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勇:互联网时代,理性养育,科学护眼

2022-11-12采写李美锟摄影李楠小模特郝嘉睿吕沐锦鸣谢天空之城儿童摄影

父母必读 2022年11期
关键词:陶勇医生孩子

采写 | 李美锟 摄影 | 李楠 小模特 | 郝嘉睿 吕沐锦 鸣谢 | 天空之城儿童摄影

作为一名父亲,陶勇医生对于孩子使用网络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对于孩子使用电子屏幕,他是否和普通家长有着共同的焦虑呢?

近几年在育儿圈流行一个词—“鸡娃”。随着电子屏幕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上网课越来越成为常态,渐渐地又出现了一个新词—“鸡眼”,表达了父母想要拼命在互联网时代保护孩子眼睛的态度。

父母一边希望孩子能够拥抱这个新媒体时代,一边又在担心网络使用上的风险,用眼问题尤其是小年龄段孩子的父母最担心的事。在我们这次的采访中,陶勇医生以父亲和著名眼科医生的双重身份,和我们分享了互联网时代的养育这个话题。

当年,互联网是个新鲜事儿

那个叫“微机”的电脑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脑,可是以前,电脑可是个新奇玩意儿。陶勇医生说:“我第一次接触电脑应该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候电脑叫‘微机’,我就像着了迷一样地喜欢上了它,觉得它非常神奇。后来在暑假的时候,我还缠着父母给我买了学习机,自己敲几个代码,就可以在屏幕上闪现出蹦蹦跳跳的小人儿,新奇无比。整个暑假我都和那台学习机形影不离。”

那个需要“拨号”上网的年代

现在有的5G、宽带、Wi-Fi等各种网络通道,支持我们可以随时上网,但陶勇医生回忆起当年自己上网的经历,说出了一个让大家都快遗忘的词:拨号。“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在大学五年级,那时候网速很慢,要拨号上网,打开一个门户网站的首页有时需要半分多钟。”但是能上网搜索专业信息、看新闻,让陶勇医生觉得又被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对了,当时网上还有一个叫做‘聊天室’的地方。”陶勇医生笑着回忆说,他就是在那里开始试着进行网络社交的。

陶勇医生还分享了一件趣事。有一次,他在老家和父亲吃完饭散步,路过一个网吧,老人看见那些眼睛熬得红红的少年,对着电脑屏幕不断敲击键盘,就很感慨地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努力呀,这么晚还在加班工作。”老人不知道这些孩子是在玩游戏,还以为他们是在用电脑工作呢!陶勇医生说,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电脑也好,互联网也好,是客体,而人应该是操控它们的主体,你认为可以用它做什么,它就可以做什么。

和孩子一起理性接受新事物

陶勇医生对待孩子使用网络持开放的态度,他认为网络已经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是生活必需品,无论你怎样看待它,是洪水猛兽也好,是潘多拉魔盒也罢,“触网”都已经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关。陶勇医生的女儿在三年级的时候会自己打视频电话了,正式“触网”。对此他说:“让孩子晚接触网络不如早接触,这样孩子能形成更好的免疫力和自控力,免得长期被压抑后反而一发不可收拾,变成网瘾少年,这更麻烦。网络只是工具,工具没有对错,出问题的是使用它的人。与其禁止孩子接触网络,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这个宝藏,成为自己的学习工具,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分配。”

不过,陶勇医生工作再忙,也非常关心孩子的网络使用问题。他希望网络能成为孩子的学习资料库。做科研工作的他经常需要从网上查找资料,所以他也希望孩子能学会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资源宝库,并且认为这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孩子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技能。另外,陶勇医生希望孩子可以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锻炼社交能力。所以他也支持女儿有自己的社交账号,融入和其他同学的网络交流。但是,在不让孩子过度依赖和使用网络上,陶勇医生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他认为孩子的心智尚在发育,还无法真正地约束自己,所以他建议在电子游戏上,还是让孩子少接触为妙。陶勇医生说:“孩子每学期的课表我都很关注。总体来说,孩子在学校的课程很丰富。课余时间我们也需要帮孩子安排好,这并不是说要给孩子报多少班,恰恰相反,我们应该给孩子留出充足的自由阅读的时间、进行户外运动的时间、探索自然的时间等。我认为,和那些提升孩子成绩的课外班比起来,培养孩子的自我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更重要,要让孩子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享受主动获取知识后带来的快乐感。这种能力会让孩子受用终身,我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

