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022-11-20思,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指标体系绩效评价

齐 思,康 莲

随着高校财力和物力资源的稳定增长,对内部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价等工作提出新要求,而高校内部资源配置需求和有限资源之间存在十分突出的矛盾,高校应该基于既有条件和管理现状,发挥资源配置的最大优势,并通过满足自身发展和规律的科学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稳定开展。

一、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状

随着高校内部拥有的各项资源逐渐增加,其资源分散情况日渐明显。为做好内部资源配置和管理等工作,学校应结合教学、科研、服务的实际情况,合理优化教学服务资源、科研服务资源等管理工作,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分布质量,为强化高校生存基础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内部资源配置更是衡量高校取得发展成绩和获得外部资源的关键。高校在内部资源配置中,虽然其资源配置效果显著提升,但依然存在内部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以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单一的问题。部分高校未能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做好内部资源管理、供养等工作,在运用市场机制、行政机制等多种形式去积极争取内部资源和加强内部资源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尽管加强多渠道教育资源筹集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但是如果忽略内部资源配置工作,也很难推动高校持续稳定发展。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部分高校未能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存在绩效评价指标单一的情况,过于注重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未能将内部资源配置或者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提上日程。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中,可以正确识别和认识目前内部现有的基本资源,或者相关资源配置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绩效评估的方式,让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价发挥最大优势,达到内外部资源有效组合的目的。

换言之,内部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价等工作是高校开展内部资源配置工作的前提,更是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学校存在未能加强协调和统筹管理内部资源配置等工作,在资源配置中并未结合高校教育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适应情况,合理把握发展机遇、规避各类财务风险。例如,在满足教育大众化需要的过程中,许多学校采用扩大招生的方式推动教育大众化发展,促进高校在发展中获得一定机遇,但是在这一阶段许多高校采用合并、联合的形式加强资源配置,造成部分学校在这种发展情况下出现盲目贷款、盲目扩大学生人数的问题,导致学校出现运转困难影响教学服务资源效果,最终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内部资源配置中,应该根据其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协调与统筹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资源配置工作。与此同时,高校应该按照绩效评价以后的结果,落实内部资源配置工作,让内部资源配置工作在绩效评价工作的带领下,提升其资源管理和配置水平。由于不同高校的发展形势、类型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竞争力存在一定差异性,这就导致学校有外部环境和资源的不同制约,但最重要的是容易受到内部环境和资源的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制定健全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以点带面、各个击破的原则,合理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而达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目的,在发展壮大之后又可以运用相应的反哺机制,促进高校其他领域和学科的发展。由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所以高校在资源配置以及降低运转成本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背景

高校作为传授知识和教书育人的机构,应该结合不同时期发展形势,努力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在大众教育阶段,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其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也使部分高校面临办学经费紧张、内部教学质量不理想等问题,甚至其资源配置不够科学,难以提升办学效率。高校存在的内部资源配置和各项管理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有效突破以往重视投入而轻视效益的局面,高校应该运用自身已经拥有的足够资源,持续强化办学质量和效益,并最大化地满足学校现代化教育需要,这也是许多高校在办学期间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部分高校在内部管理体制下,通常运用分类或者分块式的二级学院管理方式,在评价教育教学发展中,通常运用教务处、科研处对学校、学院进行独立考核评价的方式开展评价工作。此管理模式虽然有着明显的优势和作用,能够结合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某一领域展开针对性的考核工作,并让考核和管理的内容更加精细化,然而,随着高校绩效评价管理内容的不断增多,使得高校也暴露出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完成针对相关学院有效办学绩效的全方位评价,不利于从多方面掌握学院发展动态和办学状况,甚至影响整个学院或者高校的管理水平,降低办学质量。所以,高校应该对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考核制度进行完善,结合对学校各学院进行整体评价的原则,落实绩效评价和内部资源配置等工作。

现阶段为推动高校教学科学发展,需要学校从内部资源配置的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合理的办学规律,进而防止因决策失误、资源配置不合理所造成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出现。在科学有效地对各学院进行绩效评价中,可以让学校教育资源达到令人满意的配置效果,并合理提升各个学院在资源配置中的意识,强化质量效益意识。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在发展中建设节约型校园、加强内部资源配置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应该足够重视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价等工作。另外,在有效的资源配置和评价管理工作中,学校可以在现有的教学管理基础上,运用更加完善的资源配置模式,提升资源配置针对性,让其资源配置工作符合高校教育和发展的各项要求,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在进行绩效评价后,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会更高,绩效评价的结果和数据会为内部资源配置等提供数据保障,促使学校达到精益化管理和资源配置的目的,切实解决原有资源配置问题,实现学校创新发展和进步,为教书和育人等工作提供资源保障。

三、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价值

高校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需要运用绩效评价的方式合理配置高校内部资源。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可以解决以往教学评价片面的问题,运用绩效评估考核的因素,不断调整和优化学校内部建设和发展情况。其主要目标是运用绩效评价的方式,使内部资源配置更具科学性,提升高等教育之间的竞争效果,推动教育投入与建设工作持续发展,并使高校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当前部分学校现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不利于保障学校发展的稳定。因此,学校应该在现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投入针对内部资源配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资金或力度,使相关评价工作与教学发展和改革政策目标紧密联系,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高校经费使用或者内部资源配置的自主性。

