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祥麒基于“五脏一体观”辨治原发性食管癌思路浅析*

2022-11-15韩松陈雪王茜龙云凯王俊涛王祥麒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气机食道五脏

韩松,陈雪,王茜,龙云凯,王俊涛,王祥麒

1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郑州 450046

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8

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占世界发病的一半以上[1],其中约70%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死亡率位列我国恶性肿瘤第四位[2]。食管癌放化疗也面临患者不耐受率高的缺点[3],靶向及免疫治疗尚缺乏有效的大数据证据,且费用高昂,难以推广[4]。西医目前缺乏长期有效控制食管癌病情的手段,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食管癌疗效明确,简效便廉,对于错失手术机会,不能耐受放化疗者,可以发挥重要补充作用[5]。

王祥麒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知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国医大师唐祖宣学术传承人,从事肿瘤科研、临床工作30余年,对辨治原发性食管癌有独特的理论见解,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就辨治特色浅析如下。

病因病机

食管癌典型临床表现为吞咽梗阻,甚者呕逆食浊痰涎,属中医“噎膈”范畴。《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曰:“气滞痰聚日拥,清阳莫展,脘管窄隘,不能食物,噎膈渐至。”徐灵胎于该篇后评:“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王祥麒教授引入“癌毒”概念解释肿瘤细胞恶性繁殖,无序侵略、扩张的特性[6],认为食道肿瘤是痰、气、瘀、毒结聚成形的产物,但在此认识基础上,特别强调“五脏一体”整体观的重要性。五脏功能相辅相成,内部脏腑相连,外络支节百骸,统筹气血津液的输布。痰、气、瘀、毒是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7],食道虽为局部组织,同样受五脏的调节与支配,若五脏功能失调,痰、气、瘀、毒搏结于脘管,生坏肉恶疮,噎阻食道,则发为食道肿瘤。因此,王祥麒教授强调五脏气机失调是病本,痰、气、瘀、毒是病标,并结合中医相关理论,以五脏为纲阐释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病机,具体如下。

1 脾虚气逆是食管癌发生发展的根本

食道是谷物下行通道,具有“传化物”的功能,向下与胃相续接,以降为顺。脾经别支“络胃,上膈,夹咽”,循行胃、膈及食道旁。根据“经气所过,主治所及”,胃及食道都要受脾气辖制。《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今食道为癌毒邪气所犯,必根于脾虚胃弱,无力御邪。《续名医类案·膈篇》言:“脾虚则升降失职而痰起中焦”,脾健则升,升已而降,若脾虚气逆,升降反作,饮食津液失于脾气输布,则聚津成痰,滞气碍血;胃失和降,反挟痰气瘀逆阻食道,则进食噎膈,甚则呕逆。此外,脾胃为中气,主五脏气机升降,如《四圣心源·噎膈根原》言:“上下之开,全在中气。中气虚败……则肝脾遏陷,下窍闭涩而不出,肺胃冲逆,上窍梗阻而不纳,是故……食格也。”五脏气机因脾虚气逆而不和,也会直接或间接累及于食道,催化食管的病变。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调理脾胃法可在重塑免疫编辑、抑制肿瘤转移相关因子等方面发挥抗肿瘤的作用[8],间接说明以脾虚气逆为根本认识食管癌的合理性。

2 肝郁气结是邪气结聚成形的必要条件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忧恚者,肝病。肝经别支“循喉咙之后”,即食道部位,食道受肝气所及,若肝气郁结,气滞津停,聚津为痰,血结成瘀,痰气瘀毒胶结盘聚日久,可渐成有形之肿块,循经着于食道。皇甫中在《明医指掌》中解释,噎膈“多起于忧郁,忧郁则气结于胸臆而生痰,久则痰结成块,胶于上焦,道路狭窄,不能宽畅,饮或可下,食则难入,而病已成矣。”

3 肾虚精亏是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一身阴阳之根本,能抵御邪气的深入[9]。《冯氏锦囊秘录》言:“足于精者,百病不生,穷于精者,万邪蜂起。”若肾虚精亏,五脏精气不丰,各脏所络支节百骸不得充养,抵御邪气能力减弱,癌毒邪气则易内传脏腑,旁犯支节,表现为食道肿瘤的浸润转移。肾经别支“入肺中,循喉咙”,喉咙即食道上门。上焦食道还受下焦肾阴滋养,若肾阴不足,食道与咽嗌失于濡润,则食道艰涩难行,亦加重患者的病情症状[10]。

