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技能培育相融合的策略研究

2022-11-20钟玉英

读与写 2022年35期
关键词:劳动技能融合

钟玉英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武平 364300)

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新型教学目标是现阶段教育研究的重点,贯穿于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在小学教育中也同样如此,语文教学因为其本身的延伸性和可塑性相对较强,在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融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上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从小学学生的学龄特征和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劳动技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就现阶段来看,语文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的融合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节,想要明确相应的优化路径和完善方案,教师首先则需要明确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小学语文教育的现存问题分析

就现阶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都会秉承着多读书读好书的理念,让学生们在课后多读一些具备教育价值的书籍,这种方法诚然可以较好的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的知识面扩充,但是从小学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来看,小学学生往往无法准确且有效的感知文本素材的深层内容,尤其是劳动方面的教育,学生无法通过简短的词汇描述感知劳动的辛苦,不明白劳动的作用和影响。小学学生正处于体验式学习阶段,学生需要立体直观的感受,需要在实践中明白,这种单纯依靠理论输出的方式远远达不到对应的效果,更不必提劳动技能的提升。

其次,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与劳动相关的图画并不在少数,这是落实语文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相融合的宝贵教育资源,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对这一教育资源的应用,并没有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讲解,这不仅在于教师对教材的应用率欠缺,也在与教师对与劳动技能教育给予的关注和重视相对偏低导致的。

最后,现阶段的小学学生大多属于家中的独生子女,因此在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其本身的劳动机会是相对较少的,在家中金尊玉贵的养着,很少参与劳动,家长也并不愿意让学生去干家务活,一方面大多数家长认为这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另外一方面家长过于宠爱孩子,怕学生累到伤到,导致了学生对于劳动嗤之以鼻,不愿意参与到劳动当中。

2.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融合的意义分析

2.1 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与核心是指在教育工作落实的过程当中关注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而人作为社会中的人,在未来生活和发展中劳动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使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劳动技能教育同样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语文教育在实践开展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融入劳动技能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2.2 有助于推动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多维度多层面的,传统的教育理念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充,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出现了不平衡发展的问题,但是回归到教育的初衷来看,教育工作的落实是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好的未来,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和保障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教育是学生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在锻炼的过程中提升身体素养缓解心理压力,劳动技能教育和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可以让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且综合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需要尤为引起关注和重视。

2.3 有助于创建教育氛围。在以往的劳动教育中,因为仅仅停留于一门所谓的副科上,所以一直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参与的机会和频率都普遍相对较低,对于学生的技能、态度、观念等各方面的影响都存在较大的欠缺和不足,而语文教育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重视,将语文教育和劳动技能培养相互融合,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也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转变观念掌握技能,有效解决现阶段劳动技能教育存在的欠缺和不足,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劳动技能培训和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路径分析

3.1 提高趣味。首先,从语文教育内容的角度来分析,虽然小学语文教学涉及的知识都是较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小学学生而言抽象性格和概念性仍旧相对偏强,很多学生无法有效了解语文文本素材背后的深层情感,更无法透过语文阅读素材的学习有效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态度。而从劳动技能和劳动教育的角度来看,劳动技能是偏向于行动操作技巧的培训,劳动观念则偏向于主观观念的培训,无论是哪一种培训方式都无法在课堂上以较为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保证语文教学与劳动技能培育融合过程当中的趣味性则显得的十分必要,只有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愿意主动的去思考去分析,学生才可以在生活实际中不断地应用和实践,进而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转变学生的劳动观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此,教师就需要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训融合的趣味性,了解小学学生的学龄兴趣特点,对教育方法做出有针对性地调节,并对教育内容作出科学有效的调整。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是,因为小学学生受年龄限制,本身的认知仍旧处于待发展阶段,劳动能力也相对偏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确定的过程当中应当尽可能的向生活化简单化靠拢。让教育更贴合于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可以以生活实际为跳板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讲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提问,农民伯伯在种庄稼的时候都需要做什么,农民伯伯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和转移,因为大多数小学学生都是生活在城镇的,因此,对于农村生活的感触并不深,也无法感受农民劳作的辛苦,为此,教师就可以由此及彼的让学生们回忆下父母工作的辛苦,通过这种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发学生的反思和关注,让学生们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感受父母的辛苦,在家时主动地分担家务活。然后教师进行二次延伸,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哪些,帮助学生们掌握这些家务活的劳动方法和技巧。以此为中心,即完成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目标,强化了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对诗词深层情感有更深刻的感知,也完成了对于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巧的教育,提高了教育的综合性和有效性。

