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时光

2022-11-11张新冬

湛江文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游离时光教室

◎ 张新冬

1

这是一段有质感的模糊生涯。

生命初生的火焰映照着同样初生的生命,懵懂,纯真,稚气,愚笨,怯弱,焦虑,汇聚在县城五一小学这所炼炉中噼啪作响。孙悟空在老君的八卦炉中待了七七四十九天才炼出了火眼金睛,“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想想一到五年级也才五年,真不知道会炼成什么鬼样子,也许报告书上的分数与评语可以应付一阵子,却无法应对一辈子。

一场自我生命的鸿蒙初开,寄宿于一段如氧气般存在的生涯,这段恢宏而模糊的开篇,注定载入个人的史册。

2

对于一个力弱胆怯的小学生而言,五一小学的校园实在太大了,里面的人太多了,教室的窗户太高了,通往操场的台阶太难登攀了,很长时间都令他无所适从。

每当刺耳的下课铃声响起,浑身是劲的同学们如潮水般涌向操场、涌向厕所、涌向校园每个开心的角落,偶尔也会裹挟在人群中奔涌向前,但他清楚自己并不具备像样的雄心,教室中一方小课桌就足以他驰骋,不需要上厕所的时候只需要待在这里,这是他勉强可以掌控的完整世界。一年级的时候,在桌上翻看连环画,二年级开始在桌上用半透明的纸蒙在书上摹画各式各样的“菩萨头子”,三年级看见桌面的木板纹理清晰而平坦,就直接用圆珠笔搞创作。再后来学了某篇纪念鲁迅的课文,才明白桌面上那些形态各异的“早”字的由来,勤奋的精神斗志必须一任接着一任干!他手中削铅笔的小刀瞬间变成了刻刀,伸向这不知樟木还是柞木的无辜桌面……直到紧迫的上课铃声响起,工程正半。

再后来,他在下课奔涌的人群中越跑越快,越来越有劲。

3

上课了,整座校园便沉浸于庙堂般神圣的气氛中。

除了门卫师傅人影晃动,个别有公务的校长教师在忙碌,这时候如果还有哪个学生无故游离在教室之外,他将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与心慌,迟到、旷课、没完成作业——这些理由只会让游离变得更具负罪感。教室里面老师的讲课声、同学们的朗读声,以及思考、答题的鸦雀无声,都是对游离落单者的责罚与棒喝。多年之后,他会明白任何对本职的游离都是可耻的,都是一场亲手谋划的对自己的背叛。

以危害而论,心的游离更甚于身体的游离,年少时候的游离更甚于成年后的游离。也许谁也避免不了对世界的一次次游离,而多一次令人伤感的游离,就必将用更大的气力来弥补、追赶、拯救,有的或许要至白头,有的仍空悲切。

停电了,不能拉电铃上课,门卫师傅便用手中的铁锤敲响那块像风铃般悬挂在屋檐下的废铁,当…当…当…声音庄重浑厚而悠远,听起来与这神圣的气氛更匹配。

4

文具盒是个很奇怪的物件,它那一方小小的空间里面可以藏匿谁也无法捉摸的时间和梦想。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两块铁皮卷包起来的文具盒里,只有一支看不出牌子的铅笔,一块脏兮兮的方块橡皮擦,一把脱了漆的折叠小刀。随着时间一页页翻过,不仅有逐渐多起来的家庭作业,也有文具们的消耗与补充,铅笔多了一两支,还是笔头自带橡皮的,而方块橡皮换成有颜色有水果香味的,当铅笔可以更换笔芯之后,蓝色圆珠笔便华丽上场……文具的江湖与电视里的江湖一样在翻江倒海,华山论剑,只是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软包复合式结构的文具盒率领那些顶级配置的文具们,依然没有杀伐出一篇锦绣文章。

奇怪的是,他总觉得那里面的笔们并没有荒废时间,所有在时光里的描摹与涂画都有属于它的意义。而隐居在文具盒里面的钢锯条改装成的多功能战刀和纳鞋底的木柄锥子,更是为他闯荡了校园里各处上等的泥质战场,那些在大地上一刀一锥划出来的线条,足以表达心中攻城略地的远大理想,并不愧对头顶的蓝天白云及炎炎烈日。

