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献串读百年光辉·地方史志新讲时代征程

2022-11-19许婷

百花 2022年9期
关键词:市图书馆神木史志

许婷

一、案例背景

红色文献主要指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起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间由中国共产党机关或各根据地出版发行的各种文献资料。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既是实现“全民阅读、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又是图书馆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责、创新文献服务的工作要求。

有“神府革命根据地”红色传承之称的神木市图书馆,早期除了学校及党政机关荐读的红色文献尚有借阅记录外,很多红色专题文献与地方革命历史文献鲜有问津,主题阅读推广活动难以开展。为此,神木市图书馆自2019年开始策划“红色文献展厅”项目,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中共神木市直机关工委的支持下,于2021年建成以“红色文献、证章”为主题的“神木市红色记忆展馆”,并依托这一阵地,对馆内红色文献及地方史志馆藏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规划调整,创建红色阅读书墙、本土作家展室、老报馆等多个复合型阅读空间,提升红色文献的馆藏数量及利用率。

二、主要做法

(一)打造专题展馆,用好红色文献

神木市图书馆确立了“选好红色文献、讲好党史故事、促进红色阅读”的目标,积极与本土红色文献收藏人沟通协商,在中共神木市直机关工委的帮助下,利用馆内的电子阅览区等空间,建成“神木市红色记忆展馆”。“馆中馆”服务阵地建成后,通过“选、研、陈、讲、宣”过程,开展“红色文献串讲百年党史”特色讲读推广;采用开闭架相结合的服务,方便读者通过公开查询、免费参观听读、免费复印等方式获取文献资源。

除了通过与市直机关工委和文献收藏人侯廷华合作收集红色文献外,神木市图书馆长期面向民间征集特色红色文献、藏品。在展馆建设前期,该馆以出版年代为轴,选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时期出版的相关历史文献及发行的证章,并大力发掘以神木为中心的神府革命根据地党史、红军史等文献、故事,登记造册。现有展品6172件,其中红色文献4442件,红色证章1648件,丝织画44件,铁皮、瓷板画等38件。

因展馆内主要展览图书、报刊等文献资料,需要对展品的历史背景、故事甚至作者本身的革命工作进行前期的研读,以便更好发掘文献故事。馆员通过对大量同时期文献和同位作者的历史资料与信息的搜集整理,完成对展陈文献党史年代的划分、经典书籍推荐讲读等内容的梳理准备与二次文献汇编,以图书故事讲述百年党史。

结合展馆内展板内容、阅读动线、展区划分等,对馆内的红色文献、证章等藏品进行展陈设计,将展馆划分为“历史文献翻开百年光辉”“影像报刊记录峥嵘岁月”“神府革命书写红色传承”三个板块。

鼓励馆员在学习文献的同时,利用讲解、读书会、故事会、阅读沙龙等多种方式,掌握红色文献讲读技巧,为读者参观学习提供讲解,并引入自动讲解设备。

以党史学习教育、百年奋斗征程回顾、“十四五”建设等为主题,加强对红色记忆展馆红色文献常态化阅读服务的宣传,联合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红色革命主题教育,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做贡献。

(二)延伸馆藏空间,改善阅读条件

增加馆内红色文献的开放数量,在方便借阅的同时解决馆内自习空间采光不足等问题。神木市图书馆结合红色文献展馆,同步设计集补充光源与展览功能为一体的伟大革命精神长廊,集借阅扫码听读于一体的红色有声小人书书墙,展示2000余册红色书籍,建造三楼挑空自习大厅的通顶光源书墙,设置黄河文化、长城文化、陕北文化类书目专架,传承神府红色根据地的历史,方便阅读陕北地域特色文化。这种以补充光源的方式,利用墙面等闲置空间,对馆藏展陈空间进行延伸改造,被读者称为“点亮阅读”,同时也点亮了阅读内容和阅读空间。

此外,在原有老旧文献和地方文献的基础上重新划分了珍贵文献、本土作家展室和老报馆三个空间,完成珍贵文献区域本土老城地图、人文地图、本土名人赠书的收藏;倾力打造本土作家展室,做好神木籍作家作品和书画的保护、利用与服务工作,彰显陕北元素、讲好神木故事、推动神木文化繁荣发展;整理筛选上架918册老旧报纸、2811册经典古旧小人书和光盘文献。这些集人文、学术、历史元素为一体的“新亮点”也成功实现了高效读者引流。

