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2022-11-08许万林黄智峰杨育祥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旅游

许万林,雍 强,黄智峰,杨育祥

(西安思源学院体育学院,西安 710038)

如何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结合起来,使红色文化与体育运动、全民健身等多类体育元素有机融合,形成新的具有多功能旅游内涵的特色景区,构建民众欢迎的新型旅游产业,为红色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为全域旅游发展拓宽路径,是目前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全域旅游视角下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航天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以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形成的红色旅游景区,为人民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精神与信仰提供了宝贵资源。如今红色旅游正成为新时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成为民众感悟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强劲动力。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的逐步推进,红色旅游得到快速发展。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其中红色旅游达14.1亿人次,占比超过国内旅游总人次的23%。一些经典地域,如陕西省延安市2019年旅游人数达到7 308万人次,贵州省遵义市接待游客1.93亿人次;江西省吉安市接待游客1.09亿人次,湖南省湘潭市接待游客7 034万人次,充分体现出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态势,红色旅游正成为构建全域旅游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的特征分析

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而形成的旅游。它以红色地域为标志,以重大事件、活动和人物为载体,以其承载的历史使命和伟大精神为文化内涵,以倡导共产主义思想和革命道德情操、塑造为理想和信念不懈奋斗的精神为追求,以红色文化所产生的教育价值为目标,作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红色旅游已成为丰富民众生活、强化民族信仰、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体育旅游则以体育为载体,以参与、体验、欣赏为过程,以对生活的追求和精神享受为目的。较之普通旅游,体育旅游有更多的刺激性、惊险性、娱乐性和健身休闲性,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是对个人体能、心理、精神和胆识的考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体育旅游具有人人可参与特点,是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生活追求的产物。

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都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在红色旅游、体育旅游都比较火爆、市场热烈的情况下,如何使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对接,形成新的旅游方式和产业体系?这种强强联合的对接方法是什么,它们的基础和难点又在哪里?要解答这些问题,本研究将以陕西旅游为基础,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国内成功案例的分析,探究两者融合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为体育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模式参考和理论依据。

三、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路径选择

当今旅游已形成“旅游+体育+生态+文化+产业”等多种模式。体育与红色文化、红色资源融合发展符合新时代社会和民众需求,不仅拓宽了旅游渠道,更成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体育赛事为红色旅游增添了激情与活力

纵观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当前体育旅游以超14%的速度增长,成为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体育赛事为内容的旅游业已进入多个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以观赛、参赛、运动、健身、休闲、养生为特色的体育旅游,正成为民众新的旅游方式和选择。

如今,充满激情的体育赛事为红色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各地推进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年超1 500场的马拉松最为火爆,在推动旅游发展、提高地域知名度上独占鳌头。由于马拉松不需要场馆,仅需地域宽广,已逐步贴近民众,所以成为红色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的新标杆和新亮点。例如,陕西铜川-红色照金半程马拉松赛;薪火传承-中国延安健康跑;红色泾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陕西米脂-杨家沟红色山地马拉松公开赛;以及山西上党、吕梁、四川广安、湖南长沙、贵州遵义、江西瑞金、井冈山等地的红色国际马拉松赛,等等。这些赛事以红色地域为依托,以旅游为载体,把红色基因注入体育,既传承了红色文化,又弘扬了体育精神,使红色文化与体育运动完美结合,是体育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尝试。

体育与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形成的赛事同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环青海湖、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陕西秦岭、东营黄河口、杭州西湖马拉松等,成为体育与自然风光结合的典范。北京长城马拉松、云南大理国际马拉松、甘肃敦煌马拉松、西安城墙马拉松,则是体育与历史遗迹和文化融合的产物。西藏那曲赛马会、青海玉树赛马会、内蒙古那达慕大会等,则是体育与民族风情融合的结晶。这些各具特色的赛事已成为推动地域旅游发展的经典品牌和引领。

体育运动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是人们对完美生活的一种追求,更是对生命的极限超越与抗争。依托红色地域可举办的体育赛事很多,就陕西省而言,除了泾阳马拉松、照金马拉松外,还可举办旬邑马拉松、吴起马拉松、志丹马拉松,以及球类、舞蹈、民族体育、全民健身之类的比赛;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体育如陕北的安塞腰鼓、秧歌表演等都可以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宝贵资源。

