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常州新北区象墩遗址发掘简报

2022-11-16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常州市考古研究所

东南文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圆唇夹砂灰陶

南京博物院 常州博物馆 常州市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象墩遗址是常州地区近年新发现的一处以良渚文化为主体内涵的古遗址,是太湖北部以寺墩遗址为中心的“寺墩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2021年,南京博物院主持对该遗址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在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土台及周围清理出环壕、大型建筑台基、连排房址、道路、排水沟及相关附属设施,表明象墩并非一般居址类遗址,似为举行重要礼仪祭祀活动的场所。与此同时,还清理出一批西周时期遗存。

象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现改为春江街道)象墩社区杏村,北距长江7千米,东距澡港河2千米,南邻S122省道,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1°91'46″,东经119°95'69″(图一)。遗址中心为一高出周边4米的大土墩,现残存面积约4000平方米,当地人称“象墩”。为深入开展“考古中国——从崧泽到良渚: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南京博物院联合常州博物馆、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象墩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铁塔西侧受地形限制,所布探方未与东侧探方对齐。发掘表明,象墩遗址中心墩体为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土台被同时期的壕沟所环绕,土台上清理出大型建筑台基、连排房址、道路及排水沟等重要遗迹(图二)。土台及周边局部分布西周、汉、唐宋及明清时期遗存。现对两次发掘所获良渚文化及西周时期文化遗存简报如下。

图一//象墩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发掘区遗迹分布平面图

一、地层堆积

为了解环壕的结构、堆积及其与土台之间的关系,在土台南侧布解剖探沟1条,编号TG1,长26米。对其西壁剖面(图三)予以介绍。

图三//TG1西壁剖面图

①层:浅灰色耕土。厚0~0.5米。

②层:灰色土。深0.1~0.55、厚0~0.3米。遗物有砖块等。

③层:灰褐色土。深0.3~0.9、厚0~0.55米。遗物有青花瓷片、青砖等。

④层:浅灰褐色土。深0.35~1.75、厚0~1.3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和绳纹砖等。

⑤层:浅褐色土。深0.35~1.7、厚0~0.55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瓷片等。

⑥层:深褐色土夹红烧土块。深0.75~1.85、厚0~0.35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

⑦层:浅灰黑色黏土夹草木灰。深1.4~1.9、厚0~0.2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

⑧层:黑灰色黏土夹草木灰。深1.6~2.05、厚0~0.2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泥质陶片、原始瓷片等。

⑨层:灰黑色黏土夹草木灰。深1.8~2.1、厚0~0.1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泥质陶片、原始瓷片等。

⑩层:深黑灰色黏土夹草木灰。深2.05~2.4、厚0~0.4米。未见出土物。

⑪层:灰褐色沙土。深0.35~2.3、厚0~0.45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和泥质陶片。

⑫层:灰黑色黏土夹烧土块和炭屑。深1.35~2.35、厚0~0.15米。遗物有泥质灰陶片和泥质陶片。

⑬层:青白色黏土夹黄色水锈和少量烧土块。深1.6~2.45、厚0~0.15米。遗物有泥质陶片、印纹硬陶片和绳纹砖等。

⑭层:深灰褐色土。深0.35~1.3、厚0~0.45米。未见出土物。

⑮层:青色泛白土大量褐色结核。深0.65~2.35、厚0~0.4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夹砂陶片等。

⑯层:青灰色土夹大量红褐色结核。深1.7~2.4、厚0~0.47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泥质陶片等。

⑰层:浅青灰色土夹少量褐色结核。深1.5~2.65、厚0~0.35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夹砂陶片等。

⑱层:灰黑色土夹炭屑。深1.7~2.6、厚0~0.4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泥质陶片等。

⑲层:青灰色土夹大量结核。深1.3~2.25、厚0~0.3米。遗物有印纹硬陶片、泥质陶片。

⑳层:灰褐色土夹少量烧土块。深1.1~1.45、厚0~0.15米。未见出土物。

①—③层为近现代地层,④、⑤层为唐宋时期堆积,⑥—⑨层为汉代堆积,⑩—层为周代堆积—层为良渚文化堆积。其中④—层为环壕沟内堆积,—层为良渚文化土台堆积,—层为良渚文化地层堆积。

