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年人出行特征的助行产品设计策略

2022-11-08潘梦婷黄黎清

设计 2022年19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老龄化老年人

潘梦婷 黄黎清

关键词:老龄化 老年人 出行特征 助行产品 设计策略

引言

本文将根据老年人的出行特点,对老年人的出行时间、行为目的、出行距离和方式进行分析和梳理,并研究该特征对老年人助行产品设计策略的影响。期望以此为参考依据,为老年人群提供出更多更实用的老年产品,丰富整个老年人产品设计市场,未来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安全和完善的出行。

一、老龄化背景分析

全球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全球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国际平均水平,且程度不断加深。进入21世纪,我国总体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的迅速加快。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60岁及以上群体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增加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288万人,占比9.1%,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老年社会。预计2040年60岁及以上总人口将达到4.37亿,占21.8%,到2050年,比例将达到22.8%,进入老龄化高峰。未来3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日本。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绝对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上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庞大的老年群体下,可将老人按照他们的行为能力分为三类:

(一)自理老人:日常生活及行为能力,能够完全自理,不依赖于任何助行产品以及他人护理,可以自由行动,正常生活出行。

(二)介助老人: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于手杖,扶手,轮椅和升降机等设备协助的老年人,可以轻微自理,但进行正常的生活行为时,需要一定的工具帮助进行行动。但并不是完全丧失自理能力。

(三)介护老人:丧失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于他人协作,需要专门护理的老年人,他们对助行产品的需求更大。

二、老年人助行产品研究现状

从全球老年助行产品的设计现状分析,由于许多西方的发达国家比中国更加提早进入老龄化发展社会,且老龄化程度更深,因此在老年产品设计和管理方面處于略为领先的地位,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一家瑞典公司trustcare一直致力于为老年人设计和老年助行产品的设计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该公司提出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利用不同阶段的需求差异结合产品功能针对性的设计,设计不同的老年人产品以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

目前,我国老年人产品设计与研究相对落后,在产品种类、范围、数量、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相比与国外的研究进度,我国老年人研究对象基数庞大,起步晚且面临的社会问题多样,因此针对性老年人产品设计十分匮乏。然而,在此大背景下许多学者和设计师根据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在石元武、蒋树迪的《老年人动态助行器人机工程设计》中,本文利用姿势评价来帮助确定动态助行器的最佳实施模式,从而得出动态助行器的最佳人机工程学尺寸范围;李梦晨、王凤红、林林的《广东省老年人无障碍步行器设计研究》从体质、姿势、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广东省老年人的人为因素,探讨了老年人无障碍步行器的设计原则;还有上海交通大学“蛟龙”助行机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下肢康复助行器等相关老年产品。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助行器如果按功能和结构分类,可分为三大类:非电动助行器、电动助行器和功能性电刺激助行器。

(一)无动力助行器:无动力助行器主要用于下肢力量相对较弱的人,即介助型老人。它们由上肢力量支撑,以弥补下肢力量薄弱的问题。无动力助行器可分为两类:手杖和步行架。手杖使用者最多,应用最广泛,更便携,价格相对便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安全性和稳定性差,功能单一,不美观,如图1。

(二)电动步行机:动态步行器主要用于下肢无力、下肢瘫痪、下肢完全失控等人群,即介护型老人。通过人机仿生系统和机械骨骼向下肢提供驱动力,模拟人的正常步态,使用户能够再次直立行走。动态助行器在国外相对成熟,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其价格相对昂贵,如图2。

(三)功能性电刺激步行器:功能性电刺激步行器主要用于轻度中枢性偏瘫患者。通过电流刺激肌肉,恢复先前的力量,使肌肉恢复活力,从而改善用户的行走步态,提供用户的行走功能。一般来说,更倾向于康复治疗。由于价格高,使用较少,如图3。

三、老年人出行特征分析

本文应用问卷调查法、出行日志调查以及数据分析法,针对老年人出行行为进行初步的分析。将镇江市京口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一百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当街访谈,从横向角度分析行为特征。问卷调查的内容方面包括受访对象个人以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居住地点、一天出行状况、交通工具以及时间分布等。男女比例基本信息统计如下图所示:

同时退休前为公务员或管理层的老年人占比11%、为事业单位职工的占比28.5%、企业职工占比45.1%、其他占比15.4%;四世同堂的老年人占比7.3%、三代同堂占比69%、家庭结构为两代人的占比20.4%、仅有夫妇两人的占比2.3%、其他占比1%。

