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出版社编辑的核心素养与培养路径:基于质检视角

2022-11-21谭学秋

传媒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编校书稿学术

谭学秋

人才特别是编辑人才是出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出版社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新时代,推动我国出版事业繁荣发展,急需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一、大学出版社编辑力不足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由于出版社的转制[1]、新媒体的崛起等原因,大学出版社面临多重力量(中央大社、地方出版集团、民营书商、新媒体等)的挤压,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有的大学出版社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经济效益下滑,发展潜力不足,导致人才外流严重,甚至一些骨干编辑频繁跳槽,出版社不得不频繁地大量招聘新编辑,日常工作难以为继,更谈不上编辑梯队建设。另一方面,大学出版社主要出版学术著作和高校教材,学术图书的特点是单本发行数量少,导致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品种多且分散,因而文字编校工作量大且对编辑学历要求高。特别是近年来, 由于出版社事业发展,出书种类增加,编辑工作量急剧增加,除了面向社会招聘之外,主要通过录用应届毕业研究生,编辑上岗的门槛大大降低。[2]

过去,一般新编辑入职后需要由老编辑带培两三年才能独立发稿,现在往往新招聘编辑半年实习期满转正后即赶鸭子上架,以导师名义发稿,而有的导师在任务压力下往往自顾不暇,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出书质量势必难以保证。从长远来看,极不利于编辑的健康成长和系统培养,更不利于出版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导致近年来编校质量不合格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与其他专业技术工作不同,编辑的知识技能结构为:各原专业知识(如中文、历史、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编辑学知识+编辑实务技能。成熟编辑需要一定的实务积淀,才能逐渐形成对各种问题的敏感性和处理技巧,如“文革”需要加引号、涉港澳台表述的处理等等。这些知识教科书上不会有,只能通过书稿复审等方式从老编辑那里学习。

实际上,新编辑即使通过编辑资格考试获得责任编辑资格后,距离成为一个能独立发稿的成熟编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编辑多无工作经验,一方面,慑于质检要求,特别注重编校差错率,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甚至过度改稿[3];另一方面,往往陷于只见树木(错别字),不见森林(内容等)。许多地方编辑加工深度不足,如需要加注释的地方没有加注释,图表设计不合理,章节等各级标题字体字号等版式设计不合理或区分不清晰。此外,思维方式很机械。比如,强调要前后统一,有的编辑就使用“通改”功能,如把所有的“通讯”都通改为“通信”,结果出现“《自然辩证法通信》”(应为《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这类错误。

编辑能力和基本素养不足已成为近年来编校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如何帮助年轻编辑快速成长,尽快提高总体编辑力,这是许多出版社面临的严峻课题。

二、大学出版社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当今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已对大学出版社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编辑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学术素养、人文素养、技术素养等。

(一)政治素养

大学出版社主要出版学术图书,具有强烈的政治和价值导向。因此,编辑的首要素养就是政治素养。政治素养主要体现在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较高的政治判断力,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能够敏锐识别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稳定、违背社会公德等不良内容,能够对书稿中的政治敏感性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保证正确政治和价值导向。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文化价值观日益多样化,尤其在信息多元化时代,各种思潮纷繁复杂,编辑更要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思想上、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在审稿时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极强的政治鉴别力,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发现书稿中政治方面的疏漏,确保书稿内容的政治正确性。特别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等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书稿,更需要编辑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担当,一定要把好政治关。

在编辑实践中往往还会碰到一些隐蔽的政治性差错。比如有的书稿中将港澳台与国家并列。有的甚至非常隐秘,如汪伪时期的一些机构名称中的“国立”“中央”等字样,需要特别注意。再如,有的作者为“创新”随意提新说法、新术语,这就需要编辑具备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发现书稿中的不良信息,确保正确的政治导向,筑牢出版安全防线。

