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022-11-12贾颜玉

当代体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中职

贾颜玉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体育大课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对体育大课开展的必要性以及体育大课与传统体育课的区别和优势来进行说明,体育大课指的是将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拓展为九十分钟,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活动中,有更长的时间去开展体育教学,而不是在学生兴致正高的时候意兴阑珊而去。其次对体育大课改革的策略进行分析,体育大课可以进行选项教学,可以开展素质拓展运动,可以根据各个专业所需要的体能和技能,为专业人才进行优化,可以展开团队竞赛等等,让体育大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最后对体育大课改革如何落实进行分析,想要推进体育大课改革,还需要明确体育大课的价值,强化教学设施,强化师资力量,多措并举,落实体育大课改革。

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素质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而传统体育课堂的时长却不够,这导致体育教师的很多体育教学策略难以展开,学生的体育运动也难以有效展开,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体育大课改革,延长体育课的时间,教师体育教学策略才有发挥空间,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长也有所保障,有着积极意义。

1 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1 国家政策的要求

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国家政策对体育教学非常重视,如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习近平讲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国家2035健康中国纲要、中考体育测试、新高考等等,明确要求将体育教育当做大事要事来办。教育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培训媒介,中职院校跟随国家政策号召,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必要且必须。

1.2 体育新课标要求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中大大增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占比,其占总课时比例10%-11%,超越外语成为小、初阶段第三大主科。并且提出了体育课程开展的标准,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次/分。由此可见新课改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而自查中职体育课程,与新课改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不仅在于课时跟不上,体育课程开展的比较少,而且体育课的强度也跟不上,因此,促进中职体育课程必须且紧迫。

1.3 提升学生素质

体育课程有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于“身体”而言,长时间久坐学习,会伤害学生视力、腰椎等,并且新时代学生肥胖、无力问题比较严重,自身健康难保证,而如果学生每天抽出时间去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肌肉生成,通过锻炼来增加学生身体素养;于“心理”而言,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舒缓心理压力,呼吸新鲜空气让大脑思维更清晰,克服困难会让学生变得更自信,通常来说,喜欢体育、乐于运动的人心理层面会更加开朗;于“综合素质”而言,体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养,比如体育道德、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忍耐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等各个方面,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综合素养必然会随之提升。综合来看,体育教育是中职院校的办学根本,这一宗旨是时刻不能动摇的,并要不断实现或发展这一目标,因此,总之体育课程改革很有必要。

2 体育大课概念以及优势

体育大课指的是增加体育课程的时间,体育大课的教学时间在90分钟,目前来说改革还在试行中,中职院校对于体育大课改革的重视程度很高,在探索体育大课教学的创新之路。

体育大课相比于传统普教体育课,改变是增加了教学时间,所产生的优势却是很多的,主要对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说。首先,对于教师来说,传统普教体育课因为时长不足,难以开展比较深入化的体育课堂,一些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难以展开,比如说素质拓展项目教学、深入化分项教学等,很多时候都是给学生分发体育道具,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组队玩耍,并没有真正教导学生体育技能,也并没有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属于“放养式”教学,造成这种情况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体育课堂时长不足,而在体育大课改革下,会让教师更有的放矢地展开体育教学。另外,对于学生来说,传统普教体育课堂时长不够,一堂课眨眼间就过去了,难以提起体育兴趣,或者在体育兴致正高的时候却下课了,只能意兴阑珊离去,久而久之影响学生的体育热情,比如开展篮球课,教师整队需要时间,热身需要时间,准备篮球选择场地需要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不够,而标准化的5v5全场比赛不算暂停休息时间也有四节48分钟,很明显普教体育课难以开展5v5篮球全场比赛,在体育大课改革下,增加了体育课时长,给学生更长的体育活动时间,可以开展游戏化教学、竞赛化教学等等,会彻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热情,提升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

3 体育大课改革建设策略分析

3.1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分项教学模式

體育选项教学是“人本观”的体现,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项目是不一样的,发掘学生不同的体育项目兴趣,让他们在感兴趣、有特长的体育项目中进行学习,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体育项目、体育特征、体育兴趣等需求,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体育学习体验,提升体育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在中职传统体育中,也会开展分项教学,但是分项教学却不够丰富、不够深入。“不够丰富”体现在可选的体育项目不多,中职院校开设的教学以常见球类项目为主,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分项足球等等,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但是如果开设更多项目选择,自然会有更好的应用效果,那么在体育大课改革下,体育大课的效果更好,就可以酌情开设丰富的体育项目,除了常见的球类运动之外,还可以开展健美操、瑜伽、跆拳道、剑术、游泳等体育项目,配置相应教育资源,给学生更丰富的选择机会,引导学生在感兴趣的、有特长的项目中学习发展。

“不够深入”体现在传统普教体育课大多为“放养式”教学,没有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只是学生分发体育道具,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组队玩耍,学生如果体育技得不到提升,体育竞技经常处于弱势,那么自然而然会丧失对这一项体育的热情,难以养成终身体育,那么在体育大课改革下,就需要展开更加深入的教学,教师先对学生做好了解,可设置摸底测试来了解学生的身体机能基础和体育技能,给予学生选项引导,让学生选对、选好,在确定了体育项目之后,针对学生的技能熟练度,进行训练,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擅长的领域中深入学习,比如在篮球项目教学中,对初学者进行运球、投球、传球基础训练,对于有一定水平的学生,开展篮球战术配合训练。