TS01E01西壁地层堆积介绍如下(图四)。

图四//TS01E01西壁剖面图

①层:灰褐色耕土。厚0.03~0.3米。

②层:红褐色土。深0.03~0.95、厚0~0.9米。遗物有少量碎陶片。

③层:红褐色土夹杂较大灰白团块。深0.05~0.8、厚0~0.5米。遗物有少量碎陶片。

④层:浅黄褐色土夹杂灰斑。深 0.3~1.6、厚 0~0.9米。遗物有少量碎陶片和炭化植物。在南壁可见草包泥痕迹。

⑤层:黄褐色土夹杂较大块灰白斑。深0.43~2.4、厚0~0.35米。遗物有少量碎陶片。

⑥a层:浅黄褐色土夹杂灰白斑块。深0.31~1.15、厚0~0.63米。遗物有少量碎陶片。

⑥b层:黄褐色土夹灰白斑块。深0.9~1.1、厚0~0.15米。未见出土物。

⑦层:灰白色夹黄褐色斑土。深0.83~1.25、厚约0~0.15米。未见出土物。

⑧层:黄褐色土。深 1.09~1.15、厚 0~0.45米。未见出土物。

⑨层:深青灰夹灰白色土。深1.1~1.3、厚0~0.17米。未见出土物。

⑩层:红棕色土。深0.17~1.1、厚0~1米。未见出土物。

⑪层:青灰色土。深1.1~1.4、厚0~0.35米。未见出土物。

⑫层:灰白色土。深0.6~1.25、厚0~0.7米。未见出土物。

⑬层:灰褐色土锈。深1.2~1.85、厚0~0.36米。未见出土物。

⑭层:灰白色土。深1.2~2、厚0~0.45米。未见出土物。

⑮层:深灰褐色土。深 1.1~1.7、厚 0~0.55米。未见出土物。

⑯层:红褐色土。深1.35~1.9、厚0~0.2米。未见出土物。

⑰层:灰白色土。深1.25~2.15、厚0~0.9米。未见出土物。

⑱层:灰褐色土。深2.1~2.25、厚0~0.1米。未见出土物。

二、良渚文化遗存

遗迹主要包括环壕、中心建筑台基、房址、道路、灰沟等,遗物有陶器、石器、玉器等。

(一)遗迹

1.环壕(HG1)

环壕紧贴土台环绕一周,将墩体分割为相对封闭的独立单元,平面呈圆角方形,环壕内围面积约5000平方米,外周长340、深 2~4.5米。西侧局部压于现代水泥路下,南侧较北侧窄,北侧最宽处近30米,东南有与老澡港河相连的水道。对环壕南段的解剖显示,环壕打破良渚文化地层,底部坑洼不平(图五)。环壕时代与土台大体同时,推测开挖环壕所得的土被用来堆筑土台,沟内堆积主要为周代、汉代及唐宋时期(参见TG1地层堆积介绍)。

图五// 环壕平面及其与土台的关系示意图

2.中心建筑台基

位于TS01E01西北部、TS01W01北部,往北延伸至TN01E01西南部和TN01W01南部。该台基呈西北—东南走向,未完全揭露,已揭露部分长13.4米。台基在经过整平的人工堆筑平面上起建,台基中心区域被一层纯净细腻的白土覆盖,土质致密坚硬,似经踏实。台基北、东、西侧边界不清楚,南侧较为明确,南侧坡度较大,坡下为一窄长小沟(彩插五︰1)。

1.中心建筑台基俯视图(上为东北)

中心建筑台基北侧有近乎平行的东西向道路2条(L1、L3)。台基顶部西侧有一房址(F5),房址中部保存有较为完整的红烧土灶面,灶面中心为一夹砂红陶器底。F5为中心台基的附属建筑,可能为举行某种社会性活动的配套设施(图六)。南侧台基下的地面经人工整平,其上铺设经编织的植物茎秆,现残存规整的痕迹,受发掘区限制,其具体范围不明(彩插五︰2)。

图六//中心建筑台基平面图

2.南侧台基下地面植物茎秆痕迹

3.房址

共发现5座房址,编号F1—F5,属于同一时期的房址。其中F1—F4连排分布,每间房址大小相近,个别房址内活动面铺垫纯净的垫土(F2),房址居中位置均残存有灶面(图七)。

图七// 连排房址(F1—F4)平、剖面图

F1 位于TN01E01探方的东北部、TN02E01南部。开口距地表深1.38米。平面呈长方形,长6.5、宽4.4米。柱洞分布于房子的北、西、南三面,在房子的北边一行排列有11个小柱洞和2个大柱洞,西边一行排列有7个小柱洞,南边一行排列4个大柱洞,所有柱洞呈圆形或椭圆形。柱洞从西南角起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为D1—D4,D35—D54。其中 D44、D46、D47有柱心。D4、D35为F1、F2共用柱洞。在房子中部有一烧土遗迹,疑似灶,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残长1.15、宽1.1、烧土面厚0.05米,为火烧后形成的红烧土面,含有烧土颗粒及大量草木灰,未见包含物。

F2 位于TN01E02西北部、TN01E01东北部。开口距地表深1.4米。平面呈长方形,长6.7、宽4.3米。房内地面垫黄褐色沙土,纯净细腻。柱洞分布于房子的北、西、南三面,在房子的北边一行排列有8个小柱洞,南边一行排列4个大柱洞。所有柱洞呈圆形或椭圆形,柱洞从西南角起以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为D4—D7、D28—D35。其中,D7、D28为F2、F3共用柱洞。在房子中部有一烧土灶,平面呈不规则形,长1、宽0.85米,灶中心有一椭圆形灶眼,长0.3、宽0.2米(彩插五︰3)。

3.F2俯视图(上为西南)

