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享受美的乐趣

2022-11-21陈端阳

读与写 2022年19期
关键词:音准手势音符

陈端阳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第五小学 浙江 龙港 325802)

音乐是一门美育学科,音乐课重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孩子们从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音乐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体验美、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因此,音乐教师作为孩子们鉴赏音乐的引路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为教学设计出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同时将有关的音乐基本知识融基本技能于听、想、唱、动、奏、创等音乐活动之中,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并在饶有趣味的音乐审美体验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知识,掌握技能,达到音乐审美和音乐技能同时提高的目的。

1.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趣味识谱

音乐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学科的独特性,它可以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生动形象的教学,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孩子们非常乐于参与其中。比如,音乐课的识谱教学相对孩子们来说会略显枯燥乏味,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在让孩子们认识1(do)、2(re)、3(mi)、4(fa)、5(sol)、6(la)、7(ti)这七个音符时,可以将七个音符比喻成七个小矮人,将七个音符分别写在矮人头饰上,再选七名学生上台戴上矮人头饰扮演七个小矮人。当教师在钢琴上弹奏“1(do)”时,小矮人“1(do)”上前一步,其余孩子唱“1(do)”;弹奏“2(re)”时,小矮人“2(re)”上前一步,其余孩子唱“2(re)”……巩固练习时,可以将全体孩子分成七组,分别扮演七组小矮人,请一名孩子扮演白雪公主坐在钢琴前,在七个音符范围随意弹奏一个音符,相应的一组小矮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后边唱边蹲下……这样反复交替练习几次后,学生就能轻松地识别这七个音符了。

2.会跳舞的手指——柯尔文手势

音乐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手势是柯尔文手势,它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手势在身体前方通过不同高度来表示音阶中各音的高低,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更为形象、直观,是进行音高、音准调整、交流的一种身体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能较好的帮助把握音准,使声音训练变得简单、生动、有趣。例如让学生练习旋律音程1(do)、3(mi)时,我把学生分成左右两组,左边的一组学生看教师左手“1(do)”的手势,然后唱“1(do)”的音;右边的一组学生看教师右手“3(mi)”的手势,然后唱“3”的音。教师再用左右手同时做1(do)、3(mi)的手势,学生便同时发出1(do)、3(mi)两种和谐的声音。接着,教师对声音做出不同的要求,如渐强、渐弱、长音、短音、跳音等,这样不仅让学生从旋律音程直接过渡到和声音程,同时还把发声练习也融进了音程训练之中。在认识音符、巩固音高及演唱曲谱的过程中,我曾多处运用柯尔文手势轻松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也跟随我的手势津津有味地模仿着。虽然他们的表现并不成熟,但在模仿过程中音高、音准的概念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萌芽。孩子们将柯尔文手势童趣化地称为“会跳舞的手指”。的确,柯尔文手势犹如音乐的“体操,在教学中使教和学都变得那么具体形象、轻松有趣。

3.拥有一双音乐的耳朵——趣味听辨

音乐本质上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奏、演唱,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听者通过听觉器官感受音乐美。美国著名作曲家艾伦.科普兰也曾说过:“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因此,教师设计一些趣味的听辨活动,培养孩子们具备一双音乐的耳朵显得尤为重要。

(1)在教学歌曲《小青蛙找家》时,可先让孩子们认识两个音符5和1,学会和唱准两个音符的唱名后,为了进一步掌握和巩固两个音符,还可以设计以下的听辨练习:两只小青蛙迷路了,请你听琴声将它们送回自己的家。

(2)教学歌曲《山谷静悄悄》时,为了让孩子们体会音乐是如何塑造山谷静悄悄的意境,体会休止符在本课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让孩子们对比听辨有休止符和没有休止符两条旋律的异同,并提问:哪条旋律让你感觉山谷宁静又神秘?

(3)教学日本歌曲《樱花》时,为了感受日本民歌的音调及风格特点,体验4和7两个音在旋律中的作用,可以让学生聆听乐句长音处分别出现的是哪个音?两朵樱花4和7在何处开花?

(4)教学歌曲《柳树姑娘》时,为了让孩子们体会长长的柳条在风中轻轻摇曳的美丽画面,体会附点音符在本课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出示两条旋律(一条带附点另一条不带附点)让孩子们对比听辨:哪根柳条在随风舞动?

(5)歌曲《摇啊摇》两句同首异尾的旋律的音准是个难点,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孩子们听辨外婆家两座音乐桥哪一座高?哪一座低?从趣味听辨的过程中解决音准上的难点。在以上的音乐听辨过程中,孩子们的听觉感官被充分调动,思维也被激活。这样的课堂表面看起来是静态的,但孩子们的内心在波动,思绪在飞扬,这犹如音乐中休止符的作用——此时无声胜有声。

4.音乐游戏跳格子——旋律模进

音乐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之一,很多教学重难点可以采取游戏的方法,将难点分散,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如歌曲《冬夜静悄悄》合唱部分三度和声音程音准的把握是难点,教师可以设计嘴巴跳格子的游戏解决这个难点,流程如下:

(1)上跳、下跳(如右图,教师运用柯尔文手势指导孩子唱准音阶上行、下行,并提示发声位置、音准等。)