(三)开拓推广方式,扩展阅读群体

红色文献与地方史志的阅读群体主要是中老年读者。红色文献的讲读和相关公益讲座、阅读沙龙,使得中青年群体开始陆续加入红色文献和地方史志的阅读行列。2021年夏天,神木市图书馆策划以神府革命根据地故事为脚本的“触读红色家乡”主题阅读夏令营,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群体阅读红色文献和地方史志;同年,讲好“红色故事”成功推动了馆员主题故事讲读的内容改编和创新,依托红色文献,改编自《鸡毛信》的《海娃送信》手绘布偶贴故事,也开启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讲读的深耕服务,让阅读活动的生命力蓬勃向上,并让红色文献阅读开始走进学校、社区。

(四)搭建云上服务,打破时空局限

2021年,神木市图书馆以中国共产党建党10 0周年为主题,开展疫情常态防控下的线上阅读,积极探寻多元化阅读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百日读党史、红色家书朗读、红色小人书荐读、线上预约借还、线上读书会、线上阅读打卡与竞答等方式,实现闭馆不打烊、阅读永在线的服务模式;开展线上“国宝(历史文物)带你读经典”承行经典诵读、“我读长城长”地方文献线上读书会、“厉害了!我的国·强大了!我的家”黄河主题阅读竞答等活动,以此打破因疫情造成的时空界限,搭建云上红色文献共读体系。

三、主要成效

自2021年7月1日以来(包含因疫情防控闭馆的5个月),神木市图书馆的红色文献利用率明显增长,每周末在三楼书墙座位上看红色小人书的小读者,在红色书墙借阅的老中青读者,以及65场红色文献展馆线下专场参观讲读和红色文献线上共读活动的读者,累计超过3万人次。红色文献串讲百年党史的推广方式,受到了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督导组、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党委的肯定與支持,也迎来了大量读者的预约和文献借阅。

四、创新启示

神木市图书馆的志愿者们也开始加入展馆讲读和红色文献、地方史志推广的行列。该服务项目作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之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一)打造特色阅读,引发社会关注

随着红色文献“馆中馆”、老报馆、本土作家展室、“点亮阅读”主题书墙和馆内灯箱长廊等馆藏空间的陆续开放,神木市图书馆吸引了大量前来阅读打卡的读者群体,红色文献与地方史志馆藏空间的重新布局、常态化开放和配套阅读推广,引起社会不同层面的广泛关注,对红色文献和地方史志征集、收藏起到了助推作用。馆内现藏一份19 58年的《神府党史》秘密油印材料,就是在这些空间开放后被捐赠给图书馆,成为特色馆藏的一部分。

(二)联动各方群体,开展全民阅读

在神木市图书馆基于红色文献与地方史志的阅读推广活动被社会广泛关注后,“红色文献串读百年党史·地方史志新讲时代征程”的阅读模式吸引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机构等不同群体的积极参与。2021年在纪念白求恩逝世82周年之际,卫健系统也走进图书馆,再读白求恩医生的革命精神。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医生在神木完成国内的第一次献血,神府革命根据地的医疗卫生资料也在红色文献与地方史志的记录中被完整保存。神木市图书馆开展的红色文献和地方史志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群体、社会机构联合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工作。

(三)促进馆员学习,保障阅读深耕

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不仅代表着图书馆的蓬勃生命力,更强调了图书馆在藏书、读者和馆员三个方面的发展。”在“红色文献串读百年党史·地方史志新讲时代征程”阅读服务过程中,专题文献馆藏量从4000册到一两万册,而文献的持续增长,又对从事红色文献和地方史志阅读推广的馆员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通过不断学习、研读和二次文献汇编,馆员的阅读推广服务也将从内容上不断深化。

在依托红色文献和地方文献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中,神木市图书馆将不断挖掘神府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革命故事,丰富推广内容,完善特色馆藏资源,打造阅读服务品牌,建立更有效的推广体系。

(神木市图书馆)

猜你喜欢

市图书馆神木史志
神木有石峁
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剧院
红嘴蓝鹊
Librio行桥-行桥市图书馆综合设施
神木:脱贫实效诠释党建力量
非公党建 不是“挂牌子、摆桌子”——神木非公企业这样寻求新优势
牛仔选民
Superlubricity enabled dry transfer of non-encapsulated graphene∗
2018年全国公开出版史志期刊联合征订
略谈西藏山南市图书馆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