F3 位于TN01E02的东部、TN01E03西南部。开口距地表深1.47米。平面呈长方形,长6.7、宽4.3米。柱洞分布于房子的北、西、南三面,在房子的北边一行排列有14个小柱洞,南边一行排列4个大柱洞,所有柱洞呈圆形或椭圆形。房子长6.7、宽4.3米。柱洞从西南角起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为 D7—D10,D15—D28。其中 D10、D15为F3、F4共用柱洞。在房子中部有一长方形烧土遗迹,疑似灶,长2、宽1.4米。灶上分别有一长条形和椭圆形孔,疑似灶眼和烟道。长条形灶眼长0.7、宽0.2米,椭圆形烟道长0.7、宽0.3米。在灶的南部边缘有一道长约1.1、宽0.1米的长条形烧土棱,疑似灶的南壁。

F4 位于TN01E03探方的南部,延伸至TS01E03的东北部。开口距地表深1.57米。平面呈长方形,长6.85、宽4.15米。柱洞分布于房子的北、南两面,东北部被晚期地层和晚期墓葬严重破坏,仅发现2个小柱洞,南边一行排列4个大柱洞,所有柱洞呈圆形或椭圆形。柱洞从西南角起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为D10—D14。其中D10、D15为F3、F4共用柱洞。在房子中部有一烧土堆积,平面呈不规则形,疑似灶,长0.6、宽0.55米。中心有一椭圆形孔,长0.25、宽0.24米。

4.道路

共发现3条道路。

L1 位于TN01E01北部,往东延伸至TN01E02内,向西至TN01W01内。叠压在⑨层面上,土色呈青灰色及青白色,土质较致密。距地表深1.15米。L1已清理部分平面形状呈长条形,由柱洞、平铺的竹木棍痕迹和小木棍痕迹组成。路面较平整,长22.5、宽2~2.35、厚0.03~0.05米。竹木棍痕迹长短不一,长0.12~1.76、直径0.015~0.021、间距0.02~0.06米。柱洞形状为圆形和椭圆形,大小、深浅不一。圆形柱洞直径0.04~0.16米,椭圆形柱洞长径0.08~0.2、短径0.04~0.16米,柱洞深0.04~0.3米。小木棍集中分布于L1的北侧偏西和南侧偏东部,直径0.016~0.024米(图八;彩插五︰4)。

图八//L1平、剖面图

4.L1细部特写

5.灰沟

G9 位于TS02E01东北部、TS01E01西南角、TS01W01南部,伸入TS01W01西壁及TS02E01东壁外。开口于TS01E01⑱层下,开口距地表深2.1米。清理部分平面呈近东西向长条状,直壁,平底。长14.4、宽0.2~0.3、深0.28~0.39米。沟内填稍硬的红褐色土。出土遗物可辨器形有陶鼎、罐、豆等。G9紧贴土台主体南侧,推测为堆筑土台时埋置挡土木板而开挖的基槽(图九)。

图九//G9平、剖面图

(二)遗物

遗物有陶器、石器和玉器。

1.陶器

陶质分夹砂、泥质和夹炭三大类。夹砂陶以褐陶为主,红陶、黑陶较少。泥质陶有黑陶、褐陶、灰陶和红陶,黑陶最多,褐陶、灰陶次之,红陶最少。夹炭陶以褐陶为主。器表多素面,纹饰有弦纹、刻划纹、附加堆纹、几何纹和镂孔等,黑皮陶表面往往饰精美刻划纹(图一〇)。陶器器形主要有鼎、豆、罐、大口缸、盆和器盖等。

图一〇//良渚文化陶器纹饰

鼎 5件。依器物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4件。侈口,无领。

Aa型 2件。方唇,折沿内凹。TN01W03⑨︰2,夹炭褐陶,局部灰褐色。腹部下残,腹部饰水波纹和细凸弦纹。口径25.8、残高4.8厘米(图一一︰1)。TN01W03⑨︰3,夹炭褐陶。腹部下残,腹部饰几何三角纹、菱形纹和圆圈纹。口径22、残高5.3厘米(图一一︰2)。

Ab型 2件。圆唇,折沿斜平。TS01W03南扩方⑪︰7,夹砂褐陶。腹部下残,上腹饰数周凸弦纹。口径28、残高7厘米(图一一︰3)。TS01W03南扩方⑪︰8,夹砂灰褐陶。腹部下残,上腹饰水波纹和凹弦纹。口径30.4、残高4厘米(图一一︰4)。

B型 1件。侈口,束领。TS01W03南扩方⑪︰6,夹砂红衣褐陶,红衣大部脱落。折沿,口沿里侧有一周凸棱,圆唇,腹部下残。口径49.2、残高5.8厘米(图一一︰5)。

图一一//良渚文化陶器

鼎足 9件。依足部形态不同分五型。

A型 2件。瓦形足。C︰4[1],夹砂黑衣褐陶。凹弧足两侧卷起,足面饰竖向刻划纹。残高11厘米(图一二︰1)。TS01W03⑩︰39,夹砂褐陶。凹弧如瓦形,下端残。正面饰刻划纹。残高4.4厘米(图一二︰2)。

B型 2件,侧扁足。TN01E01③b︰3,夹炭红陶。足尖残。两面饰竖向刻划纹。残高9.7厘米(图一二︰3)。TS01W03⑨︰4,夹炭褐陶。下端残。正面和两侧面都有刻划纹。残高9.65厘米(图一二︰4)。