调查问卷选择在江苏镇江京口区市区,大型菜市场以及超市门口发放,共发放一百份,回收一百份,有效问卷95份,被试选择了进行出行的随机老年人。为保障调查数据的全面性,调查问卷的发放时间选在周一、周五和周六三天的上午7点、中午11点和下午3点,可获得老年人在工作日或周六周末的全天活动内容,为出行行为特征分析提供可靠参考资料。同时,以均质化方式抽取异质个体老年人,对其进行为期一周的出行日志调查,明确老年人出行的活动规律,从纵向角度分析老年人的出行行为特征。抽取的异质个体老年人共10名,获得的10份有效的出行日志。在对老年人出行行为特征分析中,选择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四项指标。根据收集的数据信息,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得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出行目的明确。在罗列出的各种老年人出行目的中,购物成为了老年人出行目的中最主要的一个,占整个出行目的的48.5%;其次是休闲活动和健身,占比的28.4%。另外,出门就医的老年人比例占5.6% ,探亲访友占4.6%,接送人/货物占比7.5%。结合之前我们对非老年人人群的调研结论比较,上班上学占比45.3%位居第一,购物占比21.1%,出行求医看病的比例为1.5%。可以得出结论,老年人的医疗出行比例远是远高于其他年龄人群的,而上班和上学很少出现在老年人的出行目的中。

从老年人出行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他们的出行目的从生存目的逐渐转向为生活目的,即从与生存和生计(如工作)相关的目的,转向为满足自身或整个家庭生活中所需求的购物、休闲活动等行为目的。

当老年人逐渐从日常繁忙的工作状态转变为以休闲的家庭生活为主导时,他们外出的目的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休闲活动,二是必要的活动。休闲活动是指老年人根据自身爱好去自由地选择他们的出行时间和活动空间,包括社区社团的活动、游园散步、早操等,他们通常选择离家近的公园或广场。一些老年人在身体状况良好时会选择离开日常活动的熟悉区域,比如去周边城市放松一下,或者接触大自然。这是另一种很多老年人选择的生活活动。绝大多数老年人对外出居住、购买和接送小孩保持积极享受的态度,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帮助承担部分家庭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减輕子女的负担,满足老年人的心理满足和认同感。更利于家庭的和谐相处,以及老年生活的幸福指数的提升。

(二)出行时间规律。老年人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安排。在正常情况下,外出时间相对较短,这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身体情况和日常生活需要。例如,在身体机能老化等健康因素的影响下,老年人进行娱乐休闲的时间约为2个小时。一些必要的生活、购物和医疗可能会增加外出时间,这将比日常出行时间多出半小时左右。通常,老年人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适当的外出时间。根据调研数据表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对他们来说,他们通常在早上六点半到中午11点之间外出。而一些老年人通常会在下午稍晚些时候出门,17点前回家。

根据调查观察,普通老年人一天的出行时间和活动安排大致如下,如表1:

这种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属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常规类型。若老人当天需要外出就医,时间规划上会有小幅度的调整和变动。例如,他们会选择在上午7:00—8:00、者10:00—12:00、或下午14:00—16:00,这些时间段出行,这可以有效避免上班族早晚高峰,缓解其出行压力。减少人群拥挤和交通堵塞的不便,提高出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出行距离适度。老年人的出行距离和目的与交通方式密切相关,他们通常出行的活动范围会选择离家3公里内的地方,如社区、公园或广场。这种短距离的活动需要较低的运动量,通常步行就可以完成。对于一些中长途旅行,老年人需要提前做更详细的计划,目标和方式,例如购物、去看医生、接送孩子等,他们通常会选择大型的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备工具,比如自行车和电动车。长途旅行活动的目的比较明确:探亲访友、周边旅行等,这种旅行距离是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个人喜好和经济状况确定的,频率较低,但时间跨度较长。同时,也受到交通环境、天气变化和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老年人频繁出行的意愿会随着复杂性的增加而降低,出行次数也会随之减少,因此他们更喜欢短距离、便捷的出行。

(四)出行方式受限。老年人会根据自身的体能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交通管理模式。一般来说,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或私家车是主要的出行方式。在城市地区,有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老年人可以根据出行距离、时间和目的做出不同的选择。方式可以以一种交通工具或多种工具组合。然而,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出行方式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对于活动空间和范围相对较小的即一般短途出行,老年人更喜欢步行。当他们做一些长途出行,更多的人会选择公交或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消除一部分因身体机能原因造成的交通障碍,确保安全出行。

四、出行行为特征影响要素

基于老年人基本信息以及出行行为特征,可总结出老年人出行行为特征影响要素,为老年人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第一,年龄影响。年龄段处于60-65岁的老年人出行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选择的出行方式也更多样。年龄低于75岁的老年人更倾向于个人交通以及公共交通出行,高于75岁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并不适应公共交通的环境,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大都选择步行出行。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出行距离及出行活动时间均有所减少,这与老年人逐渐退化的身体机能密切相关。