3.2 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发展,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到体育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素质拓展训练也称为“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 Bound”,内涵为突破限制,拒绝被束缚,接受挑战,素质拓展训练有别于传统田径和球类运动,比传统田径和球类运动更加轻松、更加灵活,也更加生动,更具有趣味化,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效用较弱,但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发展的效用较强。素质拓展训练对于学生的意义重大,但开展素质拓展训练需要时间、需要场地和器械的支持,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素质拓展训练,并不适合在传统普教体育课上开展,而体育大课改革,无疑给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带来了契机。

素质拓展训练是很多的,比如“信仰背摔”,设置高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从高台上闭眼仰身摔下,下面学生集合接住,这样有利于突破学生的心理障碍,加强集体意识,学生的性格会更开朗、更大胆;比如“叠罗汉”“联合拼图”,多个学生一起叠成一团,或者集体拼出一个特定图案,锻炼学生的协同能力;比如“袋鼠跳”,让学生下半身套上袋子,就像是一只袋鼠,追逐赛跑到指定位置,具有趣味性,能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比如“狼人杀”“身份牌”等,制定不同种身份牌,学生任意选取,注意在游戏过程中要隐藏好自己的身份,并且去猜测他人的身份,最终获得胜利,用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比如“攀岩”,做好保护措施,攀登高度合适的墙壁,能够锻炼学生打破恐惧、挑战自我的能力;比如“九人十足”,九个人一组并排站立,将相邻的两条腿绑在一起,跑步到终点,如果动作频率不够协同,就会跌倒,在一定的训练之后,可以开展比赛;比如“无敌风火轮”,工具有报纸,剪刀,胶带等,由学生自己制作出一条长长的纸条履带,多个学生进入履带中,滚动着前行,过程中要求纸条不能破裂。

3.3 针对专业特质开展体育特色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体育大课改革,还可以用来配合专业课教学,毕竟中职院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让学生具有专业所需要的体能或技能,就有这很积极的现实意义。体育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做好联系,分析學生专业课所需要怎样的体能基础或者技能,那么在体育大课上开展相应的训练,既有趣味,同时也能增加学生的专业能力,学校和教师对此都表示理解和支持,比如幼教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体育大课上开展一些健美操学习、舞蹈学习等,来提升幼教专业教操、教舞等能力,比如英语是学生所需要的一门能力,双语课程也是体育课程教学的突破方向,利用体育课程开放而真实的应用环境,加强双语教学,让学生听体育运动中的英语,开口说体育运动英语,能够慢慢培养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大大提升英语技能,例如跑步训练中在路口设置“turn left”的指示牌,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加入专业性的“throw in:发球入场”“illegal defense:防守违例”等判罚口号,例如教学中使用展开一些精简的外语对话,比如“run”“turn left”等。

3.4 多形式开展体育竞赛,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竞赛是趣味化、生动化的体育运动形式,竞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带领学生感受体育竞技的魅力,形成“寓教于赛”“寓教于乐”,学生参与到体育竞赛中,协同发挥,努力拼搏,提升竞争力,也养成奋斗精神、对抗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内的多种综合素养,可以说对学生大有裨益。而传统普教课堂展开竞赛却是不易的,因为时长不够,课堂上只能开展一些小型的、局部的竞赛,且往往是单人竞赛,构不成团队竞赛,针对这种情况,创新体育大课的运用,时长更充分,体育竞赛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并且可以主要以团队形式竞赛展开,让多个学生合作完成,学生受到集体荣誉感的带动,竞赛活动更加积极,能爆发出更强的能量。比如说开展“九人十足”竞赛,学生绑腿协同跑到终点,富有趣味,让体育课堂生机勃勃,比如开展篮球5V5全场赛,先带领学生充分热身,在充分热身的基础上,让学生领悟篮球竞技的魅力,慢慢熟悉篮球全场竞赛,比如开展团队素质拓展项目集合赛,设置多个赛场,规划小组,让小组内成员自行分配角色和任务,完成竞赛。

4 体育大课改革措施

4.1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知

想要推动体育大课改革,学校首先要都体育大课改革的重要性有深度认知才行,转变教育观念,明白体育大课改革对于学生的价值,积极推动体育大课改革,怀着一个创新的精神;

4.2 提高体育经费投入

要构建科学而合理的体育器材,让体育教师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上面提到的体育选项教学,开设的体育项目越多,所需要的器材也就越多;所以提高经费是必要的,比如建立体育的专项资金;建立体育特色学校;参加职业学校的运动会及职业类技能大赛中的素质类项目(乒乓球,三人篮球等),以赛促教,以赛育人。

4.3 多渠道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水平

针对体育教师体育技能存在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培养教师在多方面体育教育的能力,积极参加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机会,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市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参加校级的教学技能比赛;邀请教学专家对本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参加学校外派的教学技能学习等。对于教师来说,则要认识到选项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学习,积极推动落实,拓展教育技能,做好准备。

5 结束语

学校和教师致力于创新体育大课,延长体育课的开展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热身时间和运动时间,让教师能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教学,拓展先进教学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和运动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课素质中职
体育课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