C型 1件。扁方足。TN02E01⑨︰1,夹砂褐陶。足尖残。正面饰竖向刻划纹。残高5厘米(图一二︰5)。

D型 1件。鱼鳍形足。TN01E03⑥b︰12,夹砂褐陶。两面饰竖向刻划纹。残高7.65厘米(图一二︰6)。

E型 3件。T形足。TN01E03⑩︰1,夹砂褐陶。两面饰竖向刻划纹,残高12.9厘米(图一二︰7)。TS01W03⑩︰38,夹蚌褐陶。残。正面扁长、有数个戳点纹。残高15.35厘米(图一二︰8)。TS01W03⑩︰33,夹炭褐陶。残。正面宽且内凹,正面饰刻划纹。残高12.45厘米(图一二︰9)。

图一二//良渚文化陶鼎足

罐 2件。依据领部不同分两型。

A型 1件。束领较高。TN01W03⑨︰1,泥质灰陶。侈口,小折沿,圆唇,腹部下残。口径12、残高5厘米(图一一︰6)。

B型 1件。矮领近直。TN01E03⑥a︰2,夹细砂褐陶。侈口,圆唇,腹部下残。上腹有两个对称的残鋬,其上有刻划纹。口径12、残高5.4厘米(图一一︰7)。

大口缸 2件。TS01E03⑦︰3,夹砂褐陶。敞口,口沿残,唇外翻,斜腹下残。口沿下有五周凸弦纹,颈腹相接处有一周凹弦纹,其下饰菱形纹。残高9.15厘米(图一一︰9)。TS01W03南扩方⑩︰6,夹粗砂褐陶。敞口,折沿、沿面上有三周凸弦纹,口沿里侧有一周凸棱,斜腹下残,腹部有数周凸弦纹。复原口径60.4、残高7厘米(图一一︰13)。

盆 3件。依口沿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2件。敞口,卷沿。TN02E01⑱︰7,泥质红陶。圆唇,束颈,弧腹下残。口径16、残高5.2厘米(图一一︰8)。TS01W03⑩︰21,泥质黑皮陶。沿面外端有一周凹槽,方唇,弧腹下残。上腹有一周泥条,泥条上有一周凹槽。口径25.8、残高6.9厘米(图一一︰11)。

B型 1件。直口,无沿。TS01W03⑩︰12,泥质黑皮陶。器形颇大,平方唇,弧腹下残。上腹饰变形对蛇纹。残高6.2厘米(图一一︰12)。

钵 1件。TS01W03④︰17,泥质灰胎黑皮陶,黑皮部分脱落。子母口,圆唇,斜腹下残。口沿下有两个对称的竖穿小鼻。口径18、残高3.4厘米(图一一︰10)。

豆 1件。TS01W03⑩︰1,泥质黑皮陶。敞口近直,平方唇,折腹较深,圜底,喇叭口圈足。底和圈足相接处有一周鼓棱,下饰三个等距横向长方形镂孔。口径20.2、圈足径13.5、高9.2厘米(图一三︰2;彩插五︰6)。

6.陶豆(TS01W03⑩︰1)

豆盘 3件。敞口,方唇,折腹下残。TS01W03⑦︰3,泥质黑衣灰陶,黑衣大部脱落。腹部饰菱形纹和变形蛇纹。口径19.8、残高4.6厘米(图一三︰1)。TS01W03⑩︰18,泥质黑皮陶。腹底相接处有一周凸弦纹。口径17.2、残高3.9厘米(图一三︰5)。TS01W03南扩方⑩︰4,泥质黑皮陶。口径18、残高3.4厘米(图一三︰6)。

豆柄 3件。均为泥质黑皮陶。依柄部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喇叭口。TN01E03⑥b︰4,上部有一周泥条和数个圆形镂空,下端残。残高9.4厘米(图一三︰3)。TS01W03南扩方④︰1,下端残。残高4.7厘米(图一三︰7)。

B型 竹节形。TS01W03南扩方⑩︰9,下端残。柄部有两周凹弦纹,弦纹间各有两个圆角方形镂孔。残高10.4厘米(图一三︰4)。

圈足 1件。TS01W03⑩︰13,泥质黑皮陶。喇叭口圈足,足缘窄平。圈足上端有一周凸棱、下端有细凹弦纹,中间饰变形蛇纹。底径9.8、残高3厘米(图一三︰8)。

图一三//良渚文化陶器

陶器盖 6件。依器物大小分两型。

A型 4件。泥质黑皮陶。器形较小。依口部形态不同分三亚型。

Aa型 2件。子母口,弧壁,上下贯通。TS01W03⑩︰4,喇叭形钮。口径7.2、高3.2厘米(图一四︰1)。TS01W03⑩︰19,钮残。口径7.6、残高2.2厘米(图一四︰2)。

Ab型 1件。平口,平直壁。TS01W03⑩︰2,钮残。器内有轮制痕迹。口径7.4、残高1.5厘米(图一四︰3)。

Ac型 1件。喇叭口,斜壁。TS01W03南扩方⑪︰5,一侧有一个小穿孔,圈足钮。口径5.5、高1.6厘米(图一四︰4)。

B型 2件。器形较大。TN01E03⑥b︰8,夹炭褐陶。斜壁上残,器内外近缘处各有一周凸棱。口径39、残高3.2厘米(图一四︰5)。TS01W03南扩方⑩︰1,夹炭褐陶。弧壁,圈足钮。壁上有三周凸棱,其上饰戳印纹。口径22、高8厘米(图一四︰6;彩插六︰1)。

