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态美育路径探析

2022-11-20刘经纬黄逸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美育生态大学生

刘经纬,黄逸萱

生态审美教育是用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之确立必要的生态审美素养,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1]生态美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增强生态意识、提高生态认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依靠思维模式的变革推动保护环境的具体实践。生态美育倡导生态圈中的万事万物和人类共生共存,追求“诗意的栖居”的美好生活境界,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美的欣赏和美的情感的生态价值观,立足审美的角度思考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既保障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又展现了对人类整体存在和生态系统的终极关怀。研究大学生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路径,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群体思维模式生态化、生活方式绿色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是适应当代社会“生态优先”发展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大学生生态美育的现实困境

(一)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地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一直都是党和国家总体工作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理论课上或多或少都学习了有关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也对国家的生态文明政策有所了解。多数大学生会有意识地关心资源和环境的现状,认为生态环境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愿意身体力行改善自然环境。然而,高校学生对生态美学领域的理论掌握程度不高,知识储备相对匮乏,部分大学生对生态学、美学、文学等学科方向的知识知之甚少、一知半解,也不了解生态美育的内涵、核心范畴、学派以及代表人物观点,甚至没有涉猎过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

(二)自我教育主动性不足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名山大川不胜枚举,自然风光旖旎秀美。高校学生群体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旅游怀揣着高度热情,许多大学生选择在节假日去旅游景点欣赏自然风光,有亲近自然的意愿。但是,如今各类博物馆、艺术展厅、人文景观包罗万象、百花齐放,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富有特色、浸润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物质文化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是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冷落”。除了响应学校组织的教学参观外,只有部分大学生会在闲暇时光主动到这些场所走一走、看一看,陶冶情操,增长见闻。另外,大学生群体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不足也体现在不常阅读生态方面的书籍,很少自发地观看生态纪录片及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欠缺主动培养自己生态审美素养的能力。

(三)存在知行偏差的现象

具体而现实的生态美育活动是实践美学在生态维度的有益探索,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关键就是社会实践,但是现下的社会实践环节普遍存在“蜻蜓点水”式的形式主义的倾向,很难真正使大学生达成“生态化”自律。近年来,中央文明办、生态环境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社会志愿者协会、慈善机构等非营利性组织,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无一不开展了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态主题实践活动,但仍然存在大学生参与程度低、收获少的遗憾。很多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前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在实践过程中只是按照要求机械地完成任务、敷衍了事,在实践活动后总结和领悟得不够,更有甚者对上交的社会实践报告弄虚作假、态度不端,使得大学生生态美育未能知行合一,教育成效不佳。

二、大学生生态美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体制和政策保障缺位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育体制提供框架、方向和可能性。[2]美育学科长期游离在中国教育体制的边缘,发展历程充满坎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遑论生态美育这一新兴事物了。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多是作为必修课、专业课的点缀存在,只能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或美育课程开展,缺乏完整、连贯的课程体系支撑,课时量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单一化,教育目标模糊化,教材内容的审美趣味不浓厚,整个教育过程中情感和美的共鸣不足,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大学生对生态美学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生态美育自身的交叉性很强,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且在“智育第一”的教育体制中对升学、就业的直接帮助不大,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保障也不够坚实,全方位推进大学生生态美育的难度可见一斑。

(二)未能发掘自身内在驱动力

生态美育作为一门感性学科,自诞生以来就蕴含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既具有科学性,又强调情感性和自发性,求真、求善、求美,鼓励个性、创新和自由。生态美育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远的、厚积薄发的教育过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审美教育不能一味依赖教育者的持续传递和灌输,受教育者也需发挥主体的创造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自我完善,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抒发。大学生如果能够做到从主观意识上真正接纳生态美育,提高对生态美学和生态审美观的认同,克服思想认识不到位、态度转变不彻底的问题,在接受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同时主动自我教育,发掘和提升践行生态美的内在驱动力,生态美育的实效性就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理念美没有转化为行为美

生态行为是生态理论知识在实践层面的必然体现,再好的教育理念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生态美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我国各省市的生态美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区域教育资源短缺,制度保障、物质保障和人力保障不足,缺少进行高水准生态美育的专门场地。为避免接受生态美育的大学生出现态度超前而行动滞后的现象,确保生态理念美能够有效转化为生态行为美,亟需整合并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构筑生态美育人才高地,推进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培养视野开阔、精神生活丰富的“地球卫士”,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打破人为割裂教学内容和客观世界之间联系的“孤岛现象”。

三、大学生生态美育实施路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一)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

1.科学构建生态美育课程体系

生态美育虽然是一门尚在形成过程中的新型学科,但“生态”却是当下全球热门话题之一,因此,进行生态美育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如何遵循生态规律、美学标准和教育原则,设计和实施生态美育的课程体系;如何用科学系统的理论、正确的生态立场和观点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能力;如何将生态美理念植入各类教材,将生态美育融入高校的人文、艺术和思政课程……这些都是学校生态美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并没有设置生态美学相关学科专业,所以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开展,应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辅以语文、生物等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并开设相关选修课,深入挖掘现有教材中蕴含的美的要素,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学途径、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和领悟自然之美,使其成为“学会审美生存的一代新人”,增强其建设“美丽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除此之外,也应尽快有针对性地规划、设计生态美育教材,保证从小学课程到大学课程的阶段性和连贯性,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站稳守好课堂教育主阵地。

