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乡村”报道内容比较研究(2008-2021)

2022-11-21肖雅茹

传媒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议题美丽

肖雅茹

一、问题提出

研究媒体在“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新闻传播中的实然角色,就必须要对媒体报道内容进行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较,其议题相对稳定,由于角色定位及功能差异,在报道风格、内容及形式上各具特色。因此,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传统媒体对“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报道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更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媒体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报道了什么信息?议题分布如何?报道倾向更侧重于什么方面?

二、文献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 已成为引领我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基本国策。“美丽乡村”建设既是“两山理论”的重要实践,又是推动生态文明思想传播重要载体。国外有关生态文明传播研究,由于其城乡之间不存在二元结构,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城乡处于同样地位,乡村经济步入循环发展模式,城乡环境质量差距不大,导致专门针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相对偏少,主要是在微观领域进行的研究,很少涉及宏观方面,尤其是缺乏从传统纸媒角度,进行报道问题的比较研究[1-3]。国内较早提出生态传播概念的是北京林业大学的铁铮教授认为,生态传播是指人类与生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传播活动[4]。关于生态文明传播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传播意识、传播路径及传媒的社会角色等方面进行论述。总体上,国内重城市,轻农村,媒体缺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关注[5-8]。因此,生态文明传播视域下,以《人民日报》和《中国环境报》为例,研究传统媒体关于“美丽乡村”报道问题,并从内容上进行比较分析,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

样本选择时间为2008年1月15日至2021年9月30日。样本选取对象为《人民日报》和《中国环境报》。在CNKI中,以“美丽乡村”为主题,检索《中国环境报》关于“美丽乡村”报道的样本共230条,经过人工筛查和选择,在对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剔除重复及无关内容,得到有效样本144条。在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中,以相关报道的标题是否涉及“美丽乡村”作为判断标准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47条,经过人工筛查,去除重复及无关内容,得到有效样本71条。两报所有样本共计215条。

(二)类目构建

1.报道标题词频。在一定闭合时间段内,针对某一议题的高频词语统计,可以反映报道主题、报道倾向及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反映出“美丽乡村”生态报道的热门词语或关注的重点。

2.报道年份与数量。数量多少可以反映事件关注度。对每一年的“美丽乡村”生态报道数量进行统计,能够反映媒体报道与政策颁布的内在逻辑性。

3.报道体裁。依据样本的具体内容和字数将报道体裁划分为: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读者来信、专访。

4.稿件来源。稿源即新闻稿的来源,将其稿件来源分为:报社自采、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转载自其他媒体、读者、无明确来源。

5.报道倾向。根据报道主题和语言运用,分析出报道倾向。“美丽乡村”报道中关于生态的人、事物的态度,具体可分为:正面、中立、负面。

6.报道主题。报道主题反映和表达了议题的主要内容,通过样本分析可以将报道主题分为:生态环境建设成就、生态环境建设文件、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与技术服务、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教育与宣传、生态环境治理。

7.关涉主体。关涉主体是指新闻报道中的行为主体。本研究将报道关涉主体分: 政府及党政机关管理人员、农民、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公益组织及成员、专家学者、基层行政人员、其他。

四、研究发现

(一)报道标题高频词分析

借助词频分析工具,将71篇《人民日报》报道标题和144篇《中国环境报》报道标题的文本导入。总体上,两报的报道标题高频词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美丽乡村”是报道的核心要素。“农村”“乡村” 反映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阵地,体现了农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紧迫性。“生态”“环境”是报道的主要内容,媒体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报道吸引受众注意力。“美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目标,是对乡村风貌的综合概括。“整治”“治理”“垃圾”反映了媒体报道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心,是努力的方向。“建设”“推进”和“振兴”进一步说明了“美丽乡村”对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报道中,媒体统一的传播定位和高度相似的关键词,有利于媒体塑造和强化国家形象。

(二)报道数量:运动式特点突出

生态环境报道的运动式特点是指生态环境新闻处于某个特定运动前后报道数量大幅度提升,反之报道数量较少的情况,这是一种不定性报道模式。

《人民日报》在2008年,已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议题进行了报道,而《中国环境报》最早报道时间在2010年。从变化趋势分析,《人民日报》对“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的报道,主要集中在2014年、2015年和2018年,在2013年、2017年、2019年、2020年报道量适中,且变化不大。《中国环境报》对“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报道的数量,在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21年都比较多, 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报道的变化及频率波动比较小。

