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显概念建构过程 促进数学素养生成
——以“无理数”教学为例

2022-11-10

数学教学通讯 2022年29期
关键词:边长整数小数

张 鹏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 225000

由于七年级学生知识储备不够,没有认识无理数的现实经验,因此学生理解无理数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建构无理数概念呢?如何使用有限逼近、合情推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无理数呢?在学习无理数的过程中,如何落实数学素养的提升呢?笔者就本节课教学展开讨论,与大家分享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教材分析

经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正数、负数的意义,构建了整数体系与分数体系,让数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本节课将学习两个重要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无理数是对数系的又一次扩展.教材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是基于知识的延续性,学生学完有理数与无理数后,对后面学习数轴、在数轴上表示数、完善数系都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发展数学思维,也避免了圆周率π无处安放的尴尬.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无理数的认识.由于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与无理数相关的信息实在太少,仅有的内容是圆周长计算与圆面积计算时接触的圆周率π.同时,对于研究“无限”,学生也缺乏经验,因此建构无理数的概念具有一定困难.教材安排了这样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无理数的存在,即用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后得到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它的面积是2,求它的边长;然后教材运用列举法与逼近法,让学生感受大正方形的边长无法写成分数的形式,它的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后得到无理数的概念.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无理数的存在与多样,强化对无理数的认识与理解,教材出示了圆周率π,自行构造无限不循环小数.

为了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笔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分析前面学习的整数与分数,猜想是否存在其他的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从有限小数、循环小数的角度猜想是否存在无限不循环小数.(2)制作面积为2的正方形,体会它的边长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3)在分析比较、归纳猜想的过程中,感受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存在,通过无理数发现的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家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活动1:回顾发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写几个具体的整数与分数,然后解决以下的问题:(1)尝试把这些数都写成两个整数比的形式,并总结你的发现.(2)尝试把这些数都化成小数的形式,并总结你的发现.(3)尝试把下面的小数写成分数的形式:1.2,-6.8,32.31,1.3333…,58.6666….把你的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三个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研讨,旨在复习前面学习的整数与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充分体会所有的整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与分数都可以化成小数的形式;反之,不论是有限小数还是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在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合作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

2.精准建构,探索新知

活动2:合理猜想.前面我们学习了有限小数与循环小数,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这两种小数外,还会有什么样的小数呢?如果存在,试着写几个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观察有限小数与循环小数的特征,进而发现无限不循环小数;同时,鼓励学生自行构造形如3.12112111211112…这样的无理数,感受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与创新意识.

活动3:拼图讨论.如图1所示,把两个边长都是1的正方形,沿它们的对角线剪开,然后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请回答:(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那么x是整数吗?你的理由是什么?(2)x是分数吗?说说你的想法.(3)通过上述探究,请估计x所处的范围,并说出你的想法,尝试估计x的整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等等.(4)请写出关于x的一个特征,在小学学习数学中遇到过类似的数吗?请介绍一下.

图1

设计意图本活动引导学生识图,按图示拼图,发现拼成了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让学生思考: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呢?从而开启学生发现此正边形边长的探索之旅.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可得正方形的边长x一定大于1,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正方形的边长x一定小于2;或者根据12=1,22=4也可得正方形的边长x在1与2之间,不是整数.通过分母分别是2,3,4的分数的平方进行计算,发现x也不是分数.然后引导学生从x的整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数位估算x的值,让学生体会到x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而是小数,且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无限逼近与合情推理等数学思想.

活动4:合理分类.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小数可以分为哪三个类型?前面学习的分数与整数可以化为何种小数?

设计意图本活动引领学生建构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形成数的分类结构图.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3.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活动5:归类与辨析.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负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C.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正数都是有理数

4.课堂小结,整体建构

(1)什么是有理数?什么是无理数?本节课我们研究它们的思路是什么?(2)介绍关于发现无理数的故事.

教学后思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要触及学生的深度思考,建构学生不易遗忘的数学体系.

1.概念建构的立足点

关于数学概念的建构,教师应关注概念建构的立足点:(1)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发展区间、找到知识之间的连结点.(2)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3)明晰教材的知识线以及学生的素养线.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已经学会了整数、分数与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的互化,这是学生认知的基点.当数系从正到负扩充到有理数后,自然会联想从有理数向无理数的扩充,笔者从无限循环小数的“循环”引导学生联想“不循环”,其中的圆周率π就是可借鉴的实例,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1].

2.概念建构的载体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概念建构的有效载体,这需要教师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的思考步步深入,在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中,使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路径得到优化,通过反思归纳最终生成概念,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本节课通过前置的三个问题构建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求异思维猜测新数是否存在;接着制作面积为2的正方形,揭示无理数的本质特征——无限不循环;最后用分类的方法建构了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

3.概念建构的原则

概念的建构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建生成型课堂.本节课设置的数学情境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在教学的推进过程中,通过设计有层次性、引导性的问题,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实现了学生的全员参与,使其感受到了数学探究的苦与乐,积累了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4.概念建构的落脚点

数学教学的落脚点是传承数学文化、形成核心素养.章建跃教授指出,教师要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理解数学是指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价值与逻辑,关注数学文化,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理解学生是指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数学内容;理解教学是指掌握数学教学规律,锤炼教学智慧,形成多样教学方法[2].本节课中,笔者基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立足教材的知识线以及学生的素养线,合理安排无理数概念的构建过程,培养了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边长整数小数
魔术存钱罐
这是流行病
失踪的小数
大楼在移动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
答案
小数精灵成长记
数轴上的小数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