2.提升生态美育课堂教学质量

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美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推进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创新和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使新时代生态美育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第一,教育者应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更形象、更直观、更具艺术性和视听冲击力的教学形式引领、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比如,教育者可以创设合理的生态情景,让学生围绕具体而生动的案例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把习得的生态规范转化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实践,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第二,教育者应分众施教、因人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运用高校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展开教学。例如,灵活运用“互联网+”混合课堂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让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优势互补、紧密融合,协同传播生态美学知识。第三,如果没有教师的审美愉悦,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审美愉悦。[4]从事生态美育的教师也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懂得品尝生活的情趣,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态审美素养,将对自然万物的情感及热爱传递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取得更佳效果。

3.营造绿色校园生态文化环境

高校生态美育的开展不能单单依赖课堂教育,还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环境濡染。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学校所在之环境有山水可赏者,校之周围,设清旷之园林。”[5]从生态学、美学的角度建设绿色高校景观,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浸润人、感染人、熏陶人,让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宁静自由的心态,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的效果。另一方面,各高校还应扎实推进文化育人,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开设生态美学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讲座内容入脑入心、入深入实;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生态美学知识;发起“光盘行动”“地球一小时”等公益活动,促使学生在价值观念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发生转变;组织大学生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观看生态纪录片、阅读自然文学书籍……这些群体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思辨能力,鼓励学生施展才华、表现自我,从而形成完满的人格。

(二)增强社会教育的补充作用

1.坚持科学的生态美育观

生态美育的更大课堂在于学校、家庭之外的社会,社会生态美育事业事关中华文明赓续绵延,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每个社会个体来说都是持续终身的教育,因此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美育的思想和理念作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美育的思想是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生态智慧和生态美学意蕴,不仅仅是生态美育理论维度的“风向标”,更是引领新时代生态美育实践的“指南针”。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整体观是生态美育的理论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是生态美育的行动准则,“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体现出的审美生存态度是生态美育的培养目标。[6]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美育的思想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可以更好地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重视生态问题,提高生态审美认知,树立保护家园的意识。

2.利用大众传媒宣传引导

“人心齐,泰山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传递信息的功能,做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使生态美真正成为发展所需、民心所向,让每个公民都从心底认可这一“为子孙计,为长远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决策。环保部门、公益组织以及影视行业都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在生态美育中发挥独特作用。以《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综艺为例,节目组勇于承担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在保留娱乐化特性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挖掘节目的社会价值,在节目内容制作时融合了生态元素、注入了环保内涵,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环保实践,增强观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让人们对不环保的行为产生警醒,拓展了综艺节目的格局。作为更易于被接受并喜爱的文化传播载体,大众传媒在大学生生态美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搭建生态美育实践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美育不止是理论教育,也是生活教育和行动能力的培育,生态美育的实践过程究其根本就是达成其目的的过程。开展社会生态美育不但要解放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要重视生态实践活动的作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国家相关部门应着力搭建生态美育平台,积极倡导公益活动,用好各类生态文化设施和阵地,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场所广泛开展生态活动,开拓新空间、开辟新局面,使之成为社会生态美育的“增效器”。凭借这些文旅场所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让游客从感受美的形象入手,在直接接触、亲身观察中寻找“活教材”,欣赏大自然的生命活力之美,启发他们对生态美的追求与热爱,从而使他们产生对生态环境的怜惜、爱护之情。大学生在参加生态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增长见识、增加体验,树立绿色生活的观念,建立符合生态美的生活方式,不做碌碌无为的清谈客,而要做知行统一的行动者,全力以赴擘画生态美新蓝图。

(三)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1.涵养绿色环保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7]第一,家长应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教育评价导向和教育观念,扫除只关注知识教育,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顽瘴痼疾,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家庭生态美育奠定思想基础。第二,家长需要依托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不盲从、不跟风,归正失序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态审美教育,建构科学、理性、和谐的教育理念与氛围,给学生无处不在的生态美的滋养。第三,“己不正,焉能正人。”家长理应以身作则、躬身示范,重言传、重身教,利用榜样的力量启发、感染学生,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学习,和学生一起感受、欣赏、体悟自然环境中的美,潜移默化地输出生态美教育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达到生态美育的教育目标。

2.监督管理学生行为

除了在审美愉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和精神塑造,家长还需帮助学生将生态审美之心落实到一言一行中,督促学生以积极有为的行动践行生态美,从生活的细小点滴入手,把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其树立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生活观。与此同时,远离了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大学生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规范的社会化,学生易产生懈怠的心理,从而造成行为失范的现象,家长应当担负起监管职责,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在学校教育辐射不到的地带对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批评和矫正,宽严有度、恩威并施,注重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让学生做到知敬畏、守规矩、不逾红线,将生态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果。如此,方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需求,心怀“国之大者”的优质生态人才。

猜你喜欢

美育生态大学生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论公民美育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美育教师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