4 心肺不足参与火毒阴伤之变证的形成

《症因脉治·噎膈论》言:“此火热煎熬,……其干在上,近喉之间,水饮可入,食物不进,名之曰噎。”痰气瘀毒久郁化火,或受放疗火毒,极易变生火毒阴伤之证,导致食道津涸枯槁,红肿破溃,不能下食。王祥麒教授受“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启发,认为食道黏膜是内衬于里的皮肤,同样受肺的养护,若肺虚不能宣降布津于食道,则伤阴助火;“诸通痒疮皆属于心”,食道红肿煊痛,甚则破溃如疮,与心火上炎有关,若心阴不足,火气燔灼,亦加剧内生火毒之变。

治疗策略

王祥麒教授认为五脏气机失调既为病本,痰、气、瘀、毒为五脏气机失调而继生,亦因五脏气机失调而结聚成形,入里传变,助火伤阴,是病标,总归本先标后,标由本生,故主张标本兼顾,以调养五脏为主,使五脏健运,邪无所入,内绝痰、气、瘀、毒化生之源,防微杜渐,以治其本,同时不忘食道肿块乃痰气瘀毒化形而成,其邪胶结盘聚,非猛药不能起沉疴,需辅以祛邪攻瘤之品,兼治其标实。

调养五脏,以治其本

1 健脾降气,培本固元

《临证指南医案》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王祥麒教授在用药上注重恢复脾胃升降气机,使脾健而升,升已而降。无论是早期无明显症状的患者,还是中晚期水谷不下,恶病质的患者,均以顾护脾胃为先,谨守“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得一分胃气、则有一分生机”。临证常以四君子汤顾护脾胃,配三升三降药对。用桔梗配枳壳;枳壳降气,性缓而治高,治在胸膈,与桔梗同用,使之升提而上消噎膈。清半夏配代赭石;半夏味辛气平,辛则开结,平则降逆,代赭石味苦气平,入足阳明胃经,降戊土而除哕噫,合能散结消瘤,降气和胃,而无寒热之弊。威灵仙配紫苏梗;威灵仙祛痰湿,消骨鲠,《滇南本草》称其“开胃气,能治噎膈”,紫苏梗降气纯良,《本草崇原》称其“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合则升降脾胃,降逆消痰,开膈顺食。脾气强健,升降有序,升已而降,则食道周全,邪无所入,以降为顺。研究表明[11-12],四君子汤还可以提高荷瘤小鼠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肿瘤生长;威灵仙能引十二经,宣通五脏,也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2 调肝顺气,散结抑瘤

《济生方》言:“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痰饮之患。”王祥麒教授认为气顺则痰消,气畅则血活,痰气瘀毒盘结为肿块之势得肝气顺畅则有消散之机。肿块未成时,调肝顺气可防微杜渐,瘤体已成,亦能破气散结,控制瘤体生长。临证调肝,注重“疏、养、平、降”,君以柴胡、醋郁金、青皮、荔枝核疏肝破气以开结消瘤,臣以白芍、当归养护肝阴,佐以生龙骨、生牡蛎平降肝阳。肝气调顺,破气开结而不伤正。

3 补肾益精,防邪深入

病情若处于进展期,或已经进展到中晚期,则尤重补肾益精,谓之已病防传,防止癌毒邪气的深入扩散。王祥麒教授补肾多选用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龟甲胶等填精益髓,阳不足者,配杜仲、桑寄生二味助养肾阳,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亦常佐升麻、炒僵蚕,意在引药上行,直达病所。

4 调治心肺,祛火养阴

王祥麒教授常以桑叶配苦杏仁,一升一降宣通肺气,布散津液,食道津津常润,不易为热邪燥伤。心火上炎者,临证常配丹参、柏子仁、酸枣仁等养阴静心,如《外经微言·心火篇》言:“心静则火息,心动则火炎。”养心静心则不致火炎食道,败肉生疮。若火毒已烈,食道煊痛,急则治标,常配伍连翘、赤芍、冬凌草、藤梨根等以辛凉透热、清心凉血、解毒消肿,且现代研究发现冬凌草、藤梨根对食管癌细胞还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3-14]。

祛邪攻瘤,兼治其标

1 中西合璧,选药精当

王祥麒教授祛邪攻瘤用药,常结合西医学研究成果。如用皂角刺、山慈菇散结消痈,祛除食道顽痰。现代研究显示皂角刺对食管癌EC109细胞株有较强的毒活性作用[15],山慈菇也可以促进食道肿瘤细胞凋亡,缓解食管梗阻[16]。常用三棱、莪术、急性子行气破血、软坚消积,拔除食道结气痼瘀。现代研究亦显示莪术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TE-1的增殖[17],急性子在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肿瘤抑制作用[18]。

