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新时代劳动观培育研究

2022-11-20郝婉儿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学生

郝婉儿

新时代劳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是新时代处理劳动关系、树立劳动意识的引导和指向。新时代条件下要使学生树立劳动幸福价值观,颂扬艰苦奋斗的劳模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劳动素养和专业劳动素质,明确和谐劳动观念,始终践行新时代劳动观,培养社会主义高素养的劳动人才后备军。

一、坚持新时代劳动观是社会主义建设应有之义

劳动观是意识主体对劳动这一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的观点、态度和看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要义是:劳动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劳动创造了一切,并成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唯一统一。它从本质上揭示了劳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强调劳动实现了人的“类”本质并为社会历史的存在与向前发展提供现实基础,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源泉与动力。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旨归更在于指导人们超越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从而指向人真正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真理性的科学的劳动观,是基于人类社会历史宏观视域下、更倾向于理论层面的劳动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强调劳动的地位和重要性,指明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的劳动观。新时代劳动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既具理论性,又具时代性,既具辩证性,又具现实性。一方面,新时代劳动观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要义。第一,新时代劳动观崇尚劳动幸福价值,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思想。从微观上讲,个人通过劳动获得财富,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从宏观上讲,国家通过人民的劳动,国力强盛,民族振兴。第二,新时代劳动观号召劳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路径,深刻体现出了劳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第三,新时代劳动观崇尚和谐劳动,破解资本主义下异化的劳动,解决劳资矛盾。另一方面,新时代劳动观在新时代语境下因时制宜,立足时代之问,发展了新的劳动内涵,构建了独特的劳动观。新时代劳动观重视提高劳动人才素质,运用科技进行劳动创新,以劳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生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才支撑,是未来中国的民族脊梁。学生受教育阶段正是一个人奠定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受年龄与经历的限制,部分学生尚且不能以较高站位对待劳动。加之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潮竞相激荡,西方有害思潮防不胜防,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题中应有之义。青年强则国家强,学生劳动观的培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实建设社会主义人才,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汇聚更大能量。

二、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基础

(一)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首先,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仅仅能在生理本能的驱使下进行基本的生存活动,而人类能够在思维的控制中进行有自觉性的生命活动。恩格斯认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纵观历史长河,猿适应生存环境成为类人猿,类人猿在制造并运用工具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人。由此说来,正是劳动创造了人。

其次,劳动创造人类社会历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一方面,劳动创造并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社会结构会随着劳动生产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的进步是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基石,劳动形式的更新促使社会生产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劳动工具的更迭映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另一方面,劳动通过产生和发展意识促进社会历史进步。人类意识的普遍发展推动着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而劳动是意识发展的前提需要和必然条件,并促进了意识的外化物——语言的发展。劳动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从事的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人们用语言来记录与交流实践经验。语言的诞生使人类获得了思维交流的工具,语言的运用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向前发展,进步的思维与意识不断作用于劳动实践。总之,正是劳动让人类社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二)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一方面,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人的一切衣食住行都依赖劳动来实现,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物质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自然资源不能用来直接维持人类的生活生产需求,需要通过对客观自然物质加以改造,才能为人类所用。而对客观物质的改造过程就是劳动实践的过程,人类通过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用以维持人的生活和生产。以客观物质为对象的生产劳动创造出物质财富,当它们进入流通领域进行商品交换时,这些物质财富就被赋予了价值,从这个层面上看,也能说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另一方面,劳动也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人类在劳动中锻炼思维与意识的提升,不同的群体在不同劳动的需求与推动中形成了各自的精神意识,由此逐渐演化为群体或民族独有的文化、习俗、风尚等精神财富。劳动对于语言这一种思维的外壳具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丰富的语言为精神文化的记录、传播和交融提供了载体和可能性。宝贵的文化与精神都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类的劳动中孕育发展演变的,劳动产生的精神财富带有时代的印记,而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正是劳动所创造的。

(三)劳动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劳动原本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下,劳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满足自我的实践,劳动在此产生了异化,人也产生了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通过工人的劳动来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由此进行资本积累。劳动给资本家带来了更多的财富,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劳动者的贫穷,穷人与富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且越来越深。金钱的鸿沟必然带来知识的鸿沟,劳动者在这种不断的恶性循环中,更加难以实现自身的解放。

劳动能实现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解放。要想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必须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桎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不再指向资本,而是指向自身。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资本公有而非主导,劳动变成了领导地位,劳动是劳动者自己的劳动。劳动者通过劳动所得的资本归自己所有,同时劳动者在劳动中能实现自我并且发展自我,实现人的类本质的复归,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劳动的过程中自己解放自己,实现了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解放。

