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

2022-11-16王晓磊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试剂样本食品

王晓磊

(胶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青岛 266300)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为满足人们对食品的个性化需求,市场中研发出多种食品类别,增强食品选购多样性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加大食品检测力度,以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但在实际检测时,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误差,导致非标准食品流入市场,增加食用风险。

1 影响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性因素

1.1 检测样本

食品检测前,抽取的检测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与检测数值的参考性相关,且抽样方法也与检测结果准确性存在密切联系。若检测人员以主观意识确定食品样本,或将易检测的样本作为首选对象,会导致样本的选择缺乏检测、分析价值,使检测结果参考性受到影响。同时,还会降低人们对食品检测工作的认可度、信任度。此外,样本数量、样本状态、样本受污染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食品质量检测准确度与效率[1]。

1.2 检测设备

食品检测时,若使用的检测设备出现运行故障,会对检测数据造成不良影响。由于我国食品检测工程发展时间较短,当前应用的检测仪器在技术、功能方面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无法精准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若使用的设备老化严重,也无法实现对食品中某些化学成分含量的精准测量,甚至会导致整个实验测试无效,需组织检测人员重新开展抽样检测。

1.3 检测试剂

食品检测期间,涉及多类别检测试剂的使用,试剂选用的合理性以及质量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试剂应用前,要求工作人员做好试剂有效日期、存储条件的检查工作,严禁使用过期或性能被破坏的试剂,为食品检测作业有序开展以及检测结果的精确度提供基本保障。此外,检测溶剂在存放时,若发生氧化反应,将无法发挥出检测试剂在检测效率方面的优势,如果掺杂其他检测物质,极易引发新的化学反应,导致检测数据失效。

1.4 检测人员素质

检测人员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食品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但当前很多检测人员与行业要求的素质能力相差较远,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专业水平较低,无法正确使用新型检测技术与检测设备,导致技术应用效果受到较大影响。②缺乏规范意识,检测过程中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且未按照检测方案内容及要求对检测环境进行控制,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不具备参考价值。

1.5 检测方法

食品种类繁多,不同食品检测要求及要素不同,意味着采用的检测方法存在差异性,即使是同一食品,在对不同指标参数进行检测时,也需应用相适应的检测方法。因此,检测方法选用的科学性、合理性是保证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当前,我国食品部门颁布的检验标准中,针对不同检验指标参数指定了最适用的检测方法,以增强检测作业规范性。在检测期间,针对超过检验标准的样本需组织重新检测与空白检验活动,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

1.6 检测环境

若检测环境与食品检测要求不符,会造成检测结果与实际的偏差,此时需进行二次检测工作,既浪费检测试剂,消耗人力成本,还会阻碍食品检测活动的有序开展。例如,对农作物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时,检测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乙酰胆碱酯酶中的酶活性降低,间接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开展此项检测工作时,最适宜温度应维持在30 ℃左右。由此可见,检测环境是检测时需重点控制的因素,检测人员应始终将与食品检测有关的国家标准要求作为依据,调整与优化检测环境,确保环境整洁、温度和湿度适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参考价值[3]。

2 降低不良因素对食品检测结果影响的重要措施

2.1 科学选取检测样本

食品检测期间,样本的选取需遵循随机性原则,还应保证待选取样本概率的一致性,严禁以主观意识开展样本选择工作。此外,为使样本具备统计学分析的意义,应以最低限额对样本选取数量进行严格把控,有助于提升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此外,样本采集前,应细致、全面清洗采样工具,避免工具上附着杂质污染检测样本而使检测结果受到影响[4]。

2.2 规范使用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合理选择与规范应用,可保障食品检测结果准确。但不同检测设备的精密程度不同,检测对象以及操作流程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发挥出检测设备各方面的性能,要求检测人员根据待检测食品类型确定适应的检测设备,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规避设备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①需积极引入现代化、多样化检测设备,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在设备上的优势,着手于我国检测设备性能的优化与完善,从根本上提高食品检测技术水平。②做到各类检测设备规范性使用。设备应用前,需对其运行情况以及各项参数设置进行全面检查,只有达到检测要求后方可投入到检测作业中。例如,使用金属器具时,应检查设备外观完整程度,确保无磨损、无腐蚀;针对部分测量仪器,需先将仪器参数调节至0;使用托盘称量具有腐蚀性的食品时,应在托盘表层铺设实验用纸。各项准备工作的有效落实可降低对检测设备的不良影响,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③完成检测工作后,需立即清洗、保养设备。食品检测时会在设备表面形成污渍,不利于设备性能的发挥。因此,需使用相应的工具对检测残留物进行处理,增强设备整洁性,并按照相关要求存放设备。④做好检测设备定期检修与维护工作。设备长时间使用后,会削弱自身性能。因此,需遵循定期、不定期、预防性检修原则,保障设备良好运行,在此期间,若发现检测设备无法满足最低运行标准,需立即更换[5]。