图一四//良渚文化陶器盖

1.陶器盖(TS01W03南扩方⑩︰1)

陶器座 2件。TS01W03⑩︰8,夹砂黑衣陶。亚腰形,喇叭口。上口径9.2、下口径10.2、高5.1厘米(图一五︰1)。TS01W03⑩︰10,夹细砂黑衣红陶。上口斜折,斜壁,下口外撇。上口下部有一个圆形镂孔。上口径26.1、下口径34、高18.2厘米(图一五︰3;彩插六︰2)。

2.陶器座(TS01W03⑩︰10)

杯把手 1件。TS01W03南扩方⑧︰2,泥质黑皮陶。残。宽把,正面有密集竖向刻划纹。残宽5.2、高4.55厘米(图一五︰2)。

刻纹陶片 1件。TS01W03④︰25,泥质黑陶。器内有刻划叶脉纹。残长5.45、宽3.55厘米(图一五︰4)。

陶纺轮 1件。TS01W03③︰1,泥质黑衣褐陶。圆台形。直径3.45~4.2、孔径0.5、厚1.55厘米(图一五︰5)。

图一五//良渚文化陶器

2.石器

器形主要有锛、凿、刀、斧、镞等。

石锛 1件。TS01W03⑩︰5,深青灰色。略残。近长方形,弧背,双面刃。长10.25、宽4.05、厚2厘米(图一六︰6)。

石凿 1件。TS01W03南扩方⑪︰3,深青灰色。两端残。长条形,弧背、背上端有一段,单面刃。残长13.25、宽3.3、厚2.7厘米(图一六︰1)。

石刀 3件。根据刃部不同分两型。

A型 2件。弧刃。灰色。弧顶,方角,直背,双面刃。上端中间有一圆形对钻圆孔。TS01W03南扩方⑪︰4,长7.6、宽3.9、厚0~0.35厘米(图一六︰2)。TS01W01⑨︰1,长8.3、宽4.2、厚0.2厘米(图一六︰3)。

B型 1件。V形刃。TS01W03④︰1,深灰蓝色。平顶,方角,直背,双面V形刃。近顶部中间有一单面钻圆孔。长 8.45、宽 3.2、厚 0~0.4、孔径0.65~0.9厘米(图一六︰4;彩插六︰3)。

3.石刀(TS01W03④︰1)

石斧 1件。TN01E01④︰1,灰色。弧顶,单面弧刃。长7.8、宽5.7、厚3.25厘米(图一六︰5)。

石镞 3件。依器物整体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1件。剑形。TS01W03⑩︰3,青灰色。前锋钝尖,镞身两面中间有脊,锥形铤尾部残,镞身与铤部折线相连,横截面近扁菱形。残长4.9厘米(图一六︰9;彩插六︰4)。

4.石镞(TS01W03⑩︰3)

B型 2件。柳叶形。青灰色。镞身与铤部折线相连,镞身两面磨刃,上部中间有脊、断面为菱形,下部中间磨平、断面成六边形。TS01W03④︰3,前锋和铤部残。残长9.3厘米(图一六︰10)。TS01W03南扩方⑦︰1,前锋残缺,方形短铤。残长7.2厘米(图一六︰11)。

图一六// 良渚文化玉器、石器

砺石 1件。TS01E03⑤︰1,灰色,不规则形,有一面有两道磨砺凹槽。残长10.25、宽5.4、厚3.1厘米(图一六︰8)。

3.玉器

玉锥形器 1件。TS01W03②︰1,白色,器表有浅黄锈,软玉。略残。器形较狭短,榫部有一对钻圆孔。孔径0.05、高2厘米(图一六︰7)。

三、西周文化遗存

发掘区除TS01W01局部尚存西周时期地层堆积外,其余区域西周时期遗迹开口于表土层下,以灰坑为主。

(一)遗迹

1.灰坑

H10 位于TN02W01、TN02E01西部偏北。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②层及H11。平面呈不规则形,斜壁,圜底。坑口长4.85、宽4.46、深0.38~0.7米(图一七)。坑内填较致密的灰褐色土,夹杂较多红烧土块。出土遗物可辨器形有鼎、鬲、罐、盆等,纹饰有弦纹、折线纹、“回”形纹、云雷纹、小方格纹、绳纹、刻划纹等。

图一七//H10平、剖面图

H16 位于TS01W03中部。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②层,被H14、H15打破。平面近椭圆形,斜壁,不规则底。坑口长2.32、宽1.55、深0.31米(图一八)。坑内填土可分两层:①层深灰褐色土,土质稍硬,夹杂大量草木灰与红烧土粒,出土遗物可辨器形有陶鼎、鬲、罐、豆和碗等;②层浅灰褐色,土质稍硬,夹杂少量炭屑与红烧土粒,出土遗物可辨器形有陶罐、豆、鼎、鬲等。

