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

2022-11-09李炳良

医学信息 2022年18期
关键词:腰麻皮质醇罗哌

李炳良

(安福县中医院麻醉科,江西 安福 343200)

分娩镇痛(labor analgesia)是实现无痛分娩的重要步骤,可通过减轻产妇疼痛,缓解其应激状态,以此促进阴道分娩,降低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1],现已在我国大力推行。目前,椎管内分娩镇痛是国内外公认的理想分娩镇痛方式,其镇痛有效率可达95%以上[2],包括连续硬膜外(epidural)分娩镇痛技术、单次腰麻分娩镇痛技术、腰-硬联合(combined spinal epidural)分娩镇痛技术等,其临床应用各有优劣,麻醉药物则多以瑞芬太尼及罗哌卡因等为主[3,4]。近年来,随着分娩镇痛措施的不断普及,其对母婴安全的影响也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重点[5]。本研究结合2020 年9 月-2021 年9 月于我院行无痛分娩的60 例产妇,观察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9 月-2021 年9 月于吉安市安福县中医院行无痛分娩的60 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年龄22~36 岁,平均年龄(25.47±1.68)岁;体重55~85 kg,平均体重(67.82±3.25)kg;身高155~170 cm,平均身高(162.34±5.12)cm。观察组年龄22~35 岁,平均年龄(25.56±1.59)岁;体重55~84 kg,平均体重(67.75±3.30)kg;身 高155~170 cm,平 均 身 高(162.12±5.16)cm。两组产妇均为初产、足月,其年龄、体重、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加。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无痛分娩条件;②单胎、头位产妇;③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级;④无药物过敏。排除标准:①椎管内分娩镇痛禁忌者;②无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③阴道分娩禁忌者;④胎儿先天发育不良者。

1.3 方法 产妇宫口达3 cm 进入分娩产程,常规行心电监测及胎儿监测,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并给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产妇均取左侧卧位,双手抱膝,下颌紧贴前胸,成屈曲状,随后行分娩镇痛。

1.3.1 对照组 采用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常规硬膜外阻滞麻醉,于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见脑脊液后,注入3 ml 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226,规格:20 ml∶0.4 g),随后由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 cm,观察5 min,确定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及局麻药物中毒指征后,将10 ml 的0.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25,规格:75 mg)与2 μg/ml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1 mg)混合溶液,经导管注入,之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镇痛维持。

1.3.2 观察组 采用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腰麻-硬膜外麻醉,于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见脑脊液后,取5 μg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稀释至2 ml,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随后向头端置管3~4 cm,经导管注入100 ml 的0.08%罗哌卡因与0.4 μg/ml 瑞芬太尼混合溶液,6 ml/次,于15 min 内注射完毕,之后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镇痛维持。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产程时间、血清脂联素、皮质醇水平、转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镇痛副作用(头痛、瘙痒、恶心、低血压、胎儿宫内窘迫)。①VAS[6]总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②镇痛起效时间:达到充分镇痛(VAS≤3 分)的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 评分及镇痛起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且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 评分及镇痛起效时间比较()

表1 两组VAS 评分及镇痛起效时间比较()

2.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min)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min)

2.3 两组血清脂联素、皮质醇水平比较 分娩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下降、皮质醇水平升高,而观察组脂联素水平升高、皮质醇水平下降,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脂联素、皮质醇水平比较()

表3 两组血清脂联素、皮质醇水平比较()

注:与分娩前比较,*P<0.05

2.4 两组转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比较 观察组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转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比较[n(%)]

2.5 两组镇痛副作用比较 两组镇痛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镇痛副作用比较[n(%)]

3 讨论

椎管内注药镇痛法是当前主要的分娩镇痛方式,包括全身性镇静药物及局麻药物的椎管内应用[7]。前者以瑞芬太尼最为常见,该药为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可通过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相结合,进而发挥镇痛作用,起效时间短,但其镇痛作用及副作用呈剂量依赖性[8,9]。后者则以罗哌卡因较为常用,该药为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可阻断钠离子内流,避免其对神经纤维冲动传导造成的阻滞,具有麻醉及镇痛双重效应[10,11]。将二者复合应用于分娩镇痛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连续硬膜外阻滞与腰麻-硬膜外麻醉均是当前常用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手段,但硬膜外腔为不连续的潜在腔隙,其外腔不同部位的顺应性也具有一定差异,不利于局麻药物向骶尾部扩散,易导致阻滞不全等情况[12,13]。因此,常规硬膜外阻滞的分娩镇痛作用具有一定局限性。腰麻-硬膜外麻醉方案则可将椎管内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结合,不仅缩短了起效时间,还减少了麻药的使用剂量,镇痛效果理想[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腰麻-硬膜外麻醉方案的分娩镇痛效果优于常规硬膜外阻滞麻醉,且镇痛起效时间更短。分析认为,分娩镇痛过程中,麻醉药物需穿透产妇的硬脊膜屏障,方可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而常规硬膜外阻滞方案的麻药扩散易受到容量的限制,不利于麻醉作用的有效发挥,其骶尾部阻滞效果欠佳[16]。而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麻醉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末梢神经外膜覆盖的脊神经根,不仅保证了镇痛效果,且起效更为快速[17]。同时,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腰-硬联合麻醉有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这与周国伟等[18]研究一致。究其原因,常规硬膜外阻滞的麻醉药物可持续向蛛网膜下腔渗透,为了保证理想的镇痛效果,需提高麻药的浓度及容量,由此可加重麻药对产妇运动神经的影响,进而延长产程[19]。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药用量相对较少,对产妇运动神经影响较小,且镇痛效果好,有助于产程时间的缩短[20]。据研究显示[21],产妇分娩引起的应激反应可诱导皮质醇的过度分泌,过量皮质醇蓄积则可抑制子宫收缩,致使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同时,皮质醇过高的负面效应还表现在血糖升高等方面,可造成脂联素等指标的进一步下降[22]。本研究中对照组分娩后脂联素水平下降、皮质醇水平升高,而观察组脂联素水平升高、皮质醇水平下降,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可降低产妇血清皮质醇水平,同时上调脂联素水平。分析认为,以上腰-硬联合麻醉可显著降低产妇的疼痛应激反应,减少皮质醇分泌,维持血透水平,促使脂联素指标回升[23,24]。此外,观察组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镇痛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可降低临床剖宫产率,同时改善产后的母乳喂养情况,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肯定,可有效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及产程时间,调节应激相关指标,降低剖宫产率,同时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且镇痛副作用少,安全可行。

猜你喜欢

腰麻皮质醇罗哌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唾液皮质醇与血浆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测定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