2.3 按照要求选择试剂

为降低检测试剂对食品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巡检,及时清理过期或因各类反应而无法应用于食品检测中的试剂。同时,还需严格按照行业标准以及试剂特性做好存放工作。在此期间,也需注重日常检查,以保证检测试剂的有效性。若试剂在溶剂方面有特殊要求,则应在溶解配制期间严格按照说明书内容进行。为规避检测过程中检测试剂失效,需存放于实验室专用冷藏柜中,使用前应先摇匀,再静置3 min 左右。此外,试剂选购时,尽可能选择与有资质、提供合格证书的供应商合作,并保证选用试剂具有高灵敏度、结果稳定等特性,将经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采购或经过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的检测试剂作为首选对象。

2.4 提高检测人员素质

为保证食品检测数据的精准度,需注重检测人员素质的强化,提升检测团队整体专业化水平,确保所有检测人员均能以严谨的态度对待食品检测工作。采取定期教育培训的方式,帮助检测人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在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下推动检测任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①组织检测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常识理论学习培训活动,使检测人员全面了解与掌握国家食品行业检测标准与相关政策法规,从而培养检测人员理论素养,确保检测工作开展期间,工作人员可以有效、正确判别食品中各成分的检测结果。②注重检测流程的培训,增强各实验环节的规范化执行,包括样本抽取、试剂量取等,并严格按照最初设计的检测方案程序开展工作,增强检测工作的科学性,降低、规避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③加强对检测人员工作责任心的培养,可通过播放食品中毒真实案例使检测人员认识到食品检测工作的严肃性与重要性,并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食品检测工作,实现检测作业正规化开展,为检测结果精准提供基本保障。

2.5 确定优质检测方法

不同食品的检测标准不同,检测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根据食品具体检测要求与需求确定最优的检测方法,并设计科学可行的检测方案,推动检测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提升食品检测综合水平,减小检测误差。检测前,应深层次了解食品属性、特性等要素,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整检测流程,以满足食品检测需要。还应收集、整理各项有参考、利用价值的资料,细致统计现有检测方法与应用场景,利用先进的检测模式健全传统检测方案。例如,针对待测组分含量较高的食品,尽量选择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不适合在低组分食品检测中使用,是因为低组分食品中的化学成分缺乏活跃性,无法实现各组分的完整获取,使检测结果受到影响。设计低组分食品检测方案时,应根据以往使用的检测方法与真实检测案例对其进行优化。此外,由于检测方法种类丰富,检测人员需站在多个角度如外部环境、设备因素采取合适的检测手段,既能全面降低、把控各类因素对检测过程的干扰,还可增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6]。

2.6 优化食品检测环境

尽管检测环境属于外部条件因素,但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较大,检测人员需了解、明确食品检测在湿度与温度方面的具体要求,加大对检测环境的控制力度,避免环境波动导致食品变质。检测工作开展期间,应将检测温度维持在18 ℃左右,为食品检测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检测结果准确,还可在适宜温度环境下,提高检测人员作业效率。同时,还需注重对实验器材、食品存放环境的管理,如在存储地或生产车间取样时,应根据样本特性对存储环境进行控制,以满足食品检测、样本存储的需求。若为冷鲜产品,需放置于冷冻柜中,维持样本活性。存放期间,应遵循分类存放基本原则,在待检测、已检测的食品包装外部贴好醒目标签,确保检测结果提取、测算过程科学。存储检测试剂时,也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严禁混合存放,并坚持随测随取原则。此外,需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开展实验室、样本存放室的清洁与消杀工作,清理实验后残留的杂物与污染物,避免各物质混入到检测试剂中,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3 结语

为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全面落实,需做好食品检测工作,并保证检测结果准确,从而提高食品食用安全性。检测人员要明确影响检测数据精确度的重要因素,做好检测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工作,加强检测设备保养与检修,并以专业知识与技能充实自己,为食品检测工作提供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良好的检测条件。

猜你喜欢

试剂样本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食品造假必严惩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村企共赢的样本
物质鉴别题的解题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