此外,政治性差错不仅是内容的政治倾向等问题,还包括一些政治性内容的表述不准确、不规范。特别是人文社科编辑,要对一些重要提法有基本的掌握,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表述要保证规范准确。要保持政治敏感性,既要靠学习,更要靠工作中用心积累,在审稿中培养敏感神经,提升政治敏锐性。

(二)过硬的语言文字能力和人文素养

编辑加工就是按照出版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对书稿内容进行规范化处理及增、删、调、改等一系列工作,是一个不断优化、增值和提升的过程。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依据编辑规范和学术规范对书稿进行加工,避免疏漏或表述错误,使书稿更加完善;对书稿的篇章结构、格式、文图、辅文等方面进行调整,对版式、文图、审美感受、阅读体验等进行提升,以实现出版价值的最大化。

语言文字能力是编辑的基本技能,优秀的编辑加工能使书稿达到“信、达、雅”,语言通畅,逻辑严谨,体例格式规范。这就要求编辑熟悉语言文字规范,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能够敏锐地发现和识别文字、语法、逻辑和知识性硬伤等错误,并快速准确地处理这些问题,确保内容的正确、规范。有的书稿需要做较大的增、删、调、改,有时甚至部分内容需要作者重写,以提升书稿的质量,或更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许多社科类学术书稿中会涉及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因此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对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经典(如《诗经》《论语》等)、思想家(孔孟、程朱等)及其思想观点等,应有基本的掌握。

(三)学术素养

大学出版社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编辑工作有很强的学术性、专业性,要求编辑除了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有一定的学术判断力,能够做出准确的专业判断。编辑如果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就不可能完全看懂专业性书稿,更无法发现和纠正书稿中的专业性和知识性差错,从而无法保证图书的编校质量;更不能给作者提出专业性的建设性修改意见,打造精品。

学术素养也是大学出版社编辑坚守编辑职业底气的内在要求。[4]只有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能与学者平行,与作者对话才能更有深度,才能从学术层面提出质疑,提出到位的审稿和修改意见。

要策划和出版学术精品,编辑更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能运用自身的专业学术素养,发现学术前沿中的热点问题,对选题的学术价值作出判断;能与高水平作者形成共同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话,深入探讨本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能整合学科前沿的作者资源,写出代表学术“高峰”的学术精品。这要求大学出版社编辑要不断学习研究,努力成为专家型编辑,使自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话语权,才能赢得专家学者的认可和信任。

大学出版社编辑不仅是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还肩负着推动学术创新的历史使命,只有具备足够的学术素养,才能凭借自身深厚的学术功底,协助作者对书稿进行多方面提升,进而达到助力我国学术发展和科研繁荣的目的。

随着各高校争创“双一流”,纷纷推出各种建设计划(如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等),鼓励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大学出版社面对的书稿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如许多学术著作参考文献中外文文献已占一多半。这也相应地要求大学出版社编辑具备较高的外语素养(包括普通外语和专业外语),才能达到提升书稿水平和编校质量的目的。

(四)技术素养

大学出版社编辑不但要有较高的学术素养,还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技能,主要是使用各类搜索工具的能力。编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断质疑、不断求证的工作,以前编辑可能主要依靠图书馆藏书、个人制作资料卡片和常用工具书,当今信息时代则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搜索引擎,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精准的资料。例如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http://data.people.com.cn/rmrb/)提供了1946年至今的人民日报图文资料电子资源,“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https://data.lilun.cn/index_custom.html) 提供了马克思主义著作、党的领导人著作、党的文献、法律法规等,需要核对相关引文时可以便捷地利用这些电子资源。

编辑除了审稿、向美术编辑介绍书稿内容外,还需要与美术编辑探讨书籍的封面、版式等方面的问题,如开本大小、结构层级、板块设置、字体字号、图表布局等,处理得好就能够在形式上使整部书稿内容主线清晰、条理分明,会让读者阅读时阅读体验更好。因此,编辑要懂一些封面设计等图书装帧知识,掌握基本版式设计要求,确保内容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大学出版社编辑的培养