图一八//H16平、剖面图

(二)遗物

主要有陶器、硬陶器、原始瓷器和石器等。

1.陶器

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次之,夹炭陶最少。纹饰主要有绳纹、方格纹、弦纹、篦纹、席纹、戳印纹和短线纹等。器形有釜、鬲、鼎、罐、盆、刻槽盆、豆和钵等。

釜 1件。H10︰12,夹砂红陶。敛口,圆唇,弧腹,圜底,口沿下有一周凸棱,凸棱下饰竖向较粗绳纹。口径 21.4、高 25.7厘米(图一九︰1;彩插六︰5)。

5.陶釜(H10︰12)

绳纹鬲 2件。侈口,卷沿。器内颈腹相接处有一周折棱,圆唇,束颈,弧腹下残。腹部饰细绳纹。H14③︰8,夹炭深灰陶。口径24.2、残高5.5厘米(图一九︰7)。H14③︰7,夹炭褐陶。口径32.2、残高7.5厘米(图一九︰8)。

素面鬲 2件。侈口,折沿,圆唇,弧腹下残。H16①︰12,夹砂褐陶,局部灰褐色。口沿下有一周凹弦纹。口径30、残高13.2厘米(图一九︰9)。H10︰20,夹蚌夹炭浅灰褐陶。沿面上有三周凹弦纹。口径31.2、残高8厘米(图一九︰10)。

鼎 5件。依口沿形态不同分四型。

A型 2件。敛口。夹砂褐陶,局部黑。圆唇,垂腹,圜底,三足残,口下有一周凸棱。H10︰13,腹部饰竖向粗绳纹,底饰右斜粗绳纹。口径20、残高20.8厘米(图一九︰2)。H10︰15,腹部饰微左斜粗绳纹,底饰右斜粗绳纹。口径22.2、残高22厘米(图一九︰3;彩插六︰6)。

6.陶鼎(H10︰15)

B型 1件。侈口。H10︰16,夹砂褐陶,局部灰褐色。卷沿,圆唇,折腹,圜底,下接三个残足。底部饰绳纹。口径18.8、残高10.6厘米(图一九︰4)。

C型 1件。敞口。H9︰2,夹砂褐陶,局部黑。器形不规整。敞口,小卷沿,圆唇,垂腹,圜底,下接三个残足。鼎足饰绳纹。口径11.5~13.1、残高3.4厘米(图一九︰5)。

D型 1件。直口。H10︰5,夹砂褐陶,局部黑。方唇,束颈,鼓腹,圜底近平,三扁足残。一侧有一近环形把手。腹部及底饰绳纹。口径19、残高9.6厘米(图一九︰11)。

图一九//西周时期陶器

甗 1件。H10︰31,夹砂褐陶。仅剩腰部,腰外有一周戳印纹。腰径14.5、残高8厘米(图一九︰6)。

鼎足 3件。根据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1件。柱状足。H14③︰14,夹砂褐陶。圆柱形,足尖残。足面上有按压痕。残高8.4厘米(图二〇︰1)。

B型 2件。扁足。夹砂褐陶。H9︰19,扁弧形,足尖残。上部饰绳纹。残高9.6厘米(图二〇︰2)。H10︰38,足面中部内凹。残高11.2厘米(图二〇︰3)。

鬲足 3件。根据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1件。柱状足。H9︰21,夹细砂褐陶。足尖平。残高6.95厘米(图二〇︰4)。

B型 2件。矮锥状袋足。H10︰35,夹砂灰褐陶。足尖平。残高12.6厘米(图二〇︰5)。H10︰36,夹砂褐陶。器内有烟龛痕迹,足尖钝。残高9.3厘米(图二〇︰6)。

图二〇// 西周时期陶鼎足、鬲足

罐 5件。依器物整体形态不同分三型。

A型 3件。侈口,有领。

Aa型 折沿。1件。H14③︰10,泥质灰胎黄陶。折沿下垂、沿面上有两周凸弦纹,口沿里侧有一周凸棱,束颈,肩部下残,颈部以下饰方格纹。口径25.4、残高5.8厘米(图二一︰1)。

Ab型 卷沿。2件。泥质褐陶。方唇,束颈,鼓肩,鼓腹下残。H10︰27,肩部饰折线纹,腹部饰方格纹。口径18、残高9厘米(图二一︰2)。H10︰18,颈部以下饰方格纹。口径19.6、残高15.7厘米(图二一︰3)。

B型 1件。直口。TS01W01②︰2,泥质灰胎黑衣陶。小折沿,圆唇,溜肩,折腹,平底。肩部饰四道凹弦纹,其间饰错落龙须纹,腹部饰席纹。口径18.4、底径19.6、高17.8厘米(图二一︰4)。

C型 1件。敛口。H10︰26,泥质黑皮陶。内折沿,圆唇,斜肩下残。肩上有一周凸棱,其上饰数周凸弦纹,下饰凹弦纹和曲线纹。口径12、残高6.5厘米(图二一︰5)。

