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探析*

2022-11-21王玉芬李济沅

高校辅导员 2022年4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舆情符号

王玉芬 李济沅

(浙江大学 a.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浙江 海宁 314400;b.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c.党委统战部,浙江 杭州 31005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1]网络舆情治理不仅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关系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涉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在网络信息技术赋能作用下,知乎、微博等网络平台在高校网络舆情中正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并持续革新高校网络舆情的呈现形态,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视域,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论述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导。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微观场合中人际互动过程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机制作出阐释,也为我们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他认为,“互动仪式是人们基本的活动,是通过多重要素的组合建构起来的,它们形成了不同的强度,并产生团结、符号体系和个体情感能量等仪式结果。”[2]柯林斯关于微观情境中互动仪式的见解可以为探究高校网络舆情情境下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提供有益启示。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工具,可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互动仪式链要素,辨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并进一步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策略。

一、高校网络舆情互动仪式链的要素分析

互动仪式有四种主要的组成要素:“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二是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三是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四是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3]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嵌入高校网络舆情的现实情境,可以发现,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与互动仪式的起始条件高度契合。

(一)网络公共空间铸就“身体共在”

互联网极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并且在融合中重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范式。“通过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人们可以在错位的时间和空间交流,在一个虚拟建构的环境中进行交互活动。”[4]对于高校而言,以校园论坛、网站为代表的校内网络空间以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校外网络空间共同构成了高校师生日常交互的虚拟空间,成为师生关注学校动态、接收信息以及表达诉求的重要窗口,网络公共空间的虚拟社区也自然而然地构筑了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主场。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互联网信息发布及时、交互方式便捷、舆论传播迅捷等特点促使包括校内师生和校外社会公众在内的各方参与者纷纷“一键入场”,在网络公共空间通过人机交互实现互动,进而短时间内便在网络公共空间形成超越时空限制的“身体共在”情景。

(二)虚拟身份边界标识“角色密码”

在网络空间的虚拟环境中,现实生活中的人以符号形态呈现,个体之间的交流也是符号信息之间的交互。虚拟社区中的不同社群可视为不同符号的集合,学缘(专业学习)、业缘(从事职业)、趣缘(兴趣爱好)以及公共热点事件都可能成为人们在虚拟空间集结的诱因。鲜明的符号属性强化了网络空间虚拟身份边界的划分,如QQ、微信等网络圈群需要经过申请审核后方可加入,校内论坛等网络社区则需要专属于高校的身份标签认证后方可进入。尤其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是否对事件有话语权、是否掌握交流的话语符号、是否具备相关的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成为区分参与者身份的重要条件。可见,技术手段区隔、身份标签识别、文化属性标记等要素共同打造了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参与者的“角色密码”,进而在全体参与者中达成身份共识,有效建立起了“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身份屏障。

(三)校园公共事件构成“关注焦点”

教育本身关系国计民生、关联千家万户。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高校网络舆情更加易发、多发、突发,且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大。[5]高校长期处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之下,因此在持续积累的社会影响力的推动下,高校的发展动态更易于被外界感知,校园内的突发公共事件很容易在网络上“出圈”,从而引发校内师生乃至社会公众的热议,甚至上升为社会公共事件。对于置身其中的参与者而言,校园公共事件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核,天然地构成了互动仪式中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凭借其强大的议题设置和话题引导能力,围绕核心事件持续整合、生产出新的话题文本,不断扩大人们的关注焦点,在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的同时,也强化了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注和耦合关系。

(四)互动分享体验实现“情感共享”

网络虚拟社区中诸如发帖、评论、点赞、转发等一系列操作功能使个体参与互动、分享体验成为可能,同时又可以兼顾即时交互与延时交互两种形式,拓展了交互的时空跨度。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围绕共同关注的焦点,参与者无论是通过对个人经历体验的客观叙事,或是基于前见经验的主观阐释,抑或是借题发挥的情感宣泄,其实质上都指向了个体表达自我、回应他人的目的,既展现了在互动仪式中个体自我建构的主观能动性,也表达出个体渴望获得关注的情感诉求,并且最终实现了基于互动分享体验而达成“情感共享”。在互动情境中,人们不断深入的互动分享促进着互动仪式的连续发生以及微观情境的持续叠加,他们共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也会随着交互程度的加深而不断累积。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

当组成要素有效地综合,并积累到较高程度的相互关注与情感共享时,互动仪式会产生四种主要的结果:一是群体团结,二是个体的情感能量,三是代表群体的符号,四是道德感。[6]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是互动仪式作用的结果,其蓄能、发酵、传播、爆发的演化过程是互动仪式链不断延伸的过程。高校网络舆情的升温实际上也是仪式中情感、动机和符号容量不断积蓄的外在表现。