陶勇医生近期关注的互联网话题

虚拟与现实,是我比较关注的话题。虚拟主播出现的时候,其以假乱真的程度令我兴奋。我就在想,科普视频是不是也可以呢?于是我主动和一些技术团队做了深度沟通,他们采集了我的视频和声音素材,让人工智能学习,创建了我的数字分身。现在我写一段科普文稿,不到5分钟,就会自动生成一个『我本人』在讲话的科普视频,我甚至还可以给『我』选择不同语言和方言,非常有趣。我女儿看到了也非常兴奋,她也跃跃欲试,想写一段话来调侃我,让她的虚拟老爸『亲口』说出来。

和孩子一起提升网络素养

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真真假假。尤其是公众人物,会有很多相关新闻报道。但陶勇医生说,虽然他知道有很多关于自己的新闻,但他从不会主动搜索这些,因为他想把时间放在对自己成长有意义的事情上。“网上的知识都检索不过来,哪有时间浪费在去查自己的‘八卦’上。不过有时候也有朋友会转发给我一些报道或者网友评论,这里面我比较关注的是曾经的患者给我的留言,很多鼓励、感谢的话语会让我感到温暖,也充满力量。我会觉得我做的很多事情是值得的。”陶勇医生说。

面对一些不实报道,陶勇医生也想得很开,并且他觉得这也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网络上的消息和报道,很多都是为了吸引眼球和增加流量,真实性必然打折扣,能想通这一点,所以陶勇医生并不在意,他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自己持续行得正、走得直,网友不会被那些不实报道蒙蔽眼睛。他真诚地说:“只要我坚持朝着正确的方向并且走得足够快,流言蜚语就会被我甩在身后,化为碎屑。”陶勇医生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女儿也拥有良好的互联网素养,拥有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在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面前,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

互联网时代,给女儿和所有孩子的“护眼秘籍”

因为陶勇医生是眼科专家的身份,我们更好奇他对于孩子护眼的态度和做法。陶勇医生和大家分享了他给女儿的护眼秘籍: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近距离用眼,就向20英尺(6米)远处眺望20秒钟休息眼睛。陶医生笑称:“我会告诉孩子,经常用电子产品会视疲劳、伤害到眼睛,爸爸是眼科医生,所以你要好好爱护眼睛,不能让爸爸丢脸哦。”

保护自己女儿眼睛的同时,陶勇医生也没有忽略他的社会责任,他也正在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正确的眼健康知识。关于孩子每天可以使用电子屏幕多长时间,国际上通用“3-6-9-12”规则,即,禁止3岁以下孩子观看电子屏幕。禁止6岁以下孩子使用电子游戏机。控制9岁以下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12岁以下孩子单独浏览网页。

“这些正确的眼健康知识,我们眼科医生是有责任告诉大家的。”陶勇医生如是说。“我们都知道,孩子们面临的生活环境和我们小时候已经不一样了,他们就生活在电子产品环绕的时代,在城市中,离开了网络,我们甚至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但我认为,电子屏幕并不会成为洪水猛兽,只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多注意眼睛的休息就好。”所以陶勇医生并不建议父母完全隔绝孩子与电子屏幕的接触,也不赞成总是因为限制孩子看电子产品时间这个问题把亲子关系搞僵。对此,他建议用“曲线救国”的方法。比如陶勇医生近期出版了一本关于保护视力的科普漫画故事书—《保护眼睛大作战》,不少孩子看了之后反而开始教育他们的父母:“妈妈,你晚上关着灯看手机是不对的。”“爸爸,你看手机的时间太长了。”可见,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形式普及用眼的科学知识,孩子们是愿意接受的,也是容易接受的。在使用电子产品和使用网络这些话题上,父母也可以去尝试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多开启自己的养育智慧,就可以做到和眼科医生一起保护孩子明亮的眼睛,陪他们去看这个明亮的世界。

