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谈文学发展与变化

2022-11-08周怀宗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京报文学北京

文/周怀宗

7月25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开幕,邀请了来自文化、科技等行业的领军人物。论坛开幕当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晓明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到新时期文学,再到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北京这座城市,一直在引领着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的前行,但在如今这个文化多样、娱乐丰富的年代,文学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小。

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陈晓明表示,文学式微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文学并没有消失,也不会枯竭,它依然存在,依然在影响着无数人,比如网络文学。

“在碎片化和快节奏的今天,文学依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一个民族母语的传承与革新、精神的延续和弘扬的基础,而北京这座城市,在现代化历程中,一直都在引领着文学和文化的发展,过去如此,今天亦如此。”陈晓明说。

谈北京文学北京文学丰富多元总在引领进步

新京报:北京有悠久的文学传统,也有深厚的文学积累,这种积累是怎样开始的?

陈晓明:作为千年古都,北京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文化中心,也是文学繁盛之地。

进入现代化之后,北京也同样开启了璀璨的文学历程。北京的现代文化,是丰富而多样的,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兼容并包”那样。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北京的文化,就带着包容、多元、发展的底色。在文学上亦是如此,它非常丰富,很难用一种概念或定义去理解它。

新京报:在你看来,如何认识北京的文学传统?

陈晓明:从一开始,北京的现代文学,就有一种革新精神,这是它的本质。它总是在引领进步、开风气之先,这是它最鲜明的特点,它和中国进入现代化的伟大进程紧紧联系在一起。

新京报: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许多优秀的作家,至今活跃在文学领域,当时的北京是怎样的?

陈晓明: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文学时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北京文学、北京文化,同样是引领改革的先锋。不论是伤痕文学,还是现代文学、先锋派,北京都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家,比如刘心武、陈建功、刘恒等。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北京的文学变得更加繁荣,比如陕军东征中的代表人物,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等,他们或在北京发表作品,或本人就在北京生活和创作。还有京味儿文学的代表之一王朔,也是在那个时期开始变得非常活跃。

谈文学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北京依然是创作重镇

新京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很多人觉得文学影响力开始衰退了,当时北京的文学是怎样的?

陈晓明:王蒙曾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但背后的主因,并不是文学衰落了,而是文化形式变得更加多样了。事实上,那个时代的文学还是非常繁荣的,比如王蒙、王朔、王小波都在大量地创作。

《不死的纯文学》是2007年6月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陈晓明。本书主要阐述了中国当下的文学变动趋势。

那个时期,北京还有很多非常活跃的女作家,比如林白、陈染、乔叶、毕淑敏、徐坤等,那也是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研究兴起的时期。此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成名的许多先锋作家,如余华、莫言等,也在北京活动和创作,他们也是当时北京文学中的一部分。北京的儿童文学也非常强大,比如获得安徒生奖的曹文轩就在北京。

北京还汇聚了大量的高校,因此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领域,北京也非常繁荣,《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一直都在文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出现过一大批知名的作家和编辑。所以,北京的文学特质,一直都是丰富多彩的。

《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进行研究,作者以敏感与精辟、锐气与生动的文笔,对当代先锋派文学的创作、中国当代文学的后现代性问题进行探讨。

新京报:在今天,文学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小,在这样的环境下,北京又是怎样的?

陈晓明:文学式微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文化形式的多样化、科技产品对人的改变等。但文学并没有消失,也不会枯竭,它依然存在,依然在影响着无数人,比如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诞生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逐渐繁荣。在网络文学中,创作者可能遍布天南海北,但很多重要的平台都在北京,所以北京依然是创作的重镇。尤其在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学阅读的普及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创作者的数量,也比任何时候都多。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的著作。该书描绘了自1942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主导潮流的形成的变革历程。全书视野开阔,以论带史而富有整体气势,语言清峻而犀利,展现出一种崭新的文学史风格。

谈文学的意义民族的文化传承、教育都依赖于文学

新京报:在如今这个文化多样、娱乐丰富的年代,你认为文学的意义有何变化?

陈晓明:很多人对文学未来的命运持悲观态度,我觉得倒不必如此,因为文学,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教育都要依赖于文学,文学是和母语联系在一起的,母语的传承和革新,也同样依赖于文学,它不可能死去,不可能枯竭,也不可能被别的东西替代。

《德里达的底线》在整个后结构主义兴起的知识背景上来阐释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考察解构主义在当今知识领域产生的必要性。陈晓明的《德里达的底线》2011年获第北京大学十一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2012年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

或许有人觉得,文字会被图像替代,比如视频,更加直观,但实际上,文字依然是它的灵魂,这个灵魂不会消失,因为它和一个民族的文脉联系在一起,和它最根本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文学是和人类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只要生命还在存续,文学就会存在。

新京报:你认为文学依然有不可替代性?

陈晓明:守护文学,也是守护文化的根基,守护文化的稳定性。在今天乃至未来,科技的发展会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这是社会的进步。但同时要看到,科技也让生活变得浮躁,变得表面化、碎片化,变得不稳定。靠什么让人们的心灵、生活重新变得稳定?还是文学。

新京报:在这个过程中,北京这个文化之城、文学重镇,能发挥什么作用?

陈晓明:中国文化的生命力非常强大,这是我们独有的特质,而北京仍然是文学乃至文化发展的引领者,这里聚集着大量的文化工作者、文学创作者,他们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数文学、文化的底蕴。

我想,在未来,文学不会被边缘化,也不该被边缘化,因为那是人类曾经有过的一种生活,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让人成为人的生活。

中国文化的生命力非常强大,这是我们独有的特质,而北京仍然是文学乃至文化发展的引领者,这里聚集着大量的文化工作者、文学创作者,他们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数文学、文化的底蕴。

猜你喜欢

京报文学北京
我们需要文学
“文本中的文本”:晚清时期新报中的京报
清朝传播政策的价值取向及评价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北京,北京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