(一)身份认同加速高校网络舆情蓄能

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身份认同的建立方式与现实空间有所差异。“与现实社会相比,同一网络空间的群体可能会缺少共同的心理支持或情感基础,但可以通过文字、表情包、音频、视频等文化符号唤起集体行动的关注点及情感连接。”[7]与现实场景中的互动仪式相比,一旦参与者确立彼此的身份认同,网络空间中群体集结速度、主体交互频率、文本生产效率以及舆论传播速率均会得到显著提升。这意味着高校网络舆情发端后,短时间内与舆情事件相关、承载各方观点的舆论文本将会大量产生,并且借由互联网实现快速广泛传播,从而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积蓄势能。同时,在互联网强大的文化再生产能力的助推下,初始的舆论文本会在网友多次“创作”后在文本形态上呈现新形式、在文本数量上实现持续累积、在文本内容上意见纷呈。值得关注的是,互动仪式所产生的身份认同更加容易导致群体观点同化现象,当海量同质化的观点充斥于网络空间时,甚至可能会诱发群体观点极化现象,进而导致“理性失语”,加大后续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

(二)情感能量助推高校网络舆情发酵

互动仪式随着时间连接成链条,其结果是最后的互动(通过情感与符号)成为下一次互动的输入端,所以情感能量往往会随时间而累积(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8]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过程也是互动仪式持续连接的过程。群体成员的情感体验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在个体确认自我主体性的存在感、主动发声维护公共利益的正义感以及表达诉求影响事态进程的成就感等方面,消极的情感体验则表现在诉求表达未得到回应、对学校事件处置结果不满或在群体中被边缘化等方面。同时,参与者的情感体验也有强弱之分,仪式中的核心成员(如与舆情事件紧密关联的高校师生等)的情感能量较强,而边缘成员(如未直接参与舆情事件的社会公众等)的情感能量则较弱,成员身份也会随着事态发展而发生转换。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相互作用,强情感体验带动弱情感体验,共同构成了个体在仪式中参与互动的动力机制。群体情感能量的累积提升了仪式强度、促进了群体形成仪式的团结,也成为助推高校网络舆情持续发酵的重要力量。

(三)群体符号促进高校网络舆情传播

仪式创造了文化符号,并在具体的互动情境中赋予符号对象以情感意义。符号可以通过微观情境中人与人之间连接而成的网络得以传播。尤其是在虚拟情境中,群体成员共同创设的符号系统是群体的象征,更是群体内的虚拟互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媒介。高校网络舆情中的文化符号主要有三种:一是围绕事件的原创文化符号,往往在校园公共事件引发讨论之初便被创造,具有即时性与针对性;二是大学文化的衍生符号,由长期以来在高校网络公共空间广泛传播的文化符号转化而来,具有亲和性和应景性;三是社会文化的迁移符号,是将社会上的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等符号赋予新内涵后巧妙“搬运”而来,具有话题性和普遍性。三者共同建构了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符号系统,并据此形成了虚拟互动的会话网络。仪式中的符号在创设中实现传播,在传播中持续分化,既依附于高校网络舆情存在,又促进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群体符号的创造在强化了参与者的群体归属感的同时,符号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性、传播性等特征则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

(四)道德体验激化高校网络舆情爆发

互动仪式会使群体成员产生道德感体验,具体表现为“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符号,防止受到违背者的侵害。与此相伴随的是由于违背了群体团结及其符号标志所带来的道德罪恶感或不得体的感觉”。[9]群体道德体验的生成、维系和变化受到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群体成员所共享的道德体验通过群体团结、群体符号创造以及情感能量的持续累积等内在因素得以生成和维系;另一方面,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受外在因素的扰动作用,群体道德体验也会随之强化或弱化。在高校网络舆情的情境中,校园公共事件发生后,参与者对公共事件的高度关注和互动讨论推动了群体情感体验的生成,并在对事态发展的持续跟进中得以维持。当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处置取得新进展或随着更多信息公开而出现转折时,群体的道德体验也会随之发生波动,尤其当事件处置及发展方向与群体期待发生冲突时,会进一步诱发群体道德体验的激化,从而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的爆发。

三、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10]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科学有效治理不仅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优化大学治理体系、提升大学社会声誉,更有助于为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铸就清朗网络空间。从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出发,互动仪式链理论可以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提供有益启示。