短时高效,这场拍摄顺利得出乎意料

遵时守约,提前到达拍摄现场

陶勇医生一直以来都践行着自己的做人准则:凡有约,必提前到。拍摄当天早上8点30分,陶勇医生和助理耿龙老师就已经到达了拍摄地点,足足提前了30分钟!助理耿老师说:“今天是周一,这个时间还是早高峰,陶医生担心迟到,很早就出门了。这么多年来,他凡是和别人有约定,一定都要求自己提前到达。”陶勇医生很腼腆,和工作人员礼貌地打了招呼之后,就打开电脑开始进行线上会议。对于他来说,每一分钟都很宝贵。早早来候场的陶勇医生,给拍摄团队吃了一颗定心丸,保证拍摄能准时开始。

严谨高效,状态切换自如

男宝模特的妈妈一直鼓励孩子主动去找“陶叔叔”打个招呼,希望能让他在拍摄中更放松。于是,小男孩离得远远地喊了一声“叔叔好”就跑了,当时陶医生戴着耳机一直在忙工作,没有听到孩子叫他。后来,孩子把声音稍微放大些,陶勇医生才听到,他抬起头看到了小男孩后,立刻站起来伸出手,和小朋友握了手,又亲昵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和他说了几句话。得到了回应的小男孩害羞地跑回妈妈身边,陶医生也立刻戴上了耳机,恢复到刚才严肃的工作状态。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每次补妆、转场、孩子休息的时候,陶勇医生都会马上接通电话会议,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但是当大家都准备就绪,他也会马上挂掉电话回到现场,和小模特亲切互动,真是能做到状态一秒切换。

专业敬业,30℃天气里的“毛衣秀”

虽然北京已经入秋,但是临近中午,气温还是迅速地升到了30℃,拍摄场地又是在户外,明晃晃的大太阳直晒。为了体现出11期杂志封面的秋天感,拍摄团队还给陶勇医生选了高领毛衣和厚长裤,真的很热!看着陶勇医生脸上不停地流下来的汗水,大家都有些愧疚,也在默默地加快拍摄和转场的速度。陶勇医生拒绝了现场工作人员给他打伞,也不肯休息,一直在默默地坚持着,微笑着和孩子互动,特别耐心。助理耿老师说:“陶医生就是这样,虽然工作很多,但他在完成每一件事时都是这么努力。”确实,这次拍摄,让我们亲眼目睹了陶勇医生对待事情专业、认真的态度,大家都深受感动。

还有一些『小碎片』

一起寻宝

两个小模特在草坪上玩得不亦乐乎,摄影师却想要一张陶勇医生和两个孩子坐在帐篷门口的照片,这可怎么办?只见陶医生灵机一动,喊道:『这里面可能有宝藏,你们要不要来和我一起寻宝?可能是棒棒糖呢!』两个孩子立刻眼睛放光跑到陶医生身边坐下,开始猜测宝藏里的棒棒糖是什么味儿的。仨人聊得热火朝天,摄影师也立刻捕捉到了很多难得的镜头。

『打全垒式』关水管

拍摄的草坪很漂亮,每天都会浇水养护。拍摄当天既晒又热,草坪维护人员自然是把所有的水管都打开了。虽然喷射的水能折射出漂亮的彩虹,但是会影响拍摄,于是美术总监原丽老师和编辑一起开始满草坪寻找工作人员帮忙关水管,偌大的草坪,四个角,俩人顶着大太阳在竞速跑,好像是在打垒。好在一切顺利,水管关好后,拍摄也很快完成,完美收工啦!

猜你喜欢

陶勇医生孩子
最美医生
医者陶勇:笑着去蹚人生的河
医者陶勇:笑着去蹚人生的河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夜跑诡遇鬼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