2 善用矿石、贝壳及虫类药物

矿石、贝壳类药物有煅瓦楞子、海蛤壳、牡蛎、龙骨等,其多味咸,软坚散结消瘤而不伤正,如瓦楞子,《医林纂要》赞其“去一切痰积,血积,气块”,能“破癥瘕,攻瘰疬”。王祥麒教授临证多大剂量(50g-80g)使用,寄其量大力捷,一扫顽痰痼瘀。虫类药物有蜈蚣、壁虎等,其性走窜上行,善入食道,能搜风通络、攻毒散结,王祥麒教授即用其祛风之力,以防风挟癌毒走窜,扩散转移[19],也用其攻毒散结以抗癌。现有医学文献显示[20],虫类药物在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临证虑其走窜太过,易伤正,多慎重选用,总以无害五脏气机为要。

验案举隅

某男,79岁,农民。2019年7月21日首诊。患者既往体健,半年前出现进食不顺,渐渐加重,半月前进食稍硬质食物,即有明显梗阻感,遂前往本地县人民医院检查。食管镜结果提示食道占位,病理:食道下段中低分化鳞癌,淋巴结转移1/25。患者拒绝手术。刻症:进食梗阻干涩,半流质饮食,但进食稍快,易呕吐食浊,泛酸,食欲差,体力、精神尚可,睡眠一般,大便稍干,小便可,舌暗稍紫苔白厚,脉细弱而弦。辨证:脾虚气逆,肝气郁结,痰瘀结聚。处方:太子参30g,生白术15g,茯苓15g,枳壳15g,桔梗12g,代赭石30g,清半夏15g,紫苏梗15g,威灵仙15g,柴胡15g,醋郁金15g,白芍15g,桑叶10g,苦杏仁10g,柏子仁15g,莪术10g,皂角刺15g,急性子15g,壁虎15g,生牡蛎50g,煅瓦楞子50g,生甘草6g。15剂,1剂/d,水煎药汁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2019年8月6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后食道干涩减轻,大便通畅,呕逆、泛酸愈,但食道梗阻减轻不明显,上方去枳壳、桔梗、清半夏、代赭石添青皮、荔枝核、熟地黄、枸杞子、盐菟丝子各15g,再进15剂,煎服法同上。

2019年8月22日三诊。患者梗阻感减轻,并于本地医院接受放疗,食道出现明显的灼痛干涩感,声音嘶哑,偶干咳。上方复去青皮、荔枝核及皂角刺、急性子添北沙参、赤芍、冬凌草各15g。7剂,1剂/d,水煎药汁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患者反馈疗效佳,现仍每月来门诊口服中药煎剂治疗,至今病情稳定。

按:一诊时患者食道有占位,肿瘤已经成形,又见进食不顺、呕逆、脉弦,知脾气有上逆之势,肝气有郁结之处,故肝脾同治,但刻症以脾虚气逆为主治,少添柴胡、醋郁金、白芍、牡蛎以调肝散结。食道干涩不润,大便稍干是津伤之症,故四君子汤中太子参易人参,以太子参善养心肺阴津,配合桑叶、杏仁、柏子仁宣降肺气、布散津液,养润食道及肠腑,以防郁火伤阴之变;患者体力、精神佳,知正气尚可,兼施莪术、皂角刺、急性子、壁虎等攻痰破瘀、解毒抗癌。二诊呕逆愈,故去枳壳、桔梗、清半夏、代赭石等升降气机之品,恐过犹不及;梗阻感不减,知邪气结聚未散,添青皮、荔枝核疏肝破气,使肿块有开散之机;虽未见肾虚之貌,仍以熟地黄、枸杞子、盐菟丝子补肾益精,防病传变,抑制淋巴的进一步转移。三诊时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火毒伤津蕴毒,急症当以缓急为要,去青皮、荔枝核、皂角刺、急性子,因其气温或性燥故不用,添北沙参、赤芍、冬凌草养阴凉血解毒,以缓热毒涸津之急。整个辨治过程中,王祥麒教授以五脏为纲,升降脾胃,顾护胃气贯彻始终,视病情变化,或调肝、或益肾、或兼顾心肺,总以调养五脏为主,辅以祛邪攻瘤拔毒之品,使患者得以长期生存,若不识五脏气机失调为本,不明标由本生,一味祛邪攻瘤,贪功冒进,纵能一时控制局部肿瘤生长,是必反害整体长久之生机。

猜你喜欢

气机食道五脏
吃药之后能马上睡觉吗
爱生气伤肝是真的吗
黄帝内经
鸡喝水时为何要抬头?
便携电子打气机
鸡骨梗喉之后
漫画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难于确诊的食道结核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