他瞧不上那些女同学贴满卡通和明星画片的课本和文具盒,他都是自己动手画的,而且只画英雄与侠客。

5

从五一小学到他家门口之间只夹着一个体校,而对于更多学生来说,这里正好可以搁置放学与回家之间的空余时光。

体校俗称灯光篮球场,那曾是一个类似小型体育场的建筑,四周都有供人们坐着观看篮球赛的台阶,东边的最高,从外侧仰望,红砖砌的看台就像一堵高高耸立的雄伟城墙,顶上有一排铁质管子焊接的栏杆,站在上面手扶栏杆,环视四周,东边的宝塔、西边的文庙和五一小学校园都尽收眼底。刚放学的学生是无暇眺望风景的,在这个老师和家长都不管的风水宝地,他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他从来不在看台上写作业,也很少能在球场看到篮球赛,却几乎天天看到其他学生做作业。他终于弄明白了一件事:家庭作业原来不一定非要在家里完成。

6

相比在看台上写作业的学生,在球场上下起劲玩闹的才是主流。看得出来,他们太需要这一方夹在学校和家之间自由的净土。

如果说是女娲创造了人,那么所有的游戏都是小孩子们创造的。因为无论什么环境和物件,甚至是空无一物,只要有小伙伴在,他们都能鼓捣出各式戏法:奔跑类的,带情节的,纯力量的,拼反应的,考勇气的,连唱带跳的,装疯作邪的,相互伤害的……可谓无穷无尽。当然,绝大多数经典戏法是一代代传下来的,那些创始人也必定是个在上古时代念书的小孩子。假如排除哥哥姐姐的传帮带,每届小学生都会是上届学长的嫡传弟子,仅对游戏课程而言,校园里面的教师显得与门下弟子们并无瓜葛。

球场的南侧看台只有两米来高,底部还有一面起稳固作用的水泥斜坡,同学们纷纷跑上斜坡,再转身蹲下从上面滑下来。跑上滑下的人一多,局面就开始混乱了,有被下面的人拉下来的,有鞋底打滑的,有被书包背带绊倒的,有的撞庝了忍不住大哭起来,有的被枫杨树掉下的毛毛虫吓得大叫——最后背影与暮色一哄而散。只是有些书包就这样被折磨致残,回家后,细心的母亲会在埋怨声中缝补起读书人的苦难。

他对熟悉的溜斜坡早没了兴趣,他准备对球场北侧一人多高的看台进行挑战,试了几次没敢跳下去,但他还是蹲在那里目测、酝酿,直到突然被人一把推了下去!——这一定是个闲得无聊且看穿了他心思的人。

生活,其实需要这样的缓冲地带。

7

不知道从哪年哪学期开始,五一这所全县最优质的小学也开始感受到了学习之外的召唤。

校门口的小吃大军已经进攻到了眼皮底下,绿豆冰棒,烙“香蕉”糊,酸梅粉,鸡蛋糕,油炸粑,锅贴饺,层出不穷的香味撩扰着校园内的童心,砍成一截一截的甘蔗就像爆破筒伸进了大铁门门缝中,无坚不摧。面对形势所迫、童心所向的诸多渴望与召唤,学校的回应只有提上日程。

8.1.2 无筋菜(茶叶状木耳)的采收方法:当耳片达到直径2.5~3厘米时,集中人力开始抢收采摘,必须坚持采大留小的原则进行,如果耳片大小均匀可一次性采摘完毕,此品种采摘之前必须喷水浸透耳片(禁止耳片半干),以免造成外形难以达到的效果,将严重影响产品高质量和销售高价位。

组织春游,夏令营,秋季运动会,学习参观食品厂,包场看电影,诸如此类的集体活动既放松又解馋,还兼顾锻炼身体、开阔眼界、增进团结和友谊,从后来的课堂纪律与学习成绩来看,实践这个唯一标准至少在学校检验出了一条真理:得童心者得天下。

历来的集体活动,都同时受到个人英雄主义者与弱者的青睐。走出课堂,学习成绩基本清零,无论从个头、身板、胆气、脸皮和社会经验这些硬实力来看,成群结队的同学们都是严重的参差不齐。英雄、弱者和中间分子混编的队伍,是人类自古至今的团队标配,有了出风头的英雄,弱者才可以在草地上放肆地吃着零食,在电影院里整齐地敲打着座椅,在触摸社会的途中揣摩西天取经团队的细节描写,也在带队老师的指引下升华活动的主题思想。

如今,五一广场已被商住,电影院已颓废,双港塔已倒塌,唯有芝山独自岁月静好。县城中走一走,人群中仍有英雄、弱者的脉络,只是当年的英雄已然迟暮,弱者或已崛起,物非人非。

8

八十年代的五一小学,是一个主体呈“田”字布局的教室建筑群,教室宽敞,回廊相通,青砖灰瓦的构建,古朴而充满时代的质感,应该是1951年最早建成的校舍。从学校吱吱呀呀作响的木质后门进来,浓密树荫下可以看见两间造型独特的八角教室,每当经过这里,熟读课文的同学便会脱口而出:“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的灯就亮了。”