编辑是出版社的核心资源,编辑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关系到图书的质量。出版社要高度重视编辑的培养与发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是做好出版工作的基础。

培养一名优秀的编辑,需要出版社和编辑个人长期努力。编辑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出版社需要予以规划、引导,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规范化培养制度和管理模式,形成编辑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打造一支成熟、稳定、战斗力强的编辑梯队,为出版社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新编辑入职后首先要进行集中统一培训,入职培训是编辑进入实际工作岗位的第一课。新编辑进入出版社后,可先到总编室、出版部、发行部等与编辑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轮岗,快速了解出版基本流程、出版社的运营模式,增强对出版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

在新编辑对出版工作有初步的认识、整体的了解后,开展与编辑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理论培训,使其尽快熟悉编辑业务,进入角色。然后到文编中心,经过核红、校对等环节的锻炼,积累编辑工作经验。在编辑业务能力培养中要特别重视培育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奉献精神,培养其职业责任意识。

审读能力是编辑能力的基础,其培训应是长期的、常态的。可定期请资深编辑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书稿审读规范,常见文字差错、知识性差错的审查,书稿中敏感问题的审查等。应建立经验总结与交流分享机制,定期举办编校案例专题讲座和编辑经验分享、知识差错交流等互动式的培训,以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如山东大学出版社近年形成了“编辑大讲堂”等系列培训项目,对编辑进行日常培训。请资深编辑分享其好的经验、做法,如“书稿预审、预处理和初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书稿中常见的冒号误用和案例解析”“图书印前检查事项与统筹”等。由文编中心、质检中心对书稿中出现的典型性、共性的问题及时通报,引导编辑养成勤查工具书、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提升的习惯,培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使编辑不断提高业务本领、打造工匠精神。还通过看板、QQ工作群、微信交流群等平台,交流编校问题,将发现的需要注意的问题随时分享,相互答疑解惑。这些措施和做法有力地促进了编辑的成长发展和编校质量的提高。

大学出版社应依托母体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以及优秀的学者资源举办培训讲座。如山东大学出版社邀请山东大学有关学院教师举办思想政治理论等培训讲座,邀请文学院教授讲中国传统文化, 请哲社学院教授讲马克思,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讲文化自信,请政管学院教师讲党史党建等等,极大地提高了编辑的政治素养和学术素养。

(二)通过新型导师制助力编辑快速成长

编辑工作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复合性工作,具有很多难以通过培训传授的经验和技能,而通过导师制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方式,可传递巨大且有效的信息。

我国出版业一直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导师制是很多出版社培养新编辑采取的重要举措,无论是编辑加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还是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培养和传承,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导师制对于需要编辑具有一定学术素养的大学出版社尤为重要。

所谓“导师制”,是指由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水平的资深编辑担任导师,对新编辑进行编辑出版业务指导,对其日常编校工作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全部传授给新编辑,如“文革”等词需要加引号,“1~5万”应改为“1万~5万”,有的原文需要根据上下文进一步补全信息等。同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新编辑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帮助其全面成长。

实施编辑导师制,首先要选好导师。导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编辑业务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学术素养深厚,有担当精神,特别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传帮带”的热心,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充分的耐心,还要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一定的人格魅力,成为新编辑踏上职业之路的领路人。[5]

出版社要从制度上作出安排,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新编辑有活力、有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强。导师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有敬业精神。此外,青年编辑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比较强,导师可以在徒弟的帮助下,较快地熟悉现代化编辑辅助工具等新技术,工作中相互切磋、优势互补。这样新老编辑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形成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出版社内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推动编辑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面对编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导师制不断补充新内容,调整具体形式,越来越成熟。如山东大学出版社实行新编辑“双导师”制,除了给新编辑安排业务导师外,还配有政委(由社领导担任),从个人生活、政治思想方面给以关心指导,从而有利于新编辑的全面成长。在“双导师”的认真指导下,不仅新编辑的审稿能力、责任心、出版技能等迅速提升,同时也实现了编辑队伍的梯队发展。

