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过程性评价 实现高质量体育教学

2022-11-12管菊明

当代体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运动体育评价

管菊明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初中体育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了学生顺利通过中考考核,更为关键的是能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体育锻炼的能力,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与价值,并养成健康的心理。这一目標的实现,需要科学的评价作为推力,尤其是需要实施过程性的评价,将学生整个体育锻炼过程作为评价单元,综合评价体育运动的成绩、习惯、意识等内容。实现评价的创新性发力,进而实现深层次的体育教育目标,助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 初中体育教育过程性评价的概述

过程性评价的核心是“过程性”,也就是教师在实施评价的时候,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结果取得的过程,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最终指标,也要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作为评价指标的重要内容。根据现有的研究理论结果,“过程性”评价相对于结果性评价而言更加系统、更加复杂,需要制定详细的评价体系,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细化具体的评价数据,而最终的成绩仅仅还是最终评价等级确定的其中一个考量元素。根据上述定义不难发现,在过程性的评价过程中,主要评价对象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能力、习惯、意识等,主要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自我,以保证与过程性的长时间跨度相适应。对于过程性评价结果的运用也比较科学,在结果性评价模式中,成绩是判断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考试分数高就会得到表扬,考试成绩低就会被批评。但是在过程性评价模式中,考试成绩仅仅是评价的组成部分,这也就决定了在运用评价结果的时候会进行全面的分析、系统性的考量,会尽可能多的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予学生更多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与提升。具体到初中体育学科,实施过程性评价,就是立足学生训练全过程,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运动习惯与意识,考量学生对运动价值的认识,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判断。所以,在过程性评价模式中,所开展的评价会涉及到教师教学、学生锻炼等方方面面,对于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目前初中体育教育中最为主要的评价模式。

2 初中体育教育过程性评价的作用

2.1 优化了评价机制,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客观合理

在体育中考力度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最终结果,忽视了学生锻炼的过程,导致评价结果不能满足全面、客观等要求,这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的培养非常不利,对于学生运动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培养也非常被动。但是在过程性评价模式的助力下,可以有效的充实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模式,实现了评价体系的丰富,也因此推动了教师在评价学生体育运动的时候,不再局限于最终的成绩,更会关注学生的运动状态、热情,锻炼习惯、意识等。这种评价机制中,体现了过程性学习、创新性锻炼、习惯性运动,使得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合理,更符合初中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也契合体育教育的需求。

2.2 推动了教学一体化,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过去,初中体育课程要求主要是在学校内完成的,教师只是将学校教学作为学科教育的主阵地,甚至是唯一的阵地,对学生课后体育锻炼没有要求与引导,这就导致初中体育教学呈现碎片化的局面,很多的运动教育不成系统,学生也难以实现创新性的锻炼与成长。根据初中体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立足学生运动能力与意识的培养,要延伸课堂教学时空,将体育运动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实现校内、校外教学一体化。实施过程性评价可以有力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过程性评价模式中,教师不仅仅要评价学生在学校的训练情况,还会评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养成锻炼的意识与能力,能不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成长心理,以此有效落实了初中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3 强化了“运动良医”理念,促进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运动良医理念是由ACSM和美国医学会共同发起的运动健康促进项目,其是运动和体力活动预防和治疗慢性病不可或缺的理念。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有规律的、适度的体力活动将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并且随着体力活动水平的提升,健康指数也在提升。对于初中生而言,体育运动就是体力活动,是实现运动良医的关键举措。尤其是在过程性评价模式的助力下,体育教师会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能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去享受阳光,能主动帮助家人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去享受体力活动的快乐,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改善体质,增进健康。

2.4 丰富校园文体活动,为学生打造一道靓丽的青春风景线

体育活动是绝大部分学生的最爱,体育运动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初中学校以文化课教学为主,体育活动很少开展,这不利于校园文化的丰富。所以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要用好过程性评价模式,将学生参与校园文体活动的表现作为评价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社团,主动报名参加体育运动会。从而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能去操场上打篮球、踢足球,能挥洒汗水,彰显运动激情。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体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且能将自己或者同学在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学生参与体育社团、运动会的热情将会更高,并且能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技巧,让初中校园恢复本该有的朝气与活力。

3 过程性评价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3.1 评价内容要全面

为了保证过程性评价的有力实施,需要教师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梳理出科学的评价指标,明确合理的评价系数,从而不仅可以保证学生能达到体育中考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运动的意识,提高运动的能力,养成健康的心理等。所以,评价内容一定要全面,要突破传统结果性评价的桎梏。结合目前初中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运动能力。就运动能力而言,主要包括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在体育运动中,项目种类非常多,技术要领非常复杂,教师在短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能相互配合,在互通有无中实现整体运动素质的培养。对于这项评价内容,教师在设计的时候要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校内生活结合起来,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二是学生的运动方式。学生运动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运动过程是否理想,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掌握、应用教师所传授的运动知识与技能,能否在能力与素质上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方式有很多,不仅仅体现在体育课堂上、健身房内,其实运动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展,只要结合周围的环境就可以进行合适的体育运动。

