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桥创业:聚焦科创 人才赋能 迈向新时代绿色发展之路

2022-11-12赵海霞张现攀

中国有色金属 2022年19期
关键词:轻量化人才

赵海霞 张现攀|文

魏桥创业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人才赋能等领域取得了新成果,实现了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近年来,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桥创业集团”或“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坚定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全力打造世界领先的百年制造企业。

突破核心技术 布局高端制造

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市怀柔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魏桥创业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信信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科学家、金融家、企业家三方握指成拳,共建魏桥国科研究院,共同打造高效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模式,掀开了企业科创领航发展的新篇章。

2022年6月20日,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在出席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对外公布企业“双碳”目标

国科天骥(滨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首要紧迫任务。2021年4月,“魏桥国科”首期项目——国科天骥超高精细光刻胶项目在滨州实现试生产,这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的产业转化项目,也是三方合作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有利于国内早日突破在半导体关键材料领域的国外技术封锁,保障我国高端芯片制造行业健康发展和战略安全,并助力国内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技术早日实现产业链国产化。

2022年8月1日,在国科天骥公司A轮融资发布仪式上,国科天骥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许箭介绍:“目前,项目10多款光刻胶材料及配套试剂开发完成,部分获得验证通过,并取得批量订单。”在本轮融资的加持下,国科天骥将继续加大以半导体光刻材料为主的产品研发和验证投入,并适时扩充滨州生产线产能,以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半导体材料供应商。

在国科天骥公司A轮融资发布仪式上,还举行了中信建投资本产投合作暨首批3个项目落地签约仪式、奇点控股产投合作暨首批3个无人机项目落地签约仪式,魏桥国科再次助力滨州引进6个引领性科技攻关项目。这些项目涉及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其中,光刻胶、无人机等多项技术或产品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都是破解“卡脖子”难题、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引领性项目,在产业链延伸、创新链融合、人才链聚集、价值链跃升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据悉,“十四五”期间,魏桥国科创产投入预计达到40亿元,引进项目超过40个,带动产值超过260亿元。

目前,魏桥创业集团拥有山东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行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平台20余家,拥有魏桥国科研究院、魏桥创业院士研究院、魏桥高端铝合金材料制造与应用及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研究院。近年来,魏桥创业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南大学、苏州大学、东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在铝业和纺织两大产业关键技术和成果转化上加强合作,共开展重大产学研项目90多项。

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表示,未来,随着魏桥国科(滨州)科技园建设逐步完善,魏桥创业集团会持续深化与中科院、国科大等大院大校大所的产学研合作,全面支撑国家重大科技战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其产业化,布局更多的高端制造产业,推动“创业魏桥”向“创新魏桥”“科技魏桥”转变,为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优化能源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

进入新时代,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魏桥创业集团发展始终保持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同频共振。

2020年9月17日,魏桥创业集团云南203万吨绿色铝项目在文山州砚山县顺利投产

魏桥创业集团厂房屋顶光伏项目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中国“双碳”战略目标。就在“双碳”战略目标发布5天前的9月17日,魏桥创业集团优化能源结构的里程碑——魏桥创业集团云南203万吨绿色铝项目在文山州砚山县顺利投产。该项目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清洁水电能源,打造绿色铝创新产业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在出席投产仪式致辞时评价:“该项目的投产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制造绿色发展的决心和行动。”

作为有色金属和纺织两个传统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魏桥创业集团坚持走能源创新之路,主动优化自身能源结构,近几年,还充分利用纺织、铝电厂区屋顶建设了30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魏桥创业集团期望打造煤电、水电、光伏、风电多种能源并行的绿色能源格局。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清洁能源占比,集团不断推进与云南省战略合作。2021年12月,魏桥创业集团与红河州、泸西县签约共建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旨在通过“风、光、水、储、林”协同布局及减碳、负碳项目投资,努力打造中国绿色铝电解技术和低碳铝生产的世界标杆。

在铝冶炼领域,魏桥创业集团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热电、氧化铝、电解铝的超低排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加强与中南大学的合作,开展赤泥减排、铝电解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电解槽降槽温等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致力于“近零排放”,持续提升集团铝产业链的整体生产水平。同时,集团继续深化落实与中科院金属所的战略合作,启动氢能大交通装备材料产业应用示范,尝试建设“制储运用”氢能全链条材料应用示范园。

2021年5月,魏桥创业集团关联企业中国宏桥集团与德国顺尔茨环保集团在邹平合作建设山东宏顺循环科技产业园。该项目专注于再生金属回收和资源再利用,精心打造汽车拆解和再生铝回收产业链,通过大力发展再生铝,打造工业生产绿色闭环生态项目,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项目再生铝生产线已于今年5月投产,截至目前,总产量已达10000吨。日前,汽车拆解项目已经具备投产条件。

2022年6月20日,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在出席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对外公布了集团的“双碳”目标:力争在2025年以前实现碳达峰,2055年以前实现自身运营范围净零排放。7月15日,《魏桥创业集团碳中和目标及行动报告》发布,深入详细阐述了集团的降碳路线图与关键举措,向外界展示了魏桥创业集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信心和雄心。

张波表示,魏桥创业集团推进“双碳”战略的意义不仅是自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更在于通过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建立气候领导力,引领链条中的所有伙伴一起深度参与到降碳行动中,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贡献积极力量。

