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盘行动”引领劳动教育新“食尚”
——小学劳动教育主题的实践探索

2022-11-08姜丽霞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

教育 2022年40期
关键词:光盘行动节粮光盘

姜丽霞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勤俭的劳动精神。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让中国人“粮满仓”,节俭让中国人“食有余”。开展“珍惜粮食”主题教育是中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学校2019 教育部重点课题“发达地区公办小学劳动教育养成体系的实践研究”指引下,在校园生活中推进“光盘行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让“光盘行动”引领“新食尚”,培育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一、缘起:舌尖上的浪费

校园里,在学生用餐时会遇见一些不和谐的小画面,那就是教室门口的饭筐里总会有不少的剩饭剩菜存在,这也似乎成为常态。有些学生已经把浪费当作一种习惯,只吃上几口就去倒饭;有些学生存在挑食问题,遇见不喜欢的饭菜直接倒掉;有些学生为了比拼所谓的“吃饭速度”,还没吃完就马不停蹄去倒饭。我校对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在校用餐时,从来不剩饭菜的占11.58%,剩饭菜量在30%以内的占比57.34%,剩饭菜量在30%以上的占比31.08%,其中剩饭菜量在80%以上的占比是7.51%。现实表明,这些“舌尖上的浪费”是小学生用餐的“真实写照”。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朴素的古训,蕴含着颠扑不破的真理。一粒种子要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才最终变成人们的口粮。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珍惜粮食是尊重劳动的一大体现。

二、追因: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根据现实情况,追寻背后原因。造就小学生“舌尖上的浪费”存在多方原因。

(一)内在因素

1.认知程度尚浅。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生活经验缺乏,对珍惜粮食的认知感不足,不知道好好用餐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也理解不了浪费粮食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更体会不到“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却是他人辛苦劳作的汗水”这样的道理。

2.知行存在偏差。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存在知行偏差,明知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但在实际行动中,不仅做不到“光盘”,还会走向相反的极端,即过度浪费。这是小学生知行脱节、知行背离的体现。

(二)外在因素

1.家庭视角:言行引导存在缺失。家长的言行举止,对于处于品格养成期的小学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家风方面,有些小学生浪费食物的现象与父母缺少勤俭节约教育有关。在对待小学生的态度和要求上,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在生活上会宠溺小学生,缺乏正向引导。

2.学校视角:不够重视节约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教育会把智育作为小学生的首要任务,不够重视包括节约粮食在内的劳动教育,缺少能使小学生入脑入心的勤俭节约教育,缺少相关的实践体验活动。

3.社会视角:不良社会风气造成影响。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食不果腹成为历史,不少人讲究排场,认为一桌菜吃不完才觉得有面子,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习惯,攀比之风、奢靡之风,酿成陋习。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着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小学生。

综上所述,内在自身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造就了小学生浪费粮食现象。小学阶段是文明习惯、劳动精神养成的关键期,“光盘行动”势在必行!

三、实践:开展“光盘”多行动

根据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开展“文明从‘食尚’起步,节约从‘光盘’开始”主题活动,以“节粮活动”为引领,通过探究一粒米背后的故事、开展营养知识科普、推选“光盘小标兵”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每一餐都有无数人在默默付出,珍惜劳动成果即是对他人的尊重,有效地减少“舌尖上的浪费”,逐渐形成节粮意识,养成良好的节粮习惯,学校“光盘”率逐年递增。在后续的系列活动中,将“光盘行动”落到实处、融入日常生活,开展评价活动,唤起学生的节约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带动更多的人开启“新食尚”之路,实现节约教育的常态长效。

(一)行动第一步:基于“数据驱动”,开展现状小调查

活动伊始,在教师专业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用餐情况进行现状小调查。科学的调查能够让学生明确需要解决哪些用餐方面的问题,并采取更适切的方式,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与举措。

具体方法:一是询问交谈法。连续一段时间在倒饭筐旁询问出现剩菜剩饭的原因,持续两周后,确定了无法“光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饭菜量大、来不及吃、饭菜不合口味、同学的影响等;二是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来准确了解学生不喜欢的食物,随后针对这些不爱吃的食物思考解决对策;三是观察记录法。每天通过查看倒饭筐,记录学生哪些菜吃得多、哪些菜不爱吃,以此确定导致挑食的主要菜品,用数据来说话。

基于调查呈现的问题,学生提出可以科普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从意识上改变对这些菜品的固有看法,鼓励大家试着品尝。也有学生从食物来源的角度思考,每一粒米、每一盘菜背后都有许多人付出,或是农民,或是工人,或是厨师,通过展现这些工作者的辛苦,让学生体会食物来之不易,进而懂得珍惜粮食。此外,有些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到可以用讲节粮故事、分享节粮小妙招的方法来提升“光盘”率。从问题出发,提出对策,这样的教育才更有效。

在活动中教学生“如何解读”问题。在活动第一阶段设计“用餐小调查”活动,用数据来说话。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和现状出发,以多样化的调查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活动的成效。一个个直观的数字也更能直接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这是主题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

(二)行动第二步:基于“知识探究”,开展明理与辨析

开展知识大探究活动:一是观看视频,知道“光盘行动”的由来,智慧碰撞“光盘行动”的意义;二是走进故事园,讲述“一粒米的故事”。小小一粒米需要经过“选种—浸种—育苗—插秧—秧苗—生长—抽穗—稻谷成熟—收割—脱粒—去壳—大米”等多道程序,深刻感悟“粮食的来之不易”;三是走上百家讲坛,师生辩论分析“自助餐到底能不能剩”等生活小场景,有效探索“节粮的具体做法”。