三、新时代劳动观的价值意蕴

(一)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路径

中华民族从炎黄时期开始的悠悠岁月中铸就的辉煌历史,是由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实现的,未来实现中国梦,必然同样需要依靠辛勤劳动。人民是国家和民族的最小单位,只有人民的力量汇聚起来,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人民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只有将个人价值同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紧密结合起来,国家、民族与个人才能共同繁荣,由此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劳动将个人与社会连接起来,处于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人民通过不断劳动,创造社会价值,推动社会进步。脱贫攻坚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首要实践,现在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咬紧牙关,克服疫情影响,脱贫攻坚获得显著成效。脱贫的根本途径就是劳动,必须通过脚踏实地的劳动来创造属于人民的财富,来实现致富。脱贫摘帽是更高层次上的新起点,要以创新带动科技劳动,以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引领劳动革命,增强劳动效益与成果,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二)强调崇尚劳动幸福的价值观念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辛勤劳动的民族,在劳动中创造出的中华文明永续千年而不衰败。改革开放后,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变化,对劳动的认同也发生了改变。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有害思想侵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的人违背了劳动创造财富的精神,转而投机取巧、贪污腐败,妄图以捷径获取财富,甚至追求不劳而获,这些现象在社会中时有发生。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劳动与时代接轨,重塑劳动的地位,崇尚劳动幸福的价值观念,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新时代劳动观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拉回人们的视线里,重新唤醒这个烙印在我们中国人骨髓和血液中的宝贵精神,在社会中重新树立起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念,回归中国传承千年的劳动精神。

(三)引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共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因此,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与国家民族的稳定和谐息息相关。构建发展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从人民为出发点的目标要求。新时代劳动观表达了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统一性,引导了人民正确对待个体劳动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有助于将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起来,倡导劳动者树立大局意识,正确衡量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将自身个体融入社会集体中,理性认识社会利益格局变革,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新时代劳动观高度认可了劳动的地位和价值,极大鼓舞了广大劳动人民,极大激发了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时代劳动观的指引下,国家颁布出台一系列政策,在法律上重申了劳动者权利,以国家司法保障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在组织上健全劳动者就业公平、分配公平等社会机制,完善解决劳动者社保、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极大程度上化解了劳动矛盾冲突,以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培育学生新时代劳动观

(一)建构中心理念,坚持新时代劳动观

学校应建构起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信仰新时代劳动观的中心理念。首先,学校应该重视新时代劳动观,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丰富劳动教育的学习内容,在理论上深化新时代劳动观的学习,将劳动教育渗透于专业学习中。其次,教材课本中应系统地体现新时代劳动观,课本中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原理为基础,将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等中华民族精神与之相结合,重点阐释习近平的“劳动观”。再次,加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应自觉学习新时代劳动观,只有教师真信,学生才会真学。要注重开展教师的劳动观培训,引进校外专业人才,邀请劳动楷模以现身说法指导教学,打造优质的劳动教育教师团队。最后,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保障和评价机制体系。发挥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作用,党政齐抓管,共同保障劳动教育的持续开展,避免因学习专业课而忽视劳动教育;建立一套优质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制定合适的劳动教育的学分,不仅要以结果为评价标准,更要注重过程评价,谨防流于表面、敷衍应对。

(二)加强舆论引导,学习劳模精神

首先,学校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通过思政课堂集中学习劳模精神,学习劳动楷模典型事例,正面直接引导学生加强新时代劳动观的学习;同时要在其他公共课程和专业课中渗透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劳动与专业的关系;此外,邀请劳动模范开展讲座、座谈会等,与学生近距离传授与交流工匠精神。其次,要在整个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崇尚劳动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公众号自媒体等平台推送劳模精神学习材料,自下而上主动学习劳模精神;在学校食堂、宿舍、自习室等公共场所张贴标语,倡导节约粮食、热爱劳动、尊重知识等价值观念。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为学校营造学习劳模精神的社会环境。社会公共媒体、自媒体等传播者应形成崇尚劳动的共识,围绕劳动光荣、工匠精神等设置议题,在传播内容上剔除拜金主义、不劳而获等有害思想的传播;家庭也应当承担起教育孩子热爱劳动的责任,家长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的好榜样,家校协同育人,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三)拓宽劳动实践渠道,完善劳动教育体系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更要在实践中求真知,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拓宽学生劳动实践渠道,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培养劳动精神。首先,学校为学生提供校内劳动实践机会。在课程中设置劳动实践课,培养学生劳动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借助五一劳动节等节日契机开展全校性的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学校在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增加勤工俭学岗位、助管岗位,鼓励学生申请助教。其次,校内外联动共同拓宽劳动实践渠道。学校与社区对接,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学校与企业合作,提供工厂参观、一线实习等资源,学业课题与劳动项目相整合,学与做相促进,在学习中提高劳动技能;学校与地方政府协作,支持学生暑期到基层服务,从校园走向田野,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在乡镇农村支教、助农等,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国家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劳动人民的品质。此外,学生实践活动应系统化,将碎片式、散点化的劳动实践活动整合起来,以科学的劳动设计组织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在秉承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同时,与新时代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新时代劳动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具重要价值。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至关重要,学校应将劳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支持劳动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三位一体”营造崇尚劳动氛围,在理论与实践中培育学生的新时代劳动观。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