(二)红色文化为体育旅游注入了内涵和价值

红色文化充满了积极向上精神和正能量,是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独特资源,其价值不仅在于传承红色精神,更因为它是革命遗址、红色历程、传奇故事等历史真相的重要记载与依托,已成为人民群众对历史价值判断的溯源依据,成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信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思想引领。

体育赛事是可见的活动,而蕴藏在更多红色文化活动之中的体育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融体育旅游于红色文化之中,将会产生巨大的精神价值和丰富的旅游内涵,其效能可超越旅游本身成为旅游者永生的记忆。比如,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重走长征路活动就是红色文化、长征精神、革命信仰和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2019年6月举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正是重温伟大远征的实际行动,其沿途丰富的长征故事展现了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伟大信仰,而红军官兵面对艰难困苦与生死存亡,穿越层层包围和枪林弹雨,穿过一望无际的草原、滔滔的江河,爬越千年冰封的雪山,则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独有的精彩篇章。如今,再次长征已成为今天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珍贵的行动,成为精神传承、意志磨练、感悟身心之苦,追寻共产主义信仰与大无畏精神的力量之源。长征组歌的“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宏伟诗篇,正是对长征自然环境、艰难险阻、红军战士精神面貌的形象比喻和真实写照,成为激励后来者砥砺奋发的不懈动力。

宁夏隆德县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就是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结合的典范。景区以长征为主线,把长征的重要事件以实景雕塑方式予以设计,包括血染湘江、遵义会议、飞夺泸定、过雪山草地、腊子口战役、胜利大会师等,旅游者从山下徒步到山顶,就可了解红军长征的全部历程。在经历红色文化洗礼、净化心灵的同时,又起到了振奋精神和体育锻炼的作用。

与长征相关的红色地域遍及祖国的15个省份。漫漫长征路,浓浓爱党情,既是体验红色革命之路、文化自然巡礼与探险之路,也是体育锻炼、旅游观光与红色文化天然契合的最佳选择。户外运动、定向越野、登山、文化考察、徒步探险、汽车拉力、马拉松、自行车越野等体育运动和赛事均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举办,是自驾游者追求信仰、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最佳线路选择。长征文化必将为体育旅游注入强大的红色基因,成为民众探索红色之源、信仰之源的持久价值追求。

(三)红色资源为体育旅游拓宽了路径和市场

以体育为内涵的旅游已成为当今民众热忱的选择,其中以运动与休闲最受欢迎。不同距离、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以家庭、情侣组合的体育活动,旅游地域的沙漠运动、水上运动、雪地运动、温泉保健、骑行、漂流等活动,正成为家庭和朋友结伴出游的挚爱。他们以陪孩子和增加生活乐趣为目的,以自驾为特征,构成了旅游的庞大群体。

我国红色资源地域大都处于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这些地方几乎都具有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是构建休闲旅游的最佳选择。因此,打造以运动休闲为主题,以体育文化为内涵,以运动、休闲、娱乐、竞赛、旅游及健康养老等为特色的红色运动休闲小镇是社会发展和民众的必然需求。以陕西照金为例,2016年12月陕西省体育局与旅游局携手共建开启探索红色体育旅游小镇之路,短短4年,以滑雪场、牧场、滑草场、靶场、山地自行车道、健身器械群为主体的多个体育设施已凸现出明显的旅游效果,2019年旅游人数超过了400万人次。红色照金半程马拉松也获得中国田径协会A类赛事认证,实现了旅游与体育互为依靠、相互促进、发展共赢的局面,照金已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

苏州沙家浜风景区以红色历史为依托,与水乡文化和体育相结合,集景观游览、体育健身、项目体验、湿地与民俗文化于一体,构建了文化、体育、旅游相结合的红色旅游线路。2019年接待游客达212万人次。现为国家5A级景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20年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19条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江西庐山是著名的风景区,也是中国革命进程中一个特殊的地方。庐山旅游本身就充满了厚重的历史墨迹与近代红色文化元素。庐山有唐朝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有宋代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有毛主席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等名句,这些经典诗句为庐山增添了神秘色彩和旅游的吸引力。庐山借助西海的山水资源优势,形成了既有射击中心、游泳、跳水等训练基地,又有适合民众养生休闲的度假康养、泡温泉、登山、拓展、湖游、漂流、探险等多样运动休闲内容,体育拓宽了产业路径,丰富了过程,集聚了人气,进一步提升了庐山风景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2019年庐山旅游超7 000万人次,2020年获批国家5A级景区,成为红色、绿色、历史、文化、体育与旅游的最佳结缘。

(四)红色旅游为多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以自然风光、乡村古镇、历史名寨、青山绿水、沙漠湖泊开发的体育旅游已经凸显出多样的旅游色彩、巨大的经济效益,也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风味和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品牌,那么,红色旅游如何与多样的体育活动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体育产业品牌呢?

