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16于艳辉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实习生案例教学法

于艳辉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神经病学是难点内容之一,其疾病种类复杂多样,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掌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较多。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和模拟,指导学生对实际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让学生掌握问题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存在什么问题,用什么路径解决问题,按照什么理论解决问题,有哪些措施方法等[1]。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提升,将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临床工作的适应性,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临床路径是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用的标准模式,通过规范性的操作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系统性判别[2]。本次研究即对比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2020 年4 月—2021 年4 月本院接收的神经内科实习生资料抽取82 例进行分析,随机均分2 组各41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案,研究组应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参照组实习生24 岁为最高年龄,21 岁为最低年龄,年龄均值(22.74±1.74)岁;22 例女性,19例男性。研究组实习生24 岁为最高年龄,21 岁为最低年龄,年龄均值(21.35±1.35)岁;23 例女性,18 例男性。基线资料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对比。

(二)方法

于院内挑选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对实习生进行带教,两组实习生均由同一组教师教学指导,两组实习生均在病房进行为期2 周的实习。参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案,由带教老师按照大纲对实习生进行统一带教指导。研究组对实习生运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内容如下。

1.教学方法

教学秘书在实习生进入科室后对其进行常规指导,帮助实习生对科室环境、设备、规章制度等进行熟悉,按照系统排名进行指导教师的分配,开展一对一的实践教学指导,实习生跟随指导教师参与科室日常工作,按照实习要求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

2.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围绕常见临床路径神经疾病开展,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带教老师对实习要求和教学大纲进行分析,于临床住院患者中挑选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对带教过程中的教学方案进行制定,调整教学流程,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设置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对既往教学资料、实习生在校资料等进行查阅,分析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对学生提出较多的问题、易错点、最新研究成果等进行补充;教学过程中先让实习生采集患者病史情况,并指导患者完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独立阅读,分析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将准备好的疾病临床路径规范发放给学生,从临床路径中疾病的特征、诊断、鉴别、治疗、干预、预后等方面出发,根据所研究的疾病提出相应问题,如选择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与脊髓灰质炎及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等疾病进行鉴别、患者需要接受哪些辅助检查、对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该如何治疗处理等,让实习生在充分理解问题后,对问题的分析方向进行思考,自行查询临床案例、研究资料、文献等进行解答,提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效果,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治疗组为单位,由带教老师引导实习生进行病例分组探讨,实习生在探讨过程中分享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组内汇报,指导教师按照临床路径的阶段对诊疗方案进行介绍,并在问题分析解答过程中将工作思维和方法带入,启发实习生思维,必要时帮助学生进行规范总结,做好分析过程中的主持工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分析和自由讨论的过程和结果;教学总结由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根据教学情况,对学生分析的论点、依据、方法、结果及缺陷等进行点评,并在临床路径逻辑下对分析的完整过程进行推论,同时通过引申讲解临床最新的循证理论。

3.教学评价

带教老师安排学生课下自行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在下次课上总结汇报。教师课后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对比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结合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完善。

(三)观察指标

判别标准:实习生出科前进行统一考试,包括理论考核(60 分)和实践考核(40 分),总成绩 100 分[3];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患者于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中进行选择,备注区域可填写意见,不须署名,统一收入患者意见箱,评价表全部收回后进行统计,给出“很满意”和“满意”患者人数占各组总人数百分比为满意度;记录实习生在科表现,对其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进行评分,单项满分25分,实习生得分与其能力水平间相关性为正向。

(四)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计算分析过程使用SPSS21.0 软件完成,t和 χ2进行检验,()作为计量资料,率作为计数资料,对比有显著差异时(P<0.05)。

二、结果

(一)对比实习生考试成绩

研究组实习生考试成绩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数据见下表1。

表1 实习生考试成绩对比()

表1 实习生考试成绩对比()

组别 例数 理论成绩 实践成绩 总成绩参照组 41 43.34±2.19 25.21±1.32 68.55±3.51研究组 41 58.57±0.86 37.65±0.35 96.22±1.21 t - - - 47.721 P - - - 0.000

(二)对比实习生满意度

研究组实习生满意度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数据有统计差异,见下表2。

表2 实习生满意度对比[n(%)]

(三)对比实习生能力

研究组实习生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数据见下表3。

表3 实习生各项能力对比()

表3 实习生各项能力对比()

组别 例数 分析能力 沟通能力 实践能力 应变能力参照组 41 16.33±2.15 15.54±3.15 16.11±3.15 14.56±4.13研究组 41 22.52±2.08 23.22±1.21 23.15±1.12 22.24±1.75 t - 13.249 14.573 13.484 10.963 P - 0.000 0.000 0.000 0.000

三、讨论

神经病学和诸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疾病种类丰富、患者病情复杂,不仅需要足够的理论进行支撑,还需要有较强的推理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但临床实习过程只有两周,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想让实习生充分掌握这些内容,难度较大,需要提高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4]。在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的因素较多,第一,神经病学包含的病种较多,患者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神经和系统间、神经和神经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生理、解剖和病理基础,还要对不同系统和神经间的关联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神经病学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多样,其受损后的表现差异性较大,神经传导内容有较强的抽象性,各种综合征及名词较为晦涩,学生在理解和记忆上较为困难[5];第三,神经病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需要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缜密的推理,缺少经验的学生在进入实习后适应难度较大,加之传统教学方案的效果有限,学生进步缓慢,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缺少信心和主动性,进一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在真实的典型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例证、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临床工作的方法。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将原本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直观化处理,让学生能够在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强化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效果,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思维[6]。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案,案例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对学生的地位和主动性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主动进行案例的分析和思考,从案例情景出发进行思考,激发其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7]。临床路径是医学模式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在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规范实践活动,削弱不同带教老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个体性差异,提高教学的统一性,让实践过程更加标准。同时,在讨论分析过程中,能够有效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进行锻炼,拓宽实习生的视野。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对研究组实习生采取了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首先,教学秘书在实习生进入科室后负责对其进行常规指导,帮助实习生更好地熟悉科室环境和设施,分配指导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实践教学指导,按照实习要求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8]。在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均围绕常见临床路径神经疾病开展,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带教老师对实习要求和教学大纲进行分析,于临床住院患者中挑选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对带教过程中的教学方案进行制定,教学过程中先让实习生采集患者病史情况,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后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独立阅读,分析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9];将准备好的疾病临床路径规范发放给学生,根据所研究的疾病提出相应问题,查询临床案例、研究资料、文献等进行解答,提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由带教老师引导实习生进行病例分组探讨和汇报,指导教师按照临床路径的阶段对诊疗方案进行介绍,并在问题分析解答过程中将工作思维和方法进行带入,启发实习生思维,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分析和自由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教学点评,并在临床路径逻辑下对分析的完整过程进行推论,同时通过引申讲解临床最新的循证理论。教学评价工作是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明确教学价值、发现教学缺陷、提高教学合理性有极大的意义[10]。带教老师安排学生课下自行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对比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总结,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完善。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实习生考试成绩、满意度和各项能力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实习生的成绩和能力,让学生对教学更加满意,促进实习生的发展,适合应用。

猜你喜欢

实习生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最牛实习生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