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复合槌法在爵士鼓演奏中的训练与应用

2022-11-12陈锦华

戏剧之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爵士鼓连音音响效果

陈锦华

(佳木斯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复合槌法是小军鼓的一种演奏技法,其将小军鼓的单击、双跳技法巧妙地融合为有机整体,遵循一定的规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演奏方式。虽然当前爵士乐演奏及教学中,复合槌法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系统性不足。爵士鼓演奏由一连串完整且成体系的打击动作构成,不同的握槌方式、打击位置、打击高度等都会影响演奏所形成的音响效果。为此,要想习得爵士鼓演奏的复合槌法,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持槌姿势,还需要运用正确的击奏方法,以此获得明亮、铿锵有力、丰满结实的音响效果。

一、爵士鼓演奏中复合槌法概述

爵士鼓演奏与练习中常用的槌法包括单击、双跳及复合击。在单击演奏中,常用的持槌姿势为扣腕及标准腕,这与小军鼓的击奏持槌方式一致。运用扣腕持槌法时,鼓手们在演奏与训练中又对其进行创新,双手扣腕并且向外倾斜45度,更加便于演奏。在演奏传统爵士、融合爵士风格的音乐时,标准腕这种持槌姿势十分常见。双跳演奏则是一种左右手依次敲击两下的演奏技法,由此发展而来的三跳、多跳演奏技法具有更加立体、多变的鼓点,能够实现更为多元的音响效果。复合击,即复合槌法,是对单击与双跳的有机融合,因连音形式多样、击打次数不同,复合槌法的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如RRLR(R 代表右手,L 代表左手)这种最为基本的四连音复合槌法,可以通过对连槌及双跳位置的变形转化为新的复合槌法,如LRLL 等。

(一)爵士鼓演奏中复合槌法的基本类型

众所周知,爵士鼓演奏中的复合槌法是单击与双跳的有机组合,即将单击与双击的击打方式组合在一起,其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基本类型:单击+单击类型、复合击+复合击类型、单击+双跳类型、单击+复合击类型、双跳+复合击类型。

在爵士鼓演奏中,应用复合槌法不仅要掌握单击与双跳的组合形式,还需要有效处理四连音到八连音跳跃的击奏方式等。虽然爵士鼓基本演奏方法较为简单,但是要契合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奏出良好的音响效果绝非易事。无论是单击、双跳还是复合击,找准连槌的位置尤为重要,这是爵士鼓演奏及练习的基础。以最为基本的四连音复合槌法为例:其一,RLRR LRLL 是最常接触且最容易掌握的复合槌法,“RR”及“LL”为下下双击,力量向下;其二,RLLR LRLL 中的“LL”及“RR”为上上双击,力量向上;其三,RRLR LLRL 中,“RR”及“LL”为下下双击,力量向下;其四,RLRL LRLR 中的“RR”及“LL”为上下双击,力量先向下,后上提。

爵士鼓演奏与练习中,复合槌法的难点在于双击的关系,虽然复合击的速度与力度和单击定点方式相同,但是因双击位置不同及其与单击关系的不同,在实际的演奏中可能出现种种问题。

(二)复合槌法式手脚对位

手脚对位,即四肢对位,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作曲领域,是一种将两条或更多条旋律融合的写作技巧。在爵士鼓演奏与练习中,手脚对位指通过左右手与左右脚的协同配合,按照乐曲的节拍及旋律、组合规律等,由手脚分别击打鼓或踩镲,使原本独立的音符同时发声,形成立体、饱满的音响效果。

复合槌法式手脚对位,指用底鼓或踩镲代替谱例内部的声部,手脚单双击共同击打演奏。以最为常见的四连音复合槌法为例,其基本的谱例为RLRR LRLL,如果将谱例中原本由右手单击演奏的声部替换为底鼓演奏,则可将其变形为BLRR BRLL。不仅如此,还可以将原谱例中由左右手双击演奏的声部,转变为底鼓演奏,从而达到更为饱满的音响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复合槌法式手脚对位,并非将手部击打简单地转变为底鼓或踩镲,而是要基于鼓手自身四肢的协调能力,综合考量其音乐感知力、爵士鼓演奏表现力等,对谱例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因鼓点复杂、手脚配合不善而影响整体的演奏效果。

二、复合槌法在爵士鼓演奏中的训练

(一)小军鼓复合击训练

小军鼓是爵士鼓演奏与练习中击打频率最高的声部,因此,其在爵士鼓复合槌法演奏训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上文简要介绍了四连音复合槌法发力的技巧,其中要着重注意双跳为一四位置的复合槌法训练,主要原因在于两次击打时发力方向不同,第一次为向下发力,第二次则向上发力,整体上呈现先上后下的特点。除此之外,在小军鼓复合击训练中还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速度均匀有力。爵士鼓最大的魅力便在于其鼓点铿锵有力,音响饱满结实,有助于表达激昂、兴奋的情绪。为此,在小军鼓复合击训练中,应当保证每一槌都集中、结实、均匀、有力。为了提升爵士鼓演奏训练的质量,鼓手可以从最基本的单击、双跳击打训练开始,借助节拍器进行基本的速度训练,击打速度由慢到快,当完成每分钟90 拍训练后,击打质量与速度基本成型时,便可适当提速。

