板的教学风格,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如今学生的发展需求,历史教师需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落实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一、解读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只有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才能通过设定教学目标等方式将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融入初中历史教学当中,进而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历史的能力,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还要通过解读不同的史料、典故等,使学生在看待任何事件或感悟反思时可以从历史视角感受不同角度带来的微妙变化。

这样,教师就要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解读能力和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等方面,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针对性,突出学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从知识点的掌握转移到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上,在教学中以旁观者视角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秦国统一中国和维护统一局面所采取的措施,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度,摆脱死记硬背的低效教学,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和解读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

1.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强化历史时间脉络。

一看到知识框架,大部分人最直观的想法是知识点总结。事实上,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知识点进行总结,还要能够“授人以渔”,引导学生自行构建历史知识框架,理清时间脉络,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教师与其直接将总结好的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如带领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共同构建历史知识框架。以《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将其中的关键词和逻辑关系隐去,启发学生思考每一个关键词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是事件的重要代表元素。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秦统一中国在历史上的地位、意义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理清时间脉络。学生在掌握这样的学习方法后,日后学习任何历史知识都能更为高效。

2.结合史料,提升学生解读历史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虽然这些历史事件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是深刻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要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解读历史的能力。

例如,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介绍了唐朝经济繁荣、民族交往、开放的社会风尚和多彩的艺术发展等内容,教师可以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比如引入李白、杜甫等的诗句,从中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学生也在知识拓展的过程中,掌握了另一个品读历史的视角,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升了解读历史的能力。

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已经逐渐走进中学课堂。借助多媒体可以将历史事实更为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视觉和听觉多项感官的刺激,构建更为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活跃度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片段,渲染这一段历史的沉重与残酷。虽然时间的长河已经流淌太久,当时暗无天日的日子在如今幸福美满的生活中已经难辨模样,但我们不能忘却那一段历史,要时刻铭记战争的残酷,只有这样才能对现在的生活心怀感恩。借助多媒体,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史料的理解,增强学生在不同历史事件中的代入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历史虽已是过往,但唯有铭记历史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历史教学也是如此。课本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并不是历史教学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从历史中收获感悟与智慧,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

三、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1.搭建教学共享平台,积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也为历史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基于新中考的时代背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搭建教学共享平台,让优秀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案例与经验通过平台分享给更多的教师。教师之间还能就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沟通,体现教师团队的协同作用。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想要切实取得效果必然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如果校内资源不丰富,学校可以协调其他学校或历史博物馆等,共同打造历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历史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不断学习,积极创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2.开展实践活动,与学生共同成长。

开展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对历史教学往往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那就是感受的力量。当人们面对一幅精美文物的图片时,更多的感受可能是对古人艺术创作的赞美,而当那个文物就摆在眼前,人们能清晰地看见她曼妙的身姿和灵秀的条纹时,那时内心深处才会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这种感受是任何图片、视频、影像都无法替代的。

因此,历史教师应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在能力范围内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历史的机会。无论是博物馆还是纪念馆,都能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感受,能使学生的思维快速运转,进而所提出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使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大幅增加。教师还能与学生共同学习一些连教师自己也未曾听闻的历史故事,积累更丰富的历史知识。

总而言之,基于新中考背景,初中历史教师应明确培育核心素养的具体方向,在教学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自身能力提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积极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生解读历史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从容地应对中考。

猜你喜欢

中考知识点素养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中考“三数”大扫描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知识点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