聚焦轻量化 助力碳减排

多年来,魏桥创业集团坚持提升电解铝生产技术。2014年,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的“全球首条产业化运行的600千安特大型电解铝生产线”投产。2021年,集团牵手中南大学共同推进智能高效清洁铝电解新技术研发,致力为领建世界高端铝业基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持续降低自身原铝生产碳排放的同时,集团充分发挥轻量化技术优势,积极推动轻量化产品研发,助力交通领域碳减排。自2016年开始,集团与苏州大学开展合作,成立了高端铝材料制造及应用技术研究院,瞄准交通轻量化领域未来行业痛点、难点展开科研攻关。2019年底,集团投资建设了魏桥轻量化基地,致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全流程轻量化研发试验制造平台。2020年,集团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成立魏桥德国公司,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德国巴符州轻量化局、德国宇航中心、顺尔茨等海外知名企业、高校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目前,与苏州大学合作的高强高韧铝合金研究课题已经取得初步成果,轻量化基地内5个项目均已投产。同时,魏桥创业集团还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合作攻关再生铝保级使用和特殊连接技术课题,全力构建全产业链的绿色生态圈。

2021年11月9日,魏桥创业集团与中南大学签署了惰性阳极无碳铝电解关键技术、智能高效清洁铝电解新技术、赤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三个科研项目的合作意向书

2022年7月5日,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基于铝基的交通轻量化”科技示范工程在魏桥创业集团启动。示范工程由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牵头,针对全铝车身底盘与铝合金船舶制造中缺少关键材料和制备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全铝车身底盘及铝合金船舶的国产化技术及生产应用。

至此,魏桥创业集团已经拥有中科院、魏桥—苏大研究院及国外研究机构的强大技术支撑,凭借较强的自身研发能力和多年积累的产业协同优势,完全具备与更多有轻量化需求的汽车、船舶、航空等行业巨头合作的能力,以期共同为国家“双碳”战略做贡献。

加强人才培育 铸强人才引擎

“建设世界领先的百年制造企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对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培育打造高素质科技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队伍,为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6月30日,集团董事长张波在2022年半年工作总结大会上指出。

魏桥国科商学院开学典礼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魏桥创业集团一直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深化培训、考核、待遇一体化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2022年8月28日,魏桥国科商学院开学典礼在魏桥国科(滨州)科技园隆重举行。同时,以“百年奋斗路 赋能谱新篇”为主题的首期魏桥高管班正式开班。这是魏桥创业集团实践科教创产融合新理念、推进人才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发展质量的又一具体行动。

魏桥轻量化基地全车身集成车间

2022年8月28日,魏桥国科商学院魏桥首期高管培训班正式开课

魏桥创业集团持续推进“培养+引育”,赋能新产业新业态。2019年7月,铝电板块启动了中高层管理干部培养项目,由北大纵横集团和泰山管理学院教授授课,培训内容涉及宏观形势、政策解读、思维模式、目标管理、精益生产等多个方面,对1200多名中高层管理干部进行管理理念、拓宽认知等培训,让他们不间断接触管理界的新信息、新理念,提高干部能力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在这次培训项目中,魏桥国科商学院汇聚了不同领域专家的思想和心血,将社会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最新发展态势和企业发展需求相联系,将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与企业过去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构建起知识学习、信息获取和思辨讨论的学习环境,将为魏桥创业集团、滨州市的现有管理队伍学历和能力提升、储备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

魏桥创业集团在立足自身培养的同时,重视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2016年开始,集团与苏州大学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研究院合作,依托国家“千人计划”长期创新专家张海教授为核心的研发团队,汇聚20多名国内外顶级专家、200多位核心研发人员,开展交通轻量化领域科研攻关。2020年成立魏桥创业院士研究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以智库赋能纺织产业新发展。同时,集团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通过参与重点研发创新项目实施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

畅通成长通道

打造学习型成长型员工队伍

开展技能人才评价是建立技能人才成长体系、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的重要手段。在开展员工技能比武、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魏桥创业集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自2015年以来每年组织内部技能等级评定,并逐年完善人才评价体系。2019年,集团成功获批山东省首批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试点单位。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集团可自行组织纺织、热电、氧化铝、铝加工等领域89个工种的自主鉴定。通过鉴定的相关技能人才将享受政府一次性补贴和公司每月发放的技能人才补贴。这为广大职工职业生涯提供了多样的发展空间和成长通道,形成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目前,集团共评定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技能人才5500余人,8人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5人获评山东省高层次人才,2人获评滨州市高层次人才。

“一名新员工进入公司,经过培训定岗后,我们将依据员工个人特点,帮助其制定职业规划,提供技术型和管理型两条成长通道。技术型通道,可以考取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一直到高级技师;管理型路线,则可以按照岗位竞聘制度,竞聘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而且,公司将以综合技能评定成绩作为员工管理晋升的重要参考。”山东宏拓实业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郭翠花介绍。同时,集团还在各个生产单位设置专职培训管理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各类专业、安全技能培训,为各类技能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员工王海涛毕业于山东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03年进入魏桥创业集团工作,他从一名电解工,一步步晋升为作业长、工区长、车间主任、厂长,现在是铝业分公司的一名安技处长。2021年,他通过公司的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被评定为“高级技师”。同时,他还在多年工作实践中,通过钻研创新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

立足新发展阶段,聚集新产业新业态。未来,魏桥创业集团将对每一名干部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让年轻有为、事业心强的干部实现再学习再提升。同时,通过专业学院的院士、教授,为集团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为年轻干部职工成长成才铺路搭桥,为青年才干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为集团未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轻量化人才
轻量化材料在商用车白车身的应用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某商用车前护板轻量化结构优化及分析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重卡车架轻量化设计
GEO通信卫星电缆网轻量化设计与应用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