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蛙王子变形记

2022-11-12编辑高婷

父母必读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格林童话野兽美女

编辑┃高婷

《格林童话》版本中青蛙王子的故事,讲述了与众不同的拯救王子的方式,启发孩子理解:只有通过自己付出努力、承担痛苦,才能最终收获成长,完成自我救赎。

对于经典童话《青蛙王子》,大家印象最深的或许是公主亲吻青蛙,青蛙变成王子的桥段。但这个桥段在最初的故事里,比如在《格林童话》所整理的版本中却并不存在。在这个版本中,小公主最终把青蛙提起来,用力朝墙上摔去,而当它落下来的时候,就变成了王子。

为什么把青蛙摔到墙上,这不仅没有伤害到它,反而能使它变成王子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则童话中所包含的变形记的故事模式。

王子变形记

在这类故事中,主人公因为某种原因,通常是因为中了魔法,外形发生了变化—通常是由人变成动物,在《青蛙王子》中,王子变成青蛙;在《美女与野兽》中,王子变成野兽;在《野天鹅》中,王子变成野天鹅……这样的桥段在很多童话中都能看到。

● 中魔法的两种情形

至于主人公为什么会中魔法,又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品行不端或做了坏事的报应,比如《美女与野兽》故事里的王子太过傲慢,没有善待女巫假扮的老妇人,因此中了诅咒;另一种是被人陷害,比如《野天鹅》中的王子们中了继母(这是童话故事中最常见的恶毒角色)的魔咒。《青蛙王子》属于哪一种呢?有点不好说。《格林童话》的版本中提到了恶毒的女巫,因此大体上可以认为属于第一种吧。

● 破魔法的两种方式

在这类故事的开头,通常主人公都以动物外形存在,他在寻找或等待一个能帮助他破解魔法的人,也就是故事的第二主人公。这里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主动帮助王子完成变形

一种是像《野天鹅》这样,第二主人公明确知道自己就是那个破解者,这时他会面临很大的考验,必须要完成非常困难的任务,才能拯救被变形的主人公。在《野天鹅》故事里,小公主为了把哥哥们变回原形,必须忍受疼痛,用荨麻织披甲,而且不能说话,并因此经历了更多的苦难。

也就是说,在这个分支类型中,忍受苦难是破解魔法的前提。故事呈现出更多的挑战性,故事的张力出现在行动与阻碍之间,而阻碍主要来自外部世界。比如来了一个国王,要把小公主带走;再比如国王受到挑唆怀疑小公主是女巫,要将她处死。

被迫参与到王子的救赎中

另一种则是像《青蛙王子》《美女与野兽》那样,第二主人公并不知道自己是破解者;被变形的主人公知道,却不能说。在这个分支类型中,故事就呈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因为第二主人公处于被蒙蔽的状态,行动不一定会向着有助于破解魔法的方向前进。在《青蛙王子》和《美女与野兽》这两个故事中,主人公的目标不仅有差异,甚至可以说完全对立,故事的张力往往就体现在两个主人公的目标差异上。

比如在《美女与野兽》中,女主人公贝儿一开始会害怕野兽的外形,后来渐渐与野兽建立信任的关系,却又因为思念父亲而离开。

在《青蛙王子》中,小公主即便迫于外界的压力许下诺言,但始终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完全没有遵守诺言的动力。从头到尾,她都完全不愿意接纳这只青蛙。

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国王严厉地要求女儿必须与青蛙共处,是不近人情的。但如果我们从诺言的角度来看,这段情节其实说得通,契约精神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基础,父亲要求孩子恪守诺言,并且为此提供条件,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也正是因此,这个故事才有了足够的发展动力:一方面是青蛙的坚持与国王的意志;另一方面是小公主的抗拒。在这样的拉锯战中,故事步步升级,直到最后,小公主的抗拒达到顶峰,将青蛙狠狠地摔向墙壁。这个故事版本希望给我们传递什么呢?

强烈情绪,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能打动人心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任何一种冲突达到顶峰时,都有可能突然转向它的反面。这就像我们爬到山顶之后,紧接着就是下山的路了。故事张力的突然反转会制造出极好的叙述效果,当然,前提是这个反转要能说得通,也就是要能说服读者。

在《美女与野兽》中,其实转变是一步步展开的:贝儿跟野兽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地发现在粗野的外表之下,野兽其实很温和,也富有学识,因此对他的态度也变得积极正面起来。当离开之后,她会思念野兽,当她发现野兽正在受苦时,主动地回到了他的身边。

其实在《青蛙王子》中,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步步展开的过程,只不过呈现的方式恰好相反:青蛙一步步靠近小公主,而小公主表现出的抗拒则越来越明显。如果我们只看实际的距离以及情绪强度的话,大家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距离是越来越近的,而情绪的强度也在不断地上升。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强烈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其实在我们的感知中很相似,也就是说我们首先感知到的是情绪的强度,只要情绪足够强烈,都足以打动我们。

再换个角度来说:在年龄还小的时候,有些孩子不知道怎么样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欢,有时候甚至会采用相反的方式—比如喜欢一个人,反而要去捉弄他,或者跟他吵架,弄得两个人剑拔弩张,直到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才忽然醒悟,那其实不是讨厌,而是喜欢。《青蛙王子》的故事,或许就可以为此做出一个注脚。

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自我救赎

当然,大家可能会觉得,后来版本中的那个吻,可以更好地呈现这种翻转。没错,而且这个吻,跟《野天鹅》《美女与野兽》所要表达的主题相似:破解魔法与诅咒的,是爱。这也是许多童话都在表达的主题。当然,这是非常好的。但《格林童话》中的版本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能找到的第一个解释是:魔法的破解方式,有可能是违背常理的。正如魔法本身也违背常理。

事实上在《格林童话》中还有一些故事,破解魔法、让主人公恢复原形的方式更加残酷—比如在某个故事中,被变成狐狸的主人公要求破解者砍掉他的头。然后,魔法才能解除,他才能变回人形。相比较而言,青蛙王子被摔到墙壁上,已经算是轻的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人更为残酷。我更乐意给出的第二个解释是:这象征着“死亡与重生”。

前面我们不是说到如果破解者知道自己的身份,就必须承担痛苦,才能最终解救主人公吗?那么在破解者不知晓的情况下,付出努力、承担痛苦的又该是谁呢?—对啊,只能是主人公自己了。只有不惧痛苦,彻底打破那个被迫变成的形象,才能恢复真正的自我。

这样一来,青蛙此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包括在小公主如此排斥他的情况下,依然坚定不移地向她靠拢的种种举措,是不是也都有了更深刻的含义呢?

猜你喜欢

格林童话野兽美女
来自《格林童话》的困惑
高傲野兽
万事通大夫
“过期”的《格林童话》
神回复
这年头
简析格林童话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野兽家园
惊艳红妆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