两报的报道数量均在2013年有了明显增加,2014年和2015年出现了报道小高峰,数量的变化与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和中央具体活动的开展有关。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同时强调其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目标。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标正式发布,这一文件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三)报道主题:环境治理为主

结合两大主流媒体的报道实际,将有关“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的报道主题按照报道领域划分为生态环境建设成就、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文件、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与技术服务、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教育与宣传、生态环境治理这六类主题。《人民日报》中“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报道所涉及主题占比最大的为生态环境治理类为41%、生态环境建设成就类为29%、环境污染问题类为11%、生态环境教育与宣传类为7%、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与技术服务类为6%、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文件为6%。《中国环境报》中关于“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的报道数量最多的是生态环境治理类(46%),其次是生态环境建设文件类(17%)和生态环境建设成就类(16%)、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类(10%)、生态环境教育与宣传类(6%)和环境污染问题类报道数量较少(5%)。总体来看,“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报道主题丰富且有侧重点,反映了两报在树立国家积极向上的正面环境形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报道倾向:以正面宣传为主

正面报道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基调。两报的报道倾向均以正面报道为主,《人民日报》有54篇正面报道,《中国环境报》有126篇正面报道。中性报道和负面报道较少,《人民日报》的中性报道有11篇、负面报道有5篇。《中国环境报》的中性报道有11篇、负面报道有7篇。首先,“美丽乡村”行动具有正面性和积极意义,相关报道也更注重正面宣传。其次《中国环境报》专业性强,《人民日报》综合性强,两报都要以正面积极地态度引导生态文明传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信心。

(五)关涉主体:注重构建政府形象

《人民日报》关涉主体,政府及党政机关管理人员作为主体的报道最多,占57%;农民和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出现的次数相差不大;基层行政人员占5%;专家学者较少,占比为2%;公益组织及成员作为主体的报道最少,只有1篇;其余的13篇报道关涉主体不明,归类为其他。《中国环境报》中政府及党政机关管理人员作为报道主体的次数也是最多的,占比高达75%;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出现了14次;农民出现了8次;基层行政人员出现了3次;公益组织及成员出现了3次;专家学者出现2次,关涉主体不明共11次。

结果说明,政府、公众、企业及环保组织应该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使各个层级的主体都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机会,才能全面、系统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个环节的发展。

(六)稿件来源:以本报记者为主

两报的主要稿件来源都是本报记者。除本报记者外,《人民日报》较多刊登政府工作人员和读者的文章,报道占比均为9.86%;并且转载了新华社两篇文章,注重报道的权威性;刊登最少的是专家学者的文章,只有1篇。《中国环境报》除本报记者外,主要刊登专家学者的文章,占比为4.86%;刊登读者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文章较少;未对其他媒体的报道进行转载。

(七)报道体裁:以消息通讯为主

《人民日报》关于“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报道占比最大的体裁是通讯,占31%,数量为22篇。其次是评论和消息,分别占25%和20%,数量分别为18篇和14篇。其他体裁包括图片新闻、读者来信和专访,数量分别为11篇、4篇和2篇。综合而言,《人民日报》“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报道以通讯为主,较为全面地向读者呈现了中国“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的发展,同时也将政府部门关于“美丽乡村”的政策和指示提供给受众。但是,其专访内容较少,缺乏专家学者的深度报道,对“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的深入解读分析不足。《中国环境报》中“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报道涉及体裁有消息、通讯、评论、专访等。其中,消息体裁的文章有60篇,占比42%。其次,通讯文章在《中国环境报》中占比仅次于消息,共44篇,占比30%。评论类报道也较多,共37篇,占26%。专访类报道只有3篇,占2%。没有图片新闻和读者来信两种体裁的报道。

五、结论

通过对两报“美丽乡村”生态议题报道情况对比分析发现,两大媒体在报道时间节点、报道标题、报道倾向上存在相同之处;在报道的意见领袖和呈现方式上存在差异。《人民日报》与《中国环境报》在议题报道的相同点主要在议题报道紧跟政策变化、以报道标题凸显议题的吸引力、以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进行议题的主流化报道等方面;《人民日报》与《中国环境报》议题报道的不同点主要在意见领袖类型不同,《人民日报》注重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引导作用,而《中国环境报》注重专家学者的专业性引导作用;其次是报道呈现方式不同,《人民日报》注重公众的参与,《中国环境报》创新报道方式吸引受众。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议题美丽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