在本环节中,依托一个个实际的生活情景设计,具体细致地指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积极践行“光盘行动”,体会到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光盘行动”,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应时时处处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通过当下人们积极践行“光盘行动”的视频,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白生活中要养成珍惜粮食、厉行节约的好习惯,这是作为新时代学生的品质和责任,从而都要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三)行动第三步:基于“实践感悟”,推进活动与体验

一米农田“快乐曲” 劳动的智慧出在孩子们的手指上。要节约粮食,首先要认识粮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粮食的来之不易。在学校一米农田里,师生开启辛勤劳作活动,种上蔬菜,经历劳动果实从无到有的过程,从内心上去体会到要珍惜劳动成果。

小小菜谱“变变变” 采用项目化学习形式,学生小组合作,为学校设计一份“学生一周菜谱”。在设计中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还要注重创意性等原则。把设计好的菜谱提供给食堂叔叔参考,用行动来保障“光盘行动”的可操作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在第二阶段已探究珍惜粮食的知识,但要把这种习得类的知识转为智慧需要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家校合作制作营养菜谱,化品质为主动行为表现,化语言为实际行动表现,在菜谱的制作中,既复习巩固了营养知识,又充分彰显了小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激发每个学生内心那颗“粮”心。师生共探节约妙招,付诸实践行动。

(四)行动第N 步:基于“教育成效”,后续评价来跟进

在后续活动中开展多维度、全方面的评价活动。如创建“节粮光盘监督员”小岗位,督促统计每日“光盘”和“节粮”进步情况;有趣的手绘画册和自制积分券吸引队员了解粮食的成长过程、惜粮爱粮,下发相应积分券;最后通过“光盘小明星”和“节粮进步星”的评比活动,通过兑换有意思有意义的奖励激励大家让“光盘”成为一种快乐的习惯。有的学生兑换参与学校组织公益活动的机会,有的学生兑换在学校食堂用餐的机会……通过深入的“节粮光盘”活动,让厉行节约真正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学生们体验劳动的辛劳,通过“光盘积分券”“光盘小明星”评价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倡导厉行节约,做小小追梦人。在实践中整体提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与品质以及劳动情感。

主题活动要注重“实效性”,还要注重“持续性”。一次主题活动的教育成效相对比较短与浅,需要评价活动的长效式的及时跟进与推进,帮助学生在长时间的教育督促下,真正习得良好的劳动精神和行为习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评价活动设计中要特别注重趣味性,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活动的成效会更加显著。

四、提炼:劳动教育新“食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想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待体会创造的快乐。

在推进“光盘行动”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中,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与帮助,让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体验等活动形式,最终内化良好的品质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一)精准解读现状,把握劳动教育起点

活动前要正确解读现状,这样能保证教育的针对性。“光盘行动”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引导人们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有效举措。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要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把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劳动教育的起点就是要建立劳动意识。劳动教育最重要的是劳动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真正做到心有感悟,打破学生关于“劳动”的概念的浅层认识,充分认识到劳动的本质是创造美好生活。

(二)注重品格培育,落实劳动教育目标

在“光盘行动”的劳动教育中,培育的是学生珍惜粮食的劳动情感,学生品格培育可以落脚在学生责任这一方面,可以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光盘行动”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考虑,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爱惜粮食、珍惜粮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这也是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主题教育活动中,育人是最终的教育目标,立足学生的已知,进行更加扎实的问题设计和资源挖掘,明确自己要解决班级中有关劳动教育的真正问题,明晰劳动教育的落点,才能够在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目标上更进一步。

(三)关注活动体验,推进劳动教育实践

单一的说教形式已经无法触动学生内心,教育要更有智慧。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在实际活动中激发学生珍惜粮食的劳动情感,培育学生的一颗“粮”心。其中“体验”的“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考查。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四)做好科学评价,实现劳动教育成效

在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中,评价是保障机制。在“光盘行动”中以评促进,帮助学生在系列活动中持续性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把一次次行动内化为劳动品质。在评价参与对象中,不仅是师生评价,还有生生互评,还加入了家长评价;在评价方式中,不仅有劳动成果的评价,还有劳动过程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中,不仅要评价个体的“光盘行动”,还要评价在行动中对团体劳动教育起到教育引导作用的优秀案例及表现;在评价形式中,不仅有线下评价,还有疫情防控背景下、体现现代化教育水平的线上评价活动。这些科学全面的评价构成有效保障了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与推进。通过评价活动深度挖掘劳动教育生长点,善于抓住学生已经生成的劳动感悟,进行有效捕捉运用,抓住教育契机,抓住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生成,让劳动主题教育落到实处。

基于“家校共育”视角,教育影响教育,发挥孩子之力带动父母以及更多的人参与“光盘行动”,让更多的人“卷入”到活动中,争做抵制浪费、爱粮节粮的践行者、健康餐饮文明生活的倡导者、传承美德弘扬新风的推动者,让““光盘行动””成为一种生命自觉,引领劳动教育的“新食尚”!

猜你喜欢

光盘行动节粮光盘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节粮等于节水宣传海报
一家“智慧”养鸡场De节粮账
光盘小熊
教育部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做好节粮教育工作
抵制婆婆的“光盘行动”
“光盘行动”在大学校园的推广
光盘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