3.2 评价方式要多元

在结果性评价模式中,教师基本上是唯一的评价主体,但是在过程性评价模式中,因为评价战线拉长了,对学生的运动意识与能力要求提高了,所以教师既没有精力去完成过程性评价,也難以借助自己的力量实现更全面的评价结果。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时候,需要实施多元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家长对学生的日常评价等。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剖析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的进行自我提升,自我评价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展。教师的专业评价一般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可以通过专业评价给予学生最专业的指导,这也是学生运动技能提升的最主要途径,当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需要以正面评价为主。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一般是在集体运动中实施,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切磋,可以相互介绍自己的经验,这种评价途径对于班级学生运动素质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日常评价发生在学生的日常锻炼中,家长的评价主要立足于学生运动意识有没有形成,运动能力有没有提升,并且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然后家校联动,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学生更积极的日常锻炼意识,和更高水平的日常锻炼能力。

3.3 评价运用要高效

之所以开展过程性评价,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体育教学成效,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也是评价结果高效应用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善于利用过程性评价结果,不能局限于对学生体育运动成绩的提升这一浅层次的目标中,更要能将过程性评价结果与深层次体育训练结合起来。过程性评价结果对于教师的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以此能不断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体育素养更全面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过程性评价结果的应用要体现到日常锻炼中,去检验自己的运动技能是否增强,去评价自己的运动意识有无形成,去评价自己的身心素质有无得到锻炼等。进而通过评价,去积极的调整和提升,实现各方面体育素养的培养。就初中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应用流程而言,最终的结果运用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最主要目的,因为只有评价后的及时反思,才能明确评价原则、评价过程、评价功能存在哪些不足,也会从中找到改进的方案是什么,进而全面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在制定过程性评价方案的时候,首先需要思考开展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想要实现什么样的效果,然后以此为目标来设计过程性评价细则,明确评价的指标,这样才能实现过程性评价的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评价成效。

4 初中体育教师开展高质量过程性评价的有效策略

4.1 教师转变评价思维,确保过程性评价落地生根

过程性评价虽然对初中体育教学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要想真正落到实处,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纸上谈兵,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能积极的贯彻落实过程性评价方案,将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养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的支撑。所以,过程性评价的积极实施首先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思维,能认识到过程性评价的作用,体会到过程性评价对于高质量体育教育的意义,只有教师转变了评价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更愿意应用过程性评价,才能发挥这一评价模式的作用。为了转变教师的过程性评价思维,既需要教师加强自我学习,学校多组织开展类型的培训,引导广大教师及时接触和学习过程性评价模式的内容。也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督促广大教师摒弃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模式,能多采用过程性评价模式。

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对于初一年级学生的评价,要避免过早的以中考考试项目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来源,而是要抓紧利用初一文化课课程不紧张的有利局面,能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锻炼学生阳光的心理作为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而这些内容的高质量开展必须要借助过程性评价模式,通过对学生运动习惯、能力,从容面对逐渐增强的学习压力等方面的评价,让初一新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素养。这就是过程性评价对初一学生体育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质培养的作用,而教师在思想上的重视,是推进过程性评价的关键动力。为了引导初一体育教师积极应用过程性评价模式,学校教研组既要多组织这方面的教学活动,还要精心编写这方面的考核方案,更要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从而实现教师评价思维的转变。

4.2 学校制定评价机制,确保过程性评价开花结果

为了保证过程性评价的有力实施,还需要学校制定过程性评价实施的相关机制,作为支撑与保障。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先进地区在这方面的经验做法,把握机制的关键内容,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实际,融入学校的一些特色元素,保证考核机制符合学校及教师的特点,以此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在过程性评价模式实施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学校还需要经常性的评估及更新,确保机制内容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过程性评价的准绳。学校在制定过程性评价模式实施细则的时候,要遵循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思维意识,并不是要过分加大对学生的称赞与扬而忽视批判性评价。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做正负两面评价的适度平衡,明确善意的批评指责实际上是学生发展的必备环节和主要途径,为实现保障机制的质量,学校不能简单的以文件落实文件,或者一经规定就一放了之,还需要多一些专业性的内容,如建模等,这些都是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抓手。

例如,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学校体育教育最为关键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多实施过程性评价,多对学生考试项目训练过程进行评价,以此从根源处发现学生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纠正及提升措施。为了保证过程性评价的有力实施,需要学校结合具体的教学计划制定过程性评价落实机制,明确相关的评价细则、指标、周期、主体,并且对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对于教师过程性评价落实不力的现象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督促。对于过程性评价模式实施的机制,学校要充分结合体育中考的改革要求,契合初三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此,学校可以引导教师、学生参与到机制的制定过程中,保证机制能很好的契合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能满足学生训练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以此推动过程性评价的开花结果。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对体育教育提成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初中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需要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尤其是要立足学生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能力的增强,多关注学生心理素养的锻炼,以此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为关键性的举措是实施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整个运动过程都作为评价的对象,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来完成过程性评价。为了高效实施过程性评价,需要从评价内容要全面、评价方式要多元、评价运用要高效等方面发力,将过程性评价真正的落到实处。为了保证过程性评价在初中体育训练中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需要教师能革新评价理念,学校能制定保障机制。从而更好发挥过程性评价作用,助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单位:常熟市张桥中学)

猜你喜欢

运动体育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