3.2 合理渗透。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这关乎到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学科能力的建构。而劳动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更多的是侧重于学生的生活需求。两者对于小学学生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在语文教育落实过程中有效平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的生活需求是教师在语文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训融合过程当中需要着重考量的一大问题重点。无论是语文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还是语文教育中劳动技巧和技能的渗透,都需要教师把握好尺度。语文教育,从其教育设置的初衷和核心来看,仍旧是以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提升为重要教育目标的,而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发挥语文教育的可塑性和延展性特征渗透更多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就需要避免劳动技能培训引入过多,导致以次充主主次不分的问题,也需要防止教师在劳动技巧培育和劳动教育展开过程当中与语文教育完全分割,导致了两者之间泾渭分明并没有达到有效融合的问题。这一方面会造成课堂时间过于紧凑,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语文教育目标和劳动教育目标都没有达成,另外一方面,这种刻意枯燥生搬硬套的内容引入也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深入研读课本素材,对阅读文本做出有效的分析,找到能够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通过立足语文教育,渗透劳动教育,利用劳动教育内容来,强化学生们对于阅读文本素材的理解和感知,而又用语文教学的内容来塑造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和思想,以此为中心,实现两者的有机合成,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讲授《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挖井工作人员的工作图片和工程视频,然后让学生们去思考,如果没有这些井,那么当时人们以及当地人们在饮水需求满足上应当如何解决,进而让学生们认识到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让学生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作用影响和意义,认识到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尊重不同职业的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语文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转变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

3.3 丰富题材。语文教学之所以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过程当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是因为语文教育本身的可塑性延展性是相对较强的,而这一特征又凸显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完全可以立足于语文阅读素材的某一点某一段或者某一个情境上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宽,打开学生的视野,通过有针对性的延伸和丰富,让学生们的劳动价值观念以及学生们的劳动技能都得到有效的培训和提升,而语文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和核心内容。这也就成就了语文教学在观念引导以及综合素质培训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地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想安排一些具有较高教育价值的文章阅读,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们在课后去主动的实践和分析,在不断地实践过程当中转变学生的态度和观念。

例如在每周五最后一堂语文课上,教师就可以搜索与劳动技能相关的阅读文本或者是与劳动价值相关的阅读素材,让学生们在周六周日去阅读这些阅读素材,在阅读之后写下自己的感悟和观点,并且付诸实践。而为了保证阅读素材延伸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学生的劳动技能都可以起到较高的培育效果,教师在阅读素材筛选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条问题。

首先,阅读素材的内容表达需要简洁明了,保证小学学生可以有效了解阅读素材所表述的内容。防止阅读素材因为内容晦涩难懂,导致学生们理解出现偏差和失误。其次,阅读素材应当贴合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劳动技能培训是需要付诸实际的,只有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分析和研究,学生才会逐渐地掌握对应的劳动技能,因此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阅读素材,例如帮妈妈工作的一天,帮助妈妈做家务的一天,为爸爸分担等等,通过阅读素材的发送和阅读,让学生们在阅读之后产生劳动的欲望和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力所能及的活动当中,在实践开展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感悟和思想,提升认知,同时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3.4 优化途径。劳动技能培育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育,因此从理论层面进行传输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途径不同方法的开展,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理解和认识,进而帮助学生们掌握对应的技巧和能力。为此,教师就需要对劳动技能培育的路径作出有效的优化和调节。

首先,劳动技能培育应当有效地渗透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大重点教学内容当中,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开展之前对所选择的素材或写作题目作出有效的分析,找到相应的劳动技能切入点和劳动教育切入点,然后引入更多的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和图片资源,让学生们通过观看的方式加强感悟,加强认知和理解。其次,劳动技能也可以安排课后作业,例如帮家长做一些家务事,绘制板报、绘制手抄报等等,让学生在做完这些活动之后以文字的形式来记录下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感受,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同时也完成了对于学生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劳动价值观念引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的引入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情境剧表演、劳动技能比赛等等,这些活动既符合与小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保证小学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也可以通过活动的开展兼顾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提升和劳动技能提升,促进学生的多维成长和发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结束语

语文教育在教育融合上的有时是不容忽视的,想要更好的提升小学学生的劳动技能,教师就需要发挥语文教学的学科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调节和优化。

猜你喜欢

劳动技能融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融合》
破次元
热爱劳动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