圜底罐 1件。H16①︰4,泥质灰陶。侈口,圆唇,束颈,鼓腹,圜底。颈部以下饰方格纹,部分模糊不清。口径10.5、高8.8厘米(图二一︰8)。

圈足罐 3件。依整体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2件。侈口,束颈,圆肩,鼓腹。H1︰1,泥质灰陶。卷沿近折,方唇,圜底,圈足外撇。腹部及圈足内饰方格纹、大部模糊不清。口径17、圈足径15、高10.2厘米(图二一︰6)。H9︰3,泥质灰陶,器表有一层黄色泥浆。方唇,平底,圈足外撇。肩部饰刻划方格纹。口径12.4、圈足径8.7、高7.8厘米(图二一︰7)。

B型 1件。敞口,直颈,溜肩,弧腹。H10︰3,泥质黑皮陶。卷沿,方唇,平底,圈足。颈部饰数周凸弦纹,肩部饰三周篦纹,错位排列。口径18.4、圈足径13.2、高12厘米(图二一︰9)。

小罐 1件。TS01W01②︰1,泥质黑衣褐陶。微侈口,卷沿,圆唇,鼓腹,平底。口径5.7、底径5.9、高3.8厘米(图二一︰10)。

图二一//西周时期陶器

豆 2件。依有无豆柄可分为两型。

A型 1件。无柄豆。H1︰2,泥质灰陶,器表及圈足内有一层黄色泥浆。直口,方唇,弧壁,浅腹,平底,喇叭口圈足。口下有一周折棱。口径 14.7、圈足径 10.5、高 3.8厘米(图二二︰1)。

B型 1件。有柄豆。H1︰3,泥质褐陶。敞口,方唇,弧壁,平底,矮柄,喇叭口圈足外撇较甚。口径11.3、底径7.8、高6~6.5厘米(图二二︰2)。

豆盘 1件。H10︰32,泥质褐胎灰陶。敞口,方唇近直,折壁下残。口径24、残高5.6厘米(图二二︰3)。

钵 1件。口微敛近直,腹部有四周凸弦纹,其中一周凸弦纹上饰竖向短线纹。底残。口径26.6、残高4.8厘米(图二二︰4)。

碗 1件。H16①︰17,泥质红陶。敞口,折沿,尖唇,唇下有一周鼓棱,弧腹,底残。口径12、残高5.2厘米(图二二︰5)。

圈足盘 1件。H9︰4,泥质黄陶。侈口,口沿内有一周凸棱,尖圆唇,束颈,弧腹,圜底近平,矮圈足。口径22.2、圈足径17、高6.6厘米(图二二︰6)。

盆 3件。依口部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1件。侈口。H14③︰9,夹砂褐陶。卷沿,圆唇,腹部下残。弧腹饰绳纹、大部脱落。口径21.8、残高8.8厘米(图二二︰7)。

B型 2件。敞口。H9︰14,泥质褐陶。卷沿,圆唇,斜腹下残。口径28、残高4.5厘米(图二二︰8)。H10︰22,夹炭陶,外红内黑。折沿,方圆唇,斜弧腹下残。口径18、残高5.8厘米(图二二︰9)。

刻槽盆 2件。依口部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1件。敛口。H9︰15,泥质灰陶。圆唇,内折沿,圆肩,斜弧腹,底残。肩部有一周折棱,腹部饰方格纹。内壁刻划交叉浅槽。口径29.2、残高13.1厘米(图二二︰11)。

B型 1件。敞口,带流。H10︰4,泥质黑皮陶。折沿,圆唇,弧腹,圜底。口沿内外有一周凸棱,沿面有三周凹弦纹,上腹饰四周凸棱、其下饰方格纹。内壁刻划交叉浅槽。口径34.4、高12.5厘米(图二二︰12)。

陶纺轮 1件。H16①︰3,泥质黑陶。算珠形,中部有一圆形穿孔,通体饰凹弦纹。直径1.9~2.9、厚1.8厘米(图二二︰10)。

图二二//西周时期陶器

2.硬陶器

主要有瓿、罐和盆等。

瓿 2件。侈口,溜肩,鼓腹,平底。腹部与底相接处有一周凹槽。H10︰9,红褐色。方唇,束颈。颈部饰凹弦纹,肩及上腹饰折线纹,下腹饰“回”形纹。口径14、底径14.6、高13厘米(图二三︰1)。H10︰8,灰陶。口部残。直颈。颈部饰数周凹弦纹,肩及腹部饰折线纹。底径11、残高7.5厘米(图二三︰2)。

罐 4件。依领部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1件。高领。H16①︰18,褐陶。侈口,卷沿下垂,沿面有一周凸弦纹,方唇,肩部以下残。领部饰数周凸弦纹,肩部饰“回”形纹。口径15.4、残高6厘米(图二三︰3)。

B型 3件。矮领。H10︰7,灰陶。侈口,折沿外突,尖圆唇,圆肩,鼓腹,底残。领部以下饰方格纹。口径18.6、残高18厘米(图二三︰4)。H9︰12,紫褐陶。侈口,卷沿,方唇,唇面上有两周凹弦纹,溜肩下残。领部饰数周凸弦纹,肩部饰“回”形纹。口径28、残高7.2厘米(图二三︰5)。H16①︰19,紫陶。侈口,折沿下垂,沿面上有一周凸棱,圆唇,肩部下残。领部饰数周凸弦纹,肩部饰“回”形纹。口径23.8、残高5厘米(图二三︰6)。