以绩效为导向的内部资源配置工作可以对高校的发展起到激励作用,而且完善的评估体系和考核标准能够对高校的内部资源建设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导向性优势和作用。换言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强化教育质量的新要求,该要求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发生根本性变化,高校应该向内涵式的发展方向转变,所以其内部资源投入内容和配置方式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在此期间,教育部也在不断完善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多个相关工作,要求高校全面落实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绩效,通过其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增强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总之,随着各部门对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构建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推动内部资源配置工作发展已成为高校创新发展的必然环节和趋势。

四、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以人为本

高校内部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价指标建设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高校一流的学科队伍是学科教学和建设的根本,通过一流的师资队伍,可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进而帮助高校获得更多资源。所以在针对高校内部的绩效评价管理中,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突出以人为本的特点,重视人力资源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落实绩效评价工作。同时,高校要以人为核心,对学科资源、内部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实际指标体系的建设中,学校应该结合教学发展实际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落实绩效评价指标,并根据各个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情况,合理优化针对绩效评价的考核、奖惩机制,进而合理落实绩效评价的相关工作,再可持续化地进行内部资源配置和管理。

(二)效率为主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教学建设与发展中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资源短缺问题,为合理节约内部资源,高校应该坚持效率为主的原则,做好资源配置工作,并且将资源的使用效益有效发挥出来,使其成为推动高校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该坚持效率为主,明确其指标体系是否可以提升内部资源配置效果和质量,如果其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则可以适当地改进或摒弃原有不完善的评价指标,使新的评价指标更好地符合本校发展实际情况,落实内部资源配置管理和建设工作。

(三)持续发展

在内部资源配置与发展中,高校应该明确其资源配置工作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对各学科进行资源配置时,需要拥有长远规划和发展意识,通过稳定的配置方向,让内部资源配置工作更加合理。而且高校应当重视资源配置的连续性,按照可持续化的发展原则,将内部资源配置到实处,防止出现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或者浪费的情况。在对相关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建设与完善过程中,高校可以尝试可持续化发展的方式和原则,使绩效评价工作与高校内部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结合,从多角度考核和了解学校内部管理和教学情况,然后针对有内部资源配置需求的学院或者部门开展内部资源配置和管理等工作。在人员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中,可以对当前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适当地进行资源配置或者给予奖励,使内部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实现高校的创新性发展。

五、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首先,在顶层设计工作中,学校应着眼于长期规划,坚持夯实发展基础的原则,为内部资源配置和管理等工作提供不竭发展动力,当然还要结合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定期对资源配置情况、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其次,有效激发学校内部在绩效评价中的热情,增强绩效评价和科研成果激励效果。通过绩效评价中的奖惩、激励等制度,调动各管理人员或教育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使其合理地参与到教学管理中,高校在此基础上做好内部资源配置工作,为相关人员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开展提供资源基础。从而使学校在迈步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将内部资源配置作用最大化,使高校在育人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有更大进步。最后,构建推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的综合建设激励机制,根据绩效评价的重点和发展目标,定期完善考核内容,对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细致优化和改革,使其更好地满足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二)加强协调统筹管理

高校可以在教学发展和管理中,坚持着重加强资源配置与绩效管理的原则,以校园发展为基础,效益为导向,结合绩效评价的导向激励制度,对内部资源的配置工作进行分类指导,还要统筹兼顾和规范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行为。一方面,在协调统筹管理中,应该包含构建特色发展引导专项、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有关资源,结合高校内单位建设任务指标,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也可以从多方面展开评估高校在建设期间获得的任务完成绩效和目标完成绩效,结合评估结果适当地进行绩效奖励或惩罚。另一方面,绩效评估内容可以包含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评价内容,或者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标志性成果产出纳入绩效管理和评价中,促进学校的评价工作是全方位的。在相关指标体系的建设中,推进高校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共同制定,结合学校建设发展的规划任务和评价结果,促进学科战略发展和相关学院的综合发展,并做好绩效资源配置的相关工作。此外,高校可以通过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绩效奖励机制,不断调动更多科研工作者参与到科研和高校学科创新发展中,学校也可以给予个人相关的奖励,以及为其科研提供经费和配套设施,进而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

(三)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在相关内部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管理中,学校应该结合不同建设内容、考核内容,推动统筹协调、广泛调研等工作的全面开展,并且根据分类别、分层次的管理特征有效细化相应指标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高校可以运用二维的指标评价体系,先明确绩效评价管理的目标、方向,再分类别地考核相关绩效,结合评估指标了解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分值,进而使考核类别和项目更加明确,从多方面提升绩效评价管理水平。高校可以从制度设计上推动评估工作的系统化和深度化发展,不断将评价导向和指引作用发挥出来。在内部资源配置中,学校可以运用网络化的绩效评价考核管理方式,定期对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进行监督,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平台有效识别和推算出高校绩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然后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配置。

六、结语

为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战略目标,高校应加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并完善顶层设计、资源配置优化等工作,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目标导向和宏观调控的管理模式,增强学校建设效益以及相关内部资源配置水平。同时,学校可以积极引导学院、科研机构进行改革和创新,有效增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校需要加强协调和统筹管理等工作,积极整合内部资源,对现有的教育管理、科研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价,运用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绩效管理和内部资源配置工作更加合理,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在良好的资源配置环境和发展氛围下,增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传统学习观念,提升学习和育人水平。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指标体系绩效评价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构建市(区)人才发展管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