2.力度饱满适中。爵士鼓演奏训练中,并不是力度越大越好,力度与音响成正比,即力度越大,击打产生的声音便越大。鼓手可以根据自己经常演奏的乐曲等确定自身的力度等级,再进行力度练习,即循序渐进地提高击打力度直至达到自己确定的力度等级,再进行渐强或渐弱练习,保证击打力度的变化顺畅自然,体现出音符的强弱,进而以击打力度的强弱对比呈现乐曲的特点。

3.重音移位及装饰音训练。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时,鼓手需要具备强大的控制能力,而重音移位与装饰音训练可以提升鼓手的应变能力,使其灵活掌握多种演奏风格。针对重音移位的训练,可以先从较为简单的单击重音移位训练入手,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地提高控制能力,再进行双击重音移位训练便可得心应手;针对装饰音的训练,可将装饰音加在第一槌上,也可以在演奏中加装饰音,无论何种装饰音,都需要明确其与被装饰音之间的主次关系,一方面要保证装饰音短促、清晰,另一方面要保证被装饰音与后续音符的连续性,击打时需要对力度、速度等进行调整,以奏出和谐美感。

(二)复合槌法式对位训练

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坐姿及持槌姿势。一是根据自身的身高调整鼓凳的高度,一般鼓凳高度与膝盖位置持平,这样可以保证鼓手在落座后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接近90 度,方便鼓手灵活控制自己的双脚,从而配合演奏;二是要保持双肩与手臂、大腿与小腿处于放松的状态,训练中尽量保持身体与大腿呈90 度角;三是调整身体与鼓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两掌宽,主要目的在于灵活控制腿部的踩踏动作。同时,训练时要将重心置于臀部位置,切忌将重心放在腿部或脚部,以免因重心不稳导致演奏出现问题。

其次,对谱例进行细致分析,确定由手部及脚部击打的声部。在此基础上,鼓手要将四肢看成独立的单元,训练时可以通过手部与脚部的单独练习熟悉谱例,掌握好手部与脚部击打或踩踏的最佳姿势、力度与速度等,为后续的练习奠定基础。

最后,进行同侧或异侧上下肢配合练习,注重四肢的协调性。如果在演奏中难以准确把握正确的时值,可以先在小军鼓上进行练习,确定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在此基础上由慢到快地进行手脚对位演奏训练,可以有效降低训练的难度。除此之外,相对于四连音复合槌法式手脚对位训练来说,六连音、八连音难度更大,鼓手可以按照不同的复合槌法形式进行练习,掌握基本的组合形式后尝试演奏较为复杂的复合槌法式手脚对位。这有助于鼓手在实际演奏或即兴演奏中思路清晰、演奏连贯。

三、复合槌法在爵士鼓演奏中的应用

复合槌法一般应用于爵士鼓花式演奏中,即兴成分较高,与普通的节奏型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主要的应用形式包括两种:其一为单纯双手的复合槌法,主要应用于乐曲开始部分或某小节节奏型中的最后两拍,能与其他乐手进行交流,给予速度或节奏变化方面的提示,保证爵士乐队表演的和谐性。其二为手脚对位的复合槌法,一般应用于风格鲜明的爵士乐演奏中,技术含量较高,对于鼓手的控制力、表现力与演奏技巧等有较高的要求。

上述两种复合槌法在爵士鼓演奏中的应用形式,带有明显的个性,既受到爵士鼓节奏型及花式演奏需求的影响,又与鼓手自身的演奏习惯、节奏感知力、乐手间的配合息息相关。正如“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手们因审美观点、对乐曲的理解、演奏能力的不同,在复合槌法的应用上也会有所差异,由此涌现了许多个性化的爵士鼓演奏家。

四、结束语

爵士鼓是一种演奏简单、音色独特、风格鲜明的乐器。随着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及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这种具有时代特征、能够表达激昂与饱满情感的乐器逐渐获得人们的青睐,欣赏爵士鼓演奏的人越来越多,这为爵士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复合槌法作为爵士鼓演奏的基本技法之一,能够奏出立体、丰满的音响效果,在爵士鼓演奏与训练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列举了复合槌法在爵士鼓演奏中的训练方式及应用技巧,鼓手们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理解与审美观点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在契合乐曲旋律、节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个性化的爵士鼓复合槌法演奏风格。

猜你喜欢

爵士鼓连音音响效果
数字音乐即时性
六连音手脚配合练习
装饰音在爵士鼓演奏中的作用探析及运用策略
探析架子鼓演奏中的肢体语言运用
爵士鼓演奏技巧六连音的应用
浅谈舞台音响效果的艺术设计
连音社济南最火的乐队
浅谈声乐演唱中连音训练的重要性
试论音响效果在舞台综合演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