围绕红色旅游的产业极为丰富,涵盖了体育、文化、健身、旅游、管理、运营、推介、培训、产品开发、服务等多个领域。以观赏、体验、娱乐、休闲、探险等构成的体育旅游只是产业的一部分,配有红色图案的服装、衣帽、T恤衫、包、碗、水杯、酒具、纪念章、钥匙扣、书签,以及图片、画册、歌曲、书籍、雕塑、光盘等纪念品,形成了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多元产业品类。而以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形成的旅游机构、旅游信息平台、旅游运营、讲解导游、文化推介、艺术展演、学术论坛、体育竞赛与培训,以及餐饮住宿、游玩购物等红色产业资源链,更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劲支柱。

以江西井冈山为例,红色旅游形成的旅游机构、导游服务、信息平台、运营公司、演绎团体、企业联盟、学习培训,以及餐饮、住宿等,就是一条完整的多品类产业链。“井冈山红色旅游10日夏令营+体能训练”是红色旅游与体育结合而形成的特色旅游产业;而井冈山红色剧目的成功推介,则是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的艺术结晶,13年演出近3 000场,观众达300多万人次,在为民众展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同时,为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湖南省长沙市的“橘子洲头”、韶山的毛主席故居和广场的毛主席塑像成为人民怀念伟人的必到之地。2009年韶山旅游500万人次,2019年达到2 568万人次,10年间旅游人数增加了2 000万人次,红色旅游掀起了滚滚热浪。而因毛主席“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而出名的火宫殿臭豆腐和韶山“毛氏红烧肉”也已成为旅游者慕名而来必然品尝的品牌食品,形成了红色旅游与地域特色密切关联的饮食服务产业。红色旅游为民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要素分析

如果说旅游是一种享受、一种期待,体育旅游是一种时尚、一种追求的话,那么红色旅游则是一种精神获取、一种对信仰的凝练,既是对红色文化的探究,又是对先辈的崇敬与缅怀。如果说体育旅游以玩为主,有更多的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健身性、娱乐性,那么红色旅游则更能激发人的情感,使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精神振奋,其过程更有内涵、回味更有意义。

(一)红色资源是形成红色旅游的第一要素

有红色资源才能形成红色旅游,因此,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极为重要。鉴于近代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波澜壮阔,红色资源遍及祖国大地且极为丰富,由此形成红色文化正成为激励亿万人民奋斗新时代的动力源泉和精神食粮。

陕西、贵州、江西、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北京、上海、广东、甘肃等省市,凝聚了最具文化价值的红色旅游资源。以贵州省为例,全省70%以上的市县都分布有长征文物和遗址,长征在这里书写了“红军入黔、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兵临贵阳、西出贵州”的精彩篇章,不仅体现出贵州省在长征中的历史作用和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也为贵州省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和资源。

陕西省红色资源也十分丰富,且分布地域广,涵盖了西安、延安、铜川、榆林、宝鸡、汉中、渭南等所有地市,具有创建红色旅游+体育+休闲+……的良好基础。在2 051个革命遗址中,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资源达486个。在现有的150多个红色景区中,有国家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0个,有39个革命旧址、纪念馆和景区入选《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这些景区文化积淀厚、教育价值高,是陕西省发展红色旅游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品牌资源,也是未来创建多个5A、4A级红色旅游景区的宝贵财富。

(二)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不朽灵魂

通过红色旅游,旅游者虽然看到的或是实物,或是图片,或是展厅,或是几间房子,但是了解的是历史,激发的是情感,感悟的是精神,陶冶的是情操,触及的是灵魂,只要对红色资源进行整理、挖掘、提炼,就能形成引领社会发展的红色文化。岁月悠悠,历史逐步久远,青年一代的感悟会越来越少,因此,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的传承价值就显得极为珍贵。由于多数红色遗址较为边远,且规模不大,如果仅有原貌,则难以达到游客期望的效果,而红色文化传承既不能脱离历史,又要呈现时代的脉络。因此,红色景区建设应体现出各自的特色。大的景区应发挥优势,成为地域品牌和引领;小的景点应有特色,突出历史作用和价值;“酒香不怕巷子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只有凝练出具有个性特征的红色文化,才能吸引民众,形成经久不衰的红色旅游。

