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归因之风助学生成长

2022-11-11周奇

新班主任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内因归因考试

□ 周奇

在教育教学中,合理的归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在积极的心态下提升能力,增加自我效能感。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从认知、内化、践行三个维度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归因课:归因认知我能行

每个孩子的归因倾向是不同的,同一件事,不同的孩子给出不同的原因很正常。生活环境、性格、特殊事件、家长或老师的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归因方式。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归因,我在班里开展了“你会归因吗?”主题班会活动。在班会上,我先让同学们自我代入故事,感受自己的归因倾向。

考试前一天,你正好去外婆家做客,回到家都晚上9点了。你本来想复习一下,但是妈妈说太晚睡觉会影响明天考试的状态,所以你洗漱好就睡觉了。第二天早上,闹钟居然没有响,爸爸叫你起床的时候已经8点了。你匆匆忙忙赶去学校,早饭都只吃了几口,肚子还饿着。好不容易到了学校,你发现文具盒忘记带了,只能赶紧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送来。这一早上又着急又匆忙,你想这一次考试肯定考不好了。果然,这次考试考砸了。

亲爱的同学,你觉得这次考试为什么考砸了呢?请你把原因写下来,并按重要性从大到小排一排。

同学们自我代入故事,将考砸的原因写下来。我将学生找出的原因都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感受到,因为每个人的看法是不同的,所以大家的归因都是正常的,并没有对错之分。接下来,我请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问题一:哪些原因是“我可以控制”的,哪些是“我不能控制”的?第二个问题:如果让你重新过这一天,你会怎么做?第三个问题:你觉得考砸的原因归结于什么,能帮助自己下一次取得好成绩?

这样三个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感知内因和外因的特点,知道了归因于可控的内因更利于自己进步。在交流中,学生发现“去做客”“妈妈让我睡觉”等原因是自己不能控制的,都是外因,而自己可以控制做客的时间、睡前复习、检查闹钟、好好整理书包、调整自己的心态等,这都是内因,只要自己想做,是可以做到的。如果重新过这一天,同学们表示自己会劝爸爸妈妈早点回家,回家后就复习书本知识,和爸爸说好第二天早点叫起床,做完作业后认真整理书包。也有的同学说自己会在平时好好学习,到了考试前不需要太多的复习,就算有一些意外也不会影响自己发挥。有了前面两个问题的讨论,讨论第三个问题时,学生很自然会发现,将原因归结于自己可以控制的内因,比如认真、努力,更能帮助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下一次取得好成绩。

用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能让学生更有代入感,也更有共鸣。每个孩子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如果孩子能理智归因,不仅能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也能积累经验,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归因本:归因倾向我探索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合理归因后,在实践中探索是巩固学生认知最好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实践之后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调整,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归因方式。

事件你如何归因当下心情你的收获

课后,我让学生制作了一本“归因本”,遇到事情先归因,按照表格每天记录一到两件事,可以是成功的事,也可以是失败的事,在归因中感知自己的情绪,并记录收获。

归因本记录两周后,在班会课上,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他们翻看自己的归因本,并总结自己的归因习惯。

1.你一般将成功归因于( ),你的感受是( )。

2.你一般将失败归因于( ),你的感受是( )。

有了两周的实践,学生很容易从自己的记录里总结出自己的归因特点,而不同的归因特点正体现了不同孩子的归因风格。

我先展示了三个孩子对成功事件归因的总结:一个孩子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天赋、能力,成功后感到自豪;第二个孩子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认真,成功后有成就感;第三个孩子归因于家长的帮助、运气,成功后感到庆幸。我让孩子们想象、讨论,哪一种归因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大部分学生在对比后都能感受到天赋、能力、别人的帮忙、运气都是不可控的,如果只依赖自己当下的天赋和能力,不去努力,总有一天会被其他努力的人追赶上,那时就会对自己失望。依赖别人帮忙和运气更不真实,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认真才是可持续的。对于失败的归因,大部分同学有了上一次对归因的认知,都能在失败后从自己可控的行为中寻找原因。

同学们也分享了很多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有的同学表示,以前自己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刚开始情绪总是不好,现在知道要先进行归因,这样情绪也会稳定很多。有的同学说,以前总是忘带作业和文具,还会怪爸爸妈妈没有提醒自己,现在知道了,要改变这种情况,要从自己可控的因素入手,每天做完作业都会整理书包,再也不会忘带东西了。还有同学说,以前自己考试成绩好,妈妈总会夸自己聪明,经过沟通,妈妈现在会夸他努力,他的成就感也多了很多……

小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自我感知能力都是不足的,有些孩子为了逃避批评,在归因时会自我保护:成功时,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失败时,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其实都是很正常的,教师在引导时不能一味否定孩子,而应当让孩子通过感知和辨析感悟到自己的能动性。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学生愿意努力,成功一定会来到。

归因观:归因践行我做主

在学生能合理、积极地归因后,我发现,虽然他们都知道失败是由于自己不够努力,但常常会因为自制力不够而不能付诸行动。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归因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养成主动面对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为了让学生行动起来,我们班开展了一个“归因践行我做主”的活动,让学生重新面对归因本上的失败事件,通过自己的努力避免失败,完成后可以到我这里兑换一个表扬章,一个月开展一次“表彰大会”。我还请奖章最多的10名同学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这样的表彰不仅能给孩子们鼓励,帮助他们获得自我效能感,体验因努力而成功的喜悦,更能让学生在心得交流中获得更多坚持努力的方法,从而更有动力积极面对挫折。

在交流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行动的重要与不易。有一个孩子给大家分享了他背诵的经历:由于没能一次性通过背诵检查,他归因于自己前一天背得不够熟练。下一次背书时,他在前一天练习了很久,但由于自己太紧张了,又失败了。他觉得很沮丧,但也明白了在努力的同时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太焦虑紧张,这样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水平。还有一个孩子仰卧起坐的数量不达标,他归因于自己练习不够,因此每天在家练习。刚开始每天都很痛苦,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进步,就有了动力。现在他不仅达标了,而且还是优秀……在交流中,同学们还一起总结了坚持的小方法,比如记录自己的点滴进步来鼓励自己、让爸爸妈妈监督并鼓励自己、在显眼的地方贴上鼓励自己的话语、自己给自己进步奖励等。这样的交流不仅分享了成功经验,让同学们更有方法坚持努力,更让他们意识到全班同学都在一起努力,让行动更有意义。

良好的归因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动机水平,也让他们形成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从让学生认识、了解归因入手,再引导他们探索适合自己的归因方式,最后鼓励学生运用积极归因,改变行为方式并坚持践行,从而让他们明白,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愿意努力,未来之路一定会越来越宽阔。

猜你喜欢

内因归因考试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浅析影响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因素
分分钟搞定英语口语教学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