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戏剧教育范式,让美育赋能课堂教学

2022-11-08姜婷高翯北京市东城区美育研究会秘书处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东城区范式师资

姜婷 高翯 _ 北京市东城区美育研究会秘书处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在北京市率先制定了《东城区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东城区各类文化场馆星罗密布、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特色,戏剧教育被明确写入了政府文件,确立了戏剧教育在美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为东城区全面、科学推进戏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1.戏剧教育资源通达

东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戏剧文化资源,区域内共有剧场39个,演出团体79家,演出经纪机构293家,平均每年各类演出5000余场,戏剧演出场次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左右,东城的戏剧版图立体而饱满。“戏剧之城”的建设,体现了东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着首都的文化自信。东城区美育研究会聚焦戏剧教育特色发展,协同发力,促进高水平学术交流,开展高品质美育实践。

2.师资培训精准发力

作为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研究与服务平台,东城区美育研究会聚焦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国际戏剧教育大会秘书处、东城区戏剧教研室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为期8个月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戏剧化课堂”师资培训。首期培训覆盖全区26所小学及校外教育单位,11个学科的4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通过师资培训,教师们沉浸式体验戏剧育人,以戏剧范式撬动课堂教学,为教师成长、为打造学校美育工作的主力军提供了学习空间与发展平台。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戏剧化课堂”师资培训成果交流

3.课题研究学术赋能

依托师资培训,“运用戏剧范式,提升课堂教学‘以美育人’实效的行动研究”于2021年获批立项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在课题研究的推进过程中,课题核心组的教师们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寻找“戏剧教育范式”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点。通过研究10种基本范式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班会、综合实践等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短板。教师们运用戏剧教育的理念及方法,将审美元素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从而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突出“以美育人”目标,提升课堂教学“以美育人”实效。

戏剧赋能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创设深度学习“体验场”,使学生能够具象性地理解数学原理、语文美篇、英语段落、音乐律动;通过召开融合美育元素的主题班会,情景式的研究讨论热点问题,促进学生人格发展;通过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审美化的综合实践,引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人民信仰、民族希望、国家力量。

课堂教学“以美育人”实效的研究,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人的成长与发展,引领广大青少年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

4.课堂实践以美育人

依托“运用戏剧范式,提升课堂教学‘以美育人’实效的行动研究”课题,教师们走近戏剧、了解戏剧、热爱戏剧,探索运用戏剧范式,研习、锤炼美育基本功,打造、构建美育新课堂。教师们通过认知术语词汇,掌握戏剧教育方式方法,深刻思考,大胆实践。课堂中的美育元素丰富了,美育思考深入了,美育情感饱满了,美育价值提升了,传统课堂变为生动的、温暖的“审美课堂”。

在音乐课堂里,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撬动学生兴趣点,将其带入音乐情境,加入故事情节、人物表情、语言动作,身临其境的音乐故事让传统的音乐课变成了全校最受欢迎的美育课。

在语文课堂,教师将教师入戏、坐针毡、专家外衣等范式串联运用,撬动细节处,《大禹治水》的课文活了起来,聆听的学生动了起来,有情有趣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印象深刻。

当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时,教师运用替身,撬动情感点,发生矛盾的学生复述对方的语言,模仿对方状态,演着演着,面红耳赤、剑拔弩张的“死对头”不知不觉换位思考,体谅并理解了对方。

戏剧育人,以美育人。戏剧与美育的融合研究,让美育在课堂教学主阵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蕴蓄对生命成长的分享、对理想信念的铸造、对青少年的心灵浇灌、对中华美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也是课题组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行动研究。■

猜你喜欢

东城区范式师资
东城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用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大庆市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分析与治理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