第二,居住区域的影响。结合该市区位划分规则,一区内称为核心区,二区内称为城区,三区及以外称为郊区。居住地距离核心区越近,老年人的出行率越高,说明在城市中心区的老年人更愿意出行,这与城市中心区多元化的活动场所及交通方式联系密切。

第三,其他因素的影响。调查问卷显示,退休前为事业单位职工以及管理层的老年人出行率更高,但出行距离及出行后活动持续时间较短,目的简单明确;单身老年人的出行率更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家庭组织的老年人出行时间短,且时间、距离、目的较为固定有规律;收入较低的老年人出行率低,且距离较短、选择的出行方式简单;收入较高的老年人出行率较高,距离远,目的多样。

五、基于老年人出行特征的助行产品设计策略

要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的产品,首先必须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此外,还需要对这一群体的出行行为进行分析分析、了解老年群体的出行动机、内容、时间和方式,列出出行行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隐藏式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年人出行时的需求痛点。

为了使助行产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出行行为需求,基于老年人的出行特征研究对老年助行产品设计策略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能方面。受身体机能和健康的影响,老年人对于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新鲜事物、科技技术与新产品有着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包括记忆的影响,所以对产品的功能和操作都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我国老年人不同的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设计和结构考虑。例如,对于老年人外出进行短程晨练,有必要考虑轻便和简单的助行功能;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购物行为,有必要考虑助行产品的功能,如放置、承载稳定性等;对于社交行为,应考虑产品与用户、科技等的交互作用。首先,助行产品的功能应简单明了,突出其主导功能,即助行功能。

从以上关于老年人出行目的和出行距离的内容可以看出,老年人对日常购物的需求稳定且频繁,出行目的地和距离也较为固定。因此,建议设计助行器产品的存储区域和距离时间提示功能。老人可以预先设定时间和距离范围。该产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提醒老年人当前的时间和出行距离,使老年人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外出情况。同时可以设计备忘录功能,防止他们因为记忆力的下降遗忘出行内容和目的,提醒已完成项目以及下一个待完成任务。产品的多功能可以提高使用者对产品的使用率,同時增加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提高良好的使用感受。

(二)造型和体量方面。老年人对简约圆润的产品造型非常认可,一方面,它们更安全、更容易使用,同时也能给老年人带来内心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而且针对产品的造型和尺寸设计,依据使用人群的差异性进行具体调整。当该产品主要针对有生理障碍的“介助”类老年人时,产品的体量数据应当参照一些已成型的轮椅、助行车设计。这些现有老年产品在针对特殊群体设计的造型、尺寸比例等的数据考量上面比较科学且成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图8。同时针对“自理”类老年人群体,产品的体量造型可以参考便携式购物车购物袋的设计,他们在有针对性的造型设计上面做出了基础性设计。因此,在设计助行器的外观时,有必要将产品变成圆柱形和倒角形状,以减少产品的锐边和锐角。

同时,相关的设计元素也可以从老年人的生活中或大自然中提取。这些产品更贴近生活和自然,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还有操作界面的按钮区域,需要设计为放置产品最明显的区域,按钮简单明了。即“一键式设计”,方便老年人在使用时第一时间发现和识别,避免因操作不当或操作复杂而影响产品体验。在人机交互方面,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在操作界面字体设计时,也应当注意针对用户个性化设计,考虑到老人视觉能力下降,有学者研究表明老人偏好的最小可接受视角是0.75度,而视距是43cm,换算之后相当于字高5.62mm。而在JIS规格中的《不同年龄最小可读文字大小》也有记载,希望可供参考,如图9:

(三)色彩和材质方面.老年人对中国色彩的敏感性和产品材料的舒适性需求分析也是我们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对老年人色彩感知的研究,由于老年人晶状体变黄变浑浊,会选择性地吸收蓝光,从而导致老年人对蓝色的鉴别能力比对红、绿色鉴别能力下降更明显,所以界面上的重要元素要避免使用蓝色。老年人更喜欢暖色,尤其是明亮的暖色和柔和优雅的颜色。在色彩学研究方面,表明温暖明亮的色彩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同时,暖色可以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和舒适,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因此,助行产品需要以暖色为主,同时亮度低,颜色简单可以增加产品对老年人的亲和度。除了颜色方面,还有材料方面的考虑。过多的金属可能会增加产品的硬度和现代高科技感。选择柔软舒适的材料更适合老年人。同时高质量的材质可以增加产品使用寿命,贴合老年人购物时对产品性价比挑选时的心理状态。

结语

通过对老年人出行行为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老年人产品市场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总结,能够为未来助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设计策略。助行产品的设计策略上,行为特征可以为老年助行器在功能、造型以及色彩材质等方面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优化和丰富设计策略,使助行产品能够在老人出行时提供有效的行为帮助,以减少老年人日常出行不便的困境,还能够帮助老年人享受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积极性,满足精神寄托需求。因此,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关爱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老龄化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