(2)照样子跳(师生旋律模进创作)

师:6 45 ︳6 -‖

生:5 34 ︳5 -‖

4 23 ︳4 -‖

3 12 ︳3 -‖

(3) 分两组先后跳(形成二部轮唱,教师手势指挥,要求轻声、高位,声音集中,和谐、统一)

甲:6 45 ︳ 6 -︳5 34 ︳5 -︳ 4 23 ︳4- ︳3 12 ︳3-︱…

乙:0 0 ︱ 0 0︱ 0 0 ︱0 0︱ 6 45 ︳6- ︳5 34 ︳5-︱…

以上跳格子的音乐游戏由浅入深、化难为易,使孩子们在充满乐趣的音乐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多方面的训练,如:音高、音准、旋律模进创作、三度音程协和感的训练,二声部合唱能力的训练,还包括集体协作能力的培养等。二声部合唱本来是本课教学难点,但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轻松解决,不仅获得音乐技能技巧上的提高,同时感受到多声的魅力,品味合唱所带来的听觉享受。

5.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画结合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同时也是时间的艺术,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一旦时间过了音乐也就消逝了。 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音乐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比较抽象,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比较形象直观的感性的音乐经验。都说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画面,其实,我们可以用画图谱的方法将音乐无形化为有形,同时将音乐锁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

需要注意的是,音乐课的图谱不同与美术课的画画,没那么复杂,我们可以用点、直线、曲线或者是符号来设计简单的图形谱表示音乐的各种形态。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图形谱时一定要根据音乐的特点来设计,这个图形谱有可能呈现出来的是音乐的节奏特点,有可能是节拍,也有可能是旋律的走向,亦或者是音乐的曲式结构等。图形谱与音乐结合可以成功地将听觉与视觉与巧妙地融为一体,给了孩子们触摸音乐脉搏的机会,带他们走进音乐殿堂,孩子们能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表现特点,感受不同音乐所带来的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6.看得见的音乐——肢体演绎

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人体是一个能够理解音乐的要求、解释音乐的部分和整体的一种乐器,任何音乐要素都能通过人体展示出来。因此,可以说肢体就是看得见的音乐,通过肢体演绎可以将听觉与视觉融为一体,给了孩子们触摸音乐脉搏的机会。歌曲《美丽的黄昏》是三年级上册一首二声部轮唱歌曲,歌曲的难点也是三度和声音程。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唱准、唱稳自己的声部,我让孩子们通过肢体的变化来表现乐句的音高和旋律的发展。如唱第一乐句时,孩子们双臂呈波浪形在胸前随音乐摆动,第二乐句双手举过头顶随音乐左右摆动,第三乐句则随音乐轻拍椅子,一小节拍一次,模拟黄昏的钟声。有一位音乐教育家曾经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进去,我就完全理解了。当孩子在轮唱的过程中,因为肢体的辅助得以更好地唱准自己的声部,同时还可以看到两个声部此起彼伏的音乐形态,孩子们看到了旋律走向,看到了情绪变化,看到了声部间的起伏错落有致,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孩子们会有更深入的音乐审美体验,能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合唱作品立体、丰满的效果。

7.靓丽的风景线——情景展现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有着强烈的愉悦身心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展现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去体悟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这种方法非常符合小学低、中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且能激活他们的音乐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是人民小骑兵》是一首音乐语言非常形象生动的欣赏作品,为了让孩子们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可启发引导孩子们创设一个与作品相符的音乐情境,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情景表演:有些孩子云集一处摆几个造型,双手上举左右摆动模仿风吹草动;几个孩子舒展双臂犹如雄鹰展翅般自由自在地飞翔着;一些孩子在演绎“草原交响曲”,有的用嘴模拟风声,有的用打击乐模拟雨声、雷声、马蹄声等;有些孩子则俯首愿做小牛犊和小绵羊,悠闲着吃着青草。更多的孩子则是扮演英勇的小骑兵。瞧,他们正以不同的姿势展示着自己的骑术:有的孩子表现扬鞭摧马,有的孩子表现骏马奔腾,有的孩子表现草原赛马……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尽情地表现着、创造着,整个教室如草原—般,孩子们身临其境,人人都成了草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多采的音乐情景展现活动,不仅愉悦了孩子们的身心,也为孩子们表现美和创造美提供了时机。同时,孩于们在活动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创造成果,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体会到创造的无限乐趣。

综上所述,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就像是与孩子们在音乐世界里漫步,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是一道道美的风景线,而教师就像是音乐导游,孩子们则是一群群“驴友”,我们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带领这群驴友在玩玩、乐乐中享受音乐的美景。有一位音乐教育家曾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进去,我就会完全理解了。”这些多采的音乐活动,也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学习,使孩子们在饶有趣味的活动中学习音乐,这不仅愉悦了孩子们的心情,陶冶了情操,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感受、表现、创造与鉴赏美的能力,使每个孩子在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求得最佳的发展。

猜你喜欢

音准手势音符
一串快乐的音符
挑战!神秘手势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美妙音符
青春音符
胜利的手势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认手势说数字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