(一)解耦身份认同,化解信任危机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网络空间建立的高度身份认同很容易导致群体成员思想和行为上的盲从,制造公众与学校之间的对立立场,进而诱发信任危机。因此,解耦群体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是治理网络舆情的重要着力点。其一,在现实情境中掌握各方诉求。高校网络舆情虽然爆发在网络空间,其参与主体却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件处置同样需要在现实情境中开展。在事件发生后,通过集体座谈、谈心谈话等方式迅速疏通沟通渠道,在及时掌握各方诉求的同时,对于公众关切的重点问题适时适当予以回应,不给猜忌、谣言留下滋生空间。其二,在网络空间主动干预引导。在学生中培育一批媒介素养较高的校园好网民,深入到网络空间的神经末梢,在网络空间主动发声,既起到监测网络舆论走向的作用,又可以实时驳斥错误观点并引导参与者理性讨论,避免网络空间中只存在一个声音、一种观点。其三,在关键节点上权威发声纠偏。当网络空间出现严重分歧或重大转折,并且公众认知出现偏差、舆情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时,事件相关的权威部门基于充分的调查论证,对重要信息的及时发布和重点问题的适时回应会产生“一锤定音”的积极效应。

(二)调节情感能量,抑制舆情升温

在网络舆情事件中,高校的治理主体通过调动积极的情感能量、抑制消极的情感能量,可以推动舆情趋向缓和,起到为舆情降温的作用。其一,展现积极主动的姿态。高校面对网络舆情表现出的应激状态,直接影响师生公众对高校的主观印象。因此,高校应通过启动响应机制、发布公告等方式主动表态,展现出不推诿、不逃避的担当姿态,消弭舆情中的负能量,助力高校治理主体获得公众信任感并在后续事件处置中居于有利位置,赢得主动权。其二,正面回应公众的诉求。舆情演化过程中海量信息层出不穷、多元诉求相互激荡,高校治理主体需深入辨析、去伪存真,在精准把握公众主要诉求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予以正面回应,消除可能引发消极情感能量的潜在舆情爆发点。其三,发挥核心成员的作用。仪式中的核心成员往往具有更高的情感能量,并会对其他成员产生影响。网络舆情中事件的主要参与者以及网络空间的意见领袖等都在群体中扮演着核心成员的角色,针对这一群体开展思想工作,引导他们理性发声,在为舆情降温过程中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塑造文化符号,加强舆论引导

舆论发酵的过程,也是符号生成、交互、传播的过程。通过符号的塑造及运用,高校治理主体可以借助符号进行议题设置和话题引导,进而达到引导舆论导向的目的。一方面,运用日常性文化符号。在高校日常运行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日常性的文化符号,如学生组织权益服务的虚拟社区账号、网络形象以及学生运营的公众号等文化标识,具有反映公众诉求、标识共同身份、凝聚文化共识的柔性治理意蕴。在网络舆情中,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日常性的文化符号,有助于在公众与高校之间建立舆论的缓冲地带;另一方面,创设应激性文化符号。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殊情境中,针对负面舆论的持续冲击,有必要主动发掘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具有正面意义的处置进展和治理成果,并将其转化为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等具有积极传播效应的文化符号,在进一步巩固网络舆情治理成果的同时,有力对冲和消解网络空间中负面的文化符号,引导舆论走向理性平和。

(四)转化道德体验,赋能大学治理

高校网络舆情中生成的道德体验彰显着师生和公众关心高校发展的迫切心态以及渴望参与大学治理的主观诉求,施以因势利导可以将其转化为大学治理的积极动能。其一,健全网上网下互动的信息研判机制。高校网络舆情与高校师生群体密不可分,并且大多首先发端于校内虚拟社区。高校治理主体应善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上网下互动的信息沟通网络,主动发现师生关注的群体性、苗头性问题,在充分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及时甚至超前采取处理措施回应师生正当诉求,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其二,完善高校师生意见反馈的常态制度。高校网络舆情暴露出了大学治理尚存的治理盲区,通过加强高校师生意见反馈的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强化师生在大学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将舆情的网络民意转化为大学治理的意见建议,有效激发师生的参与感。其三,构建学校社会联动的大学治理格局。置身于社会运行体系之中,大学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大学治理同样需要社会参与。在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高校应根据实际需要主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强化社会监督,这不仅有助于加强社会对高校的了解,化解认知误区,更有助于提升大学治理效能。

四、研究展望

透过高校网络舆情的观察窗口可以发现,青年大学生群体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制造网络舆论表达个人诉求、参与高校治理、影响高校决策,成为当下大学生非制度化网络政治参与的新形态,并呈现出愈发广泛的发展趋势。然而,对于青年大学生群体而言,与高质量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相适应的科学素养、法治素养、媒介素养等基本素质尚存在提升空间,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积极回应,这既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契合学生倾向网络参与的主观诉求。与此同时,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充分展现出互联网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对大学治理的技术赋权效应愈发凸显,这迫切呼唤大学治理的思维转向与体系重构,具体表现在大学治理主体的拓展、大学治理载体的拓新以及大学治理范式的优化等方面,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大学治理效能成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大学治理体系建构中对互联网的善用机理和有效载体的研究运用也构成当下大学治理的崭新命题,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舆情符号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消费舆情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