对于红色旅游景区来讲,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发展十分重要。在充分发挥图片、文字、雕塑、图像、实物和解说功能的基础上,创新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可以起到振奋人心、令人难以忘怀的作用。如大型实景剧《延安保卫战》、《井冈山》、《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红色娘子军》等,成为红色旅游最具特色的经典文化艺术珍品。

红色景区在保持红色文化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与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地域特色有机结合,形成多元素、多看点、多品类结合的旅游文化;应不断创新地域特色与红色资源、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红色文化与民俗风情等融合发展的旅游生态,以体育、艺术丰富旅游内容,拓宽红色旅游路径,为红色旅游持久稳步发展、红色文化永远引领社会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三)与体育融合是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很多领域已经走上了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逐步走向深入。这种深层次融合所引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文化和旅游产品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为旅游消费市场带来了诸多变化。

红色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已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可融合的内容十分丰富,可切入的点也很多,除了马拉松的成功之外,多个项目均可开展。比如,在有条件的红色地域举办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类体育赛事;举办一些文化论坛、全民健身活动、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登山活动、学术活动、培训活动、素质拓展活动、参观旅游活动、养生保健活动、亲子活动和太极拳、武术、广场舞展演活动以及公路自行车比赛等。这些均可在适当的时间和地域、选择适宜的内容进行,以体育旅游为载体,逐步实现体育与红色旅游的有机融合。

“十四五”期间,随着全民健康和体育强国战略的加速推进,一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传播、自然风光游览、体育赛事举办、休闲度假娱乐等不同性质的特色小镇,包括红色旅游小镇和红色体育旅游小镇,将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快速的发展。体育与这些小镇的多点融合必然会产生具有综合效能的旅游价值,让这些地域不仅凸显出体育的特色,也必将成为未来民众出行的最佳地缘选择。

(四)多样化运行模式是红色旅游持续发展新的力源

红色旅游除了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之外,还应形成多渠道的红色文化宣传与红色旅游推广机制,构建内容丰富的多元运行框架和旅游模式。

陕西省近年推出了以长征为主题的“追忆红色经典,弘扬长征精神”系列活动,以“庆七一·颂党恩·助脱贫”为主题的壶口瀑布千人黄河大合唱活动,“陕西红色旅游100处”推介活动,延安与遵义、赣州共同发起的“红军长征论坛”活动,照金、马栏干部学院的培训活动,以及“延安情·延安行———红色旅游进校园”的系列活动,有力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发展,促进了省与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江西省2019年推出以“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共和国摇篮”、“长征出发地”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湖南省为庆祝建党百年推出了“伟人故里·红色潇湘路”,“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神奇湘东·红色自驾游”等精品线路;贵州省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推出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会同“多彩贵州、民族风情、免门票”等旅游举措,促进了旅游人数的大幅增加,2019年旅游人数达11.35亿人次,位居全国第一。这些新的思路和举措为红色旅游增添了多样化运行模式,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旅游选择。

高铁的贯通为省际间红色景区景点的相互串连、红色文化交流共享带来机遇。数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为自驾爱好者开辟了广阔的旅游天地。2019年,陕西省内以家庭或者亲朋结伴出游的国内之比为77.32%,个人行为17.56%,单位与旅行社组织占比分别为2.78%、1.70%;其中自驾旅游超过75%。因此,各地应针对旅游人群的特点、出游方式,制订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出行方式的红色旅游实施方案,以迎接红色旅游新高潮的到来。

结语

红色旅游已成为民众的热忱选择,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多形式融合正在有效的推进,并已显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对于旅游者来讲,及时、可靠的旅游活动信息,多渠道的旅游信息平台,多线路的旅游选择,舒心便捷的旅游行程,都是关注和选择去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充分运用电视、手机、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媒体、新技术,在加大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宣传的同时,积极拓展红色景区与地域风光、民俗风情、体育竞赛、运动休闲等相结合的旅游线路,构建覆盖省际间各红色景点的相互贯通、信息的互联共享、管理的协同共认,利用体育强国功能,创新文化艺术产品,形成“以红促绿、以绿配红、体艺共融”的旅游发展局面,使体育旅游成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最佳伴侣,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形成“十四五”经济增长新动能。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红色旅游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追忆红色浪漫
旅游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