盆 1件。H10︰10,灰陶。侈口,方唇,唇上有一周凸弦纹,束颈,折肩,斜弧腹,平底,矮圈足。肩部饰三周竖向刻划短线纹和凸弦纹。口径29.2、圈足径20、高13.4厘米(图二三︰7)。

图二三//西周时期硬陶器

3.石器

主要有钺、铲、锛、镞、砺石等。

锛 1件。H10︰11,深青灰色。窄长条形,刃部略残,有崩损。弧顶,圆角,弧背,单面直刃,刃钝。长9.9、宽3.4、厚3.25厘米(图二四︰1)。

铲 1件。H16①︰2,青灰色。器身有多处崩损,短柄,斜肩,双面弧刃,刃部打磨光滑。长16.6、宽13.1、厚2.4厘米(图二四︰2)。

镞 2件。镞身呈三角形,两面磨刃,中间有脊,镞身断面为菱形。H10︰6,褐色。前锋和铤部残。残长6.5、宽2.15、厚0.6厘米(图二四︰3)。H17︰1,青灰色。前锋残。锥形铤,铤翼分界明显。残长6.5、宽2.35、厚0.7厘米(图二四︰4)。

钺 1件。H13︰1,青灰色。刃部残。片状,有一圆形对钻穿孔。残长7.5、宽8.5、厚0.9、孔径1.15厘米(图二四︰5)。

砺石 2件。近长条块状,上端中部有一对钻圆孔。磨制光滑。H16①︰1,橙红色。长8.6、宽4.3、厚1.35、孔径1.25厘米(图二四︰6)。H9︰1,棕紫色。略残。长9.4、宽4.2、厚1.9、孔径1.4厘米(图二四︰7)。

图二四//西周时期石器

四、结语

(一)良渚文化遗存

象墩遗址良渚文化时期环壕内侧土台以大型建筑台基为中心规划营建,由大型建筑台基、连排房址、道路及相关设施所构成,结合其空间布局关系及其他要素分析,应非一般居址类遗迹,似为举行某些重要礼仪祭祀活动的场所,此类特殊遗迹组合系太湖北部地区良渚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此外,在象墩良渚文化土台堆土中发现多处使用草裹泥堆筑的现象(彩插五︰5),经采样检测,在样品中发现扇形芦苇植硅石。草裹泥堆筑技术在良渚文化时期已较为成熟,如以杭州老虎岭水坝遗址[2]为代表的良渚古城水利系统中已普遍使用。

5.草裹泥

象墩遗址下层被土台叠压地层所出的直敞口大口缸及其他陶器标本,年代应为良渚文化早期,与土台同时期地层出土的敞口勾沿大口缸、竹节形柄豆、正面宽且内凹的T形鼎足,以及纹饰繁缛的磨光黑皮陶,年代为良渚文化晚期。由此可知,在土台营建之前的良渚文化早期这里已经有人活动,良渚文化晚期选择此处开挖环壕堆筑土台,营建相关建筑基址、房屋及道路等附属设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某种缘故遭废弃而整体堆土封存。

在象墩遗址的发掘工作中,因坚持保护性发掘的理念,中心建筑台基、房址、道路等重要遗迹均予以现场保留,未进一步解剖清理,故而无法获知其整体布局,难以复原其堆建过程,对其功能、性质的判断尚缺乏足够多的可靠信息。

象墩遗址与邻近的汉墩、大刘桥、小刘桥、四堡、千墩禅寺、天落堂等多处良渚文化遗址点构成小型聚落群,各遗址点具有差异化的功能属性,为研究良渚文化聚落群的内部结构与功能区划分提供了新视角。象墩遗址距江苏江阴高城墩遗址[3]直线距离6.5千米,距武进寺墩遗址[4]17千米。笔者推测象墩聚落群是更大范围的太湖北部地区以寺墩遗址为中心的“寺墩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西周时期文化遗存

象墩遗址西周时期文化遗存仅发现了以H10、H16为代表的少量灰坑及局部分布的地层。出土陶片以夹砂褐陶、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泥质褐陶次之,硬陶器、原始瓷器少见。纹饰多为绳纹、方格纹等。炊器以鼎为主,并见釜、鬲。绳纹鬲和素面鬲并存,口沿下有一周凸棱的绳纹鼎较为常见。象墩遗址西周时期遗存与江苏丹徒团山遗址[5]第三期、镇江丁家村遗址[6]早期遗存的陶器特征相似,特别是绳纹鼎、刻槽盆具有商代晚期遗风。年代应为西周早中期。

(附记:象墩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为甘恢元;发掘和整理人员有甘恢元、许晶晶、史炎炎、齐军、黄小平、芮兴、翟伟、文银学、张俊博,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张华,泰州市博物馆周金波,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姬芮、本科生张雯裕、黄嫣及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袁学梅等;绘图人员王宜京、齐军。象墩遗址考古工作得到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政府,以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先生、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林留根教授、象墩社区袁建全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猜你喜欢

圆唇夹砂灰陶
山东日照市马庄遗址周代墓葬发掘简报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澄迈福安窑出土瓷器鉴赏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城圐圙城址考古调查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论圆唇在声乐教学中的效果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
铸件夹砂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陶器
消失模常见夹砂夹渣缺陷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