大概是1986年,学校开始拆除旧房建设新教室。那时的教室木框窗户四处漏风,很少有玻璃,连透明的塑料薄膜也是紧俏的物资,每到冬天北风呼啸,就要想办法拿硬纸壳把破漏处蒙上。校园内墙壁上的很多拐弯抹角的位置,被一届又一届拥挤而顽皮的学生用身体、衣服、书包磨出了极具质感的包浆,与木质桌椅门窗班牌、水泥黑板讲台、石灰墙面、红石台阶、泥土操场、塑料三道杠、棉质红领巾以及的确良校服一同见证了时光的烙印与流连。

同学们的任务是参加劳动,高年级每人交一车砖头或碎石,大家分工协作,推着借来的大板车,四处找砖石材料,在挥汗如雨建设校园的画面里,催人奋进的歌声也开始响起:“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最后的高潮,幸福地出现在他和同学们手上磨出的水泡与脏兮兮的脸庞上。

9

人的生命架构,必是在初期的一段时间和一处空间里搭建成形的,并且拥有独特自我的起点,从此努力将脚下轨迹与别人区分开来。

毫无疑问,最好的空间就是学校,最好的时光就在少年儿童身上。能拥有五一小学这样一所优秀而具备生命质感的学校是幸运且幸福的,鄱阳县城很多人在这里实现了生命最初的萌芽,然后从此发轫出属于各自命运的枝丫。花朵也好,栋梁也好,小草也好,所需的养分随之从最初的汲取处一直源源不断从根系、茎干输送到花叶,一刻也未曾停歇。

他毕业的时候,是在1986年的夏天。

他的小学生涯完成情况在记忆里却是模糊不清的,只记得等报告书的心很焦躁不安,听见窗外有人喊他的名字就慌得不行,怕面对老师送来的成绩,怕面对一切结局,他想把头蒙在毯子里继续装睡,因为这份怕里饱含着爱与不舍,他怕被人发现他眼睛潮湿的样子。总之最后是毕业了。但有一定可以肯定,无论后面的初中、高中学业情况怎么样,走入社会之后的命运怎么样,这小学时光已经深深种进了他体内,成为了身心的一部分,此后的意念、认知、审美、气质、表达、行动,都与这段最初的时光水乳交融,并且终生不渝。

这是一段有质感的模糊生涯,这是一段只属于自己的传奇。在这段传奇里,还有他一直没有找到的小学毕业照合影,一直没有回忆起来很多老师、同学的名字和容貌,一直没有能补充完整的童年往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也罢!人生总有遗憾与难以捉摸的事物藏匿在时光深处,随风而去,无法释怀时就听一曲王菲的天籁之音,聊以为寄:

想你时 你在天边

想你时 你在眼前

想你时 你在脑海

想你时 你在心田……

10

2021年暑假,一个将要上高一的少年,偶尔会在自家阳台凝望仅仅相隔着两米来宽过道的母校五一中心学校。五一中心学校——不错,正是曾经的五一小学。

少年的爷爷说,这孩子恋旧,重情义。刚上初中的日子,少年偶尔会在放假期间溜进五一校园,在窗外踮起脚尖,偷偷凝望那几间盛满他小学时光的教室。时光里没有人可以返程,但总有人还可以深情回望,驻足流连。不错,这少年是他的儿子,这是一对同为五一校友的父子,只是儿子的校园仍在眼前,他记忆中早已模糊不清的校园已远在天边。眼前与天边,中间隔着两代人的轮回,隔着三十来年的沧海桑田。

学校后门口一株繁茂的泡桐树歪歪地探着身子,每年春天开花秋天落叶,开大朵的白桐花,落大片枯黄的叶。树干挺粗的,上面斑驳的树皮裂开了长长的口子,倔强的根须把水泥地面都顶破了,看起来站在这里应该有些年头。这树有时候静静的,像一个认真听讲的好学生;有时候屌屌的,像一个特立独行的小毛孩;有时候稳稳的,像一个老成持重的学长,任由学弟学妹们爬上爬下,也惬意地享受着自由生长的时光。如今,学生们在这树下的小摊小贩处买零食、早点和文具,家长们在这树下停车、躲阴、接送小孩,校门口人越来越多,而树只有这一棵。

其实这样自由而别致的树,在整个县城也很少了。

猜你喜欢

游离时光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Chapter 2 Childhood time第2章 童年时光
永远向前的时光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陶珊珊作品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漫时光
运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