除了导师以外,还可利用三审制度,要求各个审次(复审、终审和重点书稿审读)的编辑在审读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使新编辑多渠道、全面学习编校技能,加快年轻编辑的快速成才。

(三)编辑要加强学习自我提升

对于编辑而言,不断学习、主动学习既是国家继续教育有关规定的要求,也是工作需要。编辑工作实践性强,编辑的成长是一个边干边学的过程,编辑工作中所接触到的书稿内容都是新的,都有新的知识点、创新点或新的分析角度、新的研究方法等,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对最新学科动态有所把握,有面对新领域、新知识的底气和自信。

1.新时代编辑要加强自主学习,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我。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编辑要树立随时学习的意识,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时间,养成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习惯。如可通过一些微信公众号如“学习强国”“木铎书声”“一起编校”等,《出版科学》《中国编辑》《中国出版》《科技与出版》等在线期刊,获取行业资讯,随时进行碎片化学习,不断扩大知识储备,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2.“走出去”交流学习。编辑与同行开展专项交流是拓宽视野、打开思路的重要途径,要及时了解国内各类出版资讯,定期组织编辑参加出版社之间、新闻出版行业的各种交流论坛等。如2019年以来,山东大学出版社组织部分骨干编辑赴华东师大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等先进大学出版社进行学习交流,学习他们组织主题出版、高校教材的先进经验。

同时,鼓励编辑积极参加各自学科的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具备与专家学者对话的能力,结识学科领域内的潜力作者。

3.工作之余进行科研和撰写论文。编辑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理论的总结和深化是必不可少的。理论上的及时梳理和沉淀,能促使编辑工作中勤于思考、及时总结,使编辑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编辑业务水平。工作之余进行科研是提高编辑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出版社要鼓励编辑积极投身科研,撰写论文,成为学者型编辑。可组织编辑参加中国编辑协会、全国大学版协等组织的征文活动,营造学术氛围。同时,编辑还要结合工作进行各自专业的学术研究,撰写各自专业的学术论文,不断提升学术素养。

4.要勤逛书店,既可了解本学科领域最近出了什么新书,借以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也可以了解图书出版动态,学习其他出版社好的编辑方法、版式设计等。

(四)大学出版社和母体大学要健全相应配套机制

大学出版社和母体大学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编辑成长的相应配套机制。

1.积极组织编辑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如山东大学出版社把组织编辑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每年都针对参加出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编辑组织一些集体学习辅导,既大大提高了考试通过率,又加强了编辑基本功的学习。

2.出版社要鼓励编辑积极参加各种编校大赛,并给予荣誉和物质上的奖励。编校大赛能够以赛促学,是提高编辑业务能力的重要抓手,出版社要好好利用这些机会,促进年轻编辑职业成长。

3.鼓励编辑在职攻读更高一级学位。大学出版社对编辑学历要求较高,为了应对新时代高质量出版对编辑越来越高的要求,打造学者型编辑,迫切需要编辑通过攻读更高一级学位等方式提高学术水平。近年来山东大学出版社已有多位编辑在山东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4.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炼发展理念,制定发展规划,营造编辑成长的人文环境。如2019年以来,山东大学出版社建设企业文化墙和反映出版社文化特色的文化长廊,建立获奖图书展、重点图书项目立项荣誉展等,提升了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激发了全社员工的积极性。

另外,母体大学应支持出版社发展,在出版人才引进、培养、管理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

四、结语

大学出版社编辑工作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决定了编辑工作不是流水线式的技能型工作,而是知识的生产和再创作,这就决定了编辑培养的长期性。人才是出版社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有了高质量编辑人才,才能谈得上高质量出版,这也是图书质量建设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6]

猜你喜欢

编校书稿学术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数学说理,怎么说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国首个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发布
期刊与当代学术研讨会暨